#痠痛

以為年紀大全身痠痛 就醫才知罹癌還轉移到骨頭

以為年紀大全身痠痛 就醫才知罹癌還轉移到骨頭#痠痛

老人家腰痠背痛只是以為年紀大?還是就醫較保險。高雄一名65歲老翁飽受長期痠痛纏身之苦,認為只是年紀大才造成身體痠痛,經家人勸說下到醫院接受磁振造影檢查,才發現罹患攝護腺癌,痠痛原因也是因為癌細胞已轉移到骨頭。健檢中心醫師說,這名患者本身就有高血壓及痛風的症狀,且長期飲酒、抽菸,就算全身痠痛也不理睬,家人最終成功讓老翁接受檢查,才發現真正病因是罹患癌症。專家指出,肩頸或肢體痠痛不一定都是現代文明病或是年長退化所造成,應遵循正規檢查徒徑,才能查明病因盡早治療,像3T磁振造影就是一種完全無輻射線的檢查。根據醫學臨床結果顯示,使用3T磁振造影儀,癌症檢出率約4%,其中無自覺症狀的癌症病患或其他檢測儀器未檢測出的病患占大多數,只是腰部疼痛、肩部痠痛者都可能有癌症的風險。最新型3T磁振造影儀的優點包括無輻射的全身掃描、檢查時間較以前縮短30分鐘、影像品質佳,主要治療腦血管疾病、腦腫瘤、心臟及全身血管檢查、老年人退化性疾病等,缺點是對血癌、胃癌、腸癌初期檢查敏感度較低,健檢時搭配內視鏡檢查較好。醫師提醒民眾,受惠醫療科技的進展,一般民眾應定期接受癌病篩檢,特別是有罹癌危險因子者,如能早期診斷,並經由專業的醫療團隊擬訂治療計畫,給予最適當的治療方式,多數的癌症不再是絕症了。

腰酸背痛莫輕忽 七旬老婦脊髓暗藏五公分腫瘤

腰酸背痛莫輕忽 七旬老婦脊髓暗藏五公分腫瘤#痠痛

年紀大了,許多老人家對於腰痠背痛的毛病似乎也見怪不怪,自己貼個痠痛貼布或按摩一下就草草了事。但台中縣龍井鄉一位王老太太長期腰痠背痛,某次到光田綜合醫院健康管理中心接受檢查時才赫然發現脊髓中竟暗藏一條長達五公分的腫瘤,外形宛如一條肥碩的毛毛蟲。所幸透過精密的顯微手術開刀取出後,老婦人長年痼疾頓時消除,同時也避免了往後半身癱瘓的危機。光田綜合醫院神經外科程久俊醫師表示,這位王老太太已七十多歲,6年多來常常腰痠背痛,偶爾胸肋骨處也會隱隱作痛,但因X光檢查也沒發現異樣,所以她一直以為是年紀大的老毛病,不以為意。後來孝順的女兒擔心母親的健康,特別安排老太太到光田健康管理中心進行全身健康檢查。透過PET-CT(正子電腦斷層掃描)赫然驚見其第8、9節脊髓竟暗藏一條長達五公分的大型腫瘤,把脊髓內的神經都擠壓到邊緣。核子醫學中心王克彬主任指出,這顆腫瘤十分奇特,對葡萄糖的攝取量很高,還會隨著時間越吃越多,就像是脊椎內養了一條食量大的毛毛蟲一般,若是不及早取出,即使是良性瘤也可能會造成下半身癱瘓、失禁等可怕的後遺症。神經外科程久俊醫師立刻透過精密的脊椎顯微手術把養得肥滋滋的腫瘤取出,所幸病理化驗後證實是良性的神經瘤。如今讓王老太太困擾多年的腰痠背痛完全消除,她笑稱自己像年輕了好幾歲。醫師也特別提醒民眾,脊椎神經瘤的發生與個人體質有關,初期多無症狀,僅透過一般的X光也無法檢查出來,因此民眾若出現長期的腰痠背痛等症狀切莫輕忽,最好到大醫院接受更精密的健康檢查,才能及早發現病灶、對症下藥。

突發性下肢癱瘓 可能是主動脈剝離的急性表現

突發性下肢癱瘓 可能是主動脈剝離的急性表現#痠痛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急診室最近連續遇到兩名病患,都是突發性下肢癱瘓或痠痛,詳細檢查卻發現,都是急性主動脈剝離(Aortic Dissection)。其中一名54歲男性,無高血壓或糖尿病病史,就在吃完晚飯後,突發感覺腹脹,合併背痛與雙側下肢痠麻,在家中一量收縮血壓高達200毫米汞柱,馬上前往該院就診,詳細檢查後亦懷疑主動脈剝離,馬上安排電腦斷層,並積極控制血壓,目前手術後已痊癒出院。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急診醫學科主任趙君傑指出,主動脈剝離是一種會造成高死亡率疾病,大約七成左右病患合併有高血壓病史,經常與高血壓控制不好有非常密切關係,長期高血壓會造成血管硬化,因而使得主動脈管壁彈性變差、動脈管腔會變狹窄。趙君傑說,如果血管壁內膜以及中層有退化情形時,當發生突發狀況使得內膜破裂,血流透過內膜破裂孔洞進入血管管壁之後,撕裂內膜與中層管壁就會形成一個假的管腔。當假管腔不斷擴大壓迫而到真管腔,使得管徑變窄,引起供血區域器官血液供應不足,便很容易造成該器官壞死。最嚴重情形是,主動脈瘤突然破裂馬上會造成大出血、心包填塞、休克且合併非常高死亡率,因此快速診斷、積極血壓控制,配合後續手術治療是拯救此類病患唯一途徑。趙君傑提醒民眾,若出現下背痛合併下肢癱瘓,尤其是痛的情形像肌肉被撕裂般疼痛,也可能延伸到頸、胸部等等。如果疼痛僅在前胸,有可能為升主動脈剝離。如果疼痛延伸至頸部以及下巴,則有可能為主動脈弓的剝離。如果疼痛延伸至下背部,最有可能是降主動脈剝離。此類疾病死亡率隨著時間延遲而上升,每1小時即增加1%,48小時內死亡率高達50%。

腰酸背痛!貼布與外用藥你用對嗎?

腰酸背痛!貼布與外用藥你用對嗎?#痠痛

腰痠背痛是當今生活中普遍存在的困擾。痠痛的原因與性質千奇百怪,有人因為工作操勞,也有人因為臥床太久造成全身酸痛。市面上充斥各種隨手可得的痠痛藥品與成藥,可噴、可擦、可貼,你用對了嗎?從中醫的觀點來看,酸痛依據其特性可分為:虛、實、寒、熱等幾大類。舉例而言,因為搬重物不慎閃到腰造成的急性腰痛,多屬於實症;老人家腰背無力,痠軟不耐久站,屬於虛症。痠痛屬於實者,需要用瀉法,馬上消炎止痛,患者才會舒服;痠痛屬於虛者,需要強筋壯骨,改善循環,痠痛才會緩解。另外,有些痠痛容易紅、腫、熱、痛,需要馬上冰敷疼痛才能緩解,這些多屬熱症,最常見的是痛風;另外,有些痠痛冬天易發,容易冰冷無力,熱敷後症狀便會緩解,這種多屬寒症,最常見的是退化性的膝關節炎。不同的酸痛需要不同的處理,正確選用外用藥方能有效緩解症狀。柳營奇美醫院中醫部 - 賴郁凱醫師表示,目前有多種治療酸痛的外用藥,如:痠痛噴劑、痠痛乳霜、三黃膏、油性藥膠布、水性貼布等,讓酸痛症患者可以有多種的選擇。以下簡單介紹各種外用藥的使用時機。1.痠痛噴劑:本身具有使用方便的特質,針對患處按壓二至三下,藥液馬上可以均勻地分佈於皮膚,成分包含辛涼及辛溫不同特質的中藥,使用可以快速的產生冰涼止痛的效果,冰涼消退後也有溫熱舒暢的感覺,無論寒、熱、虛、實皆可使用,缺點是藥效無法持久,需要反覆使用,對於運動員或戶外活動,肌肉勞損痠痛時,方便實用。2.痠痛乳霜:成分與痠痛噴劑相近,但是,改以乳霜為基劑,親膚性高,藥效比噴劑持久,對於肌肉僵硬處的痠痛,使用後更易於按摩,可促進局部肌肉的鬆弛,緩解痠痛。3.三黃膏:含有多種清熱、消腫的中藥,對於急性跌打損傷、骨折整復後局部的腫痛能有效的緩解,適用於實、熱症的痠痛,因為成分具有刺激性,反覆敷貼容易造成皮膚過敏,所以僅適用於急性炎症期的消炎止痛,不適合長期使用。4.油性藥膠布:可分為辛涼和辛溫兩種,辛涼性的藥布多含有冰片、薄荷、冬清油等清涼止痛成分,適用於紅、腫、痛明顯的實、熱型痠痛,貼敷後會有持續六到八小時的冰涼感覺;辛溫性的藥布多含有麝香、當歸、肉桂、川烏等熱性成分,適用於局部冰冷、水腫或是冬日易發的痠痛,貼敷後常有溫熱感,可以促進局部血液循環,舒緩僵硬的肌肉;辛涼性的貼布常常被調成綠色,辛溫性的藥布常常被調成褐色,賴郁凱醫師提醒,每日貼敷的時間最好不要超過六小時,以免皮膚過敏。5.水性貼布:伸縮性較好,皮膚刺激性較低,是皮膚敏感患者的最佳的選擇,但是,水性貼布的黏性較差,在關節處使用容易脫落,需要網套輔助固定。因其製造的技術層次較高,售價約為一般藥膠布的兩倍。綜合以上而言,痠痛的外用藥種類繁多,如果能正確的選用更能發揮良好的藥效;但是,賴郁凱醫師強調,使用時應注意上述外用藥均不可使用於眼睛四周、黏膜、傷口及濕疹患處,皮膚過敏體質者應避免長時間貼敷。兒童初次使用應注意皮膚狀況,避免過敏起疹,搔抓破皮造成感染。

一站起來腳就麻 ”脊椎孔狹窄”作祟

一站起來腳就麻 ”脊椎孔狹窄”作祟#痠痛

60歲陳先生(化名)最近三個月一站起來雙腳就有麻木的感覺,剛開始還能勉強走一段路,可是最近幾個星期症狀加劇,走不到十公尺,就因為腳又麻又痛而不得不坐下來休息,不過這些症狀只要坐下就會改善。神經學檢查結果發現陳先生雙腳的肌力正常,站立時,從腳底到腰部的位置感覺都是異常,但雙下肢的動脈搏動正常,代表血液循環方面沒有問題。所以,研判是腰椎的脊髓神經受到壓迫。於是安排腰椎的核磁共振檢查,發現在腰椎第三、四節的脊椎孔有明顯的狹窄,因此,只要他一站起來,狹窄的脊椎孔就會壓迫到裡面的脊髓,造成腳麻及痠痛的症狀。行政院衛生署新竹醫院神經科-周秉箴醫師表示,腳麻的原因有很多,局部神經或脊髓神經受到壓迫,血液循環不良等都會造成下肢麻木或無力。長期姿勢不良或是從事粗重工作則是脊椎孔狹窄的危險因子。脊髓神經的周圍其實有腰椎骨骼韌帶肌肉等嚴密的保護,但是隨年紀增長,椎間盤突出、骨刺形成、脊椎滑脫、韌帶肥厚等原因都會造成脊髓所在的脊椎孔狹窄,進一步壓迫神經。嚴重的話,有可能進展至下半身癱瘓。但只要及早治療,都可以恢復得不錯。周秉箴醫師提醒民眾,長期姿勢不良或是從事粗重工作都是脊椎孔狹窄的危險因子,因此,民眾應該隨時注意日常生活的站姿及坐姿,千萬不要在辛苦了大半輩子以後,正想準備好好享受退休生活,遊山玩水時,卻因「身體的苦楚及功能受限」,而破壞了美好的退休計畫及生活品質!另外,如果有肢體麻木的症狀應及早就醫,才能做正確的診斷及治療。

辦公族減壓保健法-肩膀斜方肌運動

辦公族減壓保健法-肩膀斜方肌運動#痠痛

電腦族、坐辦公室的人、總機小姐、計程車司機等必須長時間坐著的人,做事情時,常不自覺的會聳肩(注意一下,寫字時也會)。這在短時間內還可以,但如果長時間如此是不行的,只要超過半個小時不休息,就很可能已經超過了身體的負荷。如果常在工作了一段時間之後,就覺得肩膀很「沈重」,但既非痠麻、也非疼痛的感覺,且自己去捏一捏,會覺得又舒服又痠痛時,就表示斜方肌(脖子到肩膀之間的肌肉)已經疲憊,開始抗議了。臺安醫院復健科鍾佩珍醫師建議,每隔卅到四十五分鐘,就可以做做此一動作,可以使斜方肌獲得舒緩,及降低頸椎神經根被壓迫的可能。■ 動作一:找張椅子坐下,但椅子必須有邊緣可以抓著。 左手抓椅子的邊緣,身體及頭部儘量向右邊倒,維持廿秒。 換邊,右手抓椅子的邊緣,身體及頭部儘量向左邊倒,同樣維持廿秒。 左右交替,各四次。如果動作已經很純熟,已經可以感受到做動作一是拉到那一部位的肌肉時,則在做動作一時,可以增加另一手的動作。■ 動作二:同動作一的步驟1。 同動作一的步驟2,但右手繞到後頸部,壓住耳後的骨頭(乳突骨)。此時動作會有二個著力點,一個是抓住椅子下緣的左手,另一個是按住乳突骨的地方。此時斜方肌可以更充分的達到拉筋、伸展的效果。維持廿秒。 換邊,同樣維持廿秒。 左右交替各做四次。◎ 注意:動作一在做的時候,要注意是往側面倒,身體不要往前或後傾,否則所用到的肌肉完全不一樣。剛開始做此動作的人,不建議做動作二,如果身體前後傾又壓錯地方,反而不好。動作二壓乳突骨的手,力量可以自我調節,但不要壓到感覺不舒服或疼痛的程度。很重要的是,抓椅子下緣的手,只做固定之用,不要過度用力。曾有人因動作錯誤,發生手指彎曲肌的肌腱炎,若因此而造成扳機指,就更划不來了。◎  禁忌:鍾佩珍醫師提醒,已有頸椎關節炎或頸椎椎間盤突出,又壓迫到神經根的患者,平時頸部會痠痛、手臂痠痛、下臂痠麻者,因做此動作容易加強不適感,所以不要做,先治好再說。

「大掃除」注意姿勢與力道

「大掃除」注意姿勢與力道#痠痛

歲末年終,為了迎接鼠年,家家戶戶開始忙著大掃除,讓居家環境煥然一新,過個好年。大掃除時,要如何防止肌肉拉傷或是腰痠背痛的產生,醫師建議民眾,要注意姿勢與力道的使用,擦高處物品時,最好使用小板墊與長柄的用具以防止頸部發生扭傷。童綜合醫院復健科主治醫師陳昱景表示,年終大掃除是繁重的工作,建議民眾分階段來進行,不要過度勞累,使得身體吃不消。在清掃之際,有重物需要搬移為避免閃到腰部,最好儘量讓物品靠近身邊再慢慢的彎下身搬移,而物品的高度勿超過胸部,也可以推的方式來移動物品;高處之物亦應使用小板墊,以免扭到腰。擦拭窗戶若使力不當,易導致肩部、手肘與手腕的肌腱發炎或韌帶拉傷,所以打掃時千萬不可使用蠻力。除舊佈新固然重要,但也不能為了大掃除而造成身體的疼痛,如何防止肌肉拉傷甚至產生肌腱發炎,醫師指出,大掃除首先要建立正確的觀念,不要急於一時想把清潔工作完成,要能分階段,如清洗地板時,洗刷的動作不要持續太久,因為同樣的動作使用過久,易造成肌肉痠痛與肌肉或韌帶拉傷。做好事前的防範可防止傷害的產生,除培養正確觀念外,在大掃除前,亦應做個簡易的熱身運動,包括甩甩手、拉拉筋及伸伸懶腰等再進行打掃,千萬別輕忽這些舒展筋骨的小動作。歲末大掃除時,民眾因打掃而導致肌肉拉傷、肌肉痠痛甚至產生肌腱炎的案例時有所聞。所以再次呼籲民眾,大掃除前可配載護肘、護腕與護膝等保護措施,先從輕工作開始逐步、分階段的做,可以避免傷害的發生哦!

淺談肌膜酸痛症候群

淺談肌膜酸痛症候群#痠痛

「肌膜酸痛症候群」算是人體骨骼肌肉的病變,是一種會反覆發作的慢性疼痛病。患者最常見的症狀為脖子酸痛、肩膀僵硬。當醫師觸診患者肌肉表層時,通常會發現摸起來像繩索狀或結節狀的緊實硬塊,硬塊上面有一個特別敏感的痛點,對其按壓會引發觸壓部位異常疼痛,同時合併肢體遠端其它部位酸痛、酸麻感及局部肌纖維收縮,而有些對疼痛反應較為強烈的患者,會痛到無法忍受。通常發生在中年以後的婦女,大概在30至50歲間,在久站、久坐或是久躺、長時間固定姿勢工作後,酸痛得更厲害。其好發的部位遍及全身,只要有肌肉、肌膜的地方,就有可能發生。最常見的地方以後頸、上背、上臂、下背等區域最多。新店耕莘醫院復健科 林瑞玲醫師指出醫學上,「肌膜酸痛症候群」的病因除來自神經病變、肌肉扭傷、肌腱發炎或關節炎之外,身體結構方面功能缺陷、骨骼結構不對稱、骨盆過度向前或向後傾斜也會引起;長期姿勢不良者,如打字員、久坐辦公的職員等,往往身體某一部分肌肉長期處在過度收縮使用下,而重覆發作肌膜酸痛的症狀。近年來,電腦使用的普及,年輕族群一上網就是好幾小時,造成許多人肩頸酸痛,甚至連坐著不動都痛得難受,使得「肌膜酸痛症候群」的患病年齡層也有降低的趨勢。對於「肌膜酸痛症候群」的治療,醫師通常會以口服藥物治療,按壓或順著筋膜方向拉筋,會感覺酸酸的十分舒服;也可以使用在痛點區以熱敷或噴急速冷凍氣體後,拉筋、按摩,使緊縮的肌肉放鬆。在復健科門診中,則常以超音波按摩這些緊縮及疼痛的肌膜,再加上電刺激或熱敷加強肌肉的放鬆,如果治療效果不好時,就需要局部注射消炎藥物了!然而,患者如果想要根本治療,最重要的是長期規律的放鬆及拉筋運動,它可以使肌肉、肌腱、肌膜的彈性增加,相對加強身體對拉力的承受,才不至於產生小拉傷,形成病灶。若是患者病灶不斷的收縮、拉緊,俟傳導到其他區域,將形成慢性的「肌膜酸痛症候群」,得不償失!其實,肌膜酸痛雖然不會要命,但如果痛到無法正常上班,會嚴重影響到情緒和工作表現。如果造成肌膜酸痛的壓力、姿勢等因素沒有妥適地改善,復發的機率也不低。因此,患者配合生活習慣的改變,也是克服「肌膜酸痛症候群」的良方。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