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慢性病

重複就醫又怕吃錯藥?多重慢性病人可依「3原則」自救

重複就醫又怕吃錯藥?多重慢性病人可依「3原則」自救#多重慢性病

文/醫療改革基金會據國家發展委員會推估,台灣將在2025年邁入超高齡社會,會有2成以上的老年人口,扶養、長期照顧與醫療社會服務的需求大幅增加。其中,最為人熟知與擔憂的是「慢性病如何治理」,慢性病容易誘發多重併發症,造成障礙、失能等問題,也需要長期的醫療觀察及介入。每5.5位國人就有1位是多重慢性共病者以台灣的現況而言,一半的國人患有慢性病,更在每5.5位國人中,就有1位是多重慢性共病(患有2種以上慢性病)。多重慢性共病的嚴峻程度,從病人的用藥安全與醫療利用可見一斑。與一般病人相較,在用藥安全面,多重慢性病人的藥品項數為6至18項,為一般平均的2至6倍;在醫療利用面,多重慢性病人的就醫次數約為2倍、醫療點數使用更超出3倍之數。前述問題伴隨的是,用藥安全風險的提升及醫療利用資源的耗用,多重慢性病人更容易吃錯藥、發生藥物交互作用,以及多重就醫、多重取藥、餘藥等造成醫療資源的不當耗用,還恐因多重共病而影響生活品質與疾病照護,形成惡性循環。延伸閱讀:翁月狂跑17診!醫改會批健保署推「整合門診」不及格如何改善與時遽增的多重慢性病人口,以及面對其衍生的龐大醫療社會照護需求?世界衛生組織(WHO)2015年曾提出,醫療服務應從分散分科的服務,朝向「以人為中心」與「整合服務」邁進。從個體及其家庭、社區,乃至社區健康工作者、醫療保健系統等由下而上改變。這些改變有數點核心命題,包含:醫療照護的近用與及時性、民眾與專家共享決策、病人的自我管理能力、不同照護層級的水平或垂直協作、改善健康專業的勞動條件與減少過勞、加強預防監測體系、強化病人安全、提升診斷的準確性及適當性,並提供資源轉介。利用「3大聰明就醫原則」整合醫療服務而從政策回到民眾端,醫改會建議,多重慢性病人或家屬可遵循「3大聰明就醫原則」: 應定期審視就醫與用藥情形 善用可近的醫療資源 有堅定的決心與破除名醫迷思具體而言,若病人在最近3個月中,經醫師診斷罹患有3種以上慢性病、看2位醫師以上、領有2張以上的慢性病連續處方箋、藥品項數達到10種等任一狀況,即可能符合整合醫療服務的資格。其次,為確認自身是否適用整合醫療服務,可以詢問家庭醫師、厝邊診所或藥局,或詢問醫院有沒有提供「整合門診」或「藥物整合」等服務。最後,改變醫師的醫療行為與病人的就醫行為,是一個漫長且複雜的過程,醫病皆需有長期的決心。民眾也應破除廟大和尚靈、名醫才好的迷思,就近善用信任的醫療資源,與醫師合作與共享決策,才能做好慢性病健康管理、提升生活品質。

面對銀髮族多重慢性病 可求助老人醫學

面對銀髮族多重慢性病 可求助老人醫學#多重慢性病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88 歲的師姓榮民伯伯(化名)第一次到老年醫學門診時,不良於行而由女兒推輪椅陪同前來,女兒表示爸爸長期在精神科、神經科、泌尿科、胃腸科等多科看診,近幾個月來生活功能表現持續下降,走路常跌倒甚至開始無法走路、失眠、易躁動、甚至連吃飯與個人清潔都有問題。老年醫學科醫師陳炳仁指出,綜觀此位老先生原有疾病包括攝護腺癌、巴金森氏症合併輕度失智、高血壓及消化性潰瘍等,經過周全性老年評估(Comprehensive Geriatric Assessment),發現各層面問題包括癌症及巴金森氏症相關的疼痛、憂鬱、失眠、便秘與尿失禁,智能退化引起行為精神症狀,營養失調,家人的照護壓力與知識技巧上的瓶頸。究竟接受老年醫學的服務有什麼益處或必要?其實關鍵在於老年醫學強調以病人為中心的整合照護:由多專業領域的團隊,針對不同個案的狀況,量身訂作共同的治療目標(Treatment/Care Goal Setting),且在確定共同目標之後各專業人員才分工提供服務,不會造成多頭馬車各自為政的情形。另外,老年醫學致力於『見樹又見林』的結果:不僅關心以特定器官為焦點的疾病程度,如心血管阻塞程度、糖尿病的血糖與尿蛋白高低等,更在意老人家整體的功能表現與生活品質。個別器官疾病的控制不代表一個人整體的健康狀態,老人的健康照護需要從身體、心理、功能、社會支持網絡、生活環境、甚至是自我價值與靈性等面向評估、處理,才能達到治療照護的綜效。老年醫學涵蓋的範圍包括各種老人身體保健與預防醫學,常見急慢性疾病的診斷、治療,慢性疾病長期照護的諮詢與轉介,以症狀控制與生活品質提升的緩和醫學,乃至於接軌了以善終為目標的生命末期安寧療護。老年醫學特別適合80 歲以上老人、65 歲以上罹患多重慢性疾病及使用多重藥物的老人家或出現各種老年症候群的老人個案就診。(資料來源:奇美醫學中心第52期電子報)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