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藥

家裡囤超多「保健食品」吃心安?高劑量更有效?藥師揭「5大迷思」

家裡囤超多「保健食品」吃心安?高劑量更有效?藥師揭「5大迷思」#吃藥

台灣保健食品市值破千億,市面上保健食品很多,但你知道吃保健食品要注意什麼嗎?郭綜合醫院藥劑科副主任陳佳玲者於《這樣吃藥對不對?》一書中,分享正確的藥物知識,包括用藥安全觀念的建立、如何正確用藥、專科藥品使用守則等等,幫助民眾正確使用藥物,讓藥品使用不再成為負擔。以下為原書摘文:

吃不完的藥要怎麼處理?可丟垃圾桶嗎?藥師教你「6步驟」注意這點

吃不完的藥要怎麼處理?可丟垃圾桶嗎?藥師教你「6步驟」注意這點#吃藥

現在人常會有許多備用藥物,家裡的藥品如果沒有按時吃完,要怎麼處理呢?郭綜合醫院藥劑科副主任陳佳玲者於《這樣吃藥對不對?》一書中,分享正確的藥物知識,包括用藥安全觀念的建立、如何正確用藥、專科藥品使用守則等等,幫助民眾正確使用藥物,讓藥品使用不再成為負擔。以下為原書摘文:

重複就醫又怕吃錯藥?多重慢性病人可依「3原則」自救

重複就醫又怕吃錯藥?多重慢性病人可依「3原則」自救#吃藥

文/醫療改革基金會據國家發展委員會推估,台灣將在2025年邁入超高齡社會,會有2成以上的老年人口,扶養、長期照顧與醫療社會服務的需求大幅增加。其中,最為人熟知與擔憂的是「慢性病如何治理」,慢性病容易誘發多重併發症,造成障礙、失能等問題,也需要長期的醫療觀察及介入。每5.5位國人就有1位是多重慢性共病者以台灣的現況而言,一半的國人患有慢性病,更在每5.5位國人中,就有1位是多重慢性共病(患有2種以上慢性病)。多重慢性共病的嚴峻程度,從病人的用藥安全與醫療利用可見一斑。與一般病人相較,在用藥安全面,多重慢性病人的藥品項數為6至18項,為一般平均的2至6倍;在醫療利用面,多重慢性病人的就醫次數約為2倍、醫療點數使用更超出3倍之數。前述問題伴隨的是,用藥安全風險的提升及醫療利用資源的耗用,多重慢性病人更容易吃錯藥、發生藥物交互作用,以及多重就醫、多重取藥、餘藥等造成醫療資源的不當耗用,還恐因多重共病而影響生活品質與疾病照護,形成惡性循環。延伸閱讀:翁月狂跑17診!醫改會批健保署推「整合門診」不及格如何改善與時遽增的多重慢性病人口,以及面對其衍生的龐大醫療社會照護需求?世界衛生組織(WHO)2015年曾提出,醫療服務應從分散分科的服務,朝向「以人為中心」與「整合服務」邁進。從個體及其家庭、社區,乃至社區健康工作者、醫療保健系統等由下而上改變。這些改變有數點核心命題,包含:醫療照護的近用與及時性、民眾與專家共享決策、病人的自我管理能力、不同照護層級的水平或垂直協作、改善健康專業的勞動條件與減少過勞、加強預防監測體系、強化病人安全、提升診斷的準確性及適當性,並提供資源轉介。利用「3大聰明就醫原則」整合醫療服務而從政策回到民眾端,醫改會建議,多重慢性病人或家屬可遵循「3大聰明就醫原則」: 應定期審視就醫與用藥情形 善用可近的醫療資源 有堅定的決心與破除名醫迷思具體而言,若病人在最近3個月中,經醫師診斷罹患有3種以上慢性病、看2位醫師以上、領有2張以上的慢性病連續處方箋、藥品項數達到10種等任一狀況,即可能符合整合醫療服務的資格。其次,為確認自身是否適用整合醫療服務,可以詢問家庭醫師、厝邊診所或藥局,或詢問醫院有沒有提供「整合門診」或「藥物整合」等服務。最後,改變醫師的醫療行為與病人的就醫行為,是一個漫長且複雜的過程,醫病皆需有長期的決心。民眾也應破除廟大和尚靈、名醫才好的迷思,就近善用信任的醫療資源,與醫師合作與共享決策,才能做好慢性病健康管理、提升生活品質。

嫌麻煩這樣吃藥 藥師一聽「慘了!」

嫌麻煩這樣吃藥 藥師一聽「慘了!」#吃藥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林太太因罹患糖尿病,一直固定同時服用降血糖藥,最近因血糖控制不佳,醫師加入一種新的降血糖藥,一天三次飯前、一次吃半顆,林太太看著小小的藥丸子,覺得剝半實在太麻煩了,擅自改成吃一顆的劑量,結果血糖過低出現冒冷汗、頭暈等不適症狀,跑到急診就醫,才知道這樣的行為有多危險。半顆吃成一顆 長期兩倍劑量可能耽誤病情診斷臨床上,為了達到藥品最佳治療劑量,醫師常開立藥品劑量不是平常習慣的一次一顆,而會調整成一次吃半顆,甚至是四分之一顆,以林太太為例,降血糖藥過量有可能造成危及生命的低血糖症狀。就算是其他類的藥品,若半顆吃成一顆,長期兩倍的劑量也有可能耽誤病情診斷,建議拿到藥袋的第一時間,就要仔細核對姓名、劑量、用法、頻次的重要訊息,確定之後再離開藥局。若醫師開立半顆或非整粒吞服的劑量,拿回家後該如何剝半呢?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藥劑科藥師陳佩君表示,只要掌握幾個簡單原則,在家也可以順利將藥品剝半。藥品剝半 3步驟搞定1.雙手清洗(及剝半器具)消毒乾淨。2.找個堅硬平整的桌面(順著刻痕)使用湯匙或小刀慢慢下壓。3.沒有要立刻吃的那一半用乾淨夾鏈袋裝好放回原藥袋。另外要注意的是,最好每次使用前再剝半,會更能確保藥品的品質;有時醫師會不小心開立不宜剝半和磨粉的藥品剝半使用,請民眾注意藥袋上的標示,適時詢問藥師,以獲得最佳的藥物治療效果。

阿公一天吞14種藥 看這科幫你減藥

阿公一天吞14種藥 看這科幫你減藥#吃藥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91歲的沈伯伯有高血壓、慢性腎病及攝護腺肥大等問題,分別在相關科別就診,最近半年因為睡不好、頭暈與腸胃等問題,反覆就醫,直到前陣子又發生暈眩、無力等症狀,再到診所檢查,醫師發現,沈伯伯領取的處方箋藥物,竟高達14種以上!經醫師建議,轉診至醫院整合照護門診進行藥物整合。藥物順從性差 許多藥物過期一年以上萬芳醫院家庭醫學科吳芝穎醫師表示,沈伯伯攜帶了家裡所有的藥物至門診,經檢查發現許多藥物已過期一年以上,且沈伯伯並無規則服藥的習慣,藥物順從性差,詳細問診評估後,發現沈伯伯另有憂鬱、睡眠障礙等問題,也因此為他進行藥物整合,並開立合適的抗憂鬱及睡眠藥物後,將沈伯伯服用藥物減至8種,並由專業藥師進行藥物衛教。吳芝穎指出,老年人普遍罹患多種慢性疾病,伴隨著常見的老年病症候群,如虛弱、跌倒、尿失禁、憂鬱、認知功能障礙和營養不良等,另外常有多重用藥及藥物交相作用的問題,造成老年患者生活能力下降,功能減退,反覆就醫。台灣自2019年4月起,老年人口已超過14%,正式邁入高齡社會;相較於亞洲各國家,我國老年人口比例僅次於日本,且根據國家發展委員會推估,台灣由高齡社會轉為超高齡社會僅需8年,是全世界人口老化最快的國家之一。老年人的醫療需求遠比一般青壯成年人高,伴隨著人口老化趨勢,老年病患將越來越多。高齡整合門診 減少重複用藥或藥物交互作用萬芳醫院因應高齡化社會及老年病患需求,開設高齡整合門診,由老年醫學科、神經內科及精神科醫師共同看診。初診皆會進行周全性老年評估,了解高齡長者的需求,像是情緒、注意力、精神狀況有無改變,以及身體機能是否退化、生活作息、跌倒和多重用藥等;並視長者需要,轉介至藥師門診或營養師,進行藥物衛教或營養評估與諮詢。吳芝穎指出,高齡整合門診提供長者整體生理、精神、社會與功能狀況的評估,並檢視藥物,減少重複用藥或是藥物的交互作用,且考量家庭、社會資源和恢復潛力等,進行各種常見老年病症候群的處置,以及長期照護的諮詢與轉介,讓高齡病患獲得完整而連續性服務。若家裡有多重用藥、認知功能障礙、情緒障礙與反覆就醫等相關問題的高齡長者,都可至高齡門診就醫進行評估。

緩解緊箍咒般偏頭痛 免吃藥新解方

緩解緊箍咒般偏頭痛 免吃藥新解方#吃藥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許多人受偏頭痛反覆發作困擾,卻以為是小病而不去看醫生,即使「痛不欲生」也只是依賴止痛藥緩解。但事實上,世界衛生組織將偏頭痛定為20大失能疾病,嚴重頭痛者甚至提高中風、自殺機率。身負高階主管的37歲陳小姐,已連續頭痛兩周,夜裡常因頭痛而失眠,連帶影響工作表現,只好靠止痛藥、打止痛針苦撐,經醫師檢查後,確診為「慢性偏頭痛」且合併潛在「藥物過度使用性頭痛」,醫師要求她停用止痛藥,並接受肉毒桿菌素注射後,頭痛大幅改善,可不再依賴止痛藥,生活品質也提升許多。典型的偏頭痛症狀多為單側 常伴隨噁心、嘔吐、怕光或怕吵亞洲大學附屬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楊依倩表示,偏頭痛為最常見的頭痛型態之一,根據研究報告指出,台灣約150萬人罹患,造成全球約3%的失能人口。起因為三叉神經釋放「降鈣素基因關聯胜肽」(CGRP),並與腦膜上的血管作用,引起血管舒張與發炎反應,進一步經由三叉神經傳遞疼痛訊號至腦幹、丘腦,再傳到大腦皮質而產生疼痛訊號。典型的偏頭痛症狀多為單側、搏動性發作,常伴隨噁心、嘔吐、怕光或怕吵,發作時間可長達數小時甚至數天,其疼痛程度常迫使病患就醫接受治療。頭痛天數每月超過4次 即為慢性偏頭痛楊依倩說,民眾若有反覆偏頭痛發作且嚴重影響生活、頻繁頭痛(每個月超過4次發作,或8天以上)、無法使用止痛藥或使用止痛藥無效者,都可以考慮預防性藥物治療,而其中若每個月頭痛天數超過15天,其中8天的頭痛符合偏頭痛條件,且頭痛持續3個月以上,則符合慢性偏頭痛的診斷。透過肉毒桿菌素注射 減緩頭痛症狀慢性偏頭痛除了口服止痛藥物治療外,也可透過肉毒桿菌素注射,藉由阻斷興奮性神經傳導物質釋放到腦膜血管上引起的發炎反應,來阻斷痛覺訊息的傳遞,注射方式為每3個月注射一次,在前額、雙側顳葉、後腦與雙側上肩頸等31個部位注射肉毒桿菌素,平均施打一次藥效可持續3到6個月,除了可降低頭痛發生頻率,也可進一步改善生活品質。唯獨此種療法健保沒有給付,患者需自費接受治療。

家中寶貝仍尿床?耐心關懷可改善

家中寶貝仍尿床?耐心關懷可改善#吃藥

(優活健康網記者 張桂榕/綜合報導)多數家長抱持著「小朋友尿床很正常,長大就會好了」的想法,亞太兒童泌尿醫學會呼籲家長應重視準學齡兒童(6至7歲)尿床的問題。尿床可能影響孩童社交、心理狀態,甚至是學習效果,因此若超過6歲的孩子仍持續每月2次在夜間尿床,症狀連續3個月以上,應盡早至兒童泌尿科或兒童腎臟科就診,積極接受完整治療,尿床治癒率可達9成。正視尿床症狀助孩子擺脫心理創傷尿床又稱為「夜間遺尿症」,即在睡眠期間膀胱發生無意識排尿。依據國際及台灣流行病學資料顯示,約有5至10%的學齡兒童受尿床所困擾,其中男生尿床的比例較高。當孩童害怕外宿出現夜間尿床症狀時,被家長責備或同儕取笑,造成孩童緊張,夜晚睡不好、或想掩蓋自己尿床的事實,尿床的陰影造成孩童心理的創傷與自卑。尿床不是小孩的錯!應積極就醫學會楊緒棣理事長說,臨床上認為造成夜間尿床的主要原因可分為三類,包括:「夜間多尿症」睡眠時大腦中的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使得夜間尿液產生量過多;「膀胱過度活動」膀胱過度敏感或異常收縮,導致尿急、頻尿、夜尿或急迫性尿失禁;「大腦覺醒中樞異常」一般人夜晚膀胱漲尿時,會刺激大腦讓人產生尿意而排尿,若大腦感覺不到尿意,脊髓的反射中樞會自行決定排尿,形成尿床。行為療法接軌口服藥物 治癒率達9成當孩童有「夜間多尿症」時,會先以行為治療,導正孩童不恰當的喝水習慣及培養規律性解尿習慣,並規範孩童於睡前2小時少喝水。如果行為治療沒有改善夜間尿床的問題,則可以依據國際間的臨床指引以及我國專家共識建議,第一線推薦治療藥物是睡前服用「口服抗利尿激素類藥物」。許多研究證實抗利尿激素類藥物能有效改善尿床的症狀,藉由抗利尿激素類似物之作用減少夜間的尿液製造,降低孩童尿床的發生機會。尿床確實是一個困擾的問題,但透過專業治療介入,多數尿床可以治癒,建議家長別因尿床斥責孩子或不耐煩,會對孩子造成心理上的傷害,進而影響學習。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