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師

醫病關係惡化 每天都有醫師被告

醫病關係惡化 每天都有醫師被告#醫師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台灣醫病關係持續惡化,根據統計指出,全台每年平均發生五百六十件的醫療糾紛案件,幾乎每天有一位醫師列為被告,一件案子平均審理三至五年,若家屬不服判決,審理時間更是拉長到十年,對於醫病雙方,無疑是一大煎熬與挑戰!台中市民若有醫療糾紛 可先循醫療糾紛調解制度為了加快訴訟程序,臺中地方法院首度試辦「醫療糾紛調解制度」,由法律專業及醫療專業資格人員擔任醫療調解委員,並透過80位醫療專家擔任法官的醫療顧問,另外由榮總、中國、中山及彰基4家擔任醫療鑑定,快速將鑑定報告在1-2個月內提出,縮短案件從收文、調病例、醫療專業諮詢、訴訟攻防、鑑定報告及最後變論終結的程序。截至103年7月止「醫療糾紛調解制度」已累積86件案件,其中已有32件達成和解、和解率達37%,平均一件調解約2~3個月完成,已累積32件,不僅患者、醫師雙方能透過調解平台,理性、和平表達各自訴求達成協議,102年8月高雄地方法院也加入試辦計劃行列。臺中市政府衛生局局長黃美娜表示,民眾一但遇上醫療糾紛問題,可先透過各醫療院所的溝通平台尋求協助、或者藉由第3方公正單位衛生局、區公所、醫師公會進行協商,或者由臺中地方法院「醫療糾紛調解制度」展開調解,若3項管道都無法達調解,最終才進入司法程序。

張兆志禿頭危機 他求救醫師「神回復」

張兆志禿頭危機 他求救醫師「神回復」#醫師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總是應網友要求愛情「神回覆」的藝人張兆志,過去總是以短髮或帶著各種帽子在鏡頭前曝光,無非就是為了遮掩頂上愈來愈少的頭髮,但最近,頂上掉髮情況,真的讓張兆志開始慌了!所幸接受植髮手術之後,原先急速往後退額頭,漸漸長出新毛髮,讓號稱愛情診斷室神回覆的他,這次頭頂上原先荒涼寸草不生的頭皮,竟也開始「神回復」!長期日夜顛倒 張兆志提早禿頭收治張兆志的皮膚專科醫師朱冠州表示,張兆志應該是長期熬夜,日夜顛倒,導致頭髮稀疏變細,再加上家族原本就有遺傳雄性禿,讓當時才三十出頭的張兆志就進入雄性秃第三期,髮線退縮出現大M型,提早老化,呈現五十歲的髮況。今年一月底,張兆志進行植髮手術,一共植了1790根頭髮,因傷口細微,連家人都沒發現他動了植髮手術,經過九個月,如今頭髮生長得很茂盛,讓張兆志看起來像是年輕了十歲,髮況也回復到30歲模樣。朱冠州表示,遺傳性雄性秃也有黃金治療期,最好像張兆志一樣,在第三期左右就開始治療,搭配植髮手術和生髮水,治療效果最佳。若超過第四期,頭頂己出現地中海秃時,效果就漸漸變差了。目前台灣約有七百萬人有掉髮困擾,以前雄性禿好發年紀大約是30~40歲,但近年來許多人沈迷於網路世界或是工作忙累,經常熬夜超過12點,使得出現M型秃的年齡層提早十年,今年廿幾歲就來求診的M型秃以去年多了3成以上! 朱冠州提醒,睡眠對頭皮毛髮修復相當重要,若是眼睛長期盯著電腦,會使頭皮一直處於緊繃狀態,造成血液循環不良,進而使毛囊營養不足,提早老化萎縮。提醒民眾應維持健康的生活習慣,才能將頂上毛髮顧牢牢!

醫師進駐看守所治療 預防吸毒者獄後再犯

醫師進駐看守所治療 預防吸毒者獄後再犯#醫師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有多數民眾往往在好奇心的驅使之下,而觸碰毒品,進而成癮甚至對身體產生危害,雖然近幾年毒品濫用問題,大致已獲穩定控制,但吸毒再犯的比率卻居高不下。在102年施用第1、2級毒品在監受刑人占總受刑人之19%,另外,違背安全駕駛罪名在監受刑人佔總受刑人5%,由此可知,國內具有毒品及酒精濫用問題的人數眾多,不僅嚴重影響國人健康及經濟生產力,也造成許多社會、治安與交通等問題。藥物成癮難戒斷 就如同慢性病般對此,衛生福利部草屯療養院簡以嘉醫師帶領著豐富戒癮治療經驗的醫療團隊,包含醫師、心理師、社工師及護理師等,進入台中看守所,提供藥、酒癮者即時與妥善醫療處理,積極協助戒除毒品、酒精等成癮物質,以提升藥、酒癮收容人之戒治動機及降低其再復發率,以順利復歸社會,再創嶄新人生。藥物成癮是一種複雜的慢性疾病,許多人在已經戒斷許久之後再復發,有鑑於此,衛生福利部及法務部共同啟動了跨單位的合作機制,直接進駐戒治所提供戒毒相關醫療服務,例如:門診、團體治療衛教、個別諮詢、及資源連結與後續追蹤服務,並針對出所受戒治人給予出所追蹤計畫及轉介等,降低戒治人出所後再犯率。

年輕廚師久站不動 腿靜脈竟栓塞整隻潰爛

年輕廚師久站不動 腿靜脈竟栓塞整隻潰爛#醫師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採訪報導)你常常因為工作的關係,迫不得已必須長時間久坐、久站嗎?那得小心罹患所謂的深層靜脈栓塞!台北就有一名年僅二十多歲的廚師,一天得站十多個小時,久而久之竟讓他的腳逐漸腫痛,並且破皮還發黑潰爛,讓他嚇得趕緊就醫,沒想到是罹患所謂的「深層靜脈栓塞併發血栓症候群」主因還是長期久站不動所致,而根據研究顯示,只要每坐一個小時不動,深層靜脈栓塞的風險就增加百分之十,醫師就提醒,從事必須久站久坐職業的民眾,務必定期走動,才能夠降低栓塞的風險!一堆職業需久站久坐 每小時應起來走動台大醫院內科部主治醫師吳造中指出,其實靜脈栓塞是有跡可循的,像是一般上班族,長期久坐不動,平日又無運動習慣,就是腳部深層靜脈栓塞的高危險群,他說,上班族通常上班時會脫鞋子,下班之後才會再穿,但如果下班時發現鞋子突然不合腳,就可能正意味著腳部可能有栓塞的風險,進而腫脹,另外,職業為廚師、教職、餐飲業、專櫃人員,都是栓塞高危險群。肺栓塞死亡率極高!他解釋,栓塞除了會造成腳部腫脹、發黑、劇痛、潰爛之外,更危險的風險則是腳部血塊留至肺靜脈處,引起肺部栓塞,死亡率就會非常高,根據統計,台灣的靜脈栓塞發生率大約每十萬人有十六人,但其肺栓塞一個月後的死亡率高達一成以上,甚至比癌症還來得可怕。吳造中表示,如果能在發生初期妥善治療,復發率小於2%;但未良好控制,復發率則高達47%,同時有50%機率恐惡化為肺栓塞,引發致命危機。新型抗凝血藥物 降低出血風險三軍總醫院心臟血管外科主治醫師李中毅說,過去深層靜脈栓塞治療傳統以抗凝血藥為主,患者需住院5~7天,接受注射及傳統抗凝血藥 (Warfarin)兩階段治療。但由於Warfarin容易與食物、藥物交互作用,需要嚴密監控出血風險,適時調整劑量。劑量如過高,恐有大量出血風險,但劑量太低,則擔心治療無效。 不少醫師因擔心出血風險,用藥較為保守,導致使用劑量不足或療程不夠,無法達到治療目標。臨床上約有三分之一患者因為無法獲得適當治療,復發風險高,也易造成如血栓後症候群嚴重併發症,反覆發作、慢性疼痛、患處皮膚變色、皮膚潰爛,甚至組織缺血壞死,導致截肢。然而,近期衛福部核准新型口服抗凝血劑單一藥物療法,大幅降低傳統治療上的不便。吳造中指出,新型口服抗凝血藥使用簡便,不必住院,劑量固定,不需反覆調整劑量,不需監測,且與其他藥物、食物交互作用機率偏低,大幅降低出血風險,為慢性靜脈栓塞患者的一大福音。吳造中呼籲,長久坐久站的民眾,應該每小時起身動一動,多補充水分,另外,孕婦、肥胖者以及曾經中風、接受骨科、婦產科、直腸外科骨盆腔手術、癌症患者都屬於深層靜脈栓塞高危險群,如發現單側下肢腫脹、鞋子變緊,甚至穿不下,建議儘速至心臟血管科就診,接受超音波檢查,觀察血管阻塞狀況,由醫師評估最好的治療方式。

鎖住肌齡大搜查 醫:新療程≠有效

鎖住肌齡大搜查 醫:新療程≠有效#醫師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隨著年齡漸長,皮膚變得鬆弛下垂,人們求助整形拉皮手術與非侵入式的電波拉皮,希望尋回年輕緊緻皮膚。鄭國良醫師表示,雖然新的儀器與技術不斷創新,但至今也尚未有一真正可一次解決所有皮膚問題的療程出現,且每個人的體質與老化問題都不同,因此需根據患者的問題規劃適合的療程組合,才能改善膚質、尋回年輕肌齡。手術、電/熱能 拉提誰最強?然而,隨著醫學科技進步,人們更傾向非侵入式療程來做肌膚拉提,但哪種療程才有效?,面對「最新」、「作用最深」就等於「最好」、「最有效」的行銷語術迷思,更需要專業醫師為民眾提供解答!具多年非侵入式拉提療程經驗的皮膚專科鄭國良醫師明顯感受到,許多人在諮詢皮膚抗老治療時,都認為只要做了電波拉皮或超音波拉提,就能得到如手術般的效果。然而,非侵入式療程至今仍無法做到如手術能做到永久性的拉提調整,但它能運用熱能深入刺激真皮層,使膚質重現緊緻活力,再加上治療過程中也不需進行高風險睡眠麻醉,或承擔術後複雜恢復期,也因此成為許多以安全、低風險、不影響正常生活作息為優先考量的人士青睞。鄭國良醫師分析,若明顯感覺皮膚變薄、脂肪萎縮造成輪廓開始下垂、變形、雙下巴出現,就是到了中級老化階段,可考慮電波拉皮來達到膨潤緊緻;若出現因肌筋膜與韌帶彈性變差、無法固定脂肪位置,導致臉型垂墜、失去立體感,便是到了重度老化階段,臨床上可施超音波拉提治療,透過高聚焦式超音波集中刺激筋膜層,使其收縮來做到深層拉提,再配合其他的注射填充來彌補脂肪流失後的凹陷問題;若肌肉已呈現失去彈性、脂肪與其它軟組織嚴重鬆脫移位,則必須進行拉皮手術以改善鬆垮走山的容顏。鄭醫師提醒,千萬不要心存「超音波=電波拉皮進化版」,或「一次超音波拉皮=手術拉皮」等錯誤性想法,而是應該先清楚自己的目標與個人皮膚老化狀況,並接受專業醫師的診斷與建議,選擇對自己最安全、適合的抗老方式,才能達成理想的回春效果,愉快地迎接一天比一天年輕的自己。

88歲醫師不服老 堅持為病患服務

88歲醫師不服老 堅持為病患服務#醫師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昨日為一年一度的醫師節,為了感念醫師的辛勞的付出,臺中市政府副市長蔡炳坤、與衛生局主秘張瑞麟,特別在醫師節拜訪服務達62年的醫師李吉村,感謝他平時對社會的熱心公益,對醫界的無私奉獻,並讚賞他對任何事物的終身學習的精神。看診六十餘年 不間斷衛生局表示,現年88歲的醫師李吉村,從小在龍井區長大,年輕的時候就在轄區內診所實習,並在光復前考取醫師執照、開業看診,見證台灣醫療的發展,從小兒科、內科甚至是婦產科都要看,還接生過不少小孩。行醫期間有時還要半夜出診,雖然過程艱辛、疲累,可是只要想到病患的痛苦和家屬的期許,即使外頭再冷、風再大,依舊拿起看診包出診,如果遇到家境清寒的患者,連醫療費都不收。年紀雖大 身體一樣硬朗現在雖年紀大了,長滿了白髮,仍時常參與各種進修活動,不論是電腦打字、上網、或是剪輯都難不倒,假日也會參加醫學進修課程,吸收最新訊息;即使幾年前脊椎受傷,走路有點不便,身體還是相當硬朗。 他表示,自己的養身之道就是保持心情愉快,不管夏天冬天,每天早上4點半起床晨泳,只要體力許可,就會繼續服務患者,因為每多活一天,就多賺一天,多照顧一個病患。臺中市政府衛生局主秘張瑞麟表示,在李吉村醫師身上,看到以助人為樂的喜悅,為了服務病患,依然天天看診,且為了持續充實新知識,任何大小的醫學進修課程,幾乎都到場參與,讓人不得不佩服他好學不倦的精神。 

離島偏鄉醫師荒!公費培育計畫補落差

離島偏鄉醫師荒!公費培育計畫補落差#醫師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綜合報導)偏鄉醫療資源缺乏,為改善城鄉醫療差距,衛福部今年提供35名偏鄉及離島在地的優秀青年學子全額補助,希望能培育出醫事專業人才返鄉服務、造福鄉里。離島偏鄉醫療資源明顯不足 政府培育計畫彌補落差原住民和離島地區由於幅員遼闊、交通不便,醫事人員網羅困難,根據101年衛福部統計指出,全台平均每萬人口醫師數為17.54人,而山地離島地區僅有8人,明顯有落差,因此亟需有計畫的逐步(年)培養醫事人力和積極整合資源,來改善城鄉醫療差距;因此今年提供35名公費生的培育資格,希望未來他們能加入守護偏鄉健康的行列,其中包括醫學系18名、牙醫系4名、護理學系2名、藥學系1名、其他醫事學系等各錄取1至3名。衛福部自民國58年起,開始進行原住民及離島地區醫事人員培育政策,95年起更增加培育人數,以充實偏鄉的醫療服務人力資源;目前山地及離島衛生所醫師編制共有91位,其中7成來自地方養成計畫所培育的公費生,且期滿後仍有高達7成留在原鄉守護民眾健康,由此看來,公費生已成為偏鄉醫療主力,提供偏鄉民眾良好的在地醫療照顧服務,成為地方的健康守護者。改善偏鄉醫療資源不足 需要更多有志者加入衛福部呼籲這是一個有意義的政策,希望能因此鼓勵更多有志進入醫療領域服務的原住民和離島青年,加入此計畫,讓大愛精神不斷延續和傳承;也希望透過宣誓活動,凝聚新生對鄉土部落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以期未來學成後,他們能帶著豐富學識和技術、回饋鄉里,提升偏鄉醫療品質。

病患健康醫師救 醫師過勞誰來救?

病患健康醫師救 醫師過勞誰來救?#醫師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醫師工作環境真令人堪慮!過去醫師一向都是頗具社會地位的職業,但現今醫師不僅要面對過長的工時,甚至在醫院內急診室,都要冒著被不諒解的病患家屬施以拳腳毆打的風險。前奇美醫院住院醫師蔡伯羌則疑似過勞,而引發心肌梗塞,雖然被救了回來,但卻罹患了嚴重喪失記憶的後遺症,現在竟然會跟五歲的小孩搶玩具,另家屬悲痛不已!連續工作四十小時 醫師嚴重過勞前奇美醫院住院醫師蔡伯羌,於民國九十八年,進開刀房之前,突然心肌梗塞,雖然被救回,但去罹患了嚴重的失憶後遺症,蔡太太指出,他之前甚至還連續工作四十小時未休息!每天工時過長,甚至連續工作四十小時,為的就是每一個等待被醫治的病患,但是,醫師的健康誰來保護?對此,醫勞盟召開記者會,訴求醫師納入勞基法,醫師應負擔醫師過勞責任,蔡伯羌由妻子陪同出席,民間司法改革協會及工傷協會也派員到場聲援。心肌梗塞被救回 復健至今還會跟兒子搶玩具蔡太太表示,蔡伯羌被救回來後長期復健至今,會跟5歲的孩子搶玩具,照顧孩子,還要照顧跟孩子一樣又記不住事情的先生,真的很苦,連孩子都知道爸爸呆呆的,要常常提醒爸爸,很多事情一再交代,蔡伯羌都記不住。而蔡家已向奇美醫院求償,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執行秘書蕭逸民指出,一審判決蔡伯羌請求退休金勝訴,請求工傷賠償敗訴,院方給蔡家新台幣6.2萬元的慰問金,這給人「醫師過勞工傷是你家的事」的觀感,全案二審中,法庭爭辯的焦點在於住院醫師是否為受僱的勞工。 醫勞盟理事長張志華說,最近半年已接獲5、6件受僱醫師工作過勞,導致腦溢血、心肌梗塞的「非死即傷」事件,數件已進入訴訟程序;如果不將受僱醫師納入勞基法,類似事件還會發生,最終受害的是病人權益及醫療品質。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