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瀉

喝四物湯就腹瀉 醫籲依體質調整藥方

喝四物湯就腹瀉 醫籲依體質調整藥方#腹瀉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月經來臨前臉上常冒痘痘的25歲王小姐,平常口乾舌燥,每當月經結束後,就會買市售的四物飲來調理身體,但飲用後容易有腹瀉的情況,除了上述症狀,王小姐就診時描述了更多症狀,加上舌診和脈象,中醫師診斷她的體質屬於氣陰兩虛,兼有熱象,必須依照個人體質調整四物湯的藥方內容,方可改善腹瀉。四物湯是十分普遍的中藥處方,但中醫師呼籲四物湯並非人人適用,如有乳癌、子宮肌瘤、子宮內膜異位、生理期異常、常反覆骨盆腔感染切勿自行服用四物湯,有以上情況建議經過專業醫師的判斷後,再依個人的身體狀況做調養。四物湯起源於唐朝《仙授理傷續斷秘方》,發揚於宋朝《太平惠民和劑局方》,組成為當歸、熟地黃、白芍藥、川芎等4味藥材,使四物湯有補益陰血和調經的作用。1、當歸補血,『全當歸』中又有生的兼有潤腸通便的效果,酒炒則補血和血力較強。2、熟地黃滋陰,如果是怕冷體質,容易手腳冰冷,或是比較虛的,要選用熟地黃;如果生理期容易冒痘痘、伴有口乾舌燥等虛火現象的,就要改用生地黃。3、白芍藥養血,如果易有緊張、胸悶、乳房脹、經期不規律的,應選用白芍藥;若循環差屬血瘀體質,或是經痛甚、血塊多的、血色暗的,應選用赤芍藥。4、川芎行氣活血,易伴有頭痛可用生川穹,如果是著重在活血通經、生理痛,則多用酒川穹。衛生福利部中醫科陳耑至醫師表示,市售的四物飲大多採用此配方上述組成的四物湯當基底,然而,其中當歸、熟地黃會滑腸,熟地黃易滋膩礙胃,對於消化功能差的人,較容易引起腹瀉、脹氣等不適。四物湯的功效為養血補血偏於溫補,適用於有血虛或寒象相關症狀的患者,因此,原方組成不適合王小姐的體質,經過藥方的調整,可減輕燥熱預防上火。陳耑至中醫師提醒,民眾若對於月經的中藥調理有疑慮,可諮詢中醫師,或由中醫師進行辨證論治,以適切適量的中藥處方來調理體質。

腸胃炎喝運動飲料 恐加重腹瀉

腸胃炎喝運動飲料 恐加重腹瀉#腹瀉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夏天氣溫高,食物保存不易,是民眾得腸胃炎的高峰期。一般人認為,腸胃炎的症狀就是拉肚子,解決的方法不外乎吃白吐司、喝運動飲料,但其實腸胃炎沒有那麼簡單!未了避免腸胃炎來襲,務必落實勤洗手、注重咳嗽禮節及食物煮熟再食用,以防疾病破壞美好假期。腸胃炎顧名思義就是腸胃發炎,原因通常是因為吃了不乾淨的水和食物,或被感染者的飛沫或糞便傳染造成細菌或病毒感染,而產生腹痛、嘔吐、腹瀉、發燒、食慾減退、疲倦虛弱、哭鬧不安、嗜睡、腹部痙攣等症狀,嚴重者會有脫水和電解質不平衡、敗血性休克等併發症之情形。容易引發腸胃炎的成因例如去旅遊(其中亞洲、東南亞、非洲、中南美洲風險較高)而引發腸胃炎(又稱旅行者腹瀉);免疫低下的老人或是孩童或是慢性病控制不佳者等都需要小心腸胃炎的產生。腸胃炎可以吃什麼?除了醫師所開的處方口服藥,應暫時禁食6到8小時讓腸胃休息減少刺激,若還在急性期,因腸胃道黏膜發炎,消化吸收功能不良,不宜進食,待腹瀉的症狀減輕之後,先以少量多餐的方式進食,並挑選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例如:麵條、白吐司、清粥,在症狀未完全消失之前,應採取少油、少鹽、少茶、少咖啡的模式,乳製品、酒、可樂、咖啡、辛辣、高油、高糖都請勿飲用,為預防脫水,採取少量多餐的進食,搭配適當補充電解質及水分,以及正常的作息,讓虛弱的身體恢復元氣!不可擅自服用止瀉藥 要喝電解質水而不是喝運動飲料若不幸發生腸胃炎,可由藥物治療以及作息飲食調整來緩和不舒服的症狀;藥物治療方面,主要是緩解症狀,例如發燒給予退燒藥(acetaminophen或是NSAIDs)、止吐藥治療病人脫水症狀,必要時給予止瀉藥品,也可以搭配益生菌的補充增加腸胃好菌,若為細菌造成的腸胃炎,則會開立抗生素;病人未就醫前建議不可擅自服用止瀉藥物,若想補充電解質也應至藥局購買電解質水而不是喝運動飲料,運動飲料通常為高滲透壓,反而會加重腹瀉的情形唷!5大招預防腸胃炎感染1)居家環境定期消毒,在處理患者的嘔吐物與排泄物時,需配戴手套、口罩等防護用品。2)生病時在家休息,自行隔離。3)勤洗手使用肥皂搓洗20秒,在如廁後,吃飯或準備食物前,用肥皂徹底洗手。4)有腸胃道症狀的人禁止處理食物。5)食物應徹底洗淨及煮熟,不生飲、生食並使用公筷母匙。最後提醒大家要避免腸胃炎,請務必勤洗手、勿生食、重衛生,有嚴重腸胃炎症狀時切勿自行服用藥物應立即就醫治療,一起用健康的腸胃迎接美好的夏日!

腹瀉暴瘦50公斤 竟是克隆氏症釀禍

腹瀉暴瘦50公斤 竟是克隆氏症釀禍#腹瀉

(優活健康網記者 張桂榕/綜合報導)一名男大生因頻繁腹瀉,體重從98公斤爆瘦至50公斤,且發生肛裂和肛門廔管,多次進出醫院仍查不到病因,直到23歲膀胱也長出廔管,小便尿出菜渣,才確診為「克隆氏症」!這是一種連肝膽腸胃專科醫師都感到棘手的疾病,幸好男大生在切除30公分小腸、裝設肛門造口和生物製劑的長期使用下,不僅完成大學課業,目前更在保險業中闖出一片天。「發炎性腸道疾病」可分為「克隆氏症」和「潰瘍性結腸炎」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副院長吳登強表示,「發炎性腸道疾病」(簡稱IBD)為腸道免疫系統過度反應與錯誤識別所引起,依發炎分佈、形態和侵犯腸壁的程度,可分為「克隆氏症」和「潰瘍性結腸炎」。發炎性腸道疾病的主要症狀為腹痛、腹瀉,容易與大腸激躁症混淆,因此常被患者所忽略,甚至連第一線內科和家醫科醫師的認知較不足,導致大部分患者就醫一年多後才確診,且確診時小腸往往已經潰爛一大半。克隆氏症惡化速度快,生物製劑停一針恐誤一生吳登強副院長進一步表示,目前國內領有重大傷病卡的克隆氏症患者約1278人,潰瘍性結腸炎患者2944人,顯示近幾年確診人數越來越多。除強化發炎性腸道疾病的衛教宣導之外,充足的治療資源對疾病預後也有很大的幫助。以生物製劑為例,雖然健保針對克隆氏症的生物製劑有給付,但健保僅給付54週,病情穩定後即會取消,直到下次病況又惡化才有機會重新申請。台灣發炎性腸道疾病病友會會長楊式光提到,由於克隆氏症在自體免疫疾病中屬於病程進展快速的疾病,倘若少了一針,恐怕在未來的治療又會更艱辛,建議長期自費施打生物製劑,以維持病況穩定。但就像大部分的病友家庭一樣,昂貴的藥費是一大負擔。對此,台灣發炎性腸道疾病學會和台灣發炎性腸道疾病病友會表示,隨著國內發炎性腸道患者增加,期盼健保署能放寬生物製劑的給付規定,以幫助患者獲得更好的治療。另外,也呼籲民眾多瞭解發炎性腸道疾病,對病友多一份關懷和鼓勵,正面樂觀的心情有助免疫系統的健康,進而幫助病友良好控制疾病。

講座/感染諾羅病毒

講座/感染諾羅病毒#腹瀉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諾羅病毒傳播力極強,侵入人體,有24至48小時潛伏期,發病後常見噁心、強烈嘔吐、腹痛及腹瀉等症狀,部分患者會發燒、頭痛、倦怠、肌肉痠痛、頸部僵硬。症狀通常在2至3天內緩解,但若瘋狂嘔吐、腹瀉嚴重,須留意脫水電解質失衡,尤其是嬰幼兒等患者,可能會帶來生命威脅。有鑑於此,雙和醫院將於1/21(一)舉行小兒衛教講座,由李雯玲衛教師主講「感染諾羅病毒」,教導孩子對於諾羅病毒正確的預防、辨識及照護注意事項。講座內容豐富,歡迎家長們踴躍參加!(活動內容、時間、地點辦法等以主辦單位最新訊息為準,因此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詢主辦單位再做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名稱:感染諾羅病毒時間:108年1月21日(一)上午10:30-11:00地點:雙和醫院2樓小兒科門診候診區和健兒門診外側洽詢:02-2249-0088

講座/腹瀉-沙門氏菌感染

講座/腹瀉-沙門氏菌感染#腹瀉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非傷寒沙門氏菌是在台灣引起細菌性腸炎的主要病菌,常見於老人、抵抗力較差者、和5歲以下兒童,特別是1歲以下的嬰幼兒。沙門氏菌好發於夏天,但台灣一年四季都流行。一般吃入污染物後6到48小時出現症狀。輕則黏便、水便、腹痛、發燒;重則血便、腹脹、高燒不退、劇烈腹痛、甚至嘔吐。有鑑於此,雙和醫院將於7/16(一)舉行小兒衛教講座,由李雯玲衛教師主講「腹瀉-沙門氏菌感染」,教導家中寶貝腹瀉時正確的處置方式,及沙門氏菌預防注意事項。講座內容豐富,歡迎家長們踴躍參加!(活動內容、時間、地點辦法等以主辦單位最新訊息為準,因此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詢主辦單位再做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名稱:腹瀉-沙門氏菌感染時間:107年7月16日(一)上午10:30-11:00地點:雙和醫院2樓小兒科門診候診區和健兒門診外側洽詢:02-2249-0088

講座/腸胃保健用藥

講座/腸胃保健用藥#腹瀉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外出旅遊最常碰到「水土不服」,例如拉肚子、便祕、腸胃絞痛、消化不良、及脹氣。親朋好友相聚也免不了大魚大肉,腸胃容易出問題。建議準備一些腸胃用藥,對於輕微的便秘或是腹瀉都有幫助。有鑑於此,雙和醫院將於4/3(二)舉辦用藥安全講座,由藥師王昱文主講「腸胃保健(拉肚子/便秘)」。講座內容豐富,歡迎經常受腸胃問題困擾的民眾或病友踴躍參加!(活動內容、時間、地點辦法等以主辦單位最新訊息為準,因此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詢主辦單位再做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名稱:腸胃保健(拉肚子/便秘)時間:107年4月3日(二)下午14:30-15:00地點:雙和醫院第一醫療大樓一樓門診藥局候藥區前洽詢:02-2249-0088

寶寶腹瀉7徵兆 當心要命速就醫

寶寶腹瀉7徵兆 當心要命速就醫#腹瀉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年節期間,處處充滿團聚與熱鬧的氣氛。許多商家過節休假,新鮮食材常常取得不易,過盛的年夜飯隔餐加熱食用,或是四方親友團圓,都可能造成腸胃炎病毒株南北交流,導致各種類型腹瀉發生。寶寶腹瀉恐危命 注意7徵兆烏日林新醫院小兒科陳思穎醫師表示,年紀越小的寶寶來說越要小心腹瀉。腹瀉會帶走身體的水分及部分電解質,導致脫水及電解質不平衡。嚴重時,甚至會危及寶寶生命。以下7點是寶寶腹瀉,需要就診的危險徵兆:1)拒絕或無法攝入液體2)尿布中有粉紅色(結晶)尿3)在1至2小時內就數次水瀉4)不尋常的躁動不安5)眼窩或前囟門凹陷6)頻繁嘔吐7)腹瀉超過2周補充體內水分、電解質 每人皆應洗手防範腹瀉時的處置,若是哺餵母乳的嬰兒應增加哺乳次數,已食用固體食物的嬰幼兒,則要多補充電解質補充液(非運動飲料),維持體內的水分及電解質,仍可進食如少油、好消化的食物,增強體力。盡量避免茶類、奶類製品、高含糖量的汽水、果汁,否則可能會加重寶寶的腹瀉。每個人如廁後、接觸寶寶前必須先洗手,換尿布後也需要清潔雙手,才能防範傳染。烏日林新醫院小兒科陳思穎醫師提醒,過年時小孩常因大吃大喝、用餐習慣不佳、食物保存不良等原因,造成腸胃炎、消化不良、胃食道逆流、胃炎、體重快速上升。建議家長在年節期間適度控制小孩飲食,不可過度放縱,也要多注意清潔衛生。

諾羅病毒好發至過年 上吐下瀉險脫水

諾羅病毒好發至過年 上吐下瀉險脫水#腹瀉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18歲的上班族鄧小姐出現間歇性腹部絞痛,以及反胃、嘔吐、腹瀉、畏寒症狀,掛急診發現開始略微脫水,經靜脈輸液、針劑治療改善。抽血檢驗呈現白血球略低、C-反應蛋白略微升高現象,可能是「諾羅病毒」感染所引起的腸胃炎。冬季急診最常見諾羅病毒肆虐,不論大人、小孩都可能罹患,好發期將延續至過年、初春,千萬不能大意。諾羅病毒致嘔吐、腹瀉 需注意脫水症狀烏日林新醫院急診醫學科主任黃克孝說明,諾羅病毒傳染途徑是藉由被汙染的食物或水,由腸胃道進入人體,即糞口傳染。諾羅病毒傳播力極強,即使病毒數濃度不高,也可能在某些氣霧化的環境中汙染食物、食器而侵入人體,常造成大規模感染。諾羅病毒侵入人體,有24至48小時潛伏期,發病後常見噁心、強烈嘔吐、腹痛及腹瀉等症狀,部分患者會發燒、頭痛、倦怠、肌肉痠痛、頸部僵硬。症狀通常在2至3天內緩解,但若瘋狂嘔吐、腹瀉嚴重,須留意脫水電解質失衡,尤其是嬰幼兒、老人或免疫力低弱患者,可能會帶來生命威脅。進食前勤洗手 破壞病毒結構避免感染預防方式以勤洗手為重點,尤其是進食前一定要洗手。諾羅病毒缺乏酯質構成的包膜,肥皂加清水洗手,便可阻絕諾羅病毒傳播。很多人以為沒有接觸到病患及其分泌物,就不用洗手、逕行進食,但其實很多器皿、桌椅、扶手等可能被病毒汙染,一不留意很容易就會感染。黃克孝主任提醒,若要進行環境消毒,可用1:10稀釋的漂白水清洗沾過病患糞便、嘔吐物的衣物、器具,以及1:50稀釋的漂白水清潔消毒居住環境。大流行期間避免出入公共場所,避免生飲、生食。諾羅病毒患者可先在家休養,杜絕引起群聚感染的機會。儘管諾羅病毒少造成生命威脅,一旦出現類似症狀,盡速治療為上策。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