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類療法

冏!統計:日本男性愛姊弟戀 但女性不愛弟弟

冏!統計:日本男性愛姊弟戀 但女性不愛弟弟#另類療法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女性若偏好與較自己年長的男性交往,可能是想要有個穩定且成熟的肩膀依靠,但這樣的肩膀似乎會越來越難找,因為隨著兩性平等,與經濟不景氣等多種因素的結合和改變,男性可漸漸改變了許多固有的傳統觀念,認為女性就應該小鳥依人、溫柔體貼,反而開始希望,女性也能有肩膀可以靠,根據日本徵婚網的統計,有三成的男性接受姊弟戀,就是愛姐姐那一味兒。 日本一間名叫「match alam」對於男女交往年齡做出調查,調查顯示,有高達八成的日本女性,希望與年齡較自己大的男性交往,但事實上,達成心願的困難度將會逐漸攀升,反而可能會找到一堆「弟弟」,因為調查指出,有高達三成三的男性接受偏愛姊姊,而20歲至24歲的年輕男性,更是有五成以上的比例,喜歡姐姐。令人值得注意的是,雖日本男性喜愛姊姊,但眾「姊姊們」,卻只有一成能接受比與自己小的男性交往,顯見日本男女市場,所互相找類型,可能有「供需失衡」的情況。 

頸椎椎間盤突出壓迫脊髓要開刀? 試試另類療法

頸椎椎間盤突出壓迫脊髓要開刀? 試試另類療法#另類療法

發生於人體的部份病痛如一般的感冒,在給予適當休息、補充水分及給予適當藥物之後即得到痊癒及控制。然而,卻很多情況是內科治療所無法解決的,必須仰賴手術矯正方可根治,如骨折、急性盲腸炎;另有些病況如癌症,發現時若已進展至較後期,則需要多科介入,還不一定能得到控制;談到慢性疼痛,又屬於較棘手的課題,它的原因及治療都牽涉到許多層面,疼痛時間久了,也深深影響病人生活品質、睡眠、情緒、精神狀態及工作,對於病患的家屬所帶來身心的煎熬,以及對於治療之臨床醫師而言,亦是個充滿挑戰的課題。在處理疼痛的過程中,正確診斷找到病因,尋求適當的疼痛處理、止痛藥所引起的副作用,更進一步回復病人生活功能、降低社會成本,這些一直以來是臨床醫師努力的方向。慢性疼痛的治療可分為非(微)侵入性及侵入性治療治療。非(微)侵入性治療方式是以介入性治療、復健、服用藥物為主。侵入性治療如手術,適用於明顯結構性異常,關節變形,不穩定或神經明顯受到壓迫引起之疼痛。在國情上,國人較能接受非侵入性的治療方式來緩解開刀無法緩解的疼痛。以服用藥物的治療為例,透過不同作用機轉的多種藥物治療法,確實改善部分慢性疼痛,然而長期服用藥物也產生不少副作用及醫療成本之負擔。現今世界醫學的潮流,正走向中西整合的醫學,因此結合中西醫合併的治療方式,截長補短,使其產生加乘效果,進而達到最大療效,同時也大幅減少止痛藥的使用量及副作用。三軍總醫院麻醉部疼痛科在處理慢性疼痛病人的治療方式上,即是結合中西醫治療的理念,首先了解致病的原因,接著運用遠絡療法、低能量雷射治療或合併輕微侵入之介入性治療來治療病人。遠絡療法是以科學化的理論,不碰觸病患疼痛點,治療時審慎考量致病或疼痛的原因,判斷疾病引起的疼痛是局部或中樞問題,接著找出正確的體流線來做治療,達到療效。低能量雷射治療是以低功率之雷射治療患部達到消炎、消腫以及減少疼痛的效果。介入性治療可使用不注射類固醇之方式-增生療法,從受傷病灶(肌腱韌帶或骨膜)處注入特定濃度葡萄糖及局部麻醉藥物,使組織局部引起可控制的發炎反應,身體免疫功能開始啟動纖維母細胞,進行修補與再生,使原本頑固酸痛不再困擾,透過一定療程,產生持久功效。另外介入性治療常用方式,可以以解剖位置、X光導引下或超音波導引下從周邊或接近中樞神經處給予特定藥物或電刺激之後來增進治療效果,達到神經調控的作用,因而減輕慢性疼痛。張老太太為95歲女性,有骨質疏鬆的病史。主訴右手酸痛、無力及麻木有近半年之久,進而影響睡眠、半夜痛醒。初期至復健科就診,x光發現頸椎多節有骨刺,神經孔狹窄。對藥物反應不佳,甚至引起噁心、嘔吐等副作用;復健幾個月未見效果;中醫穴位按壓效果亦有限。神經外科建議手術處理此問題,家屬考量年紀大,高風險因素,轉至本院本院整合疼痛治療中心疼痛科就診,核磁共振發現多節頸椎椎間盤退化及突出,有骨刺並壓迫脊髓。輔以遠絡治療三次後,症狀緩解80%以上,目前老太太右手不再酸痛、無力及麻木,很滿意治療效果。吳先生為25歲男性,因漏斗胸入本院進行鋼板置入胸廓矯正手術,出院後一個月,突因劇烈脇肋疼痛再入院治療。患者主訴兩側脇肋劇烈疼痛,無法平躺及深呼吸,進而影響睡眠、食慾與日常工作。外科醫師查無實際病灶,在初期給予患者強效嗎啡類止痛藥治療(Ultracet)與衛教支持,但是患者仍然抱怨疼痛無法忍受,主治醫師旋即會診疼痛治療科。初期平均疼痛評估(VAS)為6/10分,治療處方維持原有止痛藥治療再加上遠絡治療處方,病患於第一次治療後,立即感覺疼痛緩解,VAS由為6/10分減低至2/10分,隔天再進步到1/10分;此病患治療經驗除了提供外科與疼痛治療科整合治療模式之外也提供疼痛科醫師治療此類疼痛之選擇。王老先生,79歲,主訴極度背痛至本院整合疼痛治療中心求診。過去十年開始輕微背痛,經診斷骨質疏鬆合併脊椎壓迫性骨折,並且呈現神經根壓迫病徵 開始藥物治療。2年前於大陸北京做過脊椎骨水泥灌注治療,同時合併藥物治療。 惟病人疼痛仍無有效改善,無法站立與行走,影響食慾與睡眠。疼痛分數於第一次評估為6-7分。整合疼痛治療中心以增生療法、遠絡治療、針灸(膀胱經、腎經、脾經、督脈)、合併低劑量西藥以及充份衛教,於第三週開始病人可以站立,於第五週慢步行走約15~20分鐘,食慾與睡眠亦明顯改善。此病例說明此類老年醫學常見疾患,可以透過整合式思維,提供有效治療處方。現行結合中西醫合併的治療方式,在臨床上處理各種慢性疼痛病人如扭傷、肌腱炎、慢性肩頸痠痛、慢性下背痛、原發性經痛、頭痛,甚至連難治性疼痛,如交感神經失養症、帶狀疱疹後神經痛、開刀後仍背痛症候群上,亦有不錯的療效。而對於很多致病原因複雜或查不出原因的病人來說,在經過長期吃止痛藥(或是因潰瘍無法吃藥),做復健,甚至於開刀多次都無法紓減疼痛病情的情況來看,結合非侵入性治療方式或合併介入性治療的方式—中西醫合併方式,可提供病人除傳統藥物、復健及手術外,處理慢性疼痛治療時的另一種選擇。三軍總醫院現有整合疼痛治療中心成立,結合復健科、神經內外科、中醫、疼痛科等朝多策略方向,提供全人、全隊、整合的服務而努力。

莫名的腰痛、腹痛,可能是腎臟癌後期

莫名的腰痛、腹痛,可能是腎臟癌後期#另類療法

要認識腎臟癌,首先必須知道,腎臟癌不是老人家的專利,它在任何年齡層均可能發生,所以當然可能找上年輕人;其次,腎臟癌初期發展緩慢,症狀又不明顯,能早期發現的通常是靠健檢查出,一旦出現莫名的腰痠背痛、腹部疼痛等症狀,就可能是後期了。所以說腎臟癌是無聲的殺手,一點也不為過。腎臟癌雖不屬前十大癌症之列,但國內每年新增7、8百名患者,且發生率有逐年上升趨勢,加上惡性高,威脅性不容忽視。正值壯年的病友Cindy,平常喜歡吃大魚大肉,加上工作時間不正常,飲食也不定時。Cindy因為突發的腰痛被確診為晚期腎臟癌,震驚之餘,仍當機立斷開刀,切除了單側腎臟病灶,並服用標靶藥物控制病情。腎臟癌最好的治療方法就是以手術切除病灶,但要早期發現的腫瘤才會有不錯的療效。化學治療的效果較不顯著,過去多使用免疫療法,利用干擾素抑制腫瘤細胞分裂,或使用白介素-2調節淋巴細胞免疫功能。目前健保也給付標靶藥物,用在治療晚期轉移性腎臟癌。腎臟癌的病人,最常有的問題是因為擔心腎功能受到更大的損害,因此往往對飲食方式不知所措。例如常聽說的,腎臟病忌吃鹹,不能碰醃漬菜,水也不能多喝;甚至有人說「腰子病」就是「呷不對」吃壞的!癌症希望協會副秘書長吳翠娥表示「患營養補充很重要,但急於改變飲食習慣,對很多患者反而是種壓力。患者並不需要吃素、或只吃生機飲食;而「什麼都不敢吃」,也就更沒有體力應付日常生活及治療引起的一些副作用。病人與家屬可以一起慢慢的調整,將飲食盡可能調整清淡,除了多吃蔬果外,也該適時補充蛋白質。」Cindy說,出院後,她不再碰紅肉與油炸物,因為深信天然食物的營養「對身體最有幫助」,只從鮮奶、雞肉、魚肉攝取蛋白質;而且除了多吃青菜水果,也飲用大量蔬果汁補充更多營養素。不少腎臟癌患者可能出現嚴重脹氣、貧血等,或因服用標靶藥物而出現腹瀉、腹痛,影響生活品質。癌症希望協會副秘書長吳翠娥建議,有不舒服的情況要即時告知主治醫師,請醫師、營養師給予適當緩解治療,並針對個人狀況建議補充營養,以恢復體能。很多癌症病人會嘗試各種偏方或另類療法,對坊間許多生技產品、營養補充產品也來者不拒。癌症希望協會副秘書長吳翠娥以過去接觸不同病友的經驗表示:「多數是並沒有任何成效,甚至有些偏方、營養品可能造成肝腎負擔。尤其對腎功能不好的病友,反而應減少補充蛋白質食物。」 她也特別提醒所有癌症病友,千萬別想用「饑餓法」餓死癌細胞,事實上,癌細胞沒被餓死前,正常細胞就先被餓死了,所以,千萬別讓自己的身體防線先潰堤。癌症希望協會提供面對腎臟癌手冊及相關營養照護資訊,歡迎至www.ecancer.org.tw下載或來電(02)3322-6286洽詢。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