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斷症

安眠藥勿自行停、減藥 恐焦慮、心悸

安眠藥勿自行停、減藥 恐焦慮、心悸#戒斷症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採訪報導)失眠是許多人常見的困擾,若產生嚴重的睡眠問題時;除了應及早尋求醫師協助改善睡眠問題,也需遵循安眠藥物的原則,切勿自行購買服用、自行增減藥量、不要任意中止藥物的治療,以免出現戒斷症狀,如焦慮、心悸、盜汗等。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院區家庭醫學科林儀蒂醫師表示,睡眠障礙不管是入睡困難或持續睡眠困擾,若影響到民眾日常生活狀況,就有需要積極處理。一般病人來求診時,醫師會先排除是否有內外科疾病,或者最近是否有新使用某些藥物,如降血壓藥物、支氣管擴張劑、內分泌作用藥物、精神科用藥等,接下來再針對個人狀況作建議。藥物為輔助  找出原因遠離睡眠障礙針對失眠的評估工具,有多項睡眠生理檢查,用於懷疑與睡眠有關的呼吸異常。目前臨床也常會請病人做睡眠日誌,提供醫師有價值的睡眠資訊。而林儀蒂醫師也說,目前非藥物療法,主要著重在認知行為治療等方法,希望可以抑制神經興奮,改善焦慮,達到誘導睡眠的效果。替代療法有芳香療法或某些如退黑激素、纈草等。但當上述方法皆未能有滿意療效時,醫師會建議短暫使用鎮靜安眠藥物。如傳統的苯二氮平藥物,此類藥物共同的副作用是淺眠,但倘若自行減藥或停藥容易出現戒斷症狀,如焦慮、失眠、心悸、盜汗等。林儀蒂強調,藥物對於失眠來說,還是輔助治療、非藥物治療以及心理社會問題介入,才能整體幫助病人免除睡眠障礙困擾。 

克服抽菸戒斷症 應尋求專業協助

克服抽菸戒斷症 應尋求專業協助#戒斷症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綜合報導)張先生一進診間就神情非常憂愁的說:「醫師啊!該怎麼辦?我從年輕就開始吸菸,每天煙不離手,都要抽上好幾包。」張先生過去雖然戒過菸,不過戒了又抽,又常聽到周遭友人因抽菸罹患肺癌,令他相當焦慮。阮綜合醫院家庭醫學科醫師吳煜隆表示,事實上吸菸這項行為的成因是非常複雜,涉及生理、心理與社交等層面,決定要戒菸,必須下定決心並付出努力,還需要外力的支持與配合。  香菸中含有的尼古丁,為一種天然生物鹼,能興奮中樞神經,造成心跳加快、末梢血管收縮、引起血壓上升,長期會導致心臟血管疾病,另外也會造成肢體末端血液循環不良而造成組織壞死。也會造成成癮性。若不繼續抽菸,血中尼古丁濃度下降,幾個鐘頭後可能就會出現焦慮、易怒、坐立不安、渴求香菸等「戒斷症狀」。吸菸不僅會造成心臟病、癌症、腦中風、及慢性阻塞性肺病等疾病。目前台灣地區約有四百五十萬的吸煙人口。台灣18歲以上吸菸人口在男性已達40%,女性也接近10%,抽菸者的壽命比起未抽菸的人,平均減少22歲,每年造成國內經濟與健康損失近500億元。許多人都知道吸菸的壞處,也嘗試想要戒菸,但在戒菸的過程中,因為尼古丁戒斷症候群的發生,對於戒菸者來說並不容易。國民健康局今年三月起,特別實施「二代戒菸治療試辦計畫」,補助部分藥費,以減輕戒菸的藥費負擔,希望能增加吸菸者戒菸的意願。阮綜合醫院也配合國民健康局,設立了戒菸特別門診,給予戒菸者專業的協助,配合病患狀況來選擇適當的戒菸治療方式。不只在戒菸的過程會適時的追蹤,戒菸成功後仍持續追蹤以預防復發。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