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低落

巴金森病被誤診為中風,延誤一年治療!醫:這些症狀要特別留意

巴金森病被誤診為中風,延誤一年治療!醫:這些症狀要特別留意#情緒低落

一名60幾歲患有三高的男性,退休後發現開始有行走遲緩,像齒輪一樣會卡住的情形,原來以為是中風,治療1年始終沒有改善,後來轉診到安南醫院神經內科,檢查發現其實是罹患「巴金森病」(帕金森氏症),這一年時間因為未能找到正確病因,狀況一直都沒有好轉。 安南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李建欣說明,巴金森病不見得發作就有典型的手抖症狀,有時是伴隨半邊的肢體僵硬造成走路困難,或者是變成撲克臉沒有表情,更有一些是非動作症狀如情緒低落、焦慮等。這些都很容易誤以為是老化,或是精神狀態有問題。 李建欣表示,近兩成(15%)的巴金森病的患者初期不會手抖,但有肢體僵硬的症狀,因此會表現在如寫字變慢或者字體越寫越小。有些也會有頭暈、姿勢性低血壓的症狀,或者是便秘,情緒低落,四成(40%)會合併憂鬱、睡眠障礙等問題,這些非動作症狀常常被誤以為是其他疾病,「多數甚至拖了一年才看醫生。」 巴金森病最常被忽略的「非動作症狀」  像這個案例就是沒有手抖的症狀,就診時以「巴金森病手指操」測試卻發現明顯動作遲緩,另外也有表情僵硬的情形,經過整體評估檢查後,判斷是巴金森病。經過用藥治療,1個月內就發現症狀明顯好轉,也能夠正常走路了。 點我看巴金森病手指操自我檢測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bZiEHRqcL8  巴金森病常見表現: 動作症狀: 肢體僵硬(寫字變慢) 手抖(從單側變成雙側) 撲克臉(臉部表情僵硬) 駝背 小碎步 非動作症狀: 情緒起伏、波動大 焦慮 睡時會突然手腳揮舞 便秘 頭暈 李建欣指出,巴金森病多發生在60歲以上長者,男女比例為6:4,如果是年長者的發作病程相當快,延誤治療容易惡化,會很快從手抖、走路不穩到必須要有輔助,一直到生活無法自理,甚至是臥床的狀態。因此,及早發現並且正確治療是很重要的關鍵。 巴金森病用藥最重要是接力治療 巴金森病是不可逆的,因此只能以藥物控制不再惡化為目標。李建欣說明,目前緩解及控制巴金森病的藥物依照機轉不同大致分為左旋多巴(L-dopa)及多巴胺受體促效劑(DA)兩大類。 李建欣說明,左旋多巴(L-dopa)藥物是直接轉化作多巴胺,效果較為明顯,通常會用於70歲以上、症狀較為嚴重的患者;而多巴胺受體促效劑(DA)則建議70歲以下的巴金森病患者優先使用。 但在治療上,每個病人的用藥方法可能都不一樣,會視病人的疾病進展來調配,巴金森病的病程長達15~20年,必須依照個案不同需求來做「接力治療」的對策,舉例來說,較年輕的巴金森病人還有很長的存活時間、甚至仍處於需要工作的狀態,會先以多巴胺受體促效劑(DA)來做長期的治療規劃,視情況再搭配左旋多巴(L-dopa)使用。另外,根據健保資料庫顯示,巴金森病的患者10年內因其他共病就醫第一名的就是憂鬱症,因此多注意病人是否有憂鬱症狀發生,並選擇可同時治療巴金森病引起憂鬱症狀的藥物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環。 李建欣提醒,有些中晚期巴金森病人會因服用左旋多巴(L-dopa)濃度太高或濃度太低,出現無法自主控制動作的「異動症」,或突然停止動作「斷電」的現象,因此,病人在服藥過程中如果有不舒服的情形,建議讓醫師了解用藥後的變化,隨時觀測,藉以調整藥物的運用,才是長期對抗巴金森病、延緩失能的最佳方法。 看看其他病友和家屬在社團討論什麼→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happyparkinsons?locale=zh_TW 

產後情緒低落、睡不著 恐是憂鬱症上身

產後情緒低落、睡不著 恐是憂鬱症上身#情緒低落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懷孕生子,對所有家庭來說都應該是開心喜悅的,然而,生產後的婦女,卻容易因為身心及荷爾蒙未完全恢復,而出現憂鬱情緒,甚至進而引發產後憂鬱症,不只對媽媽身心狀況,以及寶寶認知發展也有長遠的影響。曾認為這輩子最不可能得的病居然找上自己,32歲的莉慧生的第一胎男孩二歲半,第二胎按照計畫懷了女孩,本以為皆大歡喜,誰知產後不到十天,突然變得吃不下、睡不著,不僅焦躁,且常莫名流眼淚、什麼事也不想做。屢遭長輩誤解的莉慧,甚至產生自殘的念頭,竟是產後憂鬱症上身。親人協助 幫忙帶小孩、減少苛責臺灣憂鬱症防治協會蕭美君醫師表示,產後婦女因為身心及荷爾蒙未完全恢復,約有10%的可能會出現情緒低落、失眠,甚至想傷害自己或寶寶的念頭,這就是典型的產後憂鬱症,常出現在生產完2到4週。新手媽媽最常見的問題是產後情緒低落,可能在產後2到4天出現的短暫憂鬱狀態,通常2週內就會消失。她強調,此時親人應幫忙照顧小孩,不要對產婦太多苛責,並且及早求醫,是可以被治癒的。自我察覺 及早就醫產後憂鬱症對媽媽身心狀況及寶寶的認知發展都有長遠的影響,卻常受到忽略,錯過診治時機。為協助產婦當個快樂媽咪,新北市政府衛生局副局長高淑真表示,藉由自我覺察、正向轉念等,減緩負面情緒及心理壓力。此外,衛生局與董氏基金會合印「她為什麼不笑了」手冊1萬1千本,在轄內母嬰親善醫療院所、產後護理之家,及29區衛生所供民眾免費索取。衛生局將與家屬、產婦一起從孕前、產後,關心媽媽身心狀況,營造快樂媽咪支持性環境。

情緒低落、倦怠 36萬學子好憂鬱!

情緒低落、倦怠 36萬學子好憂鬱!#情緒低落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七月正逢畢業潮,不少學生面臨升學或找工作的壓力,而當中對自我期許或外在環境壓力也成為現代年輕人沉重的心理負擔。根據衛生署統計,18歲以上罹患憂鬱症約有30-36萬人,年輕學子因持續在高壓環境的狀態下,罹患憂鬱症的比例更是持續攀升。醫師提醒家長,家中孩子若有情緒憂鬱症狀,開始出現逃避上學、失去活力等情況並持續兩週以上,那就可能是因多巴胺分泌不足所導致的「憂鬱倦怠」,嚴重恐會影響生活與學習,家長可不得不慎。多巴胺分泌不足易引起情緒沮喪阮綜合醫院身心內科洪櫻娟醫師說明,造成憂鬱症的原因包括遺傳基因、精神壓力、心理或社會等因素,而人的性格與體質則是引起憂鬱症的主要原因。洪醫師解釋,憂鬱症就像是心的感冒,容易持續兩週以上會出現情緒低落、莫名哭泣、失眠、對事物失去興趣及倦怠等症狀。事實上,憂鬱症也與神經傳導物質「多巴胺」分泌不足有關,進而引起情緒沮喪、負面思考、體力不濟、睡眠及胃口異常等症狀發生。憂鬱倦怠若無積極治療恐惡化憂鬱症狀洪櫻娟表示,憂鬱症患者開始服用抗憂鬱症藥物後,約有7成患者常抱怨仍有倦怠症狀,主要是因為憂鬱症症狀複雜,大部分患者接受血清素的抗憂鬱藥物治療後,雖改善情緒低落問題,但憂鬱倦怠的相關症狀卻無法改善,再加上因不是外顯症狀,所以常被輕忽。事實上,憂鬱症患者在良好的控制下通常都能有正常的社交生活,若有倦怠症狀,身體則會出現如疲倦、沒有活力、虛弱等感覺,一旦活力下降,則會抗拒社交活動、上學、工作,什麼事情都不想做,導致生活和人際關係經營不善,若沒有積極治療,還可能會加劇憂鬱症惡化甚至提升憂鬱症復發機率,對於倦怠症狀不得不慎。洪櫻娟呼籲民眾,憂鬱倦怠症狀有時不易被察覺,親朋好友應多留意觀察,若發現身邊的人開始出現生活習慣反差,就有可能是無法解釋的倦怠所引起,建議可先透過「疲勞相關認知及功能障礙快篩問卷」了解自我狀況,並儘速就醫諮詢。提醒民眾,憂鬱症最佳的治療方式還是需搭配心理治療和藥物治療,但因憂鬱倦怠症狀較為頑固,所以心理治療效果有限,因此建議若留意到自己有倦怠症狀,可以和醫師討論是否是因憂鬱症引起,並針對倦怠症狀的藥物進行治療,增加體內的神經傳導物質多巴胺,以幫助改善疲勞並提升活力。

心情跟著天氣走 情緒調適門診幫助您

心情跟著天氣走 情緒調適門診幫助您#情緒低落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近日,天氣陰雨綿綿,讓人的情緒也如同天氣般,壟罩在低氣壓,加上連日來多起的自殺事件,更造成人心惶惶,害怕自殺成為另一種心理傳染病。台大醫院竹東分院精神科主任蘇柏文表示,近日因為情緒困擾或是擔心自己就是下一個自殺者的主動就診或來電諮詢者明顯增多,甚至部分還是先前就醫病況已獲穩定控制的憂鬱症病友,天氣變化的影響,確實不可小覷。不過,蘇柏文主任表示大家不必因情緒問題過度擔憂,透過一些小訣竅的學習,比如均衡的飲食、規律的作息、正常的社交、興趣的培養以及定期的自我檢測,可以適時有效改善情緒困擾,甚至避免遺憾的事件的發生。除此之外,台大醫院竹東分院特別針對情緒困擾或是慮病狀況而產生就醫需求的民眾提供服務,開設「情緒調適特別門診」,透過專業會談了解每位民眾的狀況,同時擬定協助方法,在情緒調適與健康促進的道路上一同努力。

關懷親友 高市籲人人當自殺守門人

關懷親友 高市籲人人當自殺守門人#情緒低落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綜合報導)現代人生活品質雖然提高,但物價越來越高,生活壓力也越來越大,許多人獨自在外租屋,若遇到工作壓力、感情問題,不免會情緒鬱悶,如果沒有一個良好的紓壓管道,很容易有想不開的念頭出現。日前高雄市政府衛生局日前接獲民眾來電表示:「女兒因工作因素獨自在外租屋,最近因工作壓力及導致,傳簡訊告知朋友不想活了,並已買好木炭、童軍繩…」,經報警處理由警消人員及時將個案送至醫院治療,目前情緒已穩定出院,且由高雄市衛生局社區心衛中心後續關懷服務,輔導及轉介心理諮商、生命核心轉化團體工作坊。根據高雄市政府衛生局統計,100年自殺高風險個案通報量高達4,674人次,年齡層以25~44歲最多,女性為男性2倍以上,自殺原因以「家人感情因素」最多;自殺死亡人數初步統計為436人,較99年減少72人,男性為女性2倍以上,死亡方式以「懸縊」最多,另外未通報即死亡比例占89%,顯示多數自殺個案未能及時被發現、通報,錯失關懷時機。高雄市衛生局提醒每位民眾,當周遭親友遇到挫折,主動關心、傾聽、陪伴,並協助轉介適當資源,讓鬱卒、困頓的人有機會獲得協助。

缺維生素D心情憂鬱 快吃這些食物!

缺維生素D心情憂鬱 快吃這些食物!#情緒低落

連日陰雨的天氣可能讓有些人心情也跟著鬱悶起來,開業診所副院長何一成表示,容易心情鬱悶的原因有很多,除了疾病、體質因素之外,缺乏營養素、生活或工作上的壓力都是因素之一。缺乏維生素D或葉酸真的會影響心情起伏嗎?何一成說明,人體腦部的運作需要許多營養素協助,而維生素D及葉酸具有調節腦神經運作的功能。許多研究指出,缺乏維生素D或葉酸可能造成焦慮、緊張、心情低落等狀況。哪些族群容易缺乏維生素D?何一成指出,除遺傳基因之外、很少曬太陽者、肥胖者、皮膚較黑者、攝取過少含維生素D的食物者,都是可能容易缺乏維生素D的族群。如何補充維生素D?何一成說明,每天曬太陽10分鐘,讓身體自行合成維生素D,並適量攝取含有維生素D的食物如魚肉、蛋黃、菇類、乳製品。哪些族群容易缺乏葉酸?何一成說明,本身先天具有某些遺傳基因者,或攝取過少含葉酸食物,如花椰菜、蘆筍、甘藍菜、萵苣、菠菜等蔬菜、柑橘類、鳳梨、香瓜、番茄等水果、各種豆類。此外不論在生活或工作上心情應儘量放鬆,要學會抒發及排解壓力,建議每天做中等強度的運動30分鐘,記得要有充足的睡眠,並適度戶外運動。

成功防堵自由基,保住青春不老

成功防堵自由基,保住青春不老#情緒低落

老化何時開始:記憶力不好、開始老花眼、容易情緒低落當身體出現什麼徵兆,表示你開始老化了?當我們清晰記得過去學生時代的情景、卻對前一刻發生的事感到模糊,就代表腦力開始出現退化了。好比我們電腦的容量是有限的,當你儲存幾十年記憶下來,就沒有多餘空間可以繼續容納新的訊息。然後,你注意到自己只要連續三個鐘頭盯著電腦螢幕,眼睛就會感到特別痠澀;或是你再也不能在看書後還繼續趕場看電影,這時就輪到你該上眼鏡行配支老花眼鏡了!而且接下來,你的水晶體或視網膜也會開始出現病變而產生大家熟知的白內障及視網膜退化。不過,最讓人關心的莫過於皮膚上開始出現小細紋、黑斑或肝斑。其中肝斑最常讓人誤解,往往以為是肝的問題,其實,只是因為它的顏色近似豬肝,但實際上這都是源於女性荷爾蒙的改變。另一個顯而易見的就是細紋,尤其歐美人士往往一到三四十歲臉上就布滿皺紋,主要是因為他們喜歡曬太陽,而直接暴露在陽光下的時間愈久,體內產生的自由基將加速皮膚老化。還有一個常被忽略的老化現象,即體內性荷爾蒙開始下降,不但會影響性生活與生育力,還會造成我們情緒上容易感到低落。可別小看這一點,因為過去你可能嗑完一客牛排加上一盤炒麵後立刻感覺到身心上的愉悅與幸福感,但年過四十,即使眼前這一客牛排攘你垂涎欲滴,卻無法回到以前那種心滿意足的快感,這都源於體內雄性激素減退所致。現代醫學發達,我們因老化而發生改變的外表,都可以透過醫療美容的技術或勤勞密集的保養獲得改善。然而,一旦內在的老化導致慢性疾病如:心血管疾病,或是三高指數升高(包括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嚴重者會導致中風或心肌梗塞,恐有立即致命或殘障的危險。一般民眾往往對癌症感到恐懼,但我認為中風造成瞬間殘障或心肌梗塞造成瞬間死亡卻是更可怕的事,兩者經常發生在沒有預警的狀況下,可能白天還活力十足,下午卻突然發作,令人措手不及!常見的老化現象還包括腸胃問題,舉凡肚子痛、脹氣、拉肚子或便秘等,這些都是顯而易見的徵兆。其他諸如關節疼痛、骨質疏鬆、肌力喪失或肥胖等,都是身體老化的現象。其中肥胖讓我想起自己在讀研究所時做過一項有趣的統計,發現標準體重往上加10%的這群人享有最長的壽命;而根據全世界的統計,過了六十五歲,體重過輕者其死亡率卻往往比體重重的人還高。這主要是因為人體一旦生病,需要能量來修復,如果體重過輕則無法儲存充分的能量來重建健康,所以為了外貌而刻意減重、甚至過輕,將得不償失!此外,性功能也會因為性荷爾蒙的改變而逐漸老化,我們用黃帝內經的中醫理論來幫助記憶:一般女性到了二十八歲雌激素開始下降,四十九歲則面臨停經等更年期的問題;而男性則過程較為遲緩,三十二歲雄性激素開始下降,到六十四歲才開始進入更年期的階段。自由基是人體內的「單身公害」其實造成老化的原因來自各個層面,包括自由基的危害、荷爾蒙失調(如抗壓荷爾蒙、性荷爾蒙、甲狀腺素及生長激素等),其他如腸道缺乏益生菌、酵素不足及過度糖化作用等。大家最常聽到「自由基」,簡單來說,自由基是分子上一種很活潑、不穩定的電子,當它和其他分子接觸時,會將這個不穩定電子傳給其他分子,所以就會引起細胞膜或細胞核中遺傳物質的破壞。打個比喻,不妨將這些自由基視為路上的美女,經過一群男士面前引起一陣騷動,即便這群男士已婚,卻仍被她吸引過去、開始作怪。換句話說,就把這些自由基視作「單身公害」,它們因為自己「單身」,所以會從其他地方去找另一個伴,而且還特定去找「有婦之夫」,於是在這不斷尋找、然後破壞的過程中,引起連鎖反應;一旦身體沒有足夠能力修復,破壞就無止盡地衍生下去,比如它破壞在細胞就導致癌症、破壞血管就導致栓塞、破壞皮膚就產生細紋和黑斑。難道讓自由基無止盡地破壞下去嗎?其實只要多補充抗氧化營養素、戒除吸菸及少吃油炸食物就可以把情勢扭轉過來!其實,在日常生活中為了防止自由基搞破壞,我們可以做的預防工作也很簡單!首先,過量暴露在陽光中的紫外線下將會產生自由基,而紫外線直接影響的就是我們的皮膚和眼睛,所以出門要記得穿上長袖衣服、戴上太陽眼鏡及使用遮陽傘。這裡特別提醒大家防止紫外線有三大動作:不要曬儘量遮塗抹防曬保養品。如果你真想曬太陽,一天當中請把握兩個時段:上午九點以前、下午三點過後,其他時間盡量避免外出,這是保護皮膚的最佳原則。再者,環境中也藏有許多傷害身體的毒素,如空氣污染、輻射腺、抽菸時引起的自由積極尼古丁或餐桌上的魚含有重金屬等這些環境毒素也會造成老化現象。另外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則會造成體內慢性發炎,例如工作壓力、高溫油炸的食物,而這些不但會引起癌症或血管硬化,也會使抗壓荷爾蒙逐漸減少。除此,叮嚀大家儘量避免劇烈運動,因為太過劇烈反而會產生大量自由基;因此,運動有益身心健康,但也必需選擇對的方式,比如多做一些有氧運動。把握一個原則,就是在你跑步時,如遇到朋友打招呼,如果還能不疾不喘地清楚回應對方,就是找到對的有氧運動了。若想透過飲食來多補充抗氧化劑,建議多攝取維生素A、C、E,這些都可以從紅黃綠色蔬菜、水果或低溫植物油中取得,多吃菠菜可以多補充輔酶Q10,其他如穀胱甘肽、硫辛酸等則可以從一些營養保健食品中獲得,而這些都有助於我們把自由基穩定下來。血管老化要當心由於老化會引起我們體內能量上的變化,但實際上,血管老化而引起致命危機也是老化過程中需要嚴肅面對的問題。首先談到血管栓塞,一般人就會想起膽固醇過高,而缺乏促甲基化因子也是原因之一,通常發生在抽菸的人身上,因此我會建議戒菸,或是多補充維生素B12及葉酸。再者,血管發炎也會造成血管栓塞,因為當發炎現象發生,白血球便會前往修復,卻同時把膽固醇堆積在原處,最後造成血管硬化及狹窄。然而,什麼樣的狀況會致使血管發炎?通常是血液自由基過多或高血壓患者血壓對血管不斷造成衝擊而衍生發炎現象。此外,血塊也是會導致血管栓塞的主要原因,一旦血塊堵住血管,便會引發中風或心肌梗塞。而血管中形成血塊多半與心律不整、凝血功能異常、久坐或水分攝取不足有關。因此,為了預防膽固醇上升血管老化,建議多吃高纖食物,避開內臟、蛋黃、帶殼海產跟肥肉;如果只是想在短時間內提升成效的話,可以在醫師的指導下透過適當的藥物治療或攝取紅麴來降低膽固醇。再者,要注意血糖指數,其中最好的方式就是控制體重及規律運動。最後提醒大家紓解壓力是生活中最重要的事,因為壓力是所有自律神經、身體及心理疾病的最重大來源。註:康聯預防醫學副院長陳皇光醫師2010/10/1於傑出女性協會/健康講座主講內容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