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

害怕慢性死亡 4成多發性硬化症病患陷憂鬱

害怕慢性死亡 4成多發性硬化症病患陷憂鬱#台北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又旻/綜合報導)5月30日是「多發性硬化症」世界關懷日,這種罕見疾病會反覆出現、不斷惡化,因此容易讓病友籠罩在未知與不安當中,所以需要更多關心。「台灣神經學學會」理事長、彰化基督教醫院神經內科巫錫霖醫師表示,多發性硬化症(Multiple Sclerosis)是一種罕見疾病,目前已知是體內免疫細胞攻擊神經細胞,當神經系統被破壞後,身體各器官活動功能會變慢或停止。(右圖為巫錫霖醫師,下圖為病友王先生影片。)病友王先生表示,大學開始出現頭痛症狀,當兵時更是雙腳無力,走路常自己絆倒,卻因此被軍中長官或是家人誤會偷懶,異樣的眼光讓他深受委屈;後來還發生視力衰退、手腳如針扎刺痛、講話不清、記憶力衰退,有時甚至喪失片刻記憶等症狀。經過診斷之後發現是「多發性硬化症」後,透過積極治療,目前已可每日登山煮茶服務山友,看起來就像是個健康的運動員。世界多發性硬化症關懷日前夕,「多發性硬化症」患者和家屬齊聚一堂。根據調查發現,超過4成病友會陷入憂鬱,半數更因疾病資訊不足而產生恐慌,長期壟罩在「恐懼症狀反撲」、「害怕異樣眼光」、「害怕沒有未來」等「三懼」陰影。因此希望透過互相連結,期盼集結病友力量,呼籲更多的病友不要放棄希望,積極掌握知識了解病情,才可獲得較好的控制。巫錫霖醫師表示,多發性硬化症是一種罕見疾病,發生原因仍不明,可能與基因或環境有關,多半被認為是自身免疫系統引起,因自體免疫細胞攻擊神經傳導細胞,神經系統被破壞後,導致身體各器官活動功能變慢或停止。由於多發性硬化症症狀會反覆出現、不斷惡化,易讓病友恐懼,造成患者和家屬陰影。巫錫霖醫師提醒,目前已有藥物可有效控制病情、延緩惡化,像是施打干擾素或以類固醇治療等,最新口服藥物也已問世,多發性硬化症的治療正不斷進步,病友應該要更有信心,積極面對人生。

影音/細懸浮微粒奪命 台北年增440死

影音/細懸浮微粒奪命 台北年增440死#台北

每當東北季風吹起,就增加中國大陸沙塵暴吹來台灣的機會。因此,環保署會呼籲有呼吸道疾病的人,以及老人小孩,盡量避免外出,其實這樣真的是在自保!根據台大教授詹長權的最新研究,發現在台北盆地,平時細懸浮微粒PM2.5的濃度,一天平均在每立方公尺30微克左右,一遇到沙塵暴來襲,就會飆升到40至50微克,再加上硫化物等其他汙染物,死亡人數會因此增加。學者認為台灣空氣品質不算好,汙染源除了來自沙塵暴的境外汙染,很大部分也來自國內的工廠、電廠、汽機車。中興大學教授莊秉潔表示,要改善空氣品質,如果按照環保署的目標,在十年後,PM2.5要從現在的2、30微克,降到15微克,那麼扣除境外汙染的量之後,國內減量幅度要非常大。而詹長權也強調,空氣汙染會直接危害國民健康,他的研究更發現住在高雄仁武區附近的居民,或是工廠下風處、像是南投縣居民,不抽菸的男性,血壓都明顯上升。而台塑六輕設廠雲林之後,雲林民眾的壽命,比拒絕六輕進駐的宜蘭居民壽命,從十年前只差0.8歲,現在拉大到1.5歲,這都是工業製造空氣汙染、所帶來的影響。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