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

越南製免洗筷最毒!常用恐傷肝、神經

越南製免洗筷最毒!常用恐傷肝、神經#越南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為保障民眾使用免洗筷之衛生安全,食藥署啟動「104年度免洗筷稽查抽驗專案」,抽驗結果98.2%符合規定;本次共稽查全國172家大賣場、量販店、生鮮超市、免洗餐具批發商等,總計抽驗市售免洗筷225件檢驗二氧化硫、聯苯及過氧化氫;檢驗結果二氧化硫殘留量均與規定相符,惟1件檢出聯苯0.22 ppm,3件檢出過氧化氫,產地均為越南。過氧化氫易致腸胃問題 誤食聯苯傷中樞依據食藥署公告「免洗筷衛生標準」,免洗筷係指以竹或木為原料經加工製成後,不再經洗滌即可供使用之筷子,為一次性使用之食品器具。除不得有不良變色、異臭、異味、污染、發霉、蟲蛀、含有異物或纖維剝落現象,亦不得檢出含有過氧化氫及聯苯等成分,惟二氧化硫殘留量應為500 ppm以下。專家指出,吃入過氧化氫殘留過多的食物,可能發生噁心、嘔吐、腹脹、腹瀉等症狀,甚至導致腸胃道潰瘍、黏膜發炎等危險。誤食聯苯則極可能刺激嘴、喉嚨和上消化道系統,出現噁心、嘔吐和嗜睡等症狀;長期暴露則會導致肝功能退化、中樞和周圍神經傷害,而有頭痛、疲勞、噁心、消化不良、腹痛、手腳麻痺、發抖等症狀。使用前聞一聞 避免使用有酸味筷按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第17條規定略以,販賣之食品器具應符合衛生安全及品質之標準,違者爰依同法第48條命其限期改正,屆期不改正處新台幣3~300萬元罰鍰,前開4件(不合格率1.8%)不符規定產品,已責成所轄衛生局依法處辦,食藥署將持續追蹤後續辦理情形。食藥署提醒民眾出外飲食應盡量自備環保筷,如果還是需要使用免洗筷,應先看一看,聞一聞,避免色澤太白與存有酸味的免洗筷,有過度漂白與含有過量二氧化硫的風險,並應注意包裝是否完整,有無破損發霉現象,以確保食的安全及響應節能減碳政策。

東南亞登革熱頻傳 印尼、越南個案多

東南亞登革熱頻傳 印尼、越南個案多#越南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近期如有要前往印尼、越南、馬來西亞、新加坡等東南亞國家的民眾請注意,該地登革熱疫情頻傳,且國內也正陸續出現境外移入的登革熱病例,因此,提醒民眾赴登革熱流行地區時,務必做好防蚊措施,以降低感染風險。感染源來自東南亞 其中又屬印尼最多疾管署表示,今年截至目前為止,國內登革熱境外移入病例數已累計44例,較近5年同期高,感染源以東南亞國家為主,其中又以印尼人數最多,其次分別為越南、馬來西亞、巴西、菲律賓、泰國、馬爾地夫。由於登革熱境外移入病例,對國人健康及社區防疫有極大的威脅,所以,提醒民眾前往流行地區時,應做好防蚊措施,以減少遭病媒蚊叮咬,進而感染登革熱的機會。越南、巴西通報個案 較去年同期高近期東南亞地區登革熱疫情升溫,其中印尼多個群島均有通報病例,今年1月累計逾5,500例,以東爪哇地區占57%為最多,而首都雅加達累計265例病例;馬來西亞今年截至目前為止,累計逾28,000例,約去年同期的1.5倍,以西南部雪蘭莪州占近60%為最多;新加坡今年截至3月7日,累計逾1,800例,雖較去年同期下降,但仍高於近五年同期平均的2倍至於越南,今年截至2月累計逾5,200例,較去年同期增加27%,病例數以胡志明市等南部省份為多,另中南美洲巴西今年1至2月也累計通報逾17萬例病例,約去年同期的2.4倍,且病例數將持續增加,預計3~5月時將進入流行高峰期。發燒、肌肉痛為徵兆 民眾應提高警覺疾管署呼籲,前往登革熱高風險地區,旅遊、探親或經商時,應落實個人防蚊措施,並塗抹防蚊藥劑、穿著淺色長袖衣褲,以免受到病媒蚊叮咬。然而,旅遊期間或回國後,如出現發燒、後眼窩痛、肌肉痛、噁心及出疹等症狀,應儘速就醫檢查。

越南腸病毒蔓延 今年爆7萬例

越南腸病毒蔓延 今年爆7萬例#越南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綜合報導)越南南部湄公河三角洲地區腸病毒疫情嚴峻、近期迅速蔓延,且受感染者以嬰兒和幼童居多,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提醒,往返越南的民眾、僑胞、台商或返鄉探親的新住民,尤其是隨行的幼童,應落實正確勤洗手,養成良好個人衛生習慣,以防感染。世界衛生組織(WHO)公布,越南自今年1月起至11/17日止,共累計63省通報7萬1627例手足口病病例,其中19例死亡,受感染者主要為嬰兒及幼童;自12月來湄公河三角洲地區,包括Vinh Long、Hau Giang、Bac Lieu及An Giang等省份,接連出現逾百例個案住院治療,並造成1名3歲幼童死亡,疫情持續熱燒。5歲以下幼童最易受感染 正確勤洗手為預防之道疾管署表示,腸病毒主要經由腸胃道或呼吸道傳染,或是經由接觸病人皮膚水泡的液體而感染,患者以5歲以下幼童居多,多數感染者沒有症狀,少數會出現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峽炎、無菌性腦膜炎、病毒性腦炎、肢體麻痺症候群、急性出血性結膜炎、心肌炎等;其傳染力強,最易在人口密集的場所傳播,且目前尚無疫苗和特效藥,因此預防感染格外重要。疾管署提醒,年假即將到來,需往返越南及東南亞等腸病毒流行區域的民眾,應注意自身和隨行幼童的健康狀況,落實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及正確勤洗手,以降低感染與傳播的機會。若嬰幼兒感染腸病毒時,應與其他幼兒隔離,並注意觀察是否出現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肌抽躍(無故驚嚇或突然間全身肌肉收縮)、持續嘔吐與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重症前兆,一旦出現上述任一病徵,請立即至醫院治療。

割完腫瘤隔天能下床 越南病患稱神奇

割完腫瘤隔天能下床 越南病患稱神奇#越南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一名55歲的黃姓越南人,長年有高血壓症狀,因為感到胸悶、精神不濟、全身痠軟等情形,到越南當地醫院看診並進行血液與X光檢查,醫師向黃姓病患表示右側腎上腺有腫瘤,建議進行手術,但還告知手術風險很高;黃姓病患聽到手術風險高就想要放棄治療,結果台商女婿就帶她到台灣就醫,向童綜合醫院泌尿科求診。泌尿科黃鐘銘醫師看診後,進行電腦斷層掃描,發現患者右側腎上腺有3公分腫瘤,進行達文西機械手臂切除手術,將3公分腫瘤順利切除後送驗,確定為良性的腎上腺腺瘤,讓患者與家屬都鬆了一口氣。黃姓女病患表示,在越南時聽到醫生說手術成功機率不高,真的很擔心,一直以為手術完可能要在病床上躺很久;這次聽從女婿的話到台灣進行手術,沒想到手術完傷口竟然只有數個小洞,而且沒有疼痛的感覺,隔一天就可以開始吃東西、下床走路,真的感到很神奇。黃鐘銘醫師表示,與病患及家屬討論後,進行達文西機械手臂手術來切除腫瘤,透過3D立體影像系統精準定位,快速且不傷害其他血管、細胞的情形下將腫瘤切除。病患術後復原良好,血壓也有下降,隔天就開始進食與下床走動,讓一同從越南來陪伴的丈夫與弟弟都驚嘆台灣醫療技術優良。(照片提供/童綜合醫院)

豬鏈球菌可致死 食用豬肉務必煮熟

豬鏈球菌可致死 食用豬肉務必煮熟#越南

(優活健康網記者劉麥文/綜合報導)越南中部峴港市發生三位民眾因食用遭感染豬肉後感染豬鏈球菌,該國近幾年已發生過嚴重感染的零星病例。疾病管制局指出,東南亞地區民眾因感染豬鏈球菌造成的細菌性腦膜炎並不罕見,容易因吃到未煮熟的被感染豬肉、或於處理被感染豬肉、豬內臟過程中遭感染。呼籲民眾食用豬肉、豬內臟等需充分煮熟,於處理生豬肉時應戴上手套慎防損傷,並避免手部傷口直接接觸生肉、內臟等,保持良好的個人、食物及環境衛生,降低感染風險。豬鏈球菌是一種廣泛發現於全世界許多養豬地區的細菌,主要感染畜養的豬隻,但有時也會從野豬、馬、狗、貓和鳥身上發現。豬鏈球菌至少有34種血清型別,一般可造成人類致病的為第二型豬鏈球菌。首例人類感染豬鏈球菌發生於1960年代,在東南亞某些地區,豬鏈球菌造成的細菌性腦膜炎並不罕見;民國94年7至8月間並曾在中國大陸四川省造成215人感染,其中39人死亡;我國近十年則未曾有病例發生。人類的感染主要跟屠宰被感染的豬隻有關,民眾若吃到未煮熟被感染的豬肉或是處理被感染豬肉、豬內臟的廚師,都有被感染的風險。細菌常經由皮膚上的傷口,包括小擦傷感染,像是處理受感染豬隻的屍體時所造成的皮膚傷口或磨損,亦可經由食入或黏膜,如眼結膜接觸病菌而感染。潛伏期一般為數小時到3天,臨床表現以腦膜炎、敗血症、心內膜炎等為主,可能發生毒性休克性症候群而有生命危險。免疫功能較差人士,如已切除脾臟者、糖尿病患者、酗酒人士、惡性腫瘤患者等,有較大機會受感染。疾管局提醒,民眾處理生豬肉時,應戴上手套慎防損傷,如有傷口須徹底治療及妥善包紮,處理時區分生肉及熟食區避免污染,處理後要徹底洗手;豬肉、豬內臟等需充分煮熟後食用。如出現豬鏈球菌感染疑似症狀應儘速就醫,及時診斷及接受治療。

亞洲疫情 越南禽流感造成400隻鳥死

亞洲疫情 越南禽流感造成400隻鳥死#越南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國人外出旅遊還是要先關心各國疫情!根據衛生署今(19)日資料顯示,越南9/17通報Hoa Binh省9/3發生1起H5N1高病原性禽流感疫情,造成400隻禽鳥感染死亡,越南今年共累計47起。全球今年共計17國/地區通報195起疫情。在印度Rajasthan州Alwar區8/22起已有30人疑似死於恙蟲病,Dausa區亦有6名類似症狀病例死亡。另外鄰近的香港,在伊利沙伯醫院9/7確診1名因腦瘤入院的29歲男性病患為抗萬古霉素腸道鏈球菌(VRE)帶菌者,院方篩查接觸者發現另有4名男性病患(51-100歲)為VRE帶菌者,1例死亡。疾管局呼籲,國人應留意疫情相關資訊,維持基本防護行為 。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