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大醫院

醫訊/與失智症照護者有約

醫訊/與失智症照護者有約#成大醫院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失智症常被誤會為老番癲、老頑固,其實上老人家可能已經罹患該症,需要去掛號看診,給專科醫師做進一步檢查。否則失智症嚴重時會侵害患者的人際關係及工作能力,到晚期時要完全依賴他人照顧。有鑑於此,成大醫院特地舉辦「失智症病友家屬座談會-與失智症照護者有約」,由神經部洪煒斌醫師主講「淺談失智症與由神經醫學」;成大行醫所副教授郭乃文博士主講「失智症家庭照顧者心理支持與溝通」,最後再進行綜合座談。主辦單位歡迎失智症病友家屬與有興趣者踴躍參加,名額有限,請及早報名。名稱:失智症病友家屬座談會-與失智症照護者有約時間:101年10月27日(六)下午13:00~17:40地點:成大醫學院二樓第四講堂(成杏校區)洽詢:06-2353535轉3579

醫訊/產後哺乳常見問題&如何增加乳汁分泌

醫訊/產後哺乳常見問題&如何增加乳汁分泌#成大醫院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天然的母乳,含有很多的營養成分,幫助寶寶正向的發育,減低感染機率,也比較不容易發生過敏症狀。此外,也很環保與經濟。因此,相對於動物奶與奶粉,母乳實在好處太多。 為了幫治新手媽媽與準媽媽哺餵母乳更健康衛生,成大醫院特地舉辦母乳支持團體「泉乳俱樂部」聚會,會中主講「產後哺乳常見問題&如何增加乳汁分泌」。讓媽媽們哺餵母乳乳汁多一點,並回答產後常見的哺乳問題,主辦單位歡迎新手媽媽與準媽媽及其家屬報名,名額有限,活動需事先報名。名稱:產後哺乳常見問題&如何增加乳汁分泌時間:101年10月20日(六)上午10:30~12:00地點:成大醫院門診大樓2樓內科門診候診區洽詢:06-2353535轉2333或2335

醫訊/生產前後保養與認識小兒疫苗講座

醫訊/生產前後保養與認識小兒疫苗講座#成大醫院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快要臨盆的孕婦總是會擔心該怎麼做才能順利生產呢?產後又該如何保養? 她們也可能會疑問,聽說寶寶出生後要打好多疫苗,到底要打哪些疫苗?又有哪些重要注意事項呢?為了解答孕媽咪與新手媽咪以上這些問題,成大醫院特為舉辦親子教室課程,邀請婦產科吳郁芃醫師主講「如何順利生產及產後保養?」陳琪護理師主講「小兒疫苗知多少?」歡迎南部新手媽媽與孕婦,及其家屬踴躍報名,名額有限,請盡快預先報名。名稱:如何順利生產及產後保養?&小兒疫苗知多少?時間:101年10月13日 (六)下午14:30~16:20地點:成大醫院門診大樓3樓第一會議室(臺南市東區勝利路138號)洽詢:06-2353535轉2335或2333

醫訊/如何順利生產及產後保養講座

醫訊/如何順利生產及產後保養講座#成大醫院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孕媽咪總是會懼怕生產前後的疼痛。不管是自然生或是剖腹都必續承擔這個「業」。幸好現在醫學科技進步,有許多方法,可用來解除這些的苦,但是需要經過專業的醫學團隊來判斷及執行。為了解除新媽咪的疑慮,增進寶寶的健康及安全,成大醫院特地舉辦「如何順利生產及產後保養?」講座,邀請吳郁芃醫師主講,此外也邀請陳琪護理師主講「小兒疫苗知多少?」。因名額有限,採預約報名,請盡早報名,歡迎新媽咪及其家屬,以及有興趣之民眾踴躍參加。名稱:親子教室講座-如何順利生產及產後保養?時間:101年10月13日(六)下午2:30~4:20地點:台南成大醫院門診大樓3樓第一會議室洽詢:06-2353535轉2335或2333http://www.hosp.ncku.edu.tw/nckm/NewsShow.aspx?Cond=2126&Type=4&ContentPage=33

醫生光環不再? 反成民眾出氣筒!

醫生光環不再? 反成民眾出氣筒!#成大醫院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許多的台灣民眾普遍的觀念都是醫生的地位崇高,而且可以賺很多錢然後致富;但是攤開資料顯示,台灣的醫生人才正在流失,當醫生的痛苦指數飆高,使得民眾該討論,現在的醫界環境怎麼了?以往搶破頭的職業,現在卻面臨人才慌?而台南成大醫院,利用急診室的情況,道盡做醫生的辛酸。 日前,一位婦人,投書到成大醫院的急診室,表示她兒子出了車禍,被送到急診室卻沒人理會,而成大醫院接到投書之後,調閱監視器以查明發生事情的來由。經過查明,成大醫院表示,婦人的兒子,因為車禍導致右肘挫傷及前額2公分左右的撕裂傷,之後,在救護車上醫護人員已進行傷口包紮,情況穩定。送至急診時,警衛立即通知家屬前來,而院方經檢傷後幫患者掛號,醫師進行理學檢查後,安排患者接受左肘的X光檢查,並請護理同仁準備手術縫合的器械。此刻婦人前來,發現傷口未縫合,因此開始對護理同仁咆哮,說明為什麼動作會如此慢,讓醫護同仁無法工作,隨後馬上辦離診手續,患者入院前後不到41分鐘。成大醫院表示,到急診的家屬,各個都非常地急,且因為台灣急診方便,假日或夜間如有疾病,便立刻送到急診室進行治療;因此,急診醫師會評估患者的疾病的輕重緩急,安排病患依序診療,而如有重大傷患,則急診室醫生常常會集中人力,搶救傷患性命,有醫生甚至一到班,整天無法吃飯,一心搶救病患性命。 但是,院方醫生時常受到病患家屬的責罵、咆哮,未能體諒急診室醫護人員的辛苦;而據醫院統計,急診室每天患者達230人,留觀者達120人,無疑醫護人員背腹受敵!成大醫院表示,急診室醫生尤其辛苦,一心為病患著想,對待每位病患絕是公平,希望民眾能夠了解急診室運作方式,並且體諒醫護人員之辛勞!

黑面琵鷺來過冬 醫院搶先來開展!

黑面琵鷺來過冬 醫院搶先來開展!#成大醫院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冬季即將來到,全球保育的黑面琵鷺,將有半數以上,都會飛到台灣台南來過冬。而為了響應一年一度黑面琵鷺來到台灣的盛事,台南成大醫院將於院內之藝術走廊掛上滿滿的黑面琵鷺攝影作品,以期病患在等候就診的時間,也能欣賞作品,讓心情添上美麗。 院方表示,黑面琵鷺是目前全球六種琵鷺中,數量最稀少的種類。2012年亞洲黑面琵鷺全世界族群數量達2,693隻,每年9月底開始,黑面琵鷺會分批自亞洲東北方陸續來到台灣度冬,每年飛來台灣度冬的數量占全世界族群超過五成。而這次攝影展的特色是讓民眾了解黑面琵鷺的一生,包括遷徙、配對、築巢、繁殖、孵蛋、覓食等行為。 而此次畫展,將由社團法人台南市野鳥學會大力贊助,協助邀請愛好賞鳥且兼具攝影專業技巧的之會員(王徵吉、郭東輝、張家豪、張國樑、楊永利、林文崇)提供了三十多幅既難得又精彩的照片供成大醫院展覽。成大醫院說明,畫展展期自2012/10/1~2012/12/31,為期三個月,歡迎民眾在候診時可以四處走動欣賞,期望透過本次攝影展,能提高民眾對於黑面琵鷺的認識,及啟發民眾重視生態保育,達到教育的意義,同時在降低民眾候診時等待的乏味感之餘,進而提昇民眾就醫的等候品質。

行醫如行善應用心照護用愛關懷

行醫如行善應用心照護用愛關懷#成大醫院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醫療不僅僅是治癒病人身體上的疾病,更是要醫療人員用真心相待,才能讓病人過得開心且有尊嚴;成大醫院斗六分院內科部陳炯睿主任表示,成大斗六分院呼吸照護病房在雲林已成立一年,特在今日舉辦周年慶,並邀請病友及家屬共同參加。陳炯睿主任指出,該院呼吸照護病房雖只成立短短一週年,但這一年來因為有專業的醫療團隊提供高品質的照護,使民眾能安心住院接受治療。他更期許未來該院呼吸照護病房能提供更加完善的軟、硬體設備,以滿足更多病患的需求。莊雅雯護理長也表示,呼吸照護病房成立至今,院方一直秉持照顧病人如照顧親人一樣,曾有位林老先生因為隨時需要使用呼吸器,加上病房區有門禁管制,若無專業人員陪同下,林老先生無法行動自如至病房外散步,因此林老先生一度拒絕住院治療;後經陳炯睿主任得知此消息後,便帶領專業團隊陪同林老先生外出散步,自此之後林老先生再也沒有拒絕住院。而活動除了醫護人員、病患及其家屬一同切下象徵平安、健康的生日蛋糕後,該院的復健師也教導家屬長期臥床病人之相關復健運動,藉由簡單的復健動作,讓患者能舒緩筋骨並且避免因為長期臥床導致肌力不足或肌肉萎縮,同時也可增加家屬與患者間的感情。

爭取醫療空間 失智症患者何處去?

爭取醫療空間 失智症患者何處去?#成大醫院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在你的身旁,失智症的患者有確實的受到妥善照顧嗎?所受到的是正確的照料方式嗎?成大醫院失智症中心召集人白明奇醫師指出,日前一位失智症患者,被家屬帶前來看診,家屬邊哭訴,邊說怎麼越治情況越差,仔細一問,原來是過去看診醫師因受家屬壓力與抱怨,以為病人情況真的惡化,而開出鎮定劑或抗精神藥。不久眼神呆滯、動作遲緩等副作用出現,家屬認為是失智情況惡化。白明奇醫師說明,失智症病患所受到的照護明顯不足也缺乏正確知識;他呼籲,為了減低「精神症狀」與「問題行為」所引發的問題,應有一套系統提供照顧技巧與知識,教導照顧人員或外籍看護,而外籍看護,也應有完整的語言與溝通技巧訓練。白明奇說,建立照顧失智症患者的措施,公部門也要拿出誠意,與失智症病人家屬、照顧者對談;在醫療院所之內,也企盼醫療人員願意接納失智症病人,給予適當的醫療處置。根據前年英國公佈的數據顯示,對於失智症的研究,必須增加15倍的經費,才能達到同等於心臟病研究的規模;或增加30倍的經費,才能達到同等於癌症研究的規模。國際失智症協會(Alzheimer Disease International; ADI) 因此呼籲各國政府和其他主要的研究贊助者,應立即採取行動來增加失智症的研究經費,包括研究預防,及更合於經濟負擔的計畫。依據資料顯示,目前全球失智人口超過3600萬,預估到了2030年將達6600萬,2050年將破1億1500萬,等於是每四秒增加一位病人;台灣目前估計有失智人口19萬,預料未來失智人口成長的速度也將十分驚人。因此正確且妥適照顧失智患者的行動刻不容緩,是醫學各界必須正視的問題。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