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

健檢項目獨漏腸鏡 他「腸」滿腫瘤

健檢項目獨漏腸鏡 他「腸」滿腫瘤#腸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採訪報導)糞便潛血檢查若出現陽性千萬別輕忽,認為只是痔瘡造成,首要任務為排除是大腸癌;根據國健署公佈2015年癌症資訊,大腸癌連續七年高居癌症排行第一,創下七連霸的驚人紀錄,其更是台灣成長速度最快的癌症。更有一37歲男子每年健檢,卻獨漏大腸鏡檢查,導致大腸佈滿腫瘤。年年健檢仍出問題 37歲男罹大腸癌37歲的謝先生因為工作時間緊湊,飲食不正常,時常忙起來一餐當做三餐吃。自去年4月底開始,有左上腹疼痛情形,但自認為每年都有做健康檢查,身體不可能會出問題,而沒有特別處理。直到今年8月因為腹脹,再次接受全身健康檢查,並做了大腸鏡檢,才在距離肛門口50公分處驚見佈滿了大腸腫瘤,切片結果證實為大腸癌,馬上安排開刀。飲食西化、少運動 是大腸癌暴增原因腸胃科醫師劉輝雄表示,大腸癌連連奪冠,歸咎於國人飲食西化、過多的燒烤油炸、紅肉、高脂低纖飲食、不愛運動,再加上工作壓力大、熬夜、喜沾煙酒等不良的生活習慣,讓大腸癌成為台灣發生人數最多的癌症。而其所誘發的血便和腹痛症狀非常容易被民眾輕忽,錯判為痔瘡所引起或尋常的胃痛,導致治療時間因輕忽而耽擱,使得結腸或直腸癌患者呈現迅速攀升的趨勢。別把便血視為小病或痔瘡劉輝雄醫師強調,大腸癌成長快速,健檢項目千萬不可缺少大腸鏡檢查;便血不容忽視,別以為只是小病或是痔瘡,就曾有一位82歲的奶奶,因為大便有血,經過檢查發現是早期大腸癌;因此呼籲民眾一定要接受大腸內視鏡精檢,確定不是癌症、大腸瘜肉或潰瘍,且看到只有痔瘡,才能安心,否則容易錯失根治早期大腸癌的時機,令人悔恨終生。

吐血才知不對勁!他竟喝酒喝到食道撕裂

吐血才知不對勁!他竟喝酒喝到食道撕裂#腸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飲酒對於部分民眾而言,雖然有放鬆、紓壓的效果,但若是飲用過量,恐怕就會出現反效果!一名35歲的張先生,過去身體健康,但平日嗜酒,喜歡與朋友喝個沒日沒夜,直到日前他喝完兩瓶米酒後,便開始出現嘔吐症狀,原先只吐出食物,結果沒想到卻突然吐出大量鮮血,嚇的朋友趕緊將他送至急診,經過診斷發現食道撕裂傷出血,所幸在接受胃鏡止血與止血針劑、胃酸分泌抑制劑治療後,目前已無大礙。大腸癌已超越肝癌 成為發生率最多的癌症近年來,癌症已逐漸躍升至台灣十大死因之首,且每年有上萬人死於肝病、慢性肝炎等與肝相關的疾病,其中大腸癌自民國95年起更是超越肝癌,成為台灣新發生最多的癌症。由於肝膽腸胃總是無聲無息地慢慢變化,所以,往往等到出現症狀時,多半已是肝硬化或肝(腸)癌末期了。定期檢查 為保護肝腸的不二法門為幫民眾遠離肝癌、腸癌,新營醫院肝膽胃腸科邱立權醫師提醒,定期接受肝臟與腸胃檢查,是保護肝腸的不二法門,此外,養成良好的飲食、運動等健康習慣, 也能幫助肝腸保持健康,例如:攝取均衡、多吃蔬果、少吃肉類及高油脂食物。但若家中曾有人罹患肝癌或肝硬化,罹患肝癌或肝硬化的可能性就會比一般人高,因此,建議檢查年齡應提早,定期接受全大腸鏡、胃鏡檢查,定期接受篩檢,才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讓自己的身體保持於健康的狀態中。

單孔腹腔鏡手術 肚皮不再「千穿百孔」

單孔腹腔鏡手術 肚皮不再「千穿百孔」#腸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謝劭廷/綜合報導)現在國人飲食多元豐富,大腸直腸方面的疾病患者增加,一名年約54歲的陳姓婦女,因復發性大腸腫瘤到院求診;另一名年約74歲徐老先生,因大腸癌需切除部分大腸,兩名患者於院內進行單孔腹腔鏡右側大腸切除手術,手術後的傷口,只有短短的近4公分。 聖馬爾定醫院大腸直腸外科謝宏濱醫師表示,傳統的腹腔鏡手術方式是於肚皮上開4個約0.5公分至1公分的小孔,方便手術器械進入人體執行任務,且還要再加上一個約4公分的傷口,才方便將切除的大腸取出,光進行一個手術就要在身上留下三、四個傷口,而單孔腹腔鏡,只需直接開一個約3至4公分的傷口即可,外表不僅美觀且恢復期短,從手術到出院約不到一周,且三天左右可正常活動進食,傷口美觀對女性患者而言是一大福音,可避免在肚子上經過「千穿百孔」後,又留下一條醜醜的疤痕,再者因右側的血管分佈較為複雜,所以單孔右側大腸切除腹腔鏡手術難度較高,說是考驗醫師的功力,一點也不為過。 謝宏濱同時也提醒,雖然現在醫學科技進步、手術方式多元,但是預防勝於治療,民眾平日就應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與生活作息,減少脂肪的攝取和以高纖維質的食物代替肉類,燒烤、刺激性的食物淺嘗即可,定期到醫院機構進行大腸癌的篩檢,平日留心排便習慣是否改變、是否有血便的情形出現,多一份細心,就是對健康多一分保障。(圖:天主教聖馬爾定醫院提供)

「腸」保健康 糞便潛血為警訊

「腸」保健康 糞便潛血為警訊#腸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綜合報導)臺南市政府衛生局舉辦「保腸多一套」,6月9日從行動醫院開始,對於大腸癌防治篩檢服務,為增加準確度,從收集1管糞便檢體增加為2管,本年度提供2萬5千個名額,首先服務參加行動醫院的台南市民眾,50至69歲的民眾可盡快攜帶健保卡至衛生所領取糞便收集管,分別於不同時間收集糞便送檢,做好預防保健,「腸」保健康。目前我國的大腸直腸癌篩檢所採用的免疫糞便潛血法,是目前全世界公認敏感度最高的糞便潛血檢查。藉由偵測糞便當中微量的出血達到篩檢的目的,而對於尚未癌化的大型腺瘤的敏感度也比傳統化學法糞便檢查好很多,除了可以早期診斷癌症以外,甚至還有可能預防大腸直腸癌的發生。這項篩檢所發現診斷的大腸直腸癌有六成以上屬於第零期至第二期,適當治療後都有相當不錯的長期預後。世界各國以免疫糞便潛血檢查進行大腸直腸癌的篩檢多採用一日法,意即只採檢一次檢體。目前顯示以一日法進行篩檢敏感度約80%,對大型腺瘤性息肉的敏感度約25至30%,雖然相較於傳統化學法糞便潛血檢查好許多卻仍有改善空間。由於早期大腸直腸癌或大型腺瘤性息肉出血量較少且只會有間歇性的出血,未必採檢時能有足夠的出血量能夠驗出,因此增加一次糞便的採檢可以增加偵測的機會。根據國外的研究顯示兩日法可以顯著提升偵測大型腺瘤性息肉的敏感度,因此是可能是一個進一步提升篩檢效果的方法。便血、排便習慣改變或貧血相關症狀雖然是大腸直腸癌的可能症狀,但是大腸直腸癌除非到了第三期或更嚴重,否則一般而言不太容易有症狀,衛生局長林聖哲呼籲,善用糞便潛血檢查後,如有發現潛血反應,千萬不要心存僥倖,可不必再做一次檢查,因流血通常是間歇而非持續性發生,所以任一次糞便潛血檢查為陽性時,都應進一步做大腸鏡檢查。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