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碘

半數台灣人缺碘 後年起強制規定食鹽須標註

半數台灣人缺碘 後年起強制規定食鹽須標註#缺碘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碘是人體必需營養素,但調查顯示台灣民眾尿碘濃度偏低比率高達51.2%,若無法由天然飲食獲得足夠的碘,將造成胎兒智能受損及甲狀腺肥大等問題。有鑑於此,食藥署於25日預告訂定「包裝食用鹽品之碘標示規定草案」,規定所有的包裝食用鹽品必須於包裝上標明有加碘或未加碘,以及所加的碘化鉀或碘酸鉀的含量,預計於106年7月1日起實施。51.2%國人尿液碘濃度不及格根據國民健康署102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之尿液碘濃度分析計畫」結果,我國6歲以上全人口尿碘中位數99微克/升,有51.2%國人尿液碘濃度低於世界衛生組織所建議尿碘濃度中位數下限100微克/升,顯示國人碘缺乏。為了讓民眾及餐飲業、食品業者能更清楚辨明所選用的鹽品是否加碘,預計於106年7月1日實施的「包裝食用鹽品之碘標示規定草案」中,便增加幾項新規定,包括加碘鹽的品名須以碘鹽、含碘鹽及加碘鹽命品,並於產品包裝上強制標示「本產品加碘,碘為必需營養素,但不適用於高碘性甲狀腺機能亢進患者及碘131放射患者」,以及營養成分中標明「碘化鉀」或「碘酸鉀」的含量。食鹽攝取量仍以6公克為原則不加碘的食鹽僅供少數特殊族群使用,如接受碘131放射檢查或治療以及甲狀腺疾病患者等,標示新規定讓需遵照醫師指示選用未加碘鹽的患者,更容易從標示辨明以選購適合自己的鹽品。國健署同時提醒,食鹽本身是鈉的主要攝取來源,飲食中的鈉攝取過多是導致血壓升高以及高血壓的主要原因之一,成人每日食鹽總攝取量不宜超過6公克,因此一般民眾只需將平日使用的食鹽改為加碘鹽,不可為了補充碘而多攝取食鹽。

兒童缺碘影響新陳代謝 恐成長遲滯

兒童缺碘影響新陳代謝 恐成長遲滯#缺碘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依據國民健康署最新公布的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檢驗全台共一千多人的尿液碘濃度,其中有5成民眾有缺乏碘的情況,更有研究顯示,兒童缺乏碘恐影響身體新陳代謝造成成長遲緩,國外也有研究發現,孕婦缺乏碘,可能影響胎兒在言語智商較低的風險。成人缺碘 致甲狀腺機能低下衛福部南投醫院新陳代謝科張寶文醫師表示,成人缺碘恐造成甲狀腺機能低下,導致身體代謝速度變慢,造成肥胖,若是烹調未用含碘鹽,且少攝取含碘食物如海帶、紫菜、蛤蜊等,則長期下來容易造成碘的缺乏。尤其是孕婦及兒童要特別的注意食物來源是否足夠碘是製作甲狀腺素的必要成分,成人若有甲狀腺亢進或甲狀腺結節等問題患者,還是要諮詢專科醫師討論個別狀況是否適合補充或是需要限制。防缺碘危機 衛福部將提高食鹽添加濃度南投醫院蔡秀雯營養師表示,國人缺碘可能原因是民眾飲食精緻化,烹調時常使用海鹽或玫瑰鹽等精緻鹽,而這些鹽當中,並未添加碘。世界衛生組織係依食鹽攝取量,訂出食鹽添加碘建議量為20~40毫克碘/公斤,目前國內食鹽中之碘添加濃度為12~20毫克/公斤,低於世界衛生組織建議量,衛生福利部預計提高碘量至20~33毫克/公斤。若依國民飲食指標建議上限,每日攝取食鹽6公克,則可從食鹽中及飲食中補充足夠的碘,衛生福利部食藥署為維護民眾健康,提高食鹽業者添加碘的限量標準,以期符合民眾的健康需求。

孕婦缺碘危害大 恐影響寶寶腦部發育

孕婦缺碘危害大 恐影響寶寶腦部發育#缺碘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碘是一種微量元素,為人體必需營養素,對於維持正常的甲狀腺功能和促進人體生長發育十分重要,據衛福部國健署調查結果顯示,102年國人尿碘中位數96微克/升,碘缺乏人口比率達51.9%,未達世界衛生組織標準,顯示國人「碘」攝取不足。 澎湖縣衛生局也呼籲民眾,可選購碘鹽作為烹飪用鹽,以防缺碘造成體能不佳或智力傷害。衛生局指出,碘缺乏會導致甲狀腺素製造不足,造成甲狀腺低能症和甲狀腺腫,若婦女懷孕時,容易出現碘營養不足,嚴重不足時會影響胎兒腦部發育,造成新生兒生長遲滯和神經發育不全,甚至導致胎兒流產、死胎;兒童碘不足會影響心智功能障礙、體型發育遲滯等。 預防缺碘  買鹽先看標示那麼每天應攝取多少碘? 依照「國人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碘每日建議攝取量,嬰幼兒65微克,學齡前兒童90微克,成人140微克、孕婦200微克。而據世界衛生組織指出,於鹽品中加碘,可確保每人攝取到足夠的碘。建議民眾應選擇添加碘鹽取代一般鹽,額外補充身體所需之碘量,或食用富含碘的海帶、紫菜、魚蝦貝類等天然食材,但民眾如有甲狀腺機能亢進、接受碘131放射檢查或治療的病患,則需選用無碘鹽。 

缺碘恐使智能低落 影響兒童學習能力

缺碘恐使智能低落 影響兒童學習能力#缺碘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許多媽媽的疑問,寶寶缺碘該吃什麼?寶寶缺碘,吃含碘的鹽或者海带、紫菜等都可以的。世界衛生組織指出,「缺碘」將導致智能低落,直接影響兒童學習能力,不利婦女健康,工作壓力大的上班族也需要碘此種營養素。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資料所述,早在民國55年開始施行食鹽加碘強化措施,民國60年調查全省學童甲狀腺腫,盛行率從21.6%降到4.3%,可以說是強制實施加碘鹽的先驅國家。但從93年鹽品開放自由進出口後,許多國外進口之天然井鹽、岩鹽、海鹽等都未額外添加碘,民眾、餐飲業者甚至食品加工業者越來越多人使用未加碘鹽品,可能造成部分國人碘攝取量不足。這些號稱高檔的鹽反而影響了國人的健康。   民眾該如何辨識加碘鹽呢?基隆市仁愛區衛生所曾舜玲主任表示, 依食品衛生管理法第24 條規定,食品容器或外包裝應以中文及通用符號,明顯標示食品添加物名稱,民眾可於購買時,注意鹽品包裝上之成分標示,如有「碘酸鉀」或「碘化鉀」,即為加碘鹽。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