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口長庚醫院

婦女月粉紅灰犀牛來襲!乳癌病友協會公布雙軌調查引重視 提廣篩早治、生育保存、心理支持等六大呼籲

婦女月粉紅灰犀牛來襲!乳癌病友協會公布雙軌調查引重視 提廣篩早治、生育保存、心理支持等六大呼籲#林口長庚醫院

乳癌長年為我國女性癌症發生率第一名,更為婦女常見死因第二名,且標準化發生率及死亡率皆逐年緩升,是大家顯而易見但卻視而不見的「粉紅灰犀牛」。因此在3月「婦女月」的尾聲,中華民國乳癌病友協會(TBCA)特別於今(27)日舉辦「粉紅灰犀牛來襲 乳癌認知及議題態度調查」發佈記者會,公布史無前例針對國內的女性及病友的雙軌調查研究,並提出廣篩早治、生育保存、心理支持等六大呼籲。會中邀請乳癌病友協會理事長黃淑芳、國健署署長吳昭軍、健保署署長石崇良、衛福部心理健康司司長陳亮妤、民進黨立委王正旭、民眾黨立委陳昭姿、國民黨立委陳菁徽、國民黨立委李彥秀以及醫師專家學者們等共同出席,探討該如何應對「粉紅灰犀牛」來襲,提高社會大眾及政府對於乳癌防治的重視。 乳篩防線失守!過半表示未定期篩檢 9成認為篩檢年齡應下修 據乳癌認知及議題態度調查顯示,有61.5%的一般女性及過半(52.7%)的乳癌病友罹癌前沒有定期進行乳癌篩檢的習慣。值得警覺的是,一般女性中知道乳癌可篩檢,但未進行定期篩檢比例高達61.8%,僅有38.8%受訪者有定期篩檢的習慣。探究不願篩檢原因,一般女性不篩檢的主要原因竟是年齡未到政府補助(46.3%),而乳癌病友罹癌前不篩檢的主要原因則是自認不需要檢查(42.3%)。另外「自認不是高危險群」、「不知道要篩檢」以及「害怕篩檢造成的疼痛」也都是受訪者不願篩檢的原因選項。 在乳癌篩檢政策意向調查上,有高達98.0%的一般女性及97.8%的病友認同乳癌篩檢年齡應下修至40歲;更有93.0%的一般女性及77.4%病友認同乳癌篩檢可調整為差額負擔,即補助既有乳房攝影費用,升級費用由使用者自付,提供更多元的選擇。 乳癌病友協會理事長黃淑芳表示,根據衛福部公布2023年全台乳癌篩檢率僅3成3,低篩檢率將嚴重影響早期治療的潛在機會。因此協會在乳篩政策上提出「乳癌篩檢年齡下修至40歲」及「篩檢升級自由選」兩大呼籲,一方面因應目前各年齡層病友人數緩增現況,有助於落實早期治療的目標;另一方面透過差額負擔方案自由選,女性可自費補足差額,選擇精準性較高、檢查不適感較少的篩檢方式,有助於提升女性篩檢意願,也不會造成政府預算壓力。 中華民國放射醫學會醫師姚敏思補充,根據2004-2019年乳癌篩檢與乳癌確診期別分布統計可以看出,未篩檢的族群確診乳癌第三、四期的比率高達32.5%,是曾篩檢族群13.1%的2.5倍,顯見擴大篩檢率對於早期發現有重要幫助。 針對下修乳篩年齡的呼籲,國健署署長吳昭軍於記者會中表示,國健署目前提供的是國際上認可的篩檢方式,會持續研究國際上相關數據,朝向篩檢年齡「下修」跟「上修」的方向努力幫助病人。 面對癌症最擔心經濟負擔 能接受的自費預算僅實際支出一半 調查顯示,女性面對罹患癌症最害怕的事情前三名,不管是一般女性及病友,第一名皆為害怕造成個人及家庭經濟負擔(一般女性46.0%、病友49.3%),第二、三名則分別為害怕造成家人照顧負擔(一般女性14.3%、病友10.1%)及害怕治療副作用(一般女性11.7%、病友14.4%)。而在治療負擔調查上,可發現有67.4%的一般女性及70.2%的病友最能接受的自費預算在50萬以內,且有約半數的一般女性(46.2%)及病友(52.0%)傾向只採取健保方案治療。 黃淑芳指出,透過調查可看出,不管是一般女性或病友,一旦罹癌最害怕的事情不是死亡,而是沉重的經濟負擔,多數傾向優先選擇健保治療,但早期乳癌患者如想使用療效較好且能減少後續復發機率的藥物,往往一年動輒須自費百萬元,與受訪者能接受的50萬自費預算相差一倍,僅能負擔實際支出的一半。因此我們呼籲健保應納入更多早期乳癌用藥,將更具效益且有效減少病友的經濟負擔。 林口長庚醫院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楊展庚則認為,目前早期乳癌健保給付藥物尚不足,復發及死亡率無法改善,應盡快納入如針對較惡性疾病進程快速的乳癌亞型 (如HER2+ 、TNBC)的新一代藥物,讓病患獲得完整治療。 健保署署長石崇良指出,健保署給付38種乳癌用藥,今年2月給付了三陰性乳癌抗體組合藥物,為病人省下400萬元支出,預估有450位病人可以受惠,5月也開始針對三陰性乳癌的BRCA的基因精準檢測(NGS)做定額給付,提供第一線醫師更多武器協助病人對抗癌症,健保署會朝著協會提及的六大呼籲方向努力。

早期肺癌續命關鍵?醫曝採用術後精準醫療,可再降低復發風險!

早期肺癌續命關鍵?醫曝採用術後精準醫療,可再降低復發風險!#林口長庚醫院

經統計,台灣每年約有一萬五千人確診肺癌,更有逾一萬名國人因此喪命,林口長庚醫院肺腫瘤及內視鏡科主治醫師徐稟智醫師表示:「除了吸菸,肺癌還有很多其他潛藏的危險因子如:空汙、職場環境汙染或炒菜油煙,此外,民眾如有罹患肺癌的家族史,也不能輕忽罹病的風險。」,醫師亦指出,早期肺癌症狀容易被民眾與其他支氣管疾病混淆,因此過去發現時患者疾病進程大多已步入晚期,治療上更加困難,如今隨醫療進展,篩檢方式不斷精進,近年醫界也積極鼓勵高風險族群的民眾進行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檢查,隨篩檢越來越普及,早期可手術切除癌細胞的患者比例也有逐年增加的趨勢,有助於患者及早接受治療。 肺癌對台灣國人健康的影響力不容小覷! 早期肺癌治療方式以手術切除為主,然而資料顯示,即使藉手術將腫瘤完全切除,隨著期別上升,肺癌仍可能有高達七成的復發率,且復發後往往已發展至晚期或發生遠處轉移,使治癒可能性大幅降低,導致患者五年存活率隨著期別上升呈現斷層式下降,成為早期肺癌治療的最大困境。在東亞族群可切除的早期非小細胞肺癌中,約有5成左右病患的肺腺癌病人帶有表皮生長因子接受器(EGFR)基因突變,而過去研究發現EGFR基因突變是肺癌手術切除後復發的危險因子之一,因此早期肺癌患者術後切勿掉以輕心。 臨床上,輔助治療是降低術後復發可能性最主要的方式之一。過往早期肺癌術後輔助治療選擇僅有化療,但數據顯示,術後輔助化學治療對於早期肺癌手術切除後的整體五年存活僅能提升5%;近年來陸續有標靶藥物及免疫治療加入肺癌術後輔助治療行列,透過精準醫療,依照病人各自的基因突變或生物標記檢驗報告來選擇相對藥物治療,可幫助術後患者再降低復發機率、並提高五年存活率。 徐稟智醫師表示;精準治療的概念下有數個術後治療的新選擇,它們的治療成效對比單用傳統化療都較具有優勢。醫師同時也呼籲,早期肺癌患者在術後應進行基因檢測或生物標記檢測,確認自己是否有基因突變表現或其他生物標記、符合復發高風險族群,如果屬於復發高風險族群,可積極與醫師討論術後輔助治療的必要性,衡量治療藥物可以帶來的好處及副作用,為患者提供更穩定的生活品質、點燃生命新希望。 (圖/林口⻑庚醫院肺腫瘤 及內視鏡科主治醫師 徐稟智醫師) TW-25822_TAG_18/09/2023

消化道癌最怕營養不良!醫:恐提高併發症風險,「腸外營養」補充很關鍵

消化道癌最怕營養不良!醫:恐提高併發症風險,「腸外營養」補充很關鍵#林口長庚醫院

(圖說/林口長庚紀念醫院一般外科科主任徐潤德醫師提醒,消化道癌症病患術前若有體重減輕或過輕的問題,應提早進行營養補充。) 癌症病人在接受手術與後續治療最擔心營養不良問題,研究指出,癌症病患若有體重減輕或過輕以及肌肉萎縮(蛋白質營養失調)等情形,有較高的罹病率與死亡率。醫師提醒,特別是消化道癌症病患,術前就應評估是否有體重減輕或過輕的情形,提早進行腸外營養補充,這樣不僅有利於手術進行,術後的恢復也會較快。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一般外科科主任徐潤德醫師表示,消化道癌症當中以胰臟癌(腺癌)來說,早期幾乎無症狀難以察覺,發現時通常都已是晚期,能接受開刀切除的比例大約只有2成,整體5年存活率也只有10%,因此胰臟癌也有「癌王」之稱。至於胃癌(腺癌)更是無聲殺手,台灣1年約有3,500名新增案例,但由於初期胃癌大多沒有症狀,當症狀出現時又常被誤以為是胃食道逆流或胃炎,被民眾忽略是罹癌的前兆,此時如果沒有即時就醫,再被診斷時,有超過6成都是晚期,無法以手術方式做根治性切除。胃癌隨著年紀越大罹患率越高,通常手術後的5年存活率在第一期可以超過90%,第二期、第三期分別降至65%、35%,第四期就僅有5%的病患能存活超過5年。 術前可進行補充「周邊靜脈營養」 徐潤德說明,能夠接受手術切除的病患,以胃癌來說,75%病患必須切除三分之二的胃,胰臟頭部的癌症要切除的器官又更多、手術更複雜與困難,這些都影響患者術後的食物吸收與消化功能,加上術後不少病人常有噁心、嘔吐、疼痛等副作用,這又會讓患者更加食慾不振而有進食困難的情況。 對癌症患者而言,營養不良不僅會影響免疫力,更關係到傷口恢復進度,這會讓手術後產生較高併發症的機率,同時也會增加化療的副作用與延誤化療的時程,而透過腸外營養補充則是讓患者獲得足夠的營養支持,進而減少手術的併發症與提高後續化療效果的作法。 以胰臟癌或胃癌來說,患者大多為70歲以上的年長者,來門診求醫時就可能存在有肌少症的問題。因此,術前評估患者是否有營養不良的狀況就格外重要,如果病患的BMI小於20.5 kg/m2、近3個月有體重減輕(5%以上)或過去一周有進食減少的情形(正常的50-75%),患有嚴重的疾病,加上抽血數值白蛋白低於3.0 g/dL等,這時就會建議病患先進行腸外營養補充,等狀態恢復到較佳時再安排開刀處理。 腸外營養補充可透過靜脈方式供給,如果是全靜脈營養是將包含身體每日所需要的全部營養素藉由頸部或鎖骨下的大型靜脈直接輸注到病患體內。如果是短期營養支持,通常會建議以「周邊靜脈營養」補充即可,即透過在手肘以下的手臂、腕部或踝部的靜脈注射提供身體所需的部分的營養素。 要注意的是,靜脈營養主要為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質成分,全靜脈營養由於濃度高,需要藉由大型靜脈給予,有可能產生高血糖症與注射導管感染的併發症,周邊靜脈營養則是等張滲透壓的營養配方,這樣能減少因滲透壓差造成血管發炎或血管刺激造成的靜脈炎風險。 縮短術後恢復期從5天至7天 徐潤德門診有一名70歲胰臟癌第三期的老先生,初步的影像學評估腫瘤已經侵犯到腹腔大動脈而無法手術進行,後來先經過3個月的化療,再次評估發現腫瘤縮小相當多,癌症指數也回到正常的參考值,於是建議病患接受開刀。手術進行很順利,在考量手術後腸道與膽管、胰管與胃的吻合口癒合時間至少需要5天,加上老先生術前的BMI 只有19.3 kg/m2,於是術後第二天便以周邊靜脈營養進行營養補充,老先生因為有了即時營養的補給,術後恢復期也比預期更縮短了7天。 臨床上發現消化道癌症患者,約半數的BMI數值都低於正常值,徐潤德提醒,原先就有營養不良的患者,除了術前可進行周邊靜脈營養補充,也可在術後持續補充至病患能從口或腸道進食到正常每日所需的營養素,這樣不但可以讓病患體力恢復更快與更好,如果需要接受後續的輔助性化療,也提供了病患較好的身體狀況去接受治療;此外,腸道是人體最大的免疫器官,一定要先恢復全身的營養狀態,才能順利地經口進食或腸道的營養補充,進而帶動術後整體更好的免疫力恢復。 (圖說/林口長庚一般外科 徐潤德醫師)

腋下問題忽略不得!免動刀新科技 改善八成多汗及異味問題

腋下問題忽略不得!免動刀新科技 改善八成多汗及異味問題#林口長庚醫院

新冠疫情過去三年生活模式產生極大改變,不僅工作轉為線上外,連談戀愛線上視訊交友也更較以往盛行。愛在疫情蔓延時,兩性之間是否真能發展出情感,見面後愛情的考驗才真正開始。英國臨床心理學家 Linda Blair指出「第一印象的建立,在於初次見面的七秒鐘。」過去認為是視覺決定第一印象,但真是如此嗎?狐臭到底會不會影響第一印象,需不需要面對? 林口長庚醫院皮膚部黃耀立副部長公布最新線上市調,針對800名有約會經驗的網友,進行「兩性約會經驗─腋下多汗及異味觀念」調查顯示,假使與約會對象在網路上交談經驗的好感度是滿分100分,見面後如發現他/她有狐臭的問題,好感度竟立即驟降為51.1分落入不及格,由此可看出當第一「味」漏餡,就會直接決定好壞印象。 長庚醫院於今(2023)年3月在美國雷射醫學會官方國際醫學期刊”Lasers in Surgery & Medicine”發表「第二代清新微波療程臨床研究」受試者經過一年後追蹤,顯示改善八成腋下多汗及狐臭問題困擾,療程整體滿意度高達九成以上,證實清新微波可媲美手術功效。據統計全台清新門診去(2022)年共協助超過四千人擺脫腋下多汗腋味困擾;黃耀立副部長觀察近五年因腋下問題,來長庚接受清新微波療程比例,已遠遠超越傳統旋轉刀手術,且帶動腋下問題門診量大幅成長,顯示免動刀新科技的清新微波療程已成為無痕解決腋下問題的主流方法。 市調顯示「腋味」忽略不得 腋味問題是否需要積極面對?市調顯示,超過九成男女表示約會對象身上所散發的味道,會影響第一印象的觀感及好感度。黃耀立副部長表示,研究顯示人類對於氣味的探索是與生俱來的,嗅覺在嬰兒出生時就已開始發展,比視覺還早發展成熟。氣味能創造與事物連結的記憶,使我們對人、事、物產生情感。在台灣平均每10個人就有4個人有腋下問題,狐臭雖然不能說是病,但就像是隱形的社交殺手,無論在兩性關係、學校同儕或職場社交上,腋味問題都是需要面對處理的。 腋味問題難以覺察 「濕耳垢」可為自我檢測指標 身兼芳療師及兩性諮詢專家的許藍方博士提及,以色列科學家在人類對氣味產生感受的研究中指出,嗅覺的主要功能是顯示接近或遠離的信號,是人類演化出的防禦機制,所以有句俗語說「聞到危險的氣息」,壞氣味會使人想逃離、遠離。市調顯示,近半數男女認為有腋味者不自覺已造成他人困擾,但會立即對其產生負面形象觀感。許藍方博士說明,聞不到自己身上的味道,與「嗅覺疲勞」有關,當鼻子持續聞到同一種氣味,嗅覺中樞就會由興奮狀態轉入抑制狀態,為大腦避免過度疲勞,而進行的自我保護措施,因此很難察覺自身體味問題,由此看出若自身腋下出問題,當愛情來敲門,可能會因味道而被拒於門外。黃耀立副部長表示,日本研究指出,有狐臭的人,九成八會有濕黏性耳垢,可由自我檢測是否有濕耳垢自行覺察,及早尋求協助。 腋味問題成隱形社交殺手 許藍方博士分享過往兩性諮詢經驗,曾遇過因狐臭問題而被公司開除、同事言語、職場霸凌的個案,更有因進行腋下傳統手術留下後遺症,導致汗水轉移的案例,除造成心理傷害外,在社交生活上更是處處受阻。許藍方博士提醒清新微波療程適合任何重視儀表禮儀者,包含常需社交與人溝通距離近,或是需要維持專業形象,不想再一直使用含化學成分的止汗劑與體香劑,嚮往清新無負擔的人。嚮往迎接愛情前「面對自己的問題,愛自己才能變得更好!」,藉由味道改善自我以及兩性之間的關係,追求身心性靈的平衡,主動出擊讓自己「清新無味」。 清新微波解救30年腋下「濕」控人生 身兼Youtuber及活動主持人的人妻裴薇三十年深受腋下多汗症及異味困擾,2019年就曾在頻道分享自身經驗,獲得網友廣大迴響表示深有同感,本人也驚訝道:「原來有腋下多汗及味道問題的人不是少數!」由於工作需求時常需要穿無袖及淡色系,容易留下汗漬的衣服,無奈用大量止汗劑東遮西掩也止不住,曾想過要透過腋下傳統手術解決問題,但又擔心腋下會留下疤痕反而影響工作。改變的契機是與老公結婚兩年後,某次被老公提醒:「裴裴妳衣服常有汗漬,也有味道飄出,要注意一下!」裴薇才驚覺另一半原來會在意,就怕自己在老公心中的女神形象崩壞,因此兩人開始積極尋求「清新門診」,並進行清新微波療程。目前已完成療程一個月,重返「清新人生」的她接工作不再有限制,坦言工作機會增加了不少,與老公的相處上也更加自信自在。 清新微波一次精準破壞大小汗腺 市調顯示,面對有腋味問題的心儀對象,六成男女願與他/她一起積極面對與尋找治療方案!但僅少數人知道可尋求皮膚科協助。黃耀立副部長提醒,若有多汗或味道問題,可上網搜尋認證『清新門診』,目前清新微波療程效果已證實可媲美傳統手術,運用微波熱能聚焦於真皮層與脂肪層交接處大小汗腺最密集區域,可一次性精準破壞造成多汗的小汗腺以及狐臭的大汗腺,經FDA及衛福部認證,療程時間一小時,符合現代人生活型態需求,輕鬆告別遺汗,迎向清新好人氣。

類風濕性關節炎發作 看不見的疼痛   醫師:緩解疾病 提升治療滿意度

類風濕性關節炎發作 看不見的疼痛 醫師:緩解疾病 提升治療滿意度#林口長庚醫院

「我還這麼年輕,怎麼會得到類風濕性關節炎?」42歲的陳小姐,20年前以為是車禍後遺症導致肌腱炎,服用消炎藥半年未痊癒,進一步檢查才確診類風濕性關節炎。當時她正處於為夢想拚搏的年紀,確診有如按下人生暫停鍵;原先喜好烘焙的她,因疼痛無法打蛋、揉麵團,被迫放棄開店夢想,也曾幾度坐了博愛座,被陌生長輩喝斥,「好幾次都是我爸幫我搶博愛座,我才敢坐。」回想過去,陳小姐難掩心酸情緒。 類風濕性關節炎初期常誤認為職業傷害,八成病友兩年內恐關節損傷  全台約有十萬名類風濕性關節炎病患,林口長庚醫院風濕過敏科蔡昀臻醫師指出,許多人以為類風濕性關節炎只發生在長輩,其實好發於30至50歲的青壯年,因初期症狀易誤認成媽媽手、肌腱發炎、腕隧道症候群等職業傷害,因此延誤就醫,超過八成患者可能在發病前兩年便出現關節損傷、約四成患者十年內恐釀成日常功能障礙。 蔡昀臻醫師說,很多病患一發作起來,不只是刷牙、扣內衣,連吃飯拿筷子、湯匙都有困難。對正值求職以及照護家庭年紀的青壯年病友更是不利,常因疼痛導致動作緩慢、須請假休息,在職場上被同事誤解為賴床、偷懶、工作態度不佳。也因為身為家庭經濟支柱,擔心未來不能重回職場,索性隱瞞病情。同時發作時無法完成家事,有時連家人也無法諒解。蔡醫師提醒,病友被疼痛折磨時,旁人常因「看不出來」,誤以為「無病呻吟」,這些錯誤認知帶給病友更多壓力,應多體諒、理解病友的痛,給予心理支持。 醫病溝通、積極控制疾病活動度 達成治療目標 類風濕性關節炎無法治癒,青壯年病友除了多痛二十年,也須一生與疾病共處,常擔心造成關節變形,影響生活自理,同時發炎物質也會攻擊其他器官,造成心臟、肺臟等重大併發症,因此穩定控制病情相形重要。三總內科部風濕免疫過敏科主治醫師盧俊吉醫師說,根據歐洲風濕病聯盟(EULAR)2022指引,類風濕性關節炎治療達標,須於治療三個月內至少改善50%的疾病活動度、治療六個月內達成緩解以及低疾病活動度。不過臨床觀察,病友對於疾病及治療有許多迷思,包含認為關節不腫不痛就可以停藥、藥物會越吃越多、病情沒起色而認為「藥沒有用」等,影響治療順從性,無法達標、緩解,並且讓心情更沮喪。 盧俊吉醫師說,即使是關節不腫、不痛的時候,關節依然會持續受到破壞,且有些患者還有關節外併發症,所以不可以自行停藥,即使達到減藥條件,也要採取「階段性減藥」。對於許多病友「吃藥吃到怕」,可與醫師討論,醫師會依病友狀況調整治療策略與藥物劑量,不一定會越吃越多;除此之外,部分藥物須一至兩個月才產生療效,且病情起伏與生活作息、運動飲食也有關,須靠定期評估疾病活動度判斷,而非自行停藥。 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的藥物推陳出新,包括非類固醇消炎藥、類固醇、疾病調節抗風濕藥物(DMARDs)、生物製劑、口服小分子藥物等,盧俊吉醫師說,醫病溝通是治療達標的最佳方程式,可依據自身病況、有無關節病變、藥物副作用、是否備孕等討論治療方式,以降低病情惡化速度。 病友協會三十週年,盼大眾同理、助病友恢復治療信心 中華民國類風濕性關節炎之友協會成立三十年來,幫助無數病友提升治療動力與心靈支持。包素娟理事長呼籲社會為病友提供三關:「充足照護資源,關注病友身體」、「心理盼你同理,關懷病友需要」、「醫病共享決策,關心病友需求」;今年協會也釋出30個免費入會名額(申請連結: https://reurl.cc/9Vv99n,聯繫電話: 02-2822-7495),以及心理諮詢等服務幫病友打氣。包素娟理事長、盧俊吉醫師與蔡昀臻醫師也共同鼓勵年輕病友,在醫療進步下,類風濕性關節炎已大幅降低殘疾風險,病友也可利用輔具提升生活便利性,不要驚慌、害怕甚至逃避,學習與疾病共處,更期盼社會大眾的同理心,讓病友建立更多信心,重拾美好人生。

每年奪約2500人命!「胰臟癌」狡猾轉移難開刀,多重化療組合現曙光

每年奪約2500人命!「胰臟癌」狡猾轉移難開刀,多重化療組合現曙光#林口長庚醫院

胰臟癌素來有「癌王」之稱,許多患者初確診就是晚期,已有癌細胞遠端轉移,讓患者感到挫折、甚至想要放棄治療。不過,醫師提醒,現在胰臟癌已經有相當好的多重化療藥物組合,病患只要找對方法,都能有效控制病情。 是什麼原因讓胰臟癌惡名昭彰?林口長庚醫院腫瘤科主治醫師黃文冠解釋,胰臟位於上腹腔後側、深藏且隱密的特殊位置,同時旁邊有豐富的淋巴結網路,因此當發生病變時,相對難以發現,且容易透過淋巴轉移出去。 症狀不明、疾病發展又快又兇猛,死亡率迎頭趕上發生率! 胰臟癌早期的症狀不明顯,若已有明顯的上腹悶痛、背痛、食慾不佳、莫名體重減輕(例如3~6個月減輕5公斤)的狀況,通常腫瘤已經相當大,且癌細胞複製快、惡性分化程度高,不少人確診時都已經是晚期不適合開刀。另外,由於胰臟周邊血管和淋巴結多,不僅容易轉移到肝、腹膜等處,腫瘤變大時常見侵犯或包覆周邊大血管,使得想經由開刀切除腫瘤更加困難。 黃文冠醫師分享,林口長庚醫院去年大約收治了230位胰臟癌患者,以每年新發胰臟癌人數近3千人來看,約佔全台十分之一。「據院內統計,確診胰臟癌的患者當中,只有2成是第一、二期,尚有開刀切除腫瘤的機會;而剩餘8成患者皆已是晚期,因此也讓癌症的死亡率趨近於發生率。」黃醫師沉痛的表示。 與國際接軌!胰臟癌組合化療多元,可依自身狀況討論用藥 儘管晚期胰臟癌治療不易,卻並非束手無策,因此黃文冠醫師仍鼓勵患者要積極治療,「台灣對胰臟癌的治療已與國際接軌,目前有幾種多重化療組合可選擇,也都有健保給付,醫師可依據患者自身體力與疾病狀況,選擇適合的治療方式。」 第一線治療目前有幾種多重化療組合可以考慮,其中雙藥組合例如gemcitabine+nab-paclitaxel、三種藥物組合oxaliplatin+irinotecan+5-FU/LV (FOLFIRINOX)更是國際指引建議的第一線用藥,患者可與醫師討論最合適的治療形式,而若是體力狀況不佳、或擔心副作用過大,也可選擇副作用相對輕微的化療組合或單一用藥,總之仍須依照自身狀況與醫生討論。 不要放棄!醫暖心喊話籲患者正向面對,更有機會穩定控制! 黃文冠醫師以一名60幾歲的男性為例,此個案是因黃疸症狀才確診局部晚期胰臟癌,患者一開始選擇使用三重藥物組合(FOLFIRINOX處方),但治療兩個月左右,癌指數仍有上升情形,在改用兩種藥物組合化療後才獲得穩定控制。「目前接受化學治療已近半年,患者非常積極接受治療,換藥後腫瘤反應顯著,目前正準備住院接受進一步開刀切除,但必須強調每個病人病情與治療反應都不同,仍須與照顧的醫師充分討論。」 黃文冠醫師強調,胰臟癌是一種較難從預防面下手的癌症,民眾平時應多觀察身體症狀,也要培養好的生活習慣;而胰臟癌患者仍要積極面對、切勿錯失治療時機,透過適當治療仍有很大的機會減少癌症引起的病痛、延長生命、同時保有生活品質。 2013-TW-2300004~

精準醫療 還給皮膚免疫疾病患者乾淨的皮膚

精準醫療 還給皮膚免疫疾病患者乾淨的皮膚#林口長庚醫院

這兩年疫情,讓本身是中重度乾癬患者小玲(化名)不太敢經常往醫院跑,回診時間越拖越久,但皮膚症狀又反反覆覆,令她相當困擾;收治該名病友的林口台北長庚醫院副教授級主治醫師黃毓惠相當心疼,在經過與小玲溝通、分析各種藥物的優缺點下,決定使用長效性的生物製劑IL-23,就不需經常回醫院。四個月的療程結束後,小玲的皮膚幾乎有90%都已恢復乾淨,她高興地說:「終於可以趁著國門開放,帶家人到日本泡湯了!。」 皮膚免疫功能出問題,中重度患者身心俱疲 對於全身皮膚狀況很不好的中重度乾癬與異位性皮膚炎患者而言,不但會有強烈的癢感,影響睡眠,加上大量掉落的皮屑及明顯的外觀,患者會缺乏自信、社交恐懼,更因為癢感不適導致生活品質也不好。 黃毓惠觀察,多數這類患者也對治療沒有信心,會覺得怎麼擦藥好像都好不了,於是就不想繼續擦藥;或者會因為對藥物的誤解,一方面擔心外用類固醇的缺點、又怕傳統用藥會傷肝傷腎等等,「其實最近幾年,已經有很好的治療武器,像是生物製劑或小分子標靶藥物,能有效達到改善皮膚狀況。」 精準治療能讓皮膚狀況改善九成以上 「病患發病的原因除了與體質有關,後天因素也會讓皮膚狀況更加惡化,像是壓力、情緒、作息不正常等等,所以也必須避免這些惡化因子,病況才能得到控制。」黃毓惠強調,尤其不能相信偏方或吃會增強免疫力的補品或食物,否則會適得其反。 以乾癬來看,近年來國際醫學會都建議治療目標是潔淨的皮膚,也就是要改善90%-100%的皮膚病灶;而異位性皮膚炎也要求達到症狀的舒緩、皮膚修復潔淨的狀態,「對於中重度患者,若要達到此目標,還是需要靠生物製劑或口服標靶小分子藥物,才能有效調控皮膚的免疫功能,讓發炎反應不再活躍,達到治療目標。」 醫病共享,與病人溝通選擇最適宜的用藥策略 隨著醫藥科技的進步,生物製劑與口服標靶小分子藥物種類很多,在以病人為中心的前提下,現在用藥策略也愈來愈精準,會由醫師與病患共同討論出最適宜的治療方式,幫助患者找回潔淨的皮膚。 黃毓惠說,現在藥物選擇很多,乾癬治療,仍會依照病患本身狀況與疾病嚴重度,像是有沒有共病?需不需要控制關節炎症狀?以及對藥物的期待等,例如對效果出現速度?對效果長期維持度的期待等等面向,「我們會將各種藥物的好處與特點用容易懂的方式,去和病患溝通討論,醫病一起找出最適切的治療方針。」這有點類似幫病患打造量身訂做的治療方式,對醫療品質的促進有很大的幫助。 她提醒,皮膚免疫疾病的治療相當辛苦,但病患不用太灰心,現在的治療藥物無論是療效或安全性都適合病友進行長期治療,也能達到最好的治療目標。也歡迎病友可以多參加醫院舉辦的講座,多吸收治療新知。林口長庚醫院皮膚科與台灣乾癬協會於10/22周六下午兩點合辦一場線上講座,也歡迎病友一同報名參與。報名洽詢:(03)3281200分機5131。

醫訊/淋巴瘤都需要電療嗎?

醫訊/淋巴瘤都需要電療嗎?#林口長庚醫院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淋巴腫瘤若一直惡化下去,會變成淋巴癌,它是指由淋巴組織所產生出的惡性腫癌,淋巴癌通常在末期之前較難被發現,容易被人誤會為輕微的疾病,如感冒等,因而錯過及早治療。為此,林口長庚醫院特規劃淋巴瘤新病友座談會,邀請血液科張鴻醫師主講「淋巴瘤簡介」、放射腫瘤科林信吟醫師主講「淋巴瘤都需要放射治療嗎?」、營養治療科邱怡文營養師主講「癌症病友之飲食照顧」並提供醫療諮詢。活動須事先報名。活動內容日期時間地點以主辦單位最新公告為準,因此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詢主辦單位再做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當天請自備喝水容器。名稱:淋巴瘤新病友座談會時間:101年12月22日(六)下午13:30~16:10(13點報到,13:30開始)地點:林口長庚醫院(桃園縣龜山鄉復興街5號)兒童大樓K棟12樓簡報室洽詢:03-3281200轉8381社服課 宋月瑜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