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肉

愛吃肉、消夜還延食 上班族成腸癌高危險群

愛吃肉、消夜還延食 上班族成腸癌高危險群#吃肉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公布的癌症登記資料顯示,台灣已成為全球大腸癌發生率第一名國家,且生人數逐年攀升。面對腸癌威脅,台灣癌症基金會持續推動國人注重大腸癌與大腸瘜肉的預防工作,並透過「上班族大腸瘜肉發生與飲食習慣調查」,發現五大腸勞飲食特徵,以此提醒上班族,打拼經濟的同時也留心腸胃保健的重要性。35~49歲腸瘜高峰 年輕族群勿輕忽已邁入第八年的追捕瘜肉小子大作戰活動,去年共有7,784位民眾參加,在接受大腸鏡檢查的1,001位民眾中,有737人成功追捕到瘜肉並切除,發現率高達7成4,且有逐年上升趨勢。在接受大腸鏡檢查的活動參加者中,40~49歲民眾有7成9成功發現瘜肉且切除,而也有7成7的30~39歲之民眾發現瘜肉,瘜肉追捕率較參與本次活動的其他年齡層要高。萬芳醫院血液腫瘤科醫師張家崙表示,50~59歲大腸癌罹患人數近10年急遽上升141%,但近年大腸癌的發生年齡層有略見下降的趨勢。80萬上班族腸瘜威脅 五大腸勞飲食種瘜憂針對全台灣1,410名30歲至59歲的上班族,以網路方式進行的「上班族大腸瘜肉發生與飲食習慣調查」發現有7.23%受訪者表示自己患有大腸瘜肉,因此推估全台灣有超過80萬上班族恐受到大腸瘜肉的威脅。另發現五大腸勞飲食特徵,分別為:1) 重鹹油烹多/有近7成與5成上班族喜好以炒或煎的多油方式烹調,另外過五成上班族表示其口味喜好偏鹹。2) 肉食攝取多/有6成上班族會以紅肉為飲食上的首選,而有過6成上班族會以吃到飽餐廳做為餐廳選擇考量。3) 腸常壞菌多/約3成5上班族每周用餐會出現脹氣、腹痛等不適、近2成上班族時有便秘或腹瀉的情形,腸道淨空有待加強,進而可能壞菌增生,易使腸道吸收毒素增加。4) 消夜聚餐多/近6成上班族一周至少會吃一次消夜(超過九點進食),5成2上班族一周至少有一次聚餐、應酬。5) 操勞延食多/8成3的上班族有受工作影響而產生外食、不按時用餐、吃飯時間急促的經驗。

愛吃肉注意!恐食入殘留抗生素 增罹腸病機率

愛吃肉注意!恐食入殘留抗生素 增罹腸病機率#吃肉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人體細胞總數大約只有身上細菌的十分之一!許多人印象中的細菌就是疾病的來源,但其實有些細菌卻對人體有益。正常的情況下,腸道內的細菌約有100兆個,其中的益菌甚至可協助合成維生素,然而腸道菌的變化也可能造成肥胖、代謝症候群等疾病。吃下動物累積抗生素 恐致病菌抗藥性為了讓更多人了解細菌對人體的影響力,台灣素食營養學會、花蓮慈濟醫院、花蓮縣營養師公會及慈濟大學醫學院合辦研習會,探討細菌對於人體健康的影響。細菌並非全部都是疾病來源!澳洲Monash大學Mark Wahlqvist教授表示,以第一個被發現的抗生素盤尼西林(青黴素)為例,盤尼西林自從1928年被英國亞歷山大‧佛萊明醫師發現後,至今仍是許多感染疾病有效的治療藥物,但很少有人記得盤尼西林是來自於黴菌。然而病菌容易出現抗藥性,是醫療臨床上很頭痛的問題,其中造成抗藥性最簡單的方式,就是讓病菌暴露在低劑量的抗生素下;而目前人類畜養動物時使用的飼料或治療藥物中使用的抗生素,其實跟人類疾病使用的抗生素相同,當人在食用肉類產品的時候,就會吃進動物體內累積的抗生素。腸道益菌 協助合成維生素慈大生命科學助理教授葉綠舒表示,人的腸道菌可以分為三型,分別是擬桿菌型、普氏菌型與瘤胃球菌型。腸道中的益菌可以協助人體bilophila wadsworthia分解養分以及包含黏液、多環芳香烴等有害物質,甚至還可以協助合成維生素。根據研究發現,葷食者的腸道菌中出現Bilophila wadsworthia與炎症性腸病的發生有關係。多吃蔬菜水果 改善腸道菌叢想改善腸道菌,只要改變飲食一天就能偵測出腸道菌相變化。台灣素食營養學會秘書長邱雪婷表示,腸道菌的變化有可能造成肥胖、代謝症候群等疾病,但是透過多吃蔬菜水果的飲食習慣,其實就能改變腸道內的菌叢。葉綠舒強調,改變飲食雖能快速影響腸道菌相,但要發生顯著改變,需要長期維持同一類型飲食。她指出,食用發酵食物也是一種有效的方式,不只會產生維生素、胺基酸等營養,也能幫助好菌生長。

吃肉補蛋白質?專家提4原則 別再吃錯了!

吃肉補蛋白質?專家提4原則 別再吃錯了!#吃肉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採訪報導)蛋白質能構造器官、修補細胞、調節機能,是發育與成長不可或缺的重要營養,說到補充蛋白質,大多數人會想到多吃肉,但是,鮮少人知道攝取超量蛋白質時,這些未能排出身體的多餘蛋白質,就會以脂肪的形式,貯存於肝臟或脂肪組織!那麼肉該怎麼吃才健康?專家分享吃肉4撇步,排除民眾對於吃肉的錯誤觀念。紅肉白肉怎麼吃?份量最重要臺灣大學營養教育與傳播講師洪泰雄指出,談到吃肉,多數人認為白肉比紅肉好,但鮭魚不論生熟都是紅色、蝦子煮熟也是紅通通,該如何分辨紅肉與白肉呢?最簡單的分類法為,家畜類如牛、羊等,歸在紅肉;家禽類如雞、鴨、鵝等,則為白肉;至於魚、蝦、蟹、牡蠣、蛤蜊等海鮮,則屬於白肉。白肉的脂肪量比紅肉少,而紅肉的飽和脂肪酸含量較高,會促進體內合成壞膽固醇,減少能預防動脈病變的好膽固醇量,因此專家多建議少吃紅肉多吃白肉,但不論紅白肉,關鍵因素其實在適量攝取!洪泰雄也分享4步驟健康吃肉:1) 適量攝取肉類,每餐1份,約2兩重,大概是手握拳之份量,盡量選擇脂肪量較少的白肉。2) 坊間流傳多吃白肉、少吃紅肉的觀念,但紅肉其實是鐵質的優質來源,不僅被人體的利用率高,也不太容易被其他營養物質影響而減低吸收率,尤其發育期的孩子,對於鐵質的需求更是迫切,因此不可完全避免,建議一週攝取量少於3份即可。3) 選擇瘦肉,少吃肥肉,避免吃看得見脂肪肉類,如肥肉、皮層,和動物內臟,如豬肝、雞胗、雞心等。4) 少吃脂肪含量高的肉類、多吃脂肪含量低的肉類,脂肪含量由低到高分別為魚→雞→鴨→牛→羊→豬。不同部位也有差別,以牛肉為例,盡量選擇菲力、牛腱、里肌;避免沙朗、牛小排、牛五花、牛腩這些脂肪較多的部位。

節食減重不吃肉 容易貧血、頭髮狂掉

節食減重不吃肉 容易貧血、頭髮狂掉#吃肉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採訪報導)握緊拳頭,下定決心要減重的時刻,務必雷厲風行,電光石火飛速達成,一個月內減下五公斤,設定目標,馬上執行,但事實上,甩肉不能求快,若一求快,恐怕把自己弄得體弱多病,昏昏沉沉,有醫師就指出,總體而言,女性約四分之一有缺鐵性貧血,而隨著眾多人,以激烈的手段減重,讓缺鐵性貧血的患者,愈來愈多!減重肉類不宜偏廢 當心身體壞掉書田診所家醫科主任醫師何一成指出,約有四分之一的女性,會有嚴重程度不一的缺鐵性貧血,平日有時會感到頭暈、運動會喘等症狀,尤其是月經來潮,或是懷孕婦女,症狀則可能加重。他說,整體而言,缺鐵性貧血患者,生活飲食更要注意營養均衡,肉類中的紅肉,像是,豬肉、牛肉等,因含有豐富鐵質,更不可偏廢,不過,部分女性因減重節食,導致鐵質攝取不足,進而產生嚴重貧血症狀,甚至引發心悸與頻繁頭暈。減重醫師方銀漢也說,門診的確碰過不少因節食減肥,產生貧血症狀的女性,多數都為不吃肉類,或飲食過於單一化所造成,「極端減重的女性,很容易出現貧血,」他說,這些女性除了缺鐵,還缺維生素B12、葉酸等,這些營養素在肉類中較豐富,如果只吃蔬果減重,很容易產生副作用。女子猛泡澡又節食 減出貧血、掉髮方銀漢分享,近日就有一名二十四歲女上班族,除了節食之外,更遵從近期泡澡減重法,每天泡澡達一個小時,認為這樣能促進新陳代謝,泡了將近一個月後,雖體重有微幅下滑,但也付出健康代價,不僅頭重腳輕,昏昏沉沉,還容易疲累,頭髮還亂掉一通,已快達貧血的危險邊緣。醫師呼籲,減重快不得,節食減重除了容易復胖,更容易因此有營養不良,導致貧血的風險,唯有營養均衡,且加倍運動,才是最佳減重之道。

痛風會遺傳 愛喝酒、吃肉者也要小心

痛風會遺傳 愛喝酒、吃肉者也要小心#吃肉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綜合報導)痛風是不少男性在半夜會痛醒的慢性疾病,中年、肥胖者罹病的機率高、且有遺傳的可能性,痛風患者須遵守醫師的指示用藥,並注意自己的體重及飲食,才能有效控制病情。彰化醫院免疫風濕科高堅凱主任表示,一般男性較女性易患痛風,但女性於停經後痛風的發生率會隨之增加,常見於40-60歲的中年人和體重過重者,此外高普林飲食、暴飲暴食、喝酒過量等不當習慣也容易使尿酸增高、增加痛風的機率。家族中有痛風和尿酸過高者,其子女發生痛風的機會是一般人的10倍。高堅凱主任建議,痛風患者可透過下列幾個方式來改善控制病情:如藥物治療,痛風急性期能以非類固醇消炎藥及秋水仙素為主,必要時使用類固醇。慢性期的治療目的在於血中尿酸的控制,醫師會依據發作情形、尿酸值高低、是否有泌尿道結石病史、腎功能好壞及藥物遵從性等因素,綜合考量後再決定是否給予降尿酸的藥物。也能透過良好飲食與生活習慣改善如適當運動,因劇烈運動會使出汗量增加,尿酸由小便的排出量減少且運動後產生的乳酸亦會阻礙尿酸的排泄,所以痛風患者應避免劇烈運動。多喝水:每天喝至少2000CC以上的水份,能幫助尿酸排泄,減少泌尿道結石的機會。避免攝取高普林類食物:如內臟、海產類、肉湯、魚肉類等,減少尿酸的形成。避免喝酒:酒在體內代謝後會影響尿酸的排泄,引起痛風,故應儘量避免喝酒,尤其是啤酒。

愛吃肉、喝火鍋湯致尿酸增高 罹患痛風機會大增

愛吃肉、喝火鍋湯致尿酸增高 罹患痛風機會大增#吃肉

林口長庚醫院統計了7萬名健診民眾資料後發現,有超過2成的民眾血液中尿酸值過高,男性大約每4人中有1人尿酸過高,女性每5人就有1人尿酸過高。這都是由於現代人愛吃火鍋、速食、油炸物、肉類的食物,卻沒有攝食蔬果類食物所引起的問題。台中林新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主任林剛民表示,初期的尿酸值增加並不會有任何不適症狀,所以經常會被民眾忽略,但是時間久了不理會,非常容易變成痛風。林剛民主任解釋,當我們攝取過多含有普林的食物時,體內的普林值會增加,而尿酸正是普林代謝後所形成的產物。所以當人體吃進越多的普林,尿酸生成量也就會增加,當我們體內尿酸無法被順利代謝的時候,就會有過多的尿酸堆放在血液當中,醫學上稱為高尿酸血症。通常男性每100c.c.血液中的尿酸值在7毫克以上、女性在6毫克以上時,便稱為高尿酸血症。以往高尿酸血症的民眾通常是中老年人居多,但是由於飲食習慣的改變,目前已有年輕化的趨勢。林剛民主任表示,有高尿酸血症或痛風的病患,要盡量吃進避免高普林的食物,例如動物內臟、發芽豆類、魚類、火鍋高湯等,而肉類屬於中普林的食物,攝取時必須少量,高尿酸血症或痛風的病患,要特別多攝取低普林的食物,像是蔬菜、水果、奶蛋製品、核果類等幫助體內代謝。林剛民主任提醒,高尿酸血症或痛風病患最好每天補充大量水分,並且要適量運動才能幫助代謝,不過也要避免打籃球或跑步等激烈運動,因為激烈運動容易使身體大量出汗,若沒有補充足夠水分,容易讓血液中尿酸濃度增加,沒有辦法收到避免病痛的效果,反而會適得其反。天熱喝酒沒有補足水份 當心痛風發作!http://www.uho.com.tw/health.asp?aid=12102尿酸指數正常就亂吃 小心會痛風發作http://www.uho.com.tw/sick.asp?aid=11796酸性體質易生病 使代謝紊亂影響免疫系統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2662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