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釘

骨折2次無改善 新型長骨釘助新生

骨折2次無改善 新型長骨釘助新生#骨釘

(優活健康網記者湯蕎伊/綜合報導)一名67歲男患者,因為20多歲的一場車禍導致右大腿骨折,因害怕手術未開刀,但卻出現走路一跛一跛的狀況,尋求當時醫師協助卻無法獲得改善,患者就只能屈就無法正常行走的生活,隨著年紀增長,行走越來越不便,最近還因為不良於行而跌倒,造成右大腿再次骨折,醫師看診之後並進行檢查,確診患者是右側股骨轉子下骨折,只能進行開放性復位內固定手術,從骨髓腔內置入骨釘。因為骨折位置在轉子下舊傷位置,骨頭因長年變形不正而導致手術困難,使傳統骨釘因為只有17公分固定不牢固,所以選擇25公分長的新型鈦合金骨釘來進行手術,手術過程順利,住院一周即返家休養。新型骨釘讓骨折位置復原 避免穿骨風險股骨又叫大腿骨,是人體中最長並強壯的骨頭,而股骨轉子下是指自股骨小轉子至股骨幹中段與近端交界處,即骨髓腔最狹窄處之間,通常需要外力重擊才會造成骨折,但因患者受傷位置是原有的舊傷處,骨頭原本就不正,因此跌倒後才會造成骨折情形,因此需再經由手術來固定。童綜合醫院骨科醫師鄭宇傑表示,骨釘是最常用來治療骨折的內固定物,但因為個案的患部變形且骨質不穩定,因此傳統骨釘長度過短,無法完整復位進行固定,因此使用新型骨釘不僅可以穩固地讓骨折位置復原,還可以避免出現有穿透骨頭的風險。鄭宇傑醫師呼籲,治療骨折以儘早治療和儘早活動為原則,以避免因行動不便導致臥床過久而引發併發症(如褥瘡、肺炎以及感染等),而預防骨折或減少骨折傷害的方法,還是以適度運動、攝取足夠鈣質等來避免骨質疏鬆,並強化骨骼強度,另外隨著年紀越大更要注意居家安全,小心防範跌倒的發生。

牙齒矯正技術新突破

牙齒矯正技術新突破#骨釘

牙齒矯正技術已經有新突破了!還記得海底總動員裡,調皮愛搗蛋的牙醫姪女妲拉嗎?她的牙齒矯正頭套造型,讓許多人印象深刻。由於嚴重的咬合不正或暴牙,時常會連帶影響臉部線條,並影響進食與顳顎關節,因此牙醫師在治療時,常需使用這種可提供外力的頭套來輔助,在部分嚴重病例上,甚至要考慮進行需接受全身麻醉的正顎手術,才能達到較理想的矯正效果。不過現在已經有一種新的「迷你骨釘」牙齒矯正技術,能取代部份開刀或頭套的功能,是欲進行牙齒矯正患者的一大福音。矯正專科醫師黃榆鈞表示,由於接受牙齒矯正評估的患者多為兒童或青少年,需考慮到這個族群的患者仍有生長的趨勢,有時可以利用「口外」的頭套裝置,以頸部或後腦勺作為施力支點,把齒列及上顎骨往後「拉」,來阻止上顎過度生長及糾正咬合不正等情況,為了幫助患者達到較佳的矯正效果,醫師常會希望患者配合,每天至少配戴14小時以上,有些較嚴重的案例,甚至還必須要整天配戴。但由於矯正頭套的設計不美觀也不方便,且兒童與青少年的活動量大,佩戴時恐有安全之虞;而成人則因影響工作及社交,降低了配戴意願。佩戴時間不足的結果,容易讓療程進展得不盡理想,久了常會讓醫病雙方及親子的關係變得緊張。因此新的迷你骨釘牙齒矯正技術問世,可說為矯正療程提供更人性化的選擇。黃榆鈞醫師解釋,骨釘原本就是骨科用來固定骨折接縫處的一種材料,後來應用在牙科的人工植牙手術,作為植體使用,而後尺寸較小的迷你骨釘,則演進作為矯正時提供施力的支點,將迷你骨釘植入齒槽骨中最適當的位置,讓牙齒能較有效率的移到理想的位置,這項新的牙齒矯正技術能讓患者不必再戴難看的頭套,在部分案例上甚至可以減少開刀動正顎手術的需要,即可有效率的改善咬合與顏面線條,是迷你骨釘牙齒矯正技術最大的優點。另外在臨床上,也已開始運用迷你骨釘來移動局部牙齒,減少需要拔牙矯正的機率,使病患不用拔牙也可以矯正!新的迷你骨釘牙齒矯正技術雖然帶來如治療範圍變寬、難度降低、縮短治療時間等等諸多好處,但黃榆鈞醫師提醒,植入骨釘後,患者需注意骨釘周圍軟組織的清潔,以免造成感染而有紅腫發炎的情形;另外,每個人的口腔條件與情況不同,並非所有的矯正案例,都能用迷你骨釘來完全取代頭套的功能,而有骨質密度較低、骨質鬆軟、服用雙磷酸鹽類藥物、患嚴重糖尿病之患者,須更加謹慎評估植入迷你骨釘的風險,降低骨釘植入失敗的可能性。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