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為表現

冷漠不說話?恐為失智前兆

冷漠不說話?恐為失智前兆#行為表現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失智症有很多種,有些類型的初期症狀並不像阿茲海默症的記憶力減退,這時候家屬往往很難接受個案的失智症診斷,某些患者的失智症,是額顳葉型失智症,會讓個案在初期沒有記憶下降,而表現在行為問題上,人格轉變或語言功能退化,因此民眾較難將之與失智症聯想在一起。易怒、社交行為改變、作事品質變差成大醫院神經科兼任臨床心理師范聖育表示,此類型病人一開始多前往精神科、神經科就診,輾轉求醫後即便是確診,個案與家屬都還是很難接受診斷,而個案的易怒、社交行為改變、作事品質變差等,都常被認為是「蓄意找碴」,不是失智病徵,造成失智家庭日常很大的衝突。「早發」型失智症,意指發病年齡低於65歲,在這類患者中,以阿茲海默症最多,額顳葉型失智症次之,但與老年失智同樣有日常生活功能退化,很多原本會做的事情,例如出門買東西、管理金錢等變成不會做,或者有重複言行、不合時宜的舉止與躁動、自我控制力降低、衝動固執、冷漠等異常精神心理行為。可能因非典型症狀而延誤就醫雖然目前並無藥物可以改善額顳葉失智症症狀,家人甚至還可能因為失智症非典型症狀而讓患者延誤就醫,范聖育臨床心理師指出,額顳葉型失智症的行為問題與人格改變像不定時炸彈,無法預測。家中有失智症患者,照顧者可能突然因此承受龐大的心理壓力,阿茲海默症若是早期發現,多數人可以服用有健保給付藥物減緩退化,早期發現,也能夠確保失智症家庭能夠繼續參與社會,以延緩患者功能性退化。 

如發現兒童青少年精神狀況異常 該何時求助?

如發現兒童青少年精神狀況異常 該何時求助?#行為表現

經歷重大創傷後,是否會罹患創傷壓力疾患,與先天氣質、後天環境、創傷事件前的身心狀態、先前的創傷經驗、以及該創傷事件的衝擊程度、創傷後的社會心理支持等因素有關。高雄立市凱旋醫院兒童青少年精神科 黃蓉蓉醫師說明,創傷後壓力疾患通常會在創傷事件後三個月內出現,也可能在數月或延至數年後發作。若症狀持續一至三個月,屬於急性;持續達三個月或更長,則屬慢性;若在壓力事件至少六個月後才初次發生,屬延遲初發。這些時間點提醒我們觀察、留意兒童在創傷事件後的心理反應與行為表現,做好預防與介入工作。在適當的照護、支持下,大多數的創傷後壓力症狀會隨著時間逐漸減少。黃蓉蓉表示,但若出現下列三點情形,應將兒童轉介至兒童青少年精神科就診,接受醫療與諮商:1. 創傷後出現上述三類症候之若干症狀持續達一個月以上,未有明顯改善並已影響其學習、人際關係、生活自理等功能。2.症狀持續未超過一個月,但在兒童的認知、情緒、行為呈現嚴重異常,像是出現失去定向感、失去日常生活基本功能、傷害自己或他人、有自殺傾向、情緒過於激動、重複的行為無法停下來等。3.父母師長自覺無法接受孩子的情緒反應,或是自覺討厭孩子、諷刺孩子、對孩子發脾氣,在照顧孩子時感到身心俱疲、需要求助。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