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痴呆

最新研究發現 老人痴呆從45歲開始

最新研究發現 老人痴呆從45歲開始#老人痴呆

很多的人都認為,老人痴呆症通常是60到70歲的老人家才會發生,但是根據國外最新的研究發現,其實老人痴呆從45到49歲就已經開始。根據英國BBC的報導,英國倫敦大學跟法國的研究小組追蹤了7000位45歲到70歲的男性與女性後發現,老人癡呆症並不是突然發生的,而是經過長期的累積才會產生,而最重要的關鍵年齡就是45歲到49歲。主持這項研究的Archana Singh-Manoux表示,其實很多因素都會影響到老人癡呆症的發生,像是肥胖、高血壓、高膽固醇、吸菸,還有糖尿病與心血管疾病等,都可能是老人痴呆症的重要因子,如果跟年齡搭配來看,45歲開始正是這些慢性病開始影響人體的時候;Singh-Manoux表示強調,這項研究推翻過去認為老人痴呆症只有老人會得到的迷思,其實這種疾病是有機可尋,所以應該將防治的年齡層下修,才能真正預防老人痴呆症的發生。

綜合維他命有效嗎? 科學研究兩極化

綜合維他命有效嗎? 科學研究兩極化#老人痴呆

現代人大多都是外食族,常常擔心攝取的營養素不足,所以會些吃一些綜合維他命來補充適當的營養素,但是另外補充綜合維他命真的對身體有幫助嗎?這個問題在科學界仍然有兩種不同的意見。根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最新一期的《國際流行病學雜誌》刊登的一份研究顯示,法國南錫大學(Nancy University)研究人員發現,每天服用維生素的人與不服用的人相比,罹患癌症或心臟疾病的風險,沒有任何差異。但是有另外一份報告則表示,多吃魚油並攝取維他命,可以預防老人痴呆。(圖片是維他命示意圖,翻攝自Highlight Health網站。)南錫大學的研究人員花了6年的時間,針對8千多人進行實驗,其中一組人每天服用維生素,另外一組則服用看起來像維生素的「安慰劑」。研究者對這8千人的健康狀況進行追蹤調查後發現,每天服用維生素的人與不服用的人相比,罹患癌症或心臟疾病的風險,並沒有任何差異。英國倫敦聖喬治醫院營養學家認為,有些人其實對自己的健康產生焦慮症,因此認為每天服用維生素,可以對抗老年癡呆症、心臟病或者中風,但根據這篇報告顯示,或許他們只是在浪費錢。但是美國俄勒岡健康科學大學(Oregon Health and Science University)的研究則持不同的看法,研究團隊找了104位平均87歲的老人家,然後去測量他們血液中的營養素含量,並且觀察他們大腦灰質容量。研究負責人鲍曼博士(Gene Bowman)表示,研究的結果發現到,那些攝取魚油與綜合維他命的人,大腦灰質容積幾乎沒有萎縮,但是沒有吃進這些營養素的老人,卻有明顯的灰質萎縮,而大腦灰質的萎縮可能會造成記憶力、思維能力下降與老人痴呆。因此鲍曼博士認為,透過攝取這些食物,可以避免老人痴呆。

少吃、多喝茶 可增強大腦記憶力

少吃、多喝茶 可增強大腦記憶力#老人痴呆

當有人跟你說吃少一點,不只是為了你的體重與腰圍著想,還有可能是為了讓你的大腦更健康。根據英國《每日郵報》(Daily Mail)報導指出,義大利的研究人員發現,當身體攝取的熱量減少,可以增加腦中負責記憶的蛋白質含量;也就是說,少吃一點可以提升大腦的記憶力;除此之外,適度地喝些咖啡、茶也可以達到這樣的效果,因為茶跟咖啡中的咖啡因,也可以刺激這種記憶蛋白質的量,增進大腦的記憶力。(圖為烏龍茶。)負責這項研究的潘尼(Giovambattista Pani)博士表示,在老鼠的實驗中可以發現到,如果減少老鼠的熱量攝取,或是攝取適量的茶或咖啡,會讓腦中的負責記憶的CREB1蛋白質含量增加;過去的研究發現到,CREB1這種蛋白質可以幫助記憶力與學習力,因此科學家認為,如果吃少一點或是喝點茶、咖啡,可以促進大腦的記憶力與學習力。潘尼博士表示,根據實驗的結果我們可以了解,為什麼日本沖繩的百歲人瑞特別多,因為他們只吃八分飽、常曬太陽產生維生素D、常吃蔬果、常運動、並且保持快樂愉悅的心情。所以潘尼博士認為,這樣的研究不只可以瞭解到大腦的運作,還可以透過飲食預防老人癡呆症的發生;未來還可以發展相關的藥物,來保持大腦的年輕與健康。

早期診斷失智症的重要性

早期診斷失智症的重要性#老人痴呆

因人口年齡層增長,失智症盛行率越來越高。台灣在西元兩千年調查顯示,超過65歲以上的人,有2~4%患得失智症,相關因子包括:年齡、性別、遺傳因子、活動功能、不良嗜好、共伴疾病、教育程度等。病程演進從早期記憶力喪失,複雜工作難以執行,逐漸進展至日常生活功能退化,終致行動、吞嚥困難,而終日臥床。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心身醫學科主治醫師朱智邦表示,造成失智症的疾病有許多,其中一部分是可逆,包含:憂鬱症、水腦症、腦部腫瘤或慢性出血、維生素缺乏症、甲狀腺功能異常…等,在早期若有適當診斷治療,可以大大改善個案認知功能以及生活品質,避免疾病惡化。面對大多數不可逆的失智症而言,早期診斷可以讓病患與家屬提早做好心理準備,調整病患環境與作息,某些藥物的使用也可進一步延緩疾病進程。然而目前大眾對早期失智症認知仍不足,朱智邦說,前來門診的患者大多數都已進入中後期病程,縱然是可逆型的失智症也已回天乏術,延緩病程的藥物效果也已不彰,僅能消極根據病患症狀,提供行為治療或症狀治療,難以根據疾病本質徹底治本。朱智邦在此呼籲大家,若是發現家中長輩或本人出現容易忘記東西,常需別人提醒,本來可以完成的事務,如購物、出遊,甚至日常生活的洗澡、如廁、穿衣無法獨力完成,性格上的改變,如本來外向個性變的退縮,本來溫順情緒變得易怒,很有可能已出現失智症徵兆。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神經科、精神科以及心身醫學科都很樂意為您提供諮詢與服務。

失智症與譫妄 你知道兩者差異嗎?

失智症與譫妄 你知道兩者差異嗎?#老人痴呆

老王今年70歲了,辛苦了大半輩子,5年前退休後終於得享清福,不用再為五斗米折腰。子女都不在身邊,家裡就剩老夫老妻相伴,兩人時常到處走走,偶爾出國玩玩,退休後生活著實還蠻愜意的。然而,最近兩年來,老王開始常忘東忘西,有時走在街上會雄雄想不起來和他打招呼的人是誰;過去這一年裡,老王健忘的情形好像又更嚴重了,常常找不到家裡的東西,或是剛剛還拿在手上的一轉眼就不記得放哪兒去了,有時甚至會懷疑是不是家裡遭小偷啦,也曾經懷疑是不是老伴兒偷了…。老王的情形,沒錯,大家都知道就是「失智症」,連病房裡的病友也跑來跟醫師講:「啊,那個是老人痴呆啦」。嗯,那再看看老李:老李72歲了,以前身體很硬朗,沒有什麼大病,也沒看過精神科。這四、五天來老李突然開始懷疑太太有外遇,差一點出手攻擊太太;作息也變得混亂、日夜顛倒,講話胡言亂語,有時連家人也不認得,狀況時好時壞…。老李是怎麼啦?高雄凱旋醫院神經精神科醫師賴俊揚醫師表示,像老李的情況在醫學上屬於「譫妄」。所謂「譫妄」,是一種急性發作的精神病狀態,主要病因是器質性的因素,例如中毒、藥物、代謝障礙或其他內外科疾病等,影響中樞神經系統,導致意識混亂、定向感不佳、注意力不集中、行為改變、甚至有妄想幻覺等精神病症狀。這些症狀通常是突然的、短暫的,病程是時好時壞、波動性的變化,常常早上還算好,傍晚以後就開始大鬧,一直鬧到半夜才收攤,這時累壞了的家人也才能稍作喘息。賴俊揚說明,若有可靠詳盡的病史,再參照上述原則,通常不難鑑別診斷;然而,有時臨床上還是不好區分,尤其是來急診或門診初次就診的個案。初診個案的家屬大多數也是第一次遇到這種狀況,過去缺乏這方面相關經驗或知識,加上已經被個案搞得身心俱疲、心煩氣燥的情況下,對個案病史的敘述往往就像個案的病程:語無倫次,答非所問,且有波動性變化…,如此,醫師在判斷病情上就沒有可信賴的依據,當然會增加鑑別診斷的困難度。賴俊揚進一步強調,失智症與譫妄是需要鑑別診斷!主要是因為譫妄屬於急症,通常有一定的致命危險性,視引起譫妄的器質性病因為何而異,故需儘快找出器質性病因並加以治療,且譫妄是可逆性,越早治療恢復得越好;失智症則是慢性漸進式的病程,而且是不可逆性,通常也比較少需要緊急處置的狀況。所以鑑別診斷的目的主要是針對譫妄,希望能儘快查出可逆性的器質性病因並治療之,以搶救寶貴的生命。延伸閱讀「失智症和譫妄的鑑別診斷比較表」:http://www.uho.com.tw/sick.asp?aid=10282

老人夜晚胡言亂語 可能是血糖在作怪

老人夜晚胡言亂語 可能是血糖在作怪#老人痴呆

一名70歲的老奶奶,由家屬陪同至急診室就診。原因是老奶奶到了晚上會胡言亂語,好像是鬼上身,有時以根本聽不懂語言說話,家屬懷疑是不是有老人痴呆。當時初步以為是老奶奶因過度疲勞而產生的精神混亂,這種情形在長期失眠的老人中常發現。直到檢查發現其血糖值54mg/dl時,才懷疑是血糖低的原因。經過立即的靜脈葡萄糖補充後,老奶奶意識就回復正常,也認得在場的每位家屬,她當然不記得這一切的發生。澄清醫院平等院區急診室 - 王者仁主任表示,正常的血糖值大約為70-120mg/dl;空腹時的血糖值為70-100mg/dl,飯後兩小時則以不超過120mg/dl為標準。當血中血糖低於50mg/dl時為低血糖。低血糖的人會覺得虛弱、嗜睡、發抖、混亂、饑餓及頭暈。皮膚蒼白、頭痛、激動、震顫、流汗、心跳加速、發冷、抽筋感、突然間的情緒改變及行為改變,例如無事哭泣、笨拙或痙攣性的活動、無法集中注意、嘴部周圍痲刺感等都是低血糖的症狀。其實低血糖的症狀非常廣,有些醫師會把它稱之為『偉大的模仿者』,就是因為其症狀於其他疾病的症狀太像了。王者仁主任指出,低血糖大多發生在糖尿病患者,在某種原因下,病患飲食量減少,但是並患病為減少其藥量,就會發生低血糖,這種情形在以胰島素控制血糖的病患更為明顯。正常人空腹喝太多酒時,也會發生低血糖。糖尿病病患應隨身攜帶識別卡,預防在外面發生低血糖時,可以得到即時且適當的治療。當低血糖發生時,最好先治療而不要等,記住這簡單的規則:『當有懷疑時就治療』,輕微的低血糖若不及時處理,有可能進一步發生嚴重的低血糖,喪失意識,無法自行處理。糖尿病者通常在他們血糖降低時,都可以感覺得出來。他們可藉由吃或喝一些含糖食物如糖果或果汁,可在10-15分鐘內就可改善,使用葡萄糖錠或軟膏(藥房可買到),是目前較為方便又快速的治療方法。但王者仁提醒,勿使用巧克力或冰淇淋來治療低血糖,原因是巧克力或冰淇淋含大量脂肪質,延緩糖分吸收。糖尿病病患最好隨身攜帶至少一種含糖食物,用在緊急時升糖之用。若病患不幸昏迷,千萬不要強塞食物或把手放入病患口中,要維持呼吸道暢通,立刻打119送醫,靜脈注射葡萄糖。 

「國際失智症日go!go!憶起來」

「國際失智症日go!go!憶起來」#老人痴呆

9月21日是國際失智症日,花蓮慈濟醫院將在21日上午9點在輕安居舉行「國際失智症日 go!go!憶起來」,邀請病友、家屬、社區民眾透過失智症話劇、失智症的照護經驗分享、趣味競賽等活動,一起為「記憶而走」,進而重視失智症預防、治療及照護工作。目前,全世界已有2400萬個失智症病人且以每7秒鐘出現一個新案例的速度增加中,預估西元2040年,全世界必須面對超過8000萬失智症患者存在的事實;台灣目前已有超過15萬失智症患者,20年後將倍增。 根據美國阿茲海默症雜誌發表的「2005年全世界失智症社會成本推估研究」報告指出,2005年全世界失智症患者年成本高達3150億美元,超過10萬億元台幣,國際阿茲海默症協會呼籲各國政府應將預算投入失智症的早期預防措施,促進大腦記憶健康,以減輕失智人口及國家社會負擔。 國際阿茲海默症協會自1994年起,發起國際失智症日,在每年9月21日聯結全世界失智症協會及失智症患者、家屬共同響應為記憶而走活動,希望各國政府及社會民眾重視失智症的預防、治療及照護工作。 花蓮慈濟醫院響應台灣失智症協會與國際阿滋海默症協會發起921國際失智日為「記憶而走」,21日上午9點至12點,在感恩樓三樓輕安居舉行「國際失智症日 go!go!憶起來」。當天有失智症篩檢,話劇表演,精神醫學部主治醫師李浩銘將以家屬身分經驗分享「如何活出生命的光彩」,輕安居團隊也將帶領拼圖、撿豆子等趣味競賽及有獎徵答活動,歡迎社區鄉親一起來認識失智症,重視失智症的預防與照護,並關心失智症議題。 洽詢電話(03)8561825分機2068、2300或2347。

關懷失智症影展 南台灣起跑

關懷失智症影展 南台灣起跑#老人痴呆

南區老人諮詢服務中心接受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會邀請,首度於南台灣辦理「記憶的減法 & 愛的加法」失智關懷影展;結合了高雄縣市、屏東縣、澎湖縣政府及台東天主教聖母醫院等政府與民間單位共同辦理;除了南台灣之外,失智老人基金會同時也邀請中保關懷社會福利基金會中興保全公司、北/中區老人諮詢服務中心、天主教曉明社會福利基金會、嘉義聖馬爾定醫院等,同步在台北縣市、台中縣市、苗栗縣、嘉義市、高雄市、高雄縣、屏東縣、台東市、澎湖縣、金門縣等共12縣市,從97年9月17日起至11月15日共播出41場次。內政部中部辦公室翁文蒂專門委員表示,內政部回應失智老人的需求,推動10年的照顧計畫,希望提供老人個別化的照顧;也希望在各鄉鎮成立日間老人照護中心。此次是首度北、中、南三區一起聯合辦理老人相關活動,內政部期待藉由民間老人服務機構來發掘老人的需求,從服務過程的分析中,找到服務老人的焦點,以提供老人服務。行政院南部聯合服務中心執行長羅世雄先生說:「近日來因著國片熱潮,用影展的方式喚起大眾對老人的了解,是有意義的活動。」由於羅執行長自己體驗過陪伴老人的重要性,因此他也很高興和願意響應,失智老人基金會與聖功基金會此次舉辦的影展活動。研究發現65歲以上的老人有1%會得失智症,比例逐年增加,每增加一歲會增加5倍;意味80歲以上的老人,有四分之一到五分之一會得到失智症。高雄市衛生局蔡龍居副局長致詞時說,「得到失智症的老人比例不小,盼大眾注意」。在少子化與高齡化的社會結構下,除了注重失智症的照護,更需預防和減緩失智症的發生。65歲以上的老人,平常要多運動、多些社交活動、多休閒、多做有益腦部發展的活動。因此除了做好照顧,也需要延緩病發,以減輕不得以需要照顧的負擔。影展上映影片包括Always再續幸福的三丁目(首映)、親情觸我心、明日的記憶、 腦海中的橡皮擦、記得我愛妳、長路將近、手札情緣、尋找失智老人等。首場演出將於97年9月17日下午兩點,於高雄市天主教聖功醫院播出「親情觸我心」,映後由天主教聖功醫院復健科林雪驥主任與觀眾進行對談;Always再續幸福的三丁目首映則於9月18日下午兩點在聖功醫院播出,映後由天主教聖功基金會王秀雯社工師與觀眾進行對談。每一場演出後,都安排了專業人士與觀眾對談,觀眾發問或提出心得分享,還可以獲得限量贈送的「記憶的減法 & 愛的加法」失智照護隨身書一本。聖功同仁及志工們在記者會中以社區劇場「一人一故事」的形式,共同演出「記憶中的愛」,運用詩、布料、即興的節拍與肢體,透過中年女人的台語新詩吟誦、多彩的布呈現出對於家人感謝又複雜的愛、失智者的角色扮演、照顧者的心情雕塑,刻劃出人們對於家人的愛與照顧者的甜蜜負擔。南區老人諮詢服務中心,並於重陽節前特地發行Q版「老朋友問安卡套組」,聖功醫院楊儀華院長表示,聖功醫院承辦南區老人關懷諮詢專線已有10年,今年開始與聖功基金會一起合作,加強推廣老朋友諮詢專線給予社會大眾。在「老朋友問安卡套組」中有一張問候卡、隨身卡以及免付費電話貼紙,讓民眾可以將隨身卡送給老人隨身攜帶,貼紙則可以貼在家中或老人機構的電話上,讓老人家們想要找人聊天、但沒有家人同在時,就可以打免付費電話與志工對談。影展部落格 http://www.wretch.cc/blog/SMIC/27105126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