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力發展

想讓寶寶頭好壯壯?營養不可少!

想讓寶寶頭好壯壯?營養不可少!#智力發展

(優活健康網記者湯蕎伊/採訪報導)父母都希望寶寶能長的頭好壯壯又健康,給寶寶攝取的營養素就是成長的重要關鍵,一歲以前的嬰兒,大多以母乳或配方奶為主食。母乳中含有大約25%的唾液酸,根據研究發現餵母乳的時間越長,兒童智力發展水平愈高,建議哺餵母乳至少6個月。懷孕期間 多吃有助於腦部發育的食物胎兒的腦部細胞在懷孕約2個月左右開始發育,一直到6、7歲即發育完成,懷孕期間媽媽們就可多吃有助於腦部發育的食物,像是富含蛋白質的雞蛋、豆腐、奶類,DHA量豐富的秋刀魚、鮪魚、鱈魚,補充「一人吃兩人補」的燕窩,燕窩中的唾液酸可以增加大腦的唾液酸濃度,幫助提升專注力與免疫力並穩定情緒。燕窩品牌營運長王靜美表示,唾液酸是在1952年由瑞典的生物學家發現的,並在1960年確切的測定出來,人體的體液中也存有許多的唾液酸,像是唾液、胃液、血清、尿液、淚液與人乳中樞神經系統都擁有高濃度的唾液酸。唾液酸對於腦部發育,以及生長組織修復潰瘍、胃酸過多、消化胃液、肌肉生長等均有重要作用。避免攝取高油、高鹽、高精緻糖的食物給寶寶的食材應以新鮮、天然為主,避免攝取易引起過敏的蛋白、花生,也避免攝取高油、高鹽、高精緻糖的食物,以天然食材取代加工製品,不挑食也不偏食,適時補充均衡營養素,必要時可與醫生做溝通討論,用心多一步,才能讓寶寶健康長大。

吃太鹹 小心影響智力!

吃太鹹 小心影響智力!#智力發展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好吃的食物往往是重口味,多油、多糖、多鹽的結果,導致很多慢性疾病,至於兒童若是常吃重口味的食物,不只容易體重超標,更有可能也吃出疾病,甚至是影響智力,兒童不想成為小胖子,在飲食上要少油少糖之外,也得要注意不可攝取過多鹽份,營養師提醒,兒童攝取過多鹽份,會影響鋅的吸收,恐使智力發展受阻,所以,每天鹽份攝取量最好不要超過2000毫克的鈉。 鈉易使血壓上升 影響心血管健康台北市立聯合醫院營養師周千欽表示,飲食中鈉攝取過多,容易使血壓上升,進而引起中風,長期攝取過量鈉,還會使水份代謝異常,不但會影響腎臟功能,造成水腫,並會使心臟負荷加重,甚至會導致鈣質流失,造成骨質疏鬆。 鈉攝取過多 鋅與鉀都會受到影響不只是成年人會因為吃太鹹而使健康亮紅燈,兒童如果攝取過多的鈉,對生長發育是有影響的。周千欽營養師指出,如果鈉攝取過多,會導致鋅吸收受到影響,兒童若是少鋅,智力發展會受阻,而且鈉太多也會造成鉀流失,進而造成容易讓人倦怠與四肢無力。 兒童鈉攝取量 一天不宜超過2000mg衛福部有建議成年人一天鹽份攝取量不可超過6g,而鈉含量不可超過2400mg,至於兒童並沒有特別建議量,但是,周千欽營養師建議,兒童一天最好不宜攝取超過2000mg的鈉,至於飲食中尤其是零食鈉含量不可小看,例如夾心餅乾、洋芋片及運動飲料的鈉含量都很高,還有家長在準備早餐時,最好少用含鈉高的培根與火腿,多用雞蛋與番茄,而水煮鮪魚也比油漬鮪魚少鹽。

美研究指出 手足差兩歲對智力發展有益

美研究指出 手足差兩歲對智力發展有益#智力發展

根據英國每日郵報刊載,兒童研究人員發現,不需要昂貴的補習費或家教補習,若想生出聰明的寶寶,有一個簡單的方法就是,每一胎的間隔最好能在2年左右,美國聖母大學科學家Kasey Buckles的研究首倡兄弟姊妹間的年齡間隔2年,可以為每個家庭帶來好處。在Kasey Buckles的研究中顯示,手足的年齡間隔相差2年左右對家庭最有利,因為若相隔太近或相隔超過2年時,就越容易讓好處減少,因為當父母照顧下一胎幼齡子女時,很可能會忽略到在學孩子的學業成績,所以若下一胎間隔時間在2年左右,父母就不會因為照顧幼齡子女,而忘了投資學齡子女,有助於提升子女們的腦力發展。研究也指出,歷史上有幾個相差兩年可使腦力提升的例子,最著名的像是科學家愛因斯坦與他的妹妹瑪雅。此外這項研究在收入較低的家庭影響更加顯著,因為收入較高的家庭可以用金錢彌補照顧時間的缺乏。無糖口香糖防蛀牙? 專家:吃多了反而會蛀牙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2703口香糖每天吃 當心咀嚼肌肥大!http://w3.uho.com.tw/hotnews.asp?aid=8704男大生嘴歪眼斜 原來是中耳炎作祟http://w3.uho.com.tw/sick.asp?aid=12070

貪吃讓小孩變笨? 醫師認為臨床佐證不足

貪吃讓小孩變笨? 醫師認為臨床佐證不足#智力發展

現代人的飲食習慣,越來越偏向高油脂、高熱量的飲食型態,不僅造成孩童肥胖問題,甚至還有可能讓小孩變笨。大陸遼寧省中醫藥研究院院長郭振武提出,貪吃的小孩會抑制大腦智力發展。署立台東醫院家醫科醫師黃泓碩則表示,大腦的發展是多重因素間相互影響,無法就單一原因下定論。郭振武醫師表示,我們所吃下去的食物,需要透過腸胃消化吸收才能被身體利用,這時候大量的血液會集中在腸胃當中。而小孩的腦部發育需要充足的血液供應,也是小孩成長發育的前提,如果經常讓小孩的大腦處於缺血狀態,發育必然會受到影響。此外,兒童吃得太多會引起腹脹、消化吸收不良,長期下來會變得急躁易怒,對外界事物反應遲鈍,注意力分散。最重要的是,吃太多會促使纖維芽細胞大量增生,促使動脈硬化,因此郭醫師認為貪吃會使大腦過早衰老。黃泓碩醫師表示,目前已經證實,狼吞虎嚥會使腦中的飽食中樞無法獲得滿足,導致吃進過多的食物。至於會不會影響大腦發展,目前沒有任何證據可以證明,臨床佐症也不足。但是飲食過量造成肥胖,容易產生心血管疾病,卻是不爭的事實。黃泓碩醫師解釋,孩童的飲食習慣容易跟父母一樣,如果家中常吃高熱量、高油脂的食物,再加上運動量不足,長期下來容易造成高膽固醇、高血糖甚至動脈血管硬化等問題,使得成人疾病有逐漸年輕化的趨勢。黃泓碩醫師提醒家長,應該建立孩童良好的飲食,多吃天然食物像是高纖維的綠色蔬菜、水果,培養運動習慣,降低疾病發生率。醫師補充,除了吃太多、飲食太油會造成疾病,突然暴飲暴食也是身體異常所發出的警訊。像是糖尿病患者會因為身體器官得不到糖分供給,處在飢餓狀態而暴飲暴食;甲狀腺亢進的人因為代謝快、活動量多,進而發生暴飲暴食的情況;若女性朋友暴飲暴食,有可能是內分泌異常或是卵巢疾病,最好趕緊到醫院就診,及早治療。要讓小孩少吃垃圾食物不發胖 父母態度是關鍵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2660三成七學童飲食亂亂吃 不專心情形差2.8倍http://www.uho.com.tw/health.asp?aid=11978減肥過度也會造成脂肪肝? 醫師:沒錯!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2661

孕婦關節反覆腫痛 原來是”復發性風濕病”

孕婦關節反覆腫痛 原來是”復發性風濕病”#智力發展

黃小姐(化名)去年七月懷第二胎時,於某天發現左手背腫脹疼痛,休息幾天後腫脹又自行緩解,原以為是使用電腦過度,但過幾天又換成右手拇指腫痛,接著換成右膝腫痛,疼痛就這樣反覆於手指、手腕、膝蓋或腳踝發生,每次都是單一關節發作,並於一週內恢復。黃小姐原以為是痛風,但血中尿酸值很正常,經醫院詳細檢查後,診斷她是罹患復發性風濕病,但當時擔心治療影響胎兒,於是僅選擇於急性期以口服藥物治療。今年三月順利生產後,黃小姐發現關節腫痛發作越來越頻繁,每次發作時侵犯的關節數由單一個增加為二至三個,緩解的時間也由一週延長為二至三週,甚至持續腫痛超過兩個月,尤以早上起床時症狀特別明顯。光田綜合醫院風濕免疫科主治醫師洪國棟表示,像黃小姐這種狀況,已由復發性風濕病進展成為類風溼性關節炎,只要給予類風溼性關節炎的藥物治療後,關節炎就會逐步改善。洪國棟醫師表示,復發性風濕病好發年齡為20至50歲之間,但其他年齡層也可能發生,男性與女性比率相同,常以手指、腳趾、手腕、腳踝與肩膀關節紅腫熱痛表現,但也可能以關節旁組織發炎或腱鞘滑膜炎表現。每次發作大多侵犯一或二個部位,很少同時侵犯三個部位以上;即使不治療,大多也會在數小時至數天內自行緩解,很少會持續發作一週以上。兩次發作間期可由數天至數年之久,不發作時病患不會感到任何不適。此病目前確切原因不明,大部分病患無特定誘發因素。發病多年後約有一半患者仍停留在復發性風濕病,但約有三分之一患者會進展成類風溼性關節炎,部分患者也可能進展成其他自體免疫疾病,包括紅斑性狼瘡等。由於該項疾病易被診斷成痛風,故需透過詳細問診、理學檢查與實驗室檢查加以鑑別診斷,尤其停經前女性罹患痛風的機會不高,若有關節反覆腫痛情形,應考慮復發性風濕病之可能。而痛風患者大多先由腳趾或踝關節開始侵犯,較少一開始就侵犯手指或手腕關節,也較少以關節旁組織炎或腱鞘滑膜炎表現,因此若病患發作方式非典型痛風表現,也應考慮復發性風濕病的可能。復發性風濕病的治療,在急性期以非類固醇抗發炎藥物為主,急性期過後即可停藥。但有些病患關節炎發作十分頻繁,洪國棟醫師建議,則可給予免疫調節藥物,以降低發作頻率、減少發作時侵犯關節數,縮短發作天數。若病患由復發性風濕病進展成類風濕性關節炎,則需使用改變病程抗風濕藥物,同時配合物理治療等,使關節炎獲得改善。而近幾年來,隨著腫瘤壞死因子擷抗劑等新型生物製劑上市,即使過去對傳統抗風濕藥物治療效果不佳之病患,其治療成果也可獲得大幅改善。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