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療法

癌症有望可預防?整合療法提高存活率

癌症有望可預防?整合療法提高存活率#整合療法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不論你是誰,癌症這兩個字都會瞬間引起你的注意,而且極少有人能逃脫它的某種影響。即便你自己尚未有跟這個可怕疾病搏鬥的經驗,身邊無疑也有這樣的人。統計數據讓人一目了然:‧ 不管男女,約有40%的人在有生之年會罹患癌症‧    估計2016年,有近170萬個癌症新病例‧    癌症每年會在美國造成近60萬人死亡‧    癌症死亡病例占全球總死亡人數近25%‧    三分之一以上的癌症患者說,他們「非常擔心」因為高昂的醫藥費而破產所幸在這一連串的壞消息當中,還是有一道曙光破雲而出!美國癌症學會指出:「有極大比率的癌症病例是可預防的。」換言之受過營養學、調整生活方式、壓力管理、排毒、平衡荷爾蒙及免疫調節訓練的醫師有一個獨特的機會,可以大幅降低患者癌症確診的機率。如果你正在對抗癌症,那麼最先進的整體療法(holistic therapy)可以幫你贏得勝利,並提供你所需要的幫助,使癌症永遠不會死灰復燃。雖然常規癌症治療有它的作用,但仍有力有未逮的局限性。這些限制以及對嚴重副作用的懼意,促使許多人把輔助療法和另類療法納進了癌症治療計畫之中。事實上,美國的「國民健康訪問調查」(National Health Interview Survey)顯示,高達65%回覆問卷的罹癌者都已開始使用輔助療法。即便如此,我們還是從很多癌症患者那裡聽到一件令人氣餒的事:很多腫瘤科醫師和常規治療醫師,不熟悉用營養和整體醫療來治療癌症及降低復發風險。儘管有一些腫瘤科醫師會因為學習範圍不包括輔助療法與另類療法而感到沮喪,以至於他們必須「跳出框架」,從非常規的管道去學習;但是,還有許許多多的西醫對整體療法的應用不感興趣,不論證據已證實它們確有療效,也不顧及患者的迫切需求。個人化的抗癌計畫才能事半功倍在當代的醫療體系中,沒有一個醫師能無所不知,而癌症整合療法(integrative oncology)的目的就是把所有可用的資源(常規醫療和整體醫療)考慮在內,不僅用來預防癌症,也在真的罹癌時能夠給予更好的治療。我們知道人都是一個個獨一無二的個體,每個病例當然也不盡相同。有時候我們需要優先考慮常規醫療,但是幾乎在所有的情況下,併行一種或多種整體療法可用於補強常規醫療,以減輕副作用,使存活機率提到最高。舉轉移性乳癌為例來說明,常規醫療可能包括化學治療、手術、放射線治療及抗雌激素藥物。但在治療期間,患者可以從外加的整體醫療受益,例如改變飲食習慣、攝取營養補充劑,或加入排毒療程、靜脈營養注射(例如高劑量維生素C靜脈注射在抗癌時,有助於減輕最嚴重的症狀,以及緩解噁心、疲乏、焦慮或失眠等副作用)。一旦完成常規治療後,還可應用整合療法和自然療法來降低復發風險,包括飲食和生活方式的選擇,並可能使用特定基因的營養建議(稱為「營養基因體學療法」)。整體醫學的領域廣袤無邊,可能令外行人和醫師望而卻步。然而,癌症整合療法永遠是把身為癌症患者的你、你的家人以及你的支援網絡擺在第一。整體療法或常規治療只取其一,對患者都是不利的選擇。當醫師漠視有效的治療方法時,不論這些方法來自哪裡,他都不是在做對你最有利的事。如何在這兩個系統之間取得平衡,是打敗癌症的關鍵。(本文作者/馬克.史坦格勒、保羅.安德森)(本文摘自/超效抗癌:40年臨床經驗證實有效提升生活品質、延長壽命的關鍵輔助治療/三采文化)

癌症整合療法新寵?醫師:菇蕈類提升免疫力

癌症整合療法新寵?醫師:菇蕈類提升免疫力#整合療法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根據行政院衛生署所公布的國人十大死因,癌症多年高居第一,對於國人來說,癌症的治療與預防也就變得相對重要。藥師王唯正說明,除正規醫療之外,目前也有越來越多民眾會以保健食品的方式輔助治療,像是巴西蘑菇(俗稱:變種原茸)就是癌症輔助食品中的重要角色。根據日本的研究報告指出,約有九成採用整合療法的癌症患者是使用保健食品或營養補充品,其中有六成是使用巴西蘑菇。預防醫學專家洛桑加參醫師指出,經實驗證實,菇蕈類對於抗腫瘤、降血糖、降血壓、降膽固醇、抗病毒等有很大的功效,但要達到這些功效,機能性多醣體濃度一定要夠!其中,以抗腫瘤的角度而言,菇蕈類號稱是免疫調節劑,萃取出的高分子多醣體可以達到刺激體內巨噬細胞活化,分泌腫瘤壞死因子,促進抗體產生,增強自然殺手細胞和T細胞來殺死癌細胞,同時增進人體的免疫系統,推動人體的自癒能力,達到抗癌的效果。藥師王唯正表示,在許多研究中發現,巴西蘑菇富含多種其他蕈類所缺乏的多醣體、多酚氧化酵素等各種免疫活化物質;國外研究也證實服用巴西蘑菇後,對於人體免疫都有所幫助。但無論是巴西蘑菇還是其它的營養補充品,都必須考慮原料來源以及是否有經過妥善的品質把關,以確保使用上的安全。想瞭解更多關於巴西蘑菇輔助癌症治療的內容嗎?即日起至5月15日至優活健康網「優活調查局-巴西蘑菇『治』癌?『致』癌?」活動,看提示回答問題,還有機會抽大獎! 活動網址http://www.uho.com.tw/event/201303/index.asp

中西醫整合療法,病患有福氣

中西醫整合療法,病患有福氣#整合療法

中西醫協同戰略如果一個西醫師從來沒有瞭解過中醫、沒有使用過中藥,他是否有資格說中醫藥會害人生病、讓人變成尿毒洗腎?中西醫乃至另類醫學又該如何攜手共創醫學界的新里程?西醫好?還是中醫好?或許我們曾經在媒體上看到「庸醫誤人」的例子,有時是西醫、有時是中醫,弄得大家生病時無所適從、不知如何是好?甚至兩者還互相攻訐指責,西醫說中醫不好,吃中藥會讓人腎功能壞掉!中醫也說西醫是偽科學,只知治表、不知其本……。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爭論而莫衷一是呢?我認為是「瞎子摸象」的結果。很多用中藥醫好的人並不會去給西醫看,所以西醫在臨床上看到的都是中醫失敗的案例,指責便由此而起;相同的道理,在西醫失敗的人才會去看中醫,所以中醫亦理所當然的為西醫下了負面的評論。無論何者,這些都流於「以偏概全」的桎梧之中。不該斷言誰對!誰錯!西醫的醫學教育在台灣其實非常完整,但因為西醫多由化學的角度來看待人體,所以某些基本的理論是否正確?值得商榷!相較於西醫,以往中醫醫學教育相對是缺乏而不足的,甚至早期台灣只有中國醫藥學院有中醫系,畢業後由於出路問題,又大多投入西醫的臨床領域中,因此造成受過完整醫學教育的中醫師嚴重不足。西醫也是一樣,即使沒有醫療糾紛,同樣一個學校、同一家醫院培訓完成的醫師,也有醫術好壞的差別。因此除了醫學種類的選擇之外,還需考量「人」的因素,這就是為什麼我們成立「中華民國另類醫學醫學會」,一定要求是衛生署所認可的中、西、牙醫師的原因,我們不希望商業行為與過度的包裝,造成社會大眾對另類醫學的誤解。中西整合,病患有福氣既然中、西醫學各有其利弊,如何整合中、西醫學運用在臨床治療患者,身為醫師的人一定要明瞭兩者各自的優缺點,再依照「急則治標,緩則治本」的原則,使用其中一種或合併使用兩種不同的醫療模式,實踐「以患者為中心」的目標,並尋找對患者最有利的醫療方法。「標本兼治」的行醫原則從小我就是個過敏體質的小孩,經常性眨眼、過敏性鼻炎,天氣一變就咳嗽,每一兩個月就扁桃腺發炎一次,一緊張就拉肚子……;初中時,更因蕁麻疹發作,全身紅腫、奇癢無比,而在上課時被送到保健室。慢性結膜炎更是我的「青梅竹馬」,眼科醫師只會開類固醇及消炎的眼藥水給我,所謂「久病成良醫」,日後我還教患者把眼藥水放在冰箱冷藏後冰涼使用,效果更好!上述這些症狀總是一再重現而無法治癒,而三十歲時,我的血壓即高過一百六十/九十,四十四歲的我就得了心肌梗塞;而我的父親四十一歲就中風,在在證實家族上的遺傳,確實對我影響甚鉅!當然家族遺傳是造成我毛病眾多很重要的原因之一,但當我在尋找各種另類醫學方法治療我的心肌梗塞時,隨著心臟功能的恢復,漸漸的發現我的鼻子、氣管、眼睛、皮膚、大腸也都逐一地恢復健康;這時候我才頓悟到、這就是中醫「火剋金」的理論!從小只知道去治療鼻子、氣管、眼睛、皮膚、大腸,卻不知道這些症狀只是其「標」、而非其「本」,因此治療效果一直很差!所幸心肌梗塞的發作,讓我了解身體真正病因的「根本」!古書所謂:「標本兼治」的精髓,從此深植於自己的腦海與行醫的過程中。我對患者的症狀與疾病懂得用多元角度的觀察,也繼而發現台灣像我這樣「火剋金」的患者實在太多了!所以我真正的希望「為人醫者」應以「標本兼治」的原則,以「人飢己飢,人溺己溺」的同理心,以「良相治國,良醫治病」做為終身職志。 病症觀點中西醫不同台灣的中醫師分為幾大派:一是祖傳、家傳,再經過中醫師特考;二是正統中醫學系培訓而成的;另一種則是開放讓西醫修習中醫學分班,簡稱為「西學中」,可以在二年的學分完成後,比照中醫系透過中醫檢覈考試,取得中醫師執照;但這個門檻在五、六年前被封閉了。現在若想學中醫,唯有重新考中醫學院一途,如此一來,以往的西醫師無法窺究中醫之原貌,也無法瞭解什麼叫中醫理論和藥理概念;更何況使用中藥協同西藥治療疾病,當然也會令一些西醫師因而抵制中醫,直接阻礙了中醫的進步,也阻礙了病患與醫師同時能夠了解中西醫整合的優點,甚為可惜!優勢互補更見發展舉例來說,我遇過一個動完乳癌手術的患者,開刀的醫師告訴她:「妳的腫瘤已經變小了,所以不用做化療。」可是腫瘤科醫師卻說:「希望妳做六次的化療,因為如果妳不做化療,五年的存活率是六十%,但如果妳做化療的話,五年的存活率會提高到七十四%。」中西醫整合借鏡日本在日本,西藥和中藥可以開在同一個處方箋上(日本稱中醫為「漢方醫學」),也就是由同一個醫師在同一個時間、對同一個患者同時處方中藥和西藥,且可同時服用,因為唯有醫師才能瞭解西藥和中藥藥物成分究竟會有相乘的效果?或是互相砥觸的效果?中西藥可否同時服用?西(中)醫經常患者說:你原來服用的中(西)藥,要和我開給您服用的西(中)藥,間隔1-2小時服用,真的是如此嗎?我在臨床醫療中也經常有患者這樣問我:「中、西藥可否同時服用」?我反問他們:「維他命C(西藥)」和「橘子(中藥)」可否同時吃?他們回答:「可以」,我再問:「維他命C」和「壞掉的橘子」可否同時吃?他們回答:「不可以」,我再問:「維他命C」和「壞掉的橘子」可否分開吃?他們又回答:「不可以」。因為「壞掉的橘子」不可以吃。所以重點不是中、西藥可同時服用或一定需要分開服用,而是這些中藥或者西藥是不是適合這位患者服用。所以,當醫師在說:「中、西藥應否同時或分開服用」時,應該考量的是醫師對另外一類型的藥物種類與療效,是否真正的了解。而不是隨口說一句:「中、西藥要間隔一到兩小時服用」。就像「鋼琴(西樂器)」與「二胡(中樂器)」可否同時演奏,如果鋼琴演奏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而二胡拉的是「王昭君」,當然不可同時演奏,如果「鋼琴」與「二胡」同時演奏「王昭君」,當然可以同時演奏,重點是兩者是否演奏相同的曲目,如果各奏各的調,當然兩個樂器不能同時演奏,如果演奏的是同一個曲調,那同時演奏又有何仿。也就是說如果中、西藥都是適合這個患者的頻率,此時中、西藥一起服用當然是可以的,何況中、西藥物能互補所短,對治療患者疾病更為有效。就好像交響樂團多種樂器,同時演奏同一個曲目又有何仿。何況多種樂器共同演奏,更能發揮這個曲目的效果。因為我們為患者篩選出的中、西藥都是符合患者身體的頻率,因此當然可以同時服用。 以病患為中心才是好醫生國家衛生研究院院內研究業務處張前處長曾表示:「中西醫整合,應該由同一個醫師來執行,才不至於在同時使用中西藥時,無法顧及藥物之間互補之功能及單方面藥物不足之處。只是國內同時瞭解、研究、使用中西藥物的醫師甚少,又,礙於法令,同一個醫師,不允許同時處方中西藥;造成同時使用中西醫藥物來治療患者的醫師太少,這是我國醫藥上極需改進的地方。」可喜的是,台灣醫療界已漸漸覺醒。自二OO六年起,行政院衛生署開始致力為傳統醫學與現代醫學搭起溝通對話的橋樑,並舉辦中西醫整合相關議題之論壇,希望能推動中西醫學整合,並提出其合作的具體可行方案;混沌之際露出了一絲曙光,令人深切期盼。國內外全力推動整合醫學①行政院衛生署長侯勝茂於二OO六年十月三十一日出版之「傳統醫學與現代醫學對話論壇專輯」的推薦序中指出:「衛生署將二OO六年訂為『台灣傳統醫藥成果貢獻國際啟動年』,以期能與國際接軌,另並寬列經費,大力推動現代醫學與傳統醫學之交流,冀能取長補短,以便為中西醫搭起溝通對話的橋樑,達成不論何種醫療形式,均以病患為中心之醫療。」②二OO六年世界衛生日,衛生署發表「通力合作,增進健康」之「從開啟傳統醫學與現代醫學對話的啟動與機制」文中,特別提到自二OO四~二OO七年,衛生署陸續委託中華醫藥促進基金會執行「落實WHO傳統醫藥與現代醫藥全球策略──中西醫整合全人照顧模式之探索研究」,在過去兩年該計畫已完成七場系列論壇,往後兩年將再舉辦八場。每場次論壇均依不同議題,分別邀請各醫學院中西醫藥界專家學者研究討論,針對中西醫藥術語的異同、台灣中西醫的整合、西醫診斷併用中醫辨證及教育現況等議題展開對話,進而提出具體可行的合作方案。③世界衛生組織WHO於二OO二年五月二十六日發表之「二OO二~二OO五年傳統醫藥全球策略」中,建請全球一百八十餘個國家,將傳統醫藥納入該國的醫療政策,並整合於其醫療體系之中。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