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

周末愛吃早午餐?專家揭真相:有錢有閒「是裝出來的」

周末愛吃早午餐?專家揭真相:有錢有閒「是裝出來的」#周末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每到週末早晨,你常常想要多睡一下,好打算吃頓11點的早午餐嗎?但記者出身的卡特里娜・翁斯塔(Katrina Onstad)卻指出,如果你是平常工作忙碌,無暇顧及生活的人,卻願意周末排上2個小時的隊,只為了吃到「看起來漂漂亮亮」的網美早午餐,可能代表你正在證明,自己其實已經被工作壓力綁架!以下是《周末改造計畫》一書摘文:傻瓜才吃早午餐?!在我家附近角落有一間小餐館,名叫「救命恩典」,裡頭擺了10張左右的桌子。每張桌子上通常會放一只小花瓶,裡頭插著一朵花,不規則形狀的瓷瓶十分討喜。他們家的拉賈斯坦炒蛋和焦糖香蕉配法國吐司非常好吃,而且我還曾看過麥可.塞拉(Michael Cera)跟奧布瑞.普拉扎(Aubrey Plaza)一起在那裡吃早午餐。眾所周知的是,去「救命恩典」用餐大多時候都得排隊,長長的隊伍往往排滿人行道;星期天早上,甚至要排上2個小時。說實在,這真的很離譜。星期天花2個小時排隊等候,只為了跟麥可.塞拉同在一間餐廳用餐,喝上一杯越南冰咖啡?!要知道,你永遠拿不回來這2個小時!不過,早午餐代表著我們跟時間的關係。它是一種休閒的宣言,一個幾乎完全與週末相關的行為:沒有人平時會約吃早午餐談公事的。它是閒暇時間裡立下的一個樁,但這個樁造成了一個漏洞,使閒暇時間逐漸流失,而且是大把大把地流失。早午餐是英國人發明的;這個詞最早出現在1895年《狩獵者週刊》的一篇名為〈早午餐:一個請求〉的文章裡。該文作者蓋伊.貝林格(Guy Beringer)寫道:「早午餐是歡愉的、社交的,且情緒高昂的。它讓你變得愛講話;它讓你保持好脾氣;它讓你對自己、也對同桌朋友滿意;它能掃除一週以來的煩惱、讓你頭腦清醒。」早午餐是世界各城市裡最強大的世俗儀式之一,畢竟「愛講話」是人際交往的關鍵。它在21世紀之前就已經存在,而且其他文化裡也有類似的形式:如中國的早茶和法國的大早餐(le grand petit déjeuner)。周末吃早午餐是種炫耀消費今日的都市早午餐,往往是大家參照無數篇美食攻略中的一篇,約好一起去朝聖;它們多半是排隊名店,而且在店家的Instagram上通常會刊出格子鬆餅和餡餅之類的美食照片。20幾歲時我們是相約找餐廳一起喝酒,如今成為30幾歲的年輕父母,則約好一起去吃早午餐(唯有吃這一頓飯時,孩子吵鬧不會遭人抗議)。換句話說,早午餐感覺就像社群和連結,這兩者都是我們必須在週末用心栽培的東西。不過,作家孝恩.米卡勒夫(Shawn Micallef)在其著作《早午餐的問題》(The Trouble with Brunch)裡,卻把這頓飯當成一種炫耀消費、浪費大量時間的行為。米卡勒夫的這本小書其實主要在談「階級」;他認為,一個人會不會花14美元買雞蛋,是判斷可支配所得多寡的一項重要指標。米卡勒夫指出,昂貴的美食通常只是餐廳把先前沒用完的食材拿來烹調,再用大量的濃郁醬汁掩蓋而已。此外,餐廳外的排隊長龍(就像我每週日在家附近餐館外看到的那種)正突顯出裡頭用餐客人一副霍布斯式漠不關心的嘴饞模樣,絲毫不在意外頭等候的客人正飢腸轆轆貼著玻璃窗看著他們。米卡勒夫還寫道,吃早午餐時,「同理心」並不存在。早午餐的反對者幾乎和它的支持者一樣多。2012年,紐約《每日新聞》聲稱:「早午餐是美國豎起沾滿楓糖糖漿的中指,叫現實世界的煩惱滾蛋的慰藉。」2014年,鼓擊樂團(The Strokes)主唱朱利安.卡薩布蘭卡斯(JulianCasablancas)在《GQ》雜誌採訪中說明他搬離紐約市的理由:「我不懂為什麼有那麼多人——嗯,白人——要在週六下午吃早午餐?」這位搖滾巨星將早午餐視為愚蠢週末活動的想法,靈感其實來自於另一篇反週末的文章,標題為〈傻瓜才吃早午餐〉。米卡勒夫坦承,自己也會吃早午餐(儘管他很少有人邀他。這點並不意外)。20多歲時,他從家鄉安大略省溫莎市搬到多倫多——溫莎是座勞工城市,與美國的底特律市只有一湖之隔。在他成長過程裡,早午餐要在特殊日子才會吃——像母親節他們會去宴會廳或高爾夫俱樂部聚餐。在多倫多,米卡勒夫的同事都是受過高等教育、市區長大的知識工作者,他每週都被他們拖去吃早午餐,幾乎沒有樂趣可言。在大城市吃早午餐往往很擁擠,不僅有礙消化,對聽力也有害處。令人驚訝的是,每一間早午餐餐廳的設計風格都很雷同,只有些微差異:超級「真實」的農莊餐桌以及妃絲特的音樂;白色的牆壁和某個純真年代的復古展示品。我們在很多城市吃過時尚的早午餐,在底特律、倫敦和多倫多,到處都可以看到生鏽的牛奶罐,它儼然是熱門的裝飾。為什麼這麼無趣的盲從運動會一直延續呢?早午餐背後的悲慘意義在一家圖書館式咖啡廳裡,我和米卡勒夫坐在一起,他戴著黑框眼鏡和軟呢帽,一副標本研究學者的模樣。我問他:在大家都十分忙碌和工作過度的情況下,怎麼還有辦法騰出2個小時的時間去享用早午餐呢?(其實應該要算4個小時,加上排隊,還有廢話講不停的服務生。)他回答說:「我猜想,早午餐是一種炫耀的休閒,是一種奮力抵制忙碌的行為。我們在宣示:現在不准工作;這就像是要逃離一艘船身進水的破船。他們想讓大家看看,朝九到晚五不間斷的工作、24小時的忙碌並沒有榨乾他們。」照這樣的說法,早午餐還滿悲慘的:這是努力在週末拿回休閒、拿回快樂的一項嘗試。但問題是,早午餐往往不是那麼快樂。米卡勒夫把早午餐視為一個階級的象徵,是創意工作者向人展示自己成功的一種方式。即使這樣的成功是裝出來的。許多創意工作者說穿了就是合約工,做完一個換下一個,工作時間長、又不穩定;再說,他們升遷的機會少之又少。雖然他們或許有創意的本錢,卻沒有雄厚的經濟本錢。享用早午餐既需要金錢、也需要時間,但許多吃早午餐的人其實兩樣東西都很少。所以,早午餐只是個假象,用來偽裝自己是個穩定的中產階級。米卡勒夫寫道:「它只是一場展現休閒的盛大演出,但本身一點也不休閒。」(本文摘自/週末改造計畫:讓身心關機2天,打造快樂的365天/時報出版)

週末狂追劇 過多「被動娛樂」更孤獨

週末狂追劇 過多「被動娛樂」更孤獨#周末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到了「過度放縱週末」的時代後,這種共同體驗的娛樂卻出現一種扭曲的新形態。這種新的娛樂模式是馬拉松式的,而這種馬拉松卻是一種單人的作為。電玩遊戲永不結束 無形中蠶食週末甚至人生近年來電玩產業的龐大商機,已經遠遠超過電影和音樂產業;這不禁令人聯想到居住地下室的蘑菇男人(可以想見,大多數應該是男人):長期不見天日、也沒有生活可言,成天戴著耳機互相射擊。不過,電玩遊戲並不全都是被動的娛樂形式。死忠遊戲玩家的另一半或許會抱怨自己成了電玩寡婦或鰥夫;但有趣的是,根據網路研究人員證實,如果夫妻雙方都一起玩雙打遊戲,那麼電玩其實可能有益於婚姻,這等於是一種強化版的共享娛樂。再說,多數遊戲都是互動式的,而且是跟其他玩家一起參與,即使彼此的連結是透過網路遠端連線的。相較於一個世紀前的娛樂活動,電玩遊戲(無論是APP或是線上遊戲)不同之處在於它們與時間的關係:電玩遊戲不必結束。每本書都有最後一章、每場棒球比賽都有最後一局;但打電玩遊戲時,你的生命值極有可能永遠不會歸零。由於它們永不結束的特性,電玩遊戲可能無形當中就蠶食掉一個人的週末,甚至人生。週末狂看電視上癮 影響家人相聚時間當然,以前人們針對電視也有過許多相似的評論,說它是讓人智商變低的「傻瓜映像管」。正如尼爾.波斯曼(Neil Postman)於一九八五年提出的警告:我們正在「娛樂至死」。我認為,狂看電視比我們以前數十年來狂聽廣播的情況還更糟糕。它不但更加被動,還會不斷偷走我們的白天和黑夜,我們卻絲毫感覺不到時間的流逝。如果你坐在電視或電腦前觀看每一季的《法庭女王》,其他什麼事都不做,就要花掉你整整三天的時間。要是觀看完整七季的《白宮風雲》,則會蠶食掉你整整五天的人生。再說,久坐還會對生理造成影響,包括行動遲緩和體重增加。況且,狂看電視還會把你變成一個混蛋。我之前在追《幸福谷》這部英國連續劇,主角是約克郡某毒品泛濫小鎮裡的一名女警。我花了整整五天看完八集,其中還包括一個週末,我整個人、整個心神全都沉浸在劇情當中。當我小孩沒有早點上床睡覺、好讓我回去追劇的時候,我就會責罵他們。我甚至裝病不跟家人去吃早午餐,故意營造出碰巧可以看電視的機會:「我只需待在一個涼爽陰暗的地方(如地下室),躺在某個舒適的家具(如沙發)上,剛好它對面就有一台……嗯,怎麼說呢?一台電視吧?」這真的很卑劣,不過還是結束了(這跟上癮不一樣)。但在接下來那一週裡,我都在為自己跟那名傲慢自大的倫敦東區警察局長結束單方面關係而哀悼不已。一個只有被動娛樂的週末 是白白浪費的週末在一項針對狂看電視的研究測試裡,受測者聲稱自己在看完最後一季連續劇後,會感到沮喪。投入大量時間的你會得到什麼樣的回報呢?那些曾經常跟你出去的朋友不再理你。從好的方向想,《幸福谷》真的很好看。在當今電視的黃金時代裡,電視節目不再像以前不費腦力,人們很容易沉迷劇情當中,一下子六個小時就過去了。一九七○年代時,星期六我可以一整天連續觀看《脫線家族》、《愛之船》、《歡樂時光》和《神祕島》,這都是電視台特別安排讓觀眾看個過癮的大放送。借用伯特蘭.羅素的話來說就是:一個只有被動娛樂的週末,是白白浪費的週末。當然,我們偶爾都需要滿足自己的欲望,去看一場多倫多藍鳥隊的棒球比賽,或是看一整季的《波特蘭迪亞》。無法否認地,做為一名旁觀者,能夠得到一瞬即逝的快感,讓整個人振奮起來。把被動娛樂變得社交化 週末就會過得更好然而,過多的被動休閒只會危及本來就已經匱乏的臨在感。過多的被動休閒是一種唯我獨尊,缺乏與他人之間的接觸(跟別人共享一個空間),而後者正是建立社群不可或缺的元素。隻身一人的追求可能帶來孤獨感,但我們今日的生活卻大多設計來體驗孤獨,這是前所未有的。感覺上,科技正在一點一滴把我們推向符合自身審美觀的洞穴。在那裡面只存在我們感興趣的事物、聆聽自己專屬的音樂、閱讀我們手機推薦的文章,我們全然是透過本身唯一的鏡頭去觀察世界。我們已經固化自己的社交習性和品味,確立自己想做的事和經驗,一切都沒有再延展的必要。此時不妨聽從專家的建議:盡情放縱吧!選幾個你非看不可的節目,但不要通宵追劇。「害怕錯過電視節目症」(FOMOTV)肯定會偷走你的週末;確保你好好吃頓飯之後再來觀看,而且別在臨睡前看(這可能會干擾睡眠)。最好找人陪你一起看,邊看邊聊天(沒錯,就是聊天!)。把被動娛樂變得更加社交化的話,你的週末就會過得更好。(本文摘自/週末的快樂效應:不被超時工作與忙亂瑣事綁架,順利切換「假日模式」,找回久違的週休生活/時報出版)

周末天公伯易變臉 各地均有機會出現短暫陣雨

周末天公伯易變臉 各地均有機會出現短暫陣雨#周末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中午明明還是豔陽高照的天氣,怎麼一到下午天公伯突然變臉,落下令人措手不及的大雨,如沒帶雨具的民眾,不免要被淋成狼狽的落湯雞,相信這是近期來許多人的寫照。而根據中央氣象局的資料顯示,這一個周末,因受到南海低氣壓外圍雲系的影響,中部以北,午後都有機會出現雷陣雨,東部及南部地區則局部會出現降雨,提醒民眾,周末出遊攜帶雨具,才不會壞了興致!周末持續高溫 濕度高較悶熱氣象局表示,受到南海低氣壓外圍雲系的影響,風場較偏東南風,水氣較多,因此週末仍為有局部短暫陣雨、午後短暫雷陣雨的天氣型態。而這周末,大致上全台地區仍維持高溫,各地高溫可達三十三度以上,但因為全台水氣偏多,因此會較為悶熱。天公伯臉色難測 民眾出門應攜帶雨具對此,提醒民眾,這一個周末出門時,下午各地都有機會出現降雨的情形,為避免被突如其來的大雨淋濕,提醒民眾周末出遊應隨時攜帶雨具,另外,要前往山區的民眾,更要小心午後降下大雨,堤防山區土石流,以維護自身安全。

周末又大雨!18日又有一波梅雨鋒面滯留

周末又大雨!18日又有一波梅雨鋒面滯留#周末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近期,台灣天氣每天都呈現不穩定的狀態,早上可能是晴朗的好天氣,一到下午天公伯突然變臉,雨大得令人措手不及,使得雨傘成了民眾出門必備良品。而殷殷期盼大雨快停的民眾,可能又要失望了,因為這一個周末,會有一波新的梅雨鋒面滯留台灣,恐怕周末不但不會放晴,雨反而會大到讓想出外踏青的民眾滿肚子怒氣。又要下大雨!晴天娃娃掛一百個都沒用。中央氣象局預報中心主任鄭明典表示,18日將有另一波梅雨鋒面滯留,而「梅雨」是一年之中僅次於颱風的重要降雨,入梅後,等同進入防汛期,豪大雨發生機率變高。由天氣系統預報來看,最接近這個時間的梅雨季鋒面到達時間是在18-19日之間,所以今年入梅時間綜合判斷結果就是5月18或19日。而因為台灣開始入梅,未來幾天台灣的天氣勢必會變得更加不穩定,因此本周周末,氣象局則預測,新的梅雨鋒面周六報到,加上西南季風的攪局,南洋環流的高壓退去,本周末的雨勢將會更大。因此,也提醒民眾周末出門記得攜帶雨具,以免遭突來的大雨淋得措手不及。

周末空氣品質差 冷氣團南下恐伴隨沙塵

周末空氣品質差 冷氣團南下恐伴隨沙塵#周末

根據中央氣象局天氣預報,3月24日將有中國大陸冷氣團南下,並持續至25日。環保署表示,由觀測資料及模式模擬顯示,中國大陸沙塵及空氣污染物可能伴隨這波冷氣團南下,影響我國空氣品質,提醒民眾避免在戶外從事劇烈活動,並注意防範呼吸道疾病。沙塵暴自東亞地區發生後,若可能影響到我國,一般約需24小時至36小時以上,沙塵隨著東北季風南下影響到我國之空氣品質及能見度,嚴重亦曾發生泥雨天氣現象。環保署同時指出,由於春季期間天氣變化較大,這波冷氣團對空氣品質的影響程度,將因降雨型態等氣象條件而有所不同。環保署提醒民眾注意周末這二天空氣品質變化,同時呼籲民眾多搭乘大眾運輸工具,減少汽機車空氣污染物排放。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