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窘迫

夜驚魂!病毒性哮吼常發生於季節交替

夜驚魂!病毒性哮吼常發生於季節交替#呼吸窘迫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哮吼」是一項兒童常見的疾病,主要是由於咽部會厭處嚴重發炎而引起上呼吸道阻塞的症狀,也是兒童急性呼吸窘迫最常見的原因之一。哮吼常在季節交替時發生,臨床觀察此時會增加約2-3成,與副流行性感冒病毒肆虐的時間相符,可透過聽診、詢問病史、X光檢查辨別。常見於6個月至3歲的兒童,亦可見於學齡前兒童或三個月大之嬰兒,學齡兒童則較少見;男童罹病的比例略高於女童。2歲的浩浩兩三天前開始出現咳嗽與流鼻水等感冒症狀,家人發現早上聲音變得沙啞,傍晚開始呼吸淺快且看起來很不舒服,吸氣時有怪聲,因此就醫。身體檢查發現吸氣時有喘鳴聲(stridor),且咳嗽聲很深、低沉、如同小狗叫;X光檢查發現聲門下氣道狹窄,診斷為「病毒性哮吼」。經過腎上腺素蒸氣治療與類固醇肌肉注射,呼吸費力的狀況改善,給予症狀治療藥物後返家觀察。病毒性哮吼 常於夜間惡化或發作哮吼是以感染為主,一般以病毒性感染居多,其中以副流行性感冒病毒第一型與第三型為主。通常在一般感冒症狀出現後的5~6天後發生。書田診所小兒科主治醫師戴季珊表示,病毒性哮吼為病毒感染後喉部與聲門下氣道黏膜發炎腫脹,造成呼吸道顯著的狹窄,讓病童出現聲音沙啞、吸氣時喘鳴、咳嗽如狗吠,甚至是呼吸急促與呼吸困難的症狀。常於夜間惡化或發作,嚴重時可能導致上呼吸道阻塞、呼吸窘迫、呼吸困難甚至危及性命。氣喘與哮吼的差異有些家長在聽到夜間咳嗽時會想到是不是氣喘發作,戴季珊醫師說明,兩者常在夜間發作,但是完全不同的病症,哮吼是上呼吸道疾病,因喉部與氣道組織腫脹,吸氣比吐氣困難,咳嗽如狗吠;氣喘是下呼吸道疾病,支氣管因發炎收縮,吐氣比吸氣困難,呼吸音如同吹哨子。哮吼具有傳染性哮吼症狀輕微者僅需居家支持性療法並注意水分補充;對於平靜時呼吸有喘鳴聲(stridor)、呼吸窘迫、躁動不安的病童,則須尋求小兒科醫師的評估,並給予腎上腺素噴霧與長效、強效類固醇(口服/肌肉注射/靜脈注射皆可),使得呼吸道水腫的情況得到控制與改善,嚴重時須住院治療。最後戴季珊醫師提醒,哮吼如同一般感冒也會有傳染性,因此當家中有人罹病時應特別加強清潔衛生。哮吼在初期症狀與感冒類似,但會出現深沉如狗叫的咳嗽聲,且經常在夜間惡化。當確診有哮吼後,平靜呼吸時有喘鳴聲、呼吸困難、臉色蒼白或發紺、流口水或吞嚥困難、虛弱、症狀惡化或進展快速、病程超過七天以及使用呼吸輔助肌肉(胸骨上區域凹陷或肋緣下凹陷)等情況,須盡速就醫。

早產女嬰低於千克 發育不全危險多

早產女嬰低於千克 發育不全危險多#呼吸窘迫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一名盧姓女嬰,僅在母親肚子待了28週就提早出生,生下來時體重只有880克,身長約30公分,全身發育皆不成熟,且出現呼吸窘迫情況,需使用經鼻持續氣道正壓呼吸治療改善呼吸狀況,然而,為了讓女嬰有足夠的營養,除了用胃管灌食母奶或早產兒奶水外,還搭配靜脈注射營養,歷經2個半月時間,女嬰順利成長到2290克,並出院返家與家人團聚。早產兒易出現呼吸窘迫、靜脈注射營養根據童綜合醫院兒童醫學部新生兒科李春銘醫師表示,小於1千克的早產兒常會需要插管治療,但也容易引起早產兒肺部受到傷害,但個案是採用非侵入性的經鼻持續氣道正壓呼吸治療,為早產兒呼吸窘迫症優先的治療方式,此外,為防止出現早產兒貧血,醫護人員應避免不必要的抽血檢查。且早產兒的腸胃道發育不成熟,奶水營養無法從腸胃道攝取足夠,故出生初期必須使用靜脈營養補充奶水不足的營養;但若靜脈營養注射超過2個星期,則可能會出現肝功能異常情形,因此,需在腸胃道適應且沒有出現壞死的情況下,儘早攝取足夠的奶水,不再依靠靜脈營養。定期追蹤檢查 避免出現不適情況最後,李春銘醫師提醒民眾,照護小於1千克的早產兒是非常不容易,因此,在出生初期的醫療照顧很重要,另外,早產兒在住院中獲得母親供應足夠的母奶,也是健康成長的重要因素,當然,這些極度早產兒出院後仍需小心照顧,每半年到醫院接受早產兒神經發展評估,以方便追蹤他們的成長情況,避免出現任何情況。

急性會厭炎似感冒 嚴重者恐致死

急性會厭炎似感冒 嚴重者恐致死#呼吸窘迫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綜合報導)日前一名蒙古國醫師因吞嚥困難、呼吸窘迫,緊急前往台北醫院就診,被診斷出急性會厭炎併膿瘍,醫療團隊立即施以環甲膜切開術,才將他從鬼門關前救回一命,情況相當驚險。急性會厭炎初期症狀和感冒相似 常被輕忽急性會厭炎屬於耳鼻喉科急症之一,因會厭位於氣管上方,一旦發生炎症腫脹會阻塞呼吸道,疾病剛開始症狀和感冒雷同,常被誤以為是感冒,如會出現喉嚨痛、吞嚥疼痛、發燒等,嚴重者會出現呼吸困難、喘鳴聲,且病程有時進展快速,恐危及生命。台北醫院林水龍院長提醒民眾,急性會厭炎一開始症狀輕微、常被誤以為是一般感冒引起的喉嚨痛,但如果症狀持續,產生吞嚥困難或呼吸窘迫時就應盡速就醫;耳鼻喉科張維修主任也表示,該名醫師到院時就診時,會厭十分腫脹併膿瘍,僅能採端坐姿勢才能呼吸,情況相當危急。若出現呼吸困難 應立即就醫醫療團隊即使以急救甦醒球給予氧氣,病患依舊呼吸衰竭、意識喪失,且評估患者若缺氧太久,救回性命也恐有植物人的風險,因此立即施予「環甲膜切開術」建立呼吸道,再經口以喉鏡進行膿瘍切開引流手術,病患術後復原情況良好。

早產兒常見的8種病症 你知道多少?

早產兒常見的8種病症 你知道多少?#呼吸窘迫

早產兒是指懷孕週數在三十七週以下出生之嬰兒。在還來不及準備妥當之前,他們就必須提早面對一段艱難的成長歷程。奇美醫學中心兒科部主治醫師黃宣蓉表示,早產兒因器官在功能及結構上較為不成熟,故易在呼吸道、心血管、腸胃道、中樞神經等系統有一些特異性之疾病。早產兒常見的疾病:呼吸窘迫症候群(RDS)。 呼吸暫停(Apnea)。 慢性肺部疾病 (BPD)。 持續開放性動脈導管(PDA)。 腦室周圍-腦室內出血(IVH)。 週腦室白質軟化症(PVL)。 壞死性腸炎(NEC)。 早產兒視網膜症(ROP)。黃宣蓉說明,對於高危險群者建議的檢查原則:出生體重低於1500克或是懷孕週數小於32週的早產兒。出生體重低於2000 gm或是懷孕週數小於36週,曾接受高濃度氧氣或病程不順利者。檢查的時機為出生後四至六週(低於1000 gm 的極低體重兒以出生後第六週為宜)。黃宣蓉解釋,Stage I & II 大多自行好轉,一般不需治療。Stage III 一部份會好轉,一部份會波及視網膜最重要的黃斑部macula,就會有嚴重的視力受損,就須冷凍療法(cryotherapy),或雷射治療(photocoagulation)使不正常的血管萎縮。Stage IV & V須施行鞏膜扣壓術(scleral bucking),玻璃體內切除術(vitrectomy),去除玻璃體對視網膜的牽引使視網膜復位,一般對視力的改善有限。早產兒不論是否有ROP,應至少每年定期追蹤檢查眼睛一次,直至入學為止,注意有無近視、斜視、視網膜退化。隨著醫學的進步,早產兒的存活率已大幅上升。但相對於更多極低體重的早產兒被治癒,其後續併發症以及神經發展遲緩的問題也凸顯出來,並導致家庭和社會的問題。黃宣蓉提醒家長,預防並避免早產兒的出生是根本辦法,也呼籲各界一同關懷早產兒。延伸閱讀「早產兒常見的疾病」詳細說明:http://www.uho.com.tw/sex.asp?aid=9638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