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重

新手深蹲必知!安全用4種負重器材

新手深蹲必知!安全用4種負重器材#負重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在我們的深蹲訓練計畫裡,會使用到各種不同的重量來源: 你的體重體重是你隨時隨地攜帶的重量是你做深蹲時的負重「預設值」。當你可以把完整範圍(也就是屁股略低於膝蓋)的徒手深蹲做到超過15下沒有困難時,繼續長期做20下、30下、50下還是能夠維持關節與肌肉活動度、增進血液循環、維持健康,達到少許增肌的效果,但你肯定要做非常多組(例如超過10組)或很多下(例如一組30下),才能達到花更少時間做更重重量的成果。如果你沒有適當器材,可以選擇做徒手深蹲維持體力(別忘了,即使是徒手,也可以透過後腳點地、後腳抬高或是登階的方式增加難度,請參考健美女大生深蹲訓練的教學章節)。如果你希望增進進步幅度,務必要循序漸進地增加重量。下面就是本書中用到的各種額外負重方式。 啞鈴啞鈴是最方便的負重器材,很適合用單手抓握。高腳杯深蹲、弓箭步蹲、後腳抬高深蹲、借力推深蹲,以及其他進階的深蹲變化,都可以用啞鈴來做。你需要的重量範圍以下三個主要動作需要的重量範圍大致如下(每個人會有差異,此為健美女大生教學經驗的大概數值): 槓鈴、槓鈴架、槓片槓鈴和啞鈴的原理一樣,都很好用手抓握,只不過槓鈴使用的方式與啞鈴的單手抓握不同,通常是雙手抓握,或是直接放在身體上可負重的位置,例如頸前(頸前深蹲與槓鈴借力推深蹲)、頸後(槓鈴深蹲)或髖關節(負重橋式)。一般國際標準規格的練習用槓鈴是20公斤,少數健身房會有非標準規格的不同重量槓鈴。(低頭時會在後頸正中央摸到一塊凸出的骨頭,把槓鈴放在它下面一點的位置最穩。槓鈴的重量會在脊椎兩旁的肉上,不會在正中央的骨頭上。)肩膀比較沒肉的女生如果一開始槓鈴放不住,可以略微聳肩,並把手肘往後轉,讓肩膀肌肉縮短變凸,「創造」一個放槓的位置。槓鈴架是槓鈴深蹲的必要器材,可以用不同的高度置放槓鈴。通常空槓鈴重達20公斤,沒有訓練過的女生無法輕易舉過頭,因此不太可能從地上拿起、舉過頭、再放到背後,一開始需要從槓鈴架上「扛」出來:起槓方法槓鈴放在架上的高度:約與腋下同高1)走到槓下,以標準深蹲姿勢站起。2)站起穩定後,後退3至5步,站定深蹲位置。落槓步驟1)往前走快碰到槓鈴架時,身體略前傾(而非「前彎」。前彎會讓脊椎變不穩),把槓往前「壓」在架子上2)壓到後,以正確蹲姿往下蹲,直到槓放好3)確認槓已放好。放鬆身體走出來(小心頭!)只要槓還在背上,就一律背打直,腿半蹲。 壺鈴除了盪壺以外,絕大部分的深蹲動作也可以用壺鈴做:壺鈴和啞鈴最大的不同,就是重心不在握把上。因此,使用較重的壺鈴時,需要把手肘抬高,讓鈴「放」在肩上。女大生的提醒除非你對特定器材有興趣,就像對球類或運動項目有特定興趣,或是你的目標是巨石強森那樣的身材,需要大量增肌,否則健美女大生本書內的健康、增肌、減脂訓練的成果,跟使用器材的關聯並沒有很大。在挑選器材時,可謹記以下原則:1)規律訓練勝過花俏的器材。再厲害再齊全的器材,沒有一定頻率的練習都是枉然。就算什麼器材都沒有,別忘了,你還有徒手動作可以選擇。2)讓器材成為健身的助力,而非阻力。別讓「懶得去健身房」、「自己買器材好麻煩」成為不運動的理由。深蹲動作最大的優勢在於,即使沒有器材,也能夠做到適合自己的運動量與運動強度3)再重的重量都比不上良好的動作品質。健身最大的好處在於「訓練出可以在生活中運用的力量」,這中間扮演轉換角色的就是「良好的動作」。重量再重,若造成生活品質降低(例如受傷),絕對得不償失。(本文摘自/健身從深蹲開始/商周出版)

孕婦負重大 爬樓梯膝蓋先走

孕婦負重大 爬樓梯膝蓋先走#負重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在老一輩的傳統觀念中,孕婦是不可提重物的,然而已經有研究證實,奈利性的運動並不會對孕婦造成併發症,所以如果懷孕之前有運動習慣,或是工作、居家食有負重習慣,懷孕期間是可以照常做的,前提是不能有吃力、不適的感覺。適合游泳、散步、走跑步機適合孕婦的運動有游泳、散步、走跑步機、固定式腳踏車(因為外面路況多,加上孕婦平衡感較不好,容易在過程中跌倒,因此會建議固定式的腳踏車較安全。)游泳則要留意衛生問題,務必選擇經常換水、半戶外、空氣流通的泳池,以減少細菌感染的發生率。穿透氣運動服、軟膠運動鞋懷孕的時候,血液循環會特別快,所以孕婦會容易感到燥熱,在運動時更明顯,所以孕婦運動時,不用刻意穿很厚的衣服、包得很緊去排汗,只要穿著最透氣的運動服就好,鞋子則建議穿舒適的軟膠質、包覆性強的運動鞋,並且要有止滑功能(孕婦最怕跌倒),不要穿不易散熱的皮質鞋,如果懷孕後期水腫,可以把運動鞋的鞋帶放到最鬆。負擔胎兒帶氧量 改用嘴巴呼吸懷孕時請記得:太累的時候不要運動,運動也不能過度勞累,同時在運動時一定要換氣及補充水分,一般強度的運動可以用鼻子吸氣、嘴巴吐氣,然而懷孕還要負擔胎兒的帶氧量,所以運動時需要更多的氧氣,孕婦可以改用嘴巴大口吸氣、大口吐氣,快速補充氧氣所需。上下樓梯 膝蓋一定要在身體前隨著體重增加,不建議孕婦爬樓梯太久(在住家或辦公室爬4、5層樓不會喘的程度是ok的)否則會讓膝蓋的負重過大,由於一般人上、下樓梯時,身體會不自覺的往前傾,如此一來很容易摔倒或造成關節耗損,因此不管上、下樓梯,膝蓋一定要在身體的前面。(本文摘自/孕動!羅美玲的孕期體適能健康書:孕期健身333,順產塑身一起來!/匯展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職業婦女久站、負重 小心退化性關節炎提早報到

職業婦女久站、負重 小心退化性關節炎提早報到#負重

(撰文:許家瑋)(採訪諮詢: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復健科主任杜育才)(圖片來源:優活健康網)職場婦女膝蓋疼痛時有耳聞,尤其是久站及負重的工作,長時間下來,關節受損情況日益加重,膝蓋關節退化現象就發生了。關節退化是正常的事情,然而要避免關節炎提早報到、或是減緩症狀,應該要從平日做起,而關節炎是如何發生的、罹患後又該如何治療、保養,也是現代婦女要了解的課題。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復健科主任杜育才醫師指出,退化性膝關節炎目前確定的因子如:肥胖、年齡、膝關節曾經受傷或膝關節手術等;再者,像是不當的體能活動、遺傳、抽菸或雌激素缺乏等因素,目前仍然有所爭議。他解釋,由於軟骨內的諸多結構性蛋白會因年齡增長而變化,使得分解大於合成作用,當關節軟骨的磨損越來越嚴重、軟骨修補功能跟不上破壞速度時,關節退化的情況就會出現。 男、女生理構造有差異 女性較易造成膝蓋負擔杜育才醫師表示,退化性關節炎是最常見的關節疾病,盛行率則會隨著年齡而增加。根據研究數據顯示,年齡大於65歲的人口中,超過一半以上患有退化性關節炎;值得注意的是,在45-55歲之間的男女罹患比例並沒有顯著差異,但過了55歲,女性膝蓋退化性關節炎的盛行率則相對高。對此,杜醫師提出3種看法:1) 女性因生小孩的天職,先天骨盆較男性寬,這樣的力學因素對膝蓋未必有利。2) 女性的肌肉力量普遍較男性差,較無保護關節效果。3) 有研究指出,雌激素與骨質和軟骨代謝相關。由於更年期過後會加速軟骨退化,而雌激素有破壞軟骨的作用,含雌激素高者較可能引起退化性關節炎,但是此一說法仍待進一步研究證實。職業影響膝退化?長時間蹲、跪、久站要注意!而職業是否會加劇退化性關節炎產生?杜育才醫師解釋,仔細觀察之下,職業不一定是全然的因素,但職場上若有長時間蹲、跪、久站、提重物及穿高跟鞋等情況,的確會造成關節退化的可能;另外,對於長期從事衝擊性的運動(如:羽毛球、慢跑、籃球等),或是不愛運動、肌力不足的人也會產生影響。 輕忽膝蓋問題 恐引起腰部、腳踝毛病杜醫師進一步說明,退化性關節炎約有90%以上是以內側膝蓋退化為主,極少數才是在外側。他解釋,人體就像是一台火車,環環相扣,如果其中一節車廂出問題,那麼連結的車廂也會受到影響;同理可證,膝蓋若出問題,長期下來,相關的力學構造像是腰部、腳踝、髖關節等都容易出現問題。 退化性膝關節炎治療方式多 無單一黃金準則針對退化性關節炎的治療,杜醫師提出以下幾點建議:1) 物理治療/當出現初期症狀時,建議先採取物理治療(電療、冷熱敷、超音波、低能量雷射、震波等)及適度的運動和減重,以膝蓋退化性關節炎來說水中運動最佳。水中運動的好處是浮力可以減輕膝蓋壓力,阻力能增進全身肌力,是相當好的有氧運動,另外,游泳、健走、騎單車等對關節壓力較小運動都很好,可以增進心肺功能,骨質密度,強化肌肉關節。最重要的是加強股四頭肌的肌力,可以更好的保護膝關節。2) 藥物治療/假使物理治療仍無法得到緩解時,則可聽從醫囑使用藥物治療,如口服止痛藥(非類固醇消炎劑),但需注意,長期服用止痛藥可能會有腸胃出血等副作用,使用前仍需請醫師評估診斷。3) 保健品/有研究認為葡萄糖胺及軟骨素可能有幫助,其中,葡萄糖胺又可被分為3大類,包含硫酸鹽葡萄糖胺、不含鹽基的葡萄糖胺,以及鹽酸鹽葡萄糖胺,不同類別功能皆不同,僅有硫酸鹽葡萄糖胺為國內核准為指示用藥。以實證醫學來說,葡萄糖胺相關產品之療效爭議大,建議民眾服用前,諮詢醫師或藥師專業建議,且不宜攝取過量。4) 飲食/多吃蔬菜水果等含豐富抗氧化劑的食物能減輕自由基對關節破壞;Omega3脂肪酸可以抑制前列腺素作用,減輕關節發炎,可從深海魚攝取;全穀類、柑橘類、綠茶等含有生物類黃酮能增強關節內膠質功能;另外,杜醫師強調,沒有任何一種食物或保健食品吃了退化性關節炎就會好。5) 針灸、乾針治療、注射治療(如:玻尿酸注射或增生療法)/杜醫師表示,玻尿酸有關節潤滑作用,也有專家認為可以營養軟骨及降發炎。臨床使用發現,約7成以上的病人覺得有改善症狀,但對於在關節內或周邊韌帶肌腱注射類固醇的方式,仍持保留態度。而增生治療是經由注射方式將增生藥劑打到骨頭與韌帶筋膜交界處(附著點),目的是修補受傷、退化、鬆弛或癒合不佳的肌腱韌帶,重新製造發炎修補再生的過程。增生療法能增加軟組織強度,減緩疼痛,重建正常的生物力學,但是,其療效仍有待高品質的醫學研究支持。6) 手術治療/若上述治療皆無法改善退化性關節炎,或膝蓋骨頭壞死等嚴重的患者,可再進一步考慮手術治療。 減輕膝蓋負擔3秘訣:飲食、運動、減重針對改善退化性關節炎的方式,杜醫師強調,首先須解除疼痛,也要避免關節再過度使用,減少對關節造成傷害的因素,如:過度的劇烈活動及體重過重等,以減緩進一步病變。建議民眾,除了要接受治療(藥物、復健、注射治療等)外,規律且適當的運動(如:股四頭肌訓練等肌力強化運動、有氧運動、伸展運動等),也是維持或回復正常關節功能的不二法門。 關心全天下辛苦的媽咪們!送一份特別的禮物五月份也適逢一年一度的母親節,若是媽媽也正好是容易膝關節受傷的工作族群或是55歲以上的退化性關節炎高風險族群,不妨帶媽媽們來接受專業醫師診察,及早發現及早治療。送給全天下辛苦的媽咪們一份特別的禮物,就從陪媽媽開始做運動開始!關心媽媽骨關節健康:http://focus.uho.com.tw/arthritis/

工作、家庭兩頭燒,現代女性易罹退化性關節炎

工作、家庭兩頭燒,現代女性易罹退化性關節炎#負重

(優活健康網特約記者許家瑋/採訪報導)現代婦女總是身兼多職,工作家庭兩頭燒,工作上大多需穿著高跟鞋、或蹲、或久站,回到家也無法適當休息,久而久之膝蓋也出現狀況,往往膝蓋已疼痛不堪,經就醫才知退化性關節炎發生。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復健科主任杜育才醫師解釋,由於軟骨內的諸多結構性蛋白會因年齡增長而變化,使得分解大於合成作用,當關節軟骨的磨損越來越嚴重、軟骨修補功能跟不上破壞速度時,退化性關節炎就會出現。男、女生理構造有差異 女性較易造成膝蓋負擔事實上,退化性關節炎是最常見的關節疾病,盛行率會隨年齡而增加。根據研究顯示,年齡大於65歲的人口中,超過一半以上患有退化性關節炎;值得注意的是,在45-55歲之間的男女罹患比例並沒有顯著差異,但過了55歲,女性膝蓋退化性關節炎的盛行率則相對高。對此,杜醫師提出3種看法:1) 女性因生小孩的天職,先天骨盆較男性寬,這樣的力學因素對膝蓋未必有利。2) 女性的肌肉力量普遍較男性差,較無保護關節效果。3) 有研究指出,雌激素與骨質和軟骨代謝相關。由於更年期過後會加速軟骨退化,而雌激素有破壞軟骨的作用,含雌激素高者較可能引起退化性關節炎,但是此一說法仍待進一步研究證實。職業影響膝退化?長時間蹲、跪、久站要注意!而職業是否會加劇退化性關節炎產生?杜醫師說明,職場上若有長時間蹲、跪、久站、提重物及穿高跟鞋等情況,的確會造成關節退化的可能;另外,對於長期從事衝擊性的運動(如:羽毛球、慢跑、籃球等),或不愛運動、肌力不足的人也會產生影響。他進一步說明,人體各部位器官環環相扣,若膝蓋問題,長期下來,相關的力學構造像是腰部、腳踝、髖關節等都容易出現問題。退化性膝關節炎治療方式多 無單一黃金準則針對退化性關節炎的治療,杜醫師建議,當出現初期症狀時,建議先採取物理治療(電療、冷熱敷、超音波、低能量雷射、震波等)及適度的運動和減重;假使物理治療仍無法得到緩解時,則可聽從醫囑使用藥物治療,如口服止痛藥(非類固醇消炎劑)。但需注意,長期服用止痛藥可能會有腸胃出血等副作用,使用前仍需請醫師評估診斷。多吃蔬菜水果等含豐富抗氧化劑的食物能減輕自由基對關節破壞;Omega3脂肪酸可以抑制前列腺素作用,減輕關節發炎,可從深海魚攝取;全穀類、柑橘類、綠茶等含有生物類黃酮能增強關節內膠質功能;另外,杜醫師強調,沒有任何一種食物或保健食品吃了退化性關節炎就會好。有研究認為葡萄糖胺及軟骨素可能有幫助,其中,葡萄糖胺又可被分為3大類,不同類別功能皆不同,僅有硫酸鹽葡萄糖胺為國內核准為指示用藥,以實證醫學來說,葡萄糖胺相關產品之療效爭議大,建議民眾服用前,諮詢醫師或藥師專業建議,且不宜攝取過量。此外,針灸、乾針治療、注射治療(如:玻尿酸注射或增生療法)也是治療方式之一。杜醫師表示,玻尿酸有關節潤滑作用,有專家認為可以營養軟骨及降低發炎,臨床使用發現,約7成以上的病人覺得有改善症狀。但對於在關節內或周邊韌帶肌腱注射類固醇的方式,仍持保留態度。至於增生治療,經由注射方式將增生藥劑打到骨頭與韌帶筋膜交界處(附著點),目的是修補受傷、退化、鬆弛或癒合不佳的肌腱韌帶,重新製造發炎修補再生的過程,增生療法能增加軟組織強度,減緩疼痛,重建正常的生物力學,但是,其療效仍有待高品質的醫學研究支持。同時提醒,若上述治療皆無法改善退化性關節炎,或膝蓋骨頭壞死等嚴重的患者,可再進一步考慮手術治療。減輕膝蓋負擔3秘訣:飲食、運動、減重針對改善退化性關節炎的方式,杜醫師強調,首先須解除疼痛,也要避免關節過度使用,減少對關節造成傷害的因素,如:過度的劇烈活動及體重過重等,以減緩進一步病變。建議民眾,除了要接受治療(藥物、復健、注射治療等)外,規律且適當的運動(如:股四頭肌訓練等肌力強化運動、有氧運動、伸展運動等),才是維持或回復正常關節功能的不二法門。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