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療法

散步防肥胖?快用大自然治百病

散步防肥胖?快用大自然治百病#森林療法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森林療法的歷史有多久?這是一門新興學問,在科學上是一個新的名詞,可說是最近才開始的療法;但也可說是自人類在地球出現以來就一直存在的活動。有醫學始祖之稱的希波克拉底斯,留下「大自然能治百病」這句話,在古今中外的文化中不乏見到提倡利用樹林為藥的記載。森林療法分成4個領域,即 1) 森林散步──森林浴、森林遊憩。2) 復健。3) 心理諮商。4) 保育、教育。強健身心也是一種治療換言之,森林療法是由多種領域與療法組合而成的治療方式。例如,森林遊憩的內容不僅是森林浴,還包括自然體驗【譯註:nature game是美國的Joseph Bharat Cornell於1979年在其著作《與孩子分享自然》(Sharing Nature with Children)一書中提到的一種自然體驗】和運動。在森林裡遊憩能強健身心,也是一種治療(用在身心障礙者身上,則稱為治療式遊憩)。至於復健的內容,以歐洲的「地形療法」為例,利用森林內高低起伏的地形,讓患者徒步在預設好的復健路線上。步行與散步路線,則依傾斜角度及距離區分成不同的難易度,再根據各人的體重計算消耗的卡路里。在德國,這種地形療法被當作一種醫療復健,適用於醫療保險,簡言之,是利於健康保險的森林復健。森林散步可預防肥胖症至於在英國及瑞典等地,標示出步行消耗卡路里的森林散步地圖,最近也有增加的趨勢。近年在歐美等先進國家,糖尿病患者及生活習慣病患者不斷增加,根據統計,肥胖患者也逐漸增加。歐美國家多將肥胖視為「肥胖症」,將肥胖者視為病患,而森林散步正是預防及治療這些疾病之道。另外,從心理、諮商層面而言,有一對一諮商、團體諮商,以及獨自在森林裡審視自己的自我諮商。三種方式都是在森林中散步,藉由長椅、小屋、殘枝枯木,或坐在林地上眺望森林景致與樹梢(稱為樹冠,英文是crown,德文是krone),藉以達到療癒的效果。進入森林彷彿能重新自我檢視森林是遠離人類社會塵囂,適合獨自探索內心的地方。我們平常面對的不僅是飛機和汽車的噪音,還有充斥四周的手機聲和街頭吵雜的聲音,你我當下身處的喧囂社會就是如此。於是,進入森林就彷彿進入一個能重新自我審視的環境。最後,就保育的內容而言,前面提及擁有森林環境之校舍與庭園的森林幼稚園是最好的例子。在日本也有在戶外度過一天的活動,像「戶外保育」、「晴空保育」等,但是真正每天都在森林活動的幼稚園和育幼院為數不多。溝通能力強、生活步調改善只不過民眾都逐漸明白,為了配合幼兒充沛的成長力,讓他們每天在森林裡活動,對其發展階段有顯著的正面影響,且能帶來良好的保育效果。例如,森林幼稚園的幼童會有以下特徵:溝通能力特別發達、白天活潑好動、夜晚能安靜入眠(生活步調獲得改善)、更加愛護大自然等。(本文摘自/療癒之森/張老師文化)

改善健康 快來場森林療法!

改善健康 快來場森林療法!#森林療法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隨著森林療法的風行,在日本各地有許多宣稱以導入身心療養為目的的森林地區,上原巖認為:「森林療法」不只是自由隨性的森林浴,必須有「健康的森林」、「有療癒力的環境」、「適當的森林益康活動」和「良好的引導者」,並且加上「量測的效果」,才可以稱為專業的森林療法。兼具運動療法、身心舒緩森林療法分成「健康促進」和「治療及照護」2大類,「健康促進」的森林療法強調預防「生活習慣病」,以兼具「運動療法」和「身心舒緩」的森林散步為主,「治療及照護」的森林療法則是在森林中進行勞動療法或是心理諮商等,包括搬運木頭及冥想,森林活動最好兼顧「運動與舒緩壓力」和「勞動與療癒」,包含:1)     運動 /慢步、快走、瑜珈、打拳和作體操等。2)     休閒 /睡午覺、吟詩、唱歌、彈奏音樂、玩遊戲、採集和觀察昆蟲、賞鳥、玩水、泡腳和洗溫泉。3)     諮商 /找一棵「我的樹」,自行冥想或經人引導面對自己,察覺環境,激發創意來解決問題,產生改變。4)     整理森林或勞動 /動手製作窯灶或花壇、撿木柴和落葉碎枝、焚燒落葉枯枝、間伐(砍掉一些過於茂密的樹木)、除伐(砍伐過密或生長不良的樹)、修剪樹枝、鋸木、劈材、用短斧剝樹皮、搬運原木、撿或搬石頭、堆積腐葉土、整理可以勞動和休憩的場地或自然步道。5)     農事 /園藝—按季節種植樹木、花苗、菇類、香草、蔬菜、稻、麥和茶等。6)     森林藝術 /製作鑰匙圈、拐杖、長椅、扶手、鳥巢箱等工藝品,沐浴品、植物精油、摘葉子作口笛,寫生、寫作、設計花藝,最好能融入在地的文化和故事。7)     烹飪 /運用當地食材調製風味餐,作麵、醃漬食物、作乾柿或烤地瓜等農產品加工。8)     文化活動 /結合在地文化辦理活動,或進行懷舊療法。在森林中接觸以前生活經驗裡的事物,激發回憶和情感。9)     教育 /開發養生課程或森林益康研習、開設森林幼稚園或小學、讓學生發揮創意作設計、搭建簡易森林休閒運動設施,或繪製森林地圖。10)    全人養生 /配搭養生餐食、按摩、溫泉浴、芳香治療、藝術治療、健康諮詢或以靈性靜心等身心靈全面益康方式。(本文摘自/森林益康:森林療癒的神奇力量/心靈工坊)

樂閱讀/不同療法適合不同的對象

樂閱讀/不同療法適合不同的對象#森林療法

現代社會中,各種「療法」、「治療」不勝枚舉。例如,利用馬或海豚為媒介的動物輔助療法,還有使用顏色、繪畫、音樂等的藝術療法。其中,哪些人較適合森林療法?當然,必要的條件是必須喜歡森林環境。園藝療法的研究明確指出,對於討厭植物或對植物不感興趣的人,其療效較弱;在動物療法及藝術療法上也一樣。就算這種療法對身體有益,但是若以此為由而強迫討厭森林的人參與森林療法是毫無意義的。這個療法適合推薦給「想親近森林」的人。而且單是療癒的環境就有許多。有些人一到海邊就感到安心;有些人喜歡瑞士高原上的牧場;有人則喜歡主題樂園。對不同的人來說,只要帶他們到他們喜歡的場所做療癒,就是最好的方式。因此不是所有人都一定要到森林裡,森林只是多樣化的療癒環境之一而已。實踐森林療法,是否需要特別的森林?我假設有某些條件,例如,樹種多樣化、良好的管理,或者一個人也能輕鬆地漫步其中。然而,事實上,人們還是比較可能利用距離自己較近的森林。一旦踏出家門,就得面對很多問題,像是森林地形險峻、未經管理的黑森林、無法輕易進入的私有地,或交通時間過長等。實際上,閒置數十年而無人管理的山林也非良好的治療環境。唯有找到讓身心感到舒適的森林或加以改造,才能開展森林療法。(本文作者/上原巖)(摘自/療癒之森/張老師文化)

樂閱讀/四種森林療法

樂閱讀/四種森林療法#森林療法

森林療法的歷史有多久?這是一門新興學問,在科學上是一個新的名詞,可說是最近才開始的療法;但也可說是自人類在地球出現以來就一直存在的活動。有醫學始祖之稱的希波克拉底斯,留下「大自然能治百病」這句話,在古今中外的文化中不乏見到提倡利用樹林為藥的記載。森林療法分成四個領域,即 1)森林散步──森林浴、森林遊憩。2)復健。3)心理諮商。4)保育、教育。換言之,森林療法是由多種領域與療法組合而成的治療方式。例如,森林遊憩的內容不僅是森林浴,還包括自然體驗【譯註:nature game是美國的Joseph Bharat Cornell於1979年在其著作《與孩子分享自然》(Sharing Nature with Children)一書中提到的一種自然體驗】和運動。在森林裡遊憩能強健身心,也是一種治療(用在身心障礙者身上,則稱為治療式遊憩)。至於復健的內容,以歐洲的「地形療法」為例,利用森林內高低起伏的地形,讓患者徒步在預設好的復健路線上。步行與散步路線,則依傾斜角度及距離區分成不同的難易度,再根據各人的體重計算消耗的卡路里。在德國,這種地形療法被當作一種醫療復健,適用於醫療保險,簡言之,是利於健康保險的森林復健。至於在英國及瑞典等地,標示出步行消耗卡路里的森林散步地圖,最近也有增加的趨勢。近年在歐美等先進國家,糖尿病患者及生活習慣病患者不斷增加,根據統計,肥胖患者也逐漸增加。歐美國家多將肥胖視為「肥胖症」,將肥胖者視為病患,而森林散步正是預防及治療這些疾病之道。另外,從心理、諮商層面而言,有一對一諮商、團體諮商,以及獨自在森林裡審視自己的自我諮商。三種方式都是在森林中散步,藉由長椅、小屋、殘枝枯木,或坐在林地上眺望森林景致與樹梢(稱為樹冠,英文是crown,德文是krone),藉以達到療癒的效果。日本哲學家三本清(譯註:1897-1945年)在其著作《哲學筆記》中提及,東洋人為了品味孤獨而走進自然。《湖濱散記》的作者亨利‧大衛‧梭羅(譯註:1817~1862年)則表示,華爾騰湖啟發了他的哲學思索。森林是遠離人類社會塵囂,適合獨自探索內心的地方。我們平常面對的不僅是飛機和汽車的噪音,還有充斥四周的手機聲和街頭吵雜的聲音,你我當下身處的喧囂社會就是如此。於是,進入森林就彷彿進入一個能重新自我審視的環境。最後,就保育的內容而言,前面提及擁有森林環境之校舍與庭園的森林幼稚園是最好的例子。在日本也有在戶外度過一天的活動,像「戶外保育」、「晴空保育」等,但是真正每天都在森林活動的幼稚園和育幼院為數不多。只不過民眾都逐漸明白,為了配合幼兒充沛的成長力,讓他們每天在森林裡活動,對其發展階段有顯著的正面影響,且能帶來良好的保育效果。例如,森林幼稚園的幼童會有以下特徵:溝通能力特別發達、白天活潑好動、夜晚能安靜入眠(生活步調獲得改善)、更加愛護大自然等。(本文作者/上原巖)(摘自/療癒之森/張老師文化)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