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拿疼

普拿疼過量危命!4顆未緩解需就醫

普拿疼過量危命!4顆未緩解需就醫#普拿疼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普拿疼(乙醯胺酚)不用醫師處方,藥局都買得到,是民眾最常使用的止痛藥,但使用過量恐怕會中毒,中毒後先呈現的腸胃道症狀,可能誤以為吃壞肚子,然而已經藥物中毒,甚至有生命危險。17歲的蔡姓男高中生頭痛吃普拿疼,一直無效而在6小時內吃了20顆;另一名28歲的江小姐1天約吞30顆,兩人都因噁心、嘔吐掛急診,洗胃、使用解毒劑後解除中毒情況。普拿疼過量無法代謝 恐致肝炎、肝衰竭彰化醫院毒物科主任廖曜磐表示,普拿疼是一種溫和的鎮熱解痛成藥,經過肝臟代謝,大部分由腎臟排泄,效果通常很不錯。產生的中間產物由肝臟代謝,但量太多時,肝臟無法將有毒的中間產物代謝,就造成肝臟損傷。萬一吃進太大量又沒有及時就醫,恐引發急性肝炎,甚至肝衰竭危及生命。普拿疼中毒後症狀通常分成4個階段,第1階段是腸胃道症狀;第2階段感到身體好轉,但其實肝臟開始被破壞;第3階段出現黃膽、凝血功能異常等肝細胞壞死現象;第4階段則是肝臟撐過傷害逐漸復原或惡化導致肝衰竭。一天吃3至4顆未舒緩頭痛 建議就醫廖曜磐主任強調,一般市面普拿疼一顆500毫克,一天通常吃3至4顆,萬一頭痛未能舒緩,還是看就醫較妥當。一般成人短時間服用普拿疼超過7.5公克(約15顆),或小孩體重每公斤服用超過140毫克,就有中毒危險。根據美國醫學會統計,美國在2000年至2010年間有1567人死於普拿疼中毒,可見其嚴重性。普拿疼除了錠狀,還有用於兒童液劑,由於液劑甜甜的,切勿放於兒童易取得之處,以免小朋友誤認糖水而服用過量。

普拿疼漲價逾2成 民眾:吃不消!

普拿疼漲價逾2成 民眾:吃不消!#普拿疼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採訪報導)什麼都漲,現在連藥物都漲價!藥房常見的「普拿疼膜衣錠」與「普拿疼加強錠」等止痛藥,3/1日起雙雙調漲,膜衣錠建議售價從110元漲為135元,漲幅約23%,加強錠則從135調漲至145元,漲幅7%。此外,國人愛用的小護士「曼秀雷敦」外用藥膏,小、中、大罐的價格也分別漲5、10、15元。實際售價漲多少 由業者斟酌進口普拿疼藥商葛蘭素史克藥廠(GSK),將調整普拿疼價格,膜衣錠從110元漲到135元、加強錠從135元漲到145元,漲幅7~23%。此外,3/1起跟著調漲的還有止痛止癢藥膏小護士「曼秀雷敦」,小罐裝原價50元漲至55元,中罐原價100漲為110元,大罐裝則從185漲到200元,調整的價格為通路和經銷商的建議售價,實際售價將由業者自行斟酌。常吃普拿疼緩解經痛和偏頭痛的張小姐表示,經期間會常吃止痛藥止痛,加上有偏頭痛的困擾,一個月最多可吃到10顆、最少也有6顆,幾乎是快一盒的量;原先止痛藥就不便宜,聽聞要調漲,感到相當無奈,每個月又要支出多餘開銷,長久下來恐吃不消。

感冒糖漿當飲料喝 小心引發猛爆性肝炎

感冒糖漿當飲料喝 小心引發猛爆性肝炎#普拿疼

日前新竹縣一名60多歲農夫全身無力、倦怠、一吃東西就吐,全身皮膚發黃,前往醫院急診,抽血檢查發現肝功能指數上千,GOT值1022、GPT值529,黃疸指數也偏高,差點變成猛爆性肝炎,加護病房醫師詳細問診後,才知他平日竟把感冒糖漿當飲料喝,平均1天6瓶,以致引起肝功能異常。天主教聖功醫院肝膽胃腸科 潘文正醫師表示,一般民眾常會誤信廣告,把感冒糖漿當成萬靈丹,認為可以治百病,所以當身體酸痛、頭痛及任何不適症狀只要喝感冒糖漿就好了,而不去找疾病發生的成因,這樣是不對的病痛解決態度。因為身體不舒服可能是不同疾病的警訊,應立即就醫,而不是買成藥服用,延誤就醫時間。潘文正醫師指出,市售的感冒糖漿主要成份有乙醯胺酚,即所謂的普拿疼,作用為止痛及退燒,感冒糖漿正確用法是一次喝10cc,1天3次,但老農夫卻1天6瓶,明顯藥物過量,會引起肝臟傷害。臨床上會出現厭食、嘔吐、倦怠及黃疸等症狀。潘文正醫師強調,普拿疼若藥物過量,在24小時後會有反胃、想吐、吃不下、甚至盜汗等現象,肝功能指數在24~36小時後上升而在72~96小時達到最高峰。病患若服用普拿疼且同時併用酒精,就算是普拿疼劑量仍在正常範圍內,還是有可能導致肝衰竭、肝昏迷的發生。所以有服用普拿疼時千萬不可喝酒。治療包括點滴灌注的支持性療法、胃部灌洗(即俗稱的洗胃)並給予解毒劑acetylcysteine 治療。在治療過程中,醫師也會抽血中乙醯胺酚的濃度來評估解毒劑的使用情形。若治療後病患肝功能、黃疸指數依然偏高且合併肝衰竭、肝昏迷的現象,那就可能需要換肝手術來治療了。總之頭痛、身體不舒服仍建議立即就醫,而不是買成藥服用,還有藥物使用時避免同時又有喝酒的行為,才不會因藥物交互作用而傷害肝臟繼而引發更嚴重的猛爆性肝炎的產生。

膝蓋骨半脫位 退化性關節炎前兆

膝蓋骨半脫位 退化性關節炎前兆#普拿疼

「醫師,我的膝蓋會痛,不能蹲下來,尤其在上下樓梯時更不舒服。」「走平路不痛,但下樓梯或坐久站起來時會痛 。」澄清醫院平等院區骨科-錢樂禮主任表示,在門診常常會遇到這種問題,這就是髕骨軟化症的徵兆。髕骨即是膝蓋骨,而軟化則是指膝蓋骨上的軟骨變軟,產生早期磨損發炎,這是造成膝蓋疼痛很常見的原因。引起髕骨軟化症的原因不明,大致有下列幾項原因,(1) 軟骨表面不平或老化,(2) 髕骨半脫位,(3) 髕骨直接撞擊股骨髁,(4) 使用過度等。這症狀以成年女性居多,老年人次之,和骨質疏鬆症無關。錢樂禮主任指出,髕骨半脫位會影響整個膝關節,症狀以膝蓋前緣疼痛為主,在上下樓梯時出現疼痛無力,有時蹲下困難,或是從蹲姿或坐椅站起來時產生悶痛感,偶爾會感覺到膝蓋在彎曲時有磨擦聲。嚴重時膝關節會有腫脹、僵化、持續疼痛和肌肉萎縮情形出現。而這主要和大腿股四頭肌無力有關,引起膝蓋骨在彎曲時外移造成髕股間軌道不良。這種軌道不良即髕骨半脫位,一般膝蓋X光片正面或側面無法明顯看出問題,必須加照膝蓋彎曲45 度由上向下的Merchant View X光片來看膝蓋骨有無傾斜,外翻或與股骨的間隔變窄,才能辨別出是否膝蓋骨及股骨的軟骨是否有磨損情形。軟骨軟化只是個磨損前兆,若是保養不好,磨損一旦形成,就會影響整個膝關節,成了退化性關節炎。■ 復健運動的保守治療為主治療方法以復健運動保守治療為主,第一是抬腿運動,增加股四頭肌力量。躺臥在床上、地板或沙發上,讓膝關節伸直,腳板背屈,整隻腿抬高大約45度,支撐3到5秒鐘,再慢慢放下,重覆這個運動每天一百次,或早晚各五十次。第二是強化股四頭肌運動。坐在高椅或桌上讓腳垂下,在腳髁上套上1至2公斤的東西如沙袋,先舉起一腳至90度,支撐3到5秒再放下,這個動作重覆大約十分鐘,每天做兩個課程。若是疼痛減少,可增加重量,加強肌力。錢樂禮主任說,大部分的病情可由復健運動獲得改善,若物理治療及藥物治療一段時間後仍然無效的話,這就需要至醫院做關節鏡手術檢查或做膝外側韌帶放鬆手術來改善髕骨半脫位的問題。

哪些人容易得退化性關節炎?

哪些人容易得退化性關節炎?#普拿疼

「醫生,我最近膝蓋會酸痛,上下樓梯都很吃力,走路也走不遠,而且關節裡還會聽到怪聲音,怎麼會這樣?」、「醫生,我的手關節看起來怎麼歪歪的,而且比較腫,也比以前僵硬,要不要緊? 」、「醫生,我的關節只要一變天就痛!」當聽到有人這樣描述症狀,除了一些常見的關節疾病外,十之八九是所謂的「退化性關節炎」。天主教耕莘醫院新店總院-家庭暨社區醫學部-廖俊凱醫師表示,退化性關節炎通常是老化的結果,主要病變的位置是兩個骨頭的關節接觸面,也就是關節軟骨。尤其是承受壓力較大的下肢關節,如: 膝、股、髖、踝…等,以及活動頻繁的手或足關節,像是足部大拇趾基底(拇趾關節囊炎)及手部大拇指基底關節、指間近端及遠端關節。廖俊凱醫師指出,主要症狀有:早晨關節僵硬,坐、站或蹲等之動作轉換困難,大腿或膝蓋在行走或活動時疼痛,關節腫大和變形,在活動關節時,常可聽到不正常的磨擦聲響。在X光片上,可看到軟骨受到傷害及磨損,關節表面凹凸不平和關節腔變窄,以及骨刺的產生。退化性關節炎好發於老年人、停經婦女、體重過重者、過去有骨折、膝部韌帶或半月板受傷的病史的人、有長短腳的人、曾有職業或運動傷害的人、或是先天性髖關節發育不全者。其治療可分為非藥物及藥物治療。非藥物治療包含病患的衛教,例如:走路時使用拐杖輔助,以減輕受損之髖關節或膝關節所承受的壓力;避免需要蹲踞、彎腰的動作,以免加重關節負擔…等。超重的人應該控制飲食、減輕體重。做適度的運動,像是氧運動及肌肉伸展的運動,以維持關節的柔軟度,增進肌肉的力量與協調控制,進而降低對關節的壓力。如此可將此病的不適降至最低並延緩惡化的速度!藥物治療的目標在於症狀及疼痛的緩解,和延緩病情惡化。止痛普遍使用「普拿疼」或非類固醇抗炎藥,若病患是消化道潰瘍、出血的高危險群,則可以考慮新一代的COX-2選擇性的抑制劑。此外,在關節內注射類固醇也有助於症狀的改善,但長期使用會造成軟骨的傷害,或引發關節感染。廖俊凱醫師指出,目前關節內注射玻尿酸(hyaluronic acid)已經被證實可以增加關節液的黏綢度,產生關節潤滑的作用,進而改善膝退化性關節炎的症狀。最後,服用葡萄糖胺(glucosamine) 跟軟骨膠(chondroitin sulfate)也可以保護軟骨,減緩症狀。一旦得了退化性關節炎,應和醫師作詳細的諮詢與討論,選擇最適當、有效的方式,儘早處理才是上策。廖醫師提醒,切忌病急亂投醫,服用來路不明摻有類固醇的偏方,雖然疼痛得到一時緩解,卻引發了月亮臉、下肢水腫、腎功能受損骨質疏鬆等類固醇的副作用,得不償失。◆ 哪些人容易得退化性關節炎 1. 年齡 > 50歲以上2. 盛行率為女性大於男性3. 體重過重者 (尤其是婦女)4. 常待在冷氣房的人5. 患有骨質疏鬆症者6. 患有風濕性關節炎者7. 運動員8. 經常蹲著工作者、姿勢不良者9. 曾受膝關節外傷者,如骨折、韌帶損傷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