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蠶豆症

日本超夯「液體OK繃」超方便!教你「正確用法」這5類傷口最好別擦

日本超夯「液體OK繃」超方便!教你「正確用法」這5類傷口最好別擦#蠶豆症

日常做家事時,難免切菜會切到手、腳趾踢到「鐵板」受傷超級痛!但令人煩惱的是,若受傷位置在手指或腳趾縫等部位,想貼上OK繃包紮傷口防碰水,卻常因為不服貼,導致無法妥善保護傷口、加速癒合,也因此越來越多民眾選用「液體OK繃」。到底液體OK繃是什麼?所有傷口都能用嗎?誰不適合用?《優活健康網》整理以下文章解答民眾疑惑。

新生兒篩檢 去年驗出3千蠶豆症寶寶

新生兒篩檢 去年驗出3千蠶豆症寶寶#蠶豆症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寶寶出生滿48小時,人生頭一次的篩檢絕對不能漏!國健署公布最新統計數字發現,2019年新生兒篩檢異常個案數有3888人,其中以「蠶豆症」個案占9成最多,大約每100個寶寶就有3個,提醒在尚未知道篩檢結果前,不要讓寶寶、衣服或用品接觸樟腦丸或其氣味,也不要任意服用藥物,以避免溶血性貧血的風險。採取微量腳跟血 可做21項篩檢國健署目前提供21項新生兒先天性代謝異常疾病篩檢的檢驗費用減免,只要新生兒出生48小時採取微量腳跟血,就可以完成21項新生兒篩檢。國健署婦幼健康組簡任技正陳麗娟表示,新生兒先天性代謝異常疾病的症狀在嬰兒階段普遍不明顯,必須藉由「新生兒篩檢」早期發現,才能即早治療,不傷害寶寶的健康。最新統計,全台新生兒篩檢率已達99%以上,去年異常個案數3888人,其中3522人是G6PD個案(俗稱蠶豆症)個案最多。而蠶豆症是台灣地區常見的遺傳性疾病。未適當治療 恐造成永久神經損害陳麗娟技正強調,新生兒先天性代謝異常疾病多數的發生率約在萬分之1以下,但若未經適當治療,有可能造成永久的神經與身體損害後遺症;最重要的是,新生兒篩檢不會影響爸媽為寶寶投保的權益,因為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早於2012年即函請各保險公會,針對衛福部公告的新生兒篩檢項目的疾病,只要投保年齡為0歲新生兒,應排除等待期間規範,所以家長千萬不要為了保險,延後新生兒先天性代謝異常疾病篩檢,而錯過治療黃金期,也請保險經紀人切勿提供錯誤訊息給家長。

「新生兒黃疸」怎麼辦?

「新生兒黃疸」怎麼辦?#蠶豆症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7、8成的嬰兒會有黃疸問題,有些患者還會合併蠶豆症、紅血球過多,或是先天代謝異常如甲狀腺低下症等原因,這種狀況稱為「病理性黃疸」。早產24周的陳小妹妹因極度早產體重過輕,出生後即住進新生兒加護病房。醫師發現陳小妹妹的黃疸值為10,經照光治療4小時後效果未達預期,後經黃疸換血治療才獲得改善。血紅素壞過多、無法排出 皮膚黃黃的黃疸源自於身體紅血球的破壞,如果血紅素破壞過多或無法排出體外,導致膽紅素累積在體內,致使皮膚、體表和眼睛看起來黃黃的,就是「黃疸」。成大醫院小兒部醫師陳東華表示,極度早產兒的黃疸處理需特別小心,照光監測的效果如未達預期,可能屬於「病理性黃疸」,就得在確認病情後進行黃疸換血治療,以避免膽道閉鎖的風險。一般來說,膽紅素會與白蛋白結合後排出體外,過多的膽紅素會游離出來穿過嬰兒的血腦障壁造成腦損傷。這時會有厭食、活力不佳、張力過強影響心智成熟及生命危險的狀況,稱之為「核黃疸」。觀察嬰兒膚色、活力、大便顏色有無異常陳東華醫師表示,嬰幼兒初生時因為血紅素較成人多、血紅素壽命較短,以及肝臟機能較弱,容易產生黃疸,這種現象稱為「生理性黃疸」,約在出生2-3天出現,並於1-2星期左右消退。黃疸是否需要治療,必須觀察出生周數、病情狀況及初生後的時間。因此,家長應觀察嬰兒的膚色、活力、大便顏色等,如發現任何異狀應提早回診請醫師協助評估。

從頭黃到腳 小心恐為貧血、黃疸找上門

從頭黃到腳 小心恐為貧血、黃疸找上門#蠶豆症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新生兒無法表達自身需求,透過爸媽的細心觀察照護是決定寶寶能不能健康的關鍵因素之一。小寶是個足月寶寶,出生後母奶吸食很順利,但爸媽卻覺得小寶的皮膚越來越黃,活力也較剛出生時差。出生第2天,醫生診斷小寶為高黃疸,問診才發現小寶父親是蠶豆症患者,後確診小寶為溶血性貧血合併高黃疸,經照光處置及補充輸液後,小寶恢復健康。病理性黃疸會從頭黃到腳台大新竹分院小兒部醫師李孟如表示,新生兒黃疸在台灣地區極為常見,又可分為「生理性黃疸」及「病理性黃疸」,所謂生理性黃疸通常出現在出生後第3天後,第5到7天大時達到高峰,且最高黃疸值未達照光標準,是非結合性黃疸。病理性黃疸則大多出生24小時內即出現,典型的黃疸症狀會從頭開始黃到腳底。父母若發現寶寶軀幹及下肢膚色很黃,需盡快就醫接受處置。引起黃疸的原因很多,其中一個常見的原因是由於紅血球破壞增加導致溶血性貧血及膽紅素製造過多。蠶豆症引發新生兒貧血伴隨黃疸會比較嚴重李孟如醫師提醒,蠶豆症引發新生兒溶血性貧血伴隨的黃疸較嚴重。一般新生兒於出生後48-72小時皆會進行新生兒篩檢,約2-4週後會有報告,在報告未明前,不確定寶寶是否有蠶豆症時,應先避免接觸紫藥水及樟腦丸。值得注意的是,寶寶呈現高黃疸期間進行蠶豆症數值的相關檢驗,可能會有偽陰性的情況。當寶寶處於高黃疸的情況時,較脆弱的紅血球被破壞了,留下來的是相對「健康」的紅血球,此時去驗蠶豆症的數值會偏高。此時醫師通常會建議在高黃疸狀況緩解後,再追蹤蠶豆症數值會較準確。另外,因為新生兒無法明確表達不適且臨床症狀變化快速,李孟如醫師呼籲,爸爸媽媽若有發現任何異狀,宜儘快就診。

保護蠶豆症寶寶 避免接觸氧化性藥物

保護蠶豆症寶寶 避免接觸氧化性藥物#蠶豆症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綜合報導)剛出生的幼兒對於外來的刺激十分敏感,尤其是幼兒若是罹患蠶豆症,照顧起來更是相當費心,此種疾病是人類最常見的一種遺傳性症病,為紅血球內葡萄糖新陳代謝異常,患此症的小孩,因體內缺乏葡萄糖六磷酸鹽去氫酶G6PD,使紅血球容易受到某些特定物質的破壞而發生溶血,如程度嚴重即發生急性溶血性貧血。      蠶豆症幼兒因缺乏葡萄糖六磷酸鹽去氫酶。蠶豆症寶寶在新生兒期比正常新生兒容易出現較嚴重的新生兒黃疸症。且當蠶豆症寶寶接觸到氧化性藥物、蠶豆、樟腦丸(臭丸)、紫藥水、磺胺劑,以及部份解熱鎮痛劑時,紅血球易被破壞,即會產生溶血現象,會出現臉色蒼黃、疲累、食慾差、黃疸(眼白及皮膚均變黃)、茶色尿(尿色較深如茶般)症狀。嚴重時,可能會昏迷,不及時處理會導致生命危險。先天性慢性溶血性貧血─慢性溶血、貧血、肝、脾腫大等症狀。世界各地都有G6PD缺乏症患者,尤其是地中海沿岸、非洲及東南亞地區,台灣的發生率約為2~3%。罹患此症的幼兒若平日即隨時注意避免各類易引起溶血物質,或在發生溶血時,施以合適治療,就不會有任何後遺症,亦不會影響身高、體重及智能等各方面發展。  蠶豆症尚無有效治療疾病的方法。預防症狀發生之方法如下:避免接觸樟腦丸、紫藥水或食用蠶豆及某些藥物(如:解熱鎮痛劑、磺胺類、抗瘧疾、硝基喃類等),以預防發生溶血性貧血現象;不隨意服藥,所有藥物均需經由醫師處方(應避免使用之藥物);避免吃蠶豆或其製品(如蠶豆酥);衣櫥及廁所不可以放樟腦丸(臭丸);不要使用龍膽紫(紫藥水);假若發現有黃疸或貧血(臉色蒼白)或尿液呈現暗紅色或茶色現象,速帶往醫院診治。

急性溶血症 不及時處理恐有生命危險

急性溶血症 不及時處理恐有生命危險#蠶豆症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葡萄糖-六-磷酸鹽去氫酶缺乏症,俗稱蠶豆症,此種疾病是人類最常見的一種遺傳性症病,為紅血球內葡萄糖新陳代謝異常的疾病。葡萄糖六磷酸鹽去氫酶(即G-6-PD)是一種酵素,它在人體內協助葡萄糖進行新陳代謝,而在此過程中產生一種保護紅血球的物質,以對抗某些特別的氧化物;患此症的小孩,因缺乏這種酵素,使紅血球容易受到某些特定物質的破壞而發生溶血,如程度嚴重即發生急性溶血性貧血。  葡萄糖-六-磷酸鹽去氫酶缺乏症會造成:1.新生兒黃疸--因黃疸住院治療之新生兒中,約有30%為G-6-PD缺乏症者。蠶豆症寶寶在新生兒期比正常新生兒容易出現較嚴重的新生兒黃疸症。2.急性溶血症--當蠶豆症寶寶接觸到氧化性藥物、蠶豆、萘丸(臭丸)、紫藥水、磺胺劑,以及部份解熱鎮痛劑時,紅血球易被破壞,即會產生溶血現象,此時寶寶會出現臉色蒼黃、疲累、食慾差、黃疸(眼白及皮膚均變黃)、茶色尿(尿色較深如茶般)。嚴重時,可能會昏迷,不及時處理會導致生命危險。3.先天性慢性溶血性貧血--慢性溶血、貧血、肝、脾腫大等症狀。世界各地都有G6PD缺乏症患者,尤其是地中海沿岸、非洲及東南亞地區,台灣的發生率約為2到3%。 葡萄糖-六-磷酸鹽去氫酶缺乏症尚無有效治療疾病的方法。預防症狀發生之方法包括,避免接觸萘丸、紫藥水或食用蠶豆及某些藥物,如:解熱鎮痛劑、磺胺類、抗瘧疾、硝基喃類等,以預防發生溶血性貧血現象。不隨意服藥,所有藥物均需經由醫師處方(應避免使用之藥物)、避免吃蠶豆或其製品(如蠶豆酥)、衣櫥及廁所不可以放萘丸(臭丸)、不要使用龍膽紫(紫藥水)。假若發現有黃疸或貧血(臉色蒼白)或尿液呈現暗紅色或茶色現象,速帶往醫院診治。 罹患此症的幼兒若平日即隨時注意避免各類易引起溶血物質,或在發生溶血時,施以合適治療,就不會有任何後遺症,亦不會影響身高、體重及智能等各方面發展。

蠶豆症男童急性溶血險死 輸血救回一命

蠶豆症男童急性溶血險死 輸血救回一命#蠶豆症

一名一歲男童日前突呼吸困難,被緊急送醫,經檢查發現男童為蠶豆症患者,卻不慎被餵食蠶豆,致體內出現急性溶血反應,輸血後才挽回一命。蠶豆症是國內常見先天性遺傳疾病,呼籲新生兒應進行此例行性篩檢,以利及早確診,避開蠶豆、樟腦丸等危險物質誘發病情發作。收治病例的新竹國泰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盧英仁表示,男童就醫時,體內血氧濃度為70%,較正常值須95%以上來得低,且其每一百c.c.血液血紅素僅三毫克,也較正常值十二毫克低,經緊急輸血搶救,才將面無血色的男童,從鬼門關前搶救回來。盧英仁醫師指出,蠶豆症的患者因體內缺乏特殊酵素,使紅血球抗發炎能力低,若不慎誤食蠶豆、接觸樟腦丸等,紅血球的細胞外膜易受損、會出現急性溶血反應,延誤就醫有致命危險。蠶豆症可透過採血確診,呼籲家長應帶新生兒進行此例行性篩檢,若經確診,要告知照顧者,避免讓患者接觸蠶豆、樟腦丸等物品。一般而言,蠶豆症患者隨年齡增長、免疫系統增強,病情會逐漸改善。 延伸閱讀「蠶豆症」:http://www.uho.com.tw/sick.asp?aid=12407

忌!小兒蠶豆症避免接觸樟腦丸

忌!小兒蠶豆症避免接觸樟腦丸#蠶豆症

一位剛出生一星期的男嬰,因身體狀況不良,返家兩天後即回診,醫師發現其全身泛黃、臉色蒼白且呼吸淺快,經由驗血檢測後發現其膽色素值高達30 mg/dL,且有溶血性貧血,有核黃疸危險,經緊急施以雙倍換血術後,成功將膽色素值回復正常。由於其新生兒篩檢顯示為蠶豆症,且嬰兒衣物及家屬身上都有濃濃樟腦味,才發現這是個蠶豆症患者接觸樟腦丸引發急性溶血案例。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小兒科醫師林玉娟說,蠶豆症是一種遺傳性疾病,全名是「葡萄糖六磷酸鹽脫氫酶缺乏症」,英文簡稱為G6PD缺乏症。患者紅血球由於缺乏酵素,血球本身抗氧化能力差,所以處於氧化反應下(如接觸化學物質、藥物、感染等),紅血球就會破裂崩解。除了會造成貧血,釋出的血色素也會轉化成間接型膽色素,再由肝臟轉化成直接型膽色素排出體外。林玉娟表示,新生兒紅血球總數較成人多,肝臟功能也不成熟,所以急性溶血會造成大量間接型膽色素沉積於體內;最嚴重影響是造成中樞神經病變,會造成嬰兒日後發展遲緩、語言動作障礙、聽力受損、癲癇等的後遺症。該案例雖然經過換血,使間接型膽色素回復正常,但其神經系統受損程度需將來才能知道。前述家庭由於三代同堂,使用的是不活動壁櫥,經年以來置放樟腦丸,由於其化學成分為揮發性高的萘(Naphthalene),可吸附於木頭壁櫥,雖然後來將樟腦丸移除,整個壁櫥內的含量仍相當高,裡面衣物自然而然也會吸收大量的萘。該名嬰兒主要是經皮膚吸收衣物上的萘和吸入揮發物,才會引起嚴重溶血;雖然醫護人員已衛教不可接觸樟腦丸,但不知其家庭背景及實際生活環境,未叮囑「連聞到味道都不可以」,所以家屬誤以為只要移除家中樟腦丸就沒有問題,不知「氣味長存」嚴重性:嚴重的蠶豆症是連聞到樟腦味都不行。林玉娟指出,目前台灣每個新生兒都可藉由新生兒篩檢發現是否患有蠶豆症。台灣地區蠶豆症發生率為3%,即每一百個新生兒就有三個病例,其中又以客家人發生率較高。決定此抗氧化酵素生成的基因位於X染色體,所以男嬰患病程度往往比女嬰嚴重,患者個別疾病嚴重度也有很大差異;如果已知患有蠶豆症,對於所有已知可能會引起溶血物質及藥物,雖然接觸後不一定會造成溶血,還是能避就避。林玉娟提醒蠶豆症患者日常生活要注意幾件事,包括避免吃蠶豆,衣櫃及廁所裡不可以使用樟腦丸,受傷時不要使用紫藥水,以及有病時不可自行服用成藥,應該請教醫師或藥師。看病吃藥前,也要先告知醫師或藥師,自己患有蠶豆症。 註一:核黃疸→ 黃疸值若過高,會將大腦的某些部位染成黃色,且無法復原。核黃疸的發生,意味神經系統受到不可逆的嚴重傷害。註二:雙倍換血術→ 將不正常的血液由人體抽出,再輸入正常的血液,稱為換血;置換的血量若為本身總血量的兩倍,稱為雙倍換血術。註三:樟腦丸→ 真正的樟腦丸是從天然植物中提煉出來,具有樟木香氣,光滑透明,狀如玻璃球;由於價格貴,現在多採用萘丸代替,其來源由原油或煤焦油提煉,外觀呈不透明純白色。萘的大量暴露會造成溶血、白內障。動物實驗顯示,長期吸入萘,對呼吸道有致癌性。註四:可樂果蠶豆酥是豌豆製品,不在此限。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