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V

RSV是什麼?台大醫警告「這症狀」與新冠最不同:很危險馬上送醫

RSV是什麼?台大醫警告「這症狀」與新冠最不同:很危險馬上送醫#RSV

進入秋冬後,呼吸道感染疾病大增,近來門診擠爆咳嗽、呼吸困難、吞嚥困難的病童,且年紀越小的孩子,感染呼吸道融合病毒(RSV)的危險性越高。到底跟流感、新冠肺炎哪裡不同?有哪些症狀?有疫苗可打嗎?《優活健康網》整理以下「RSV病毒7大QA」,由台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親自解答。

2歲以下易染RSV 長大增氣喘風險

2歲以下易染RSV 長大增氣喘風險#RSV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一名在媽媽肚子裡只待了32週就出生的早產男嬰,出院返家才不過一個月,就出現咳嗽及流鼻水,類似感冒症狀,沒想到時隔一天,病情急遽惡化,出現發燒、食慾不振、喘不過氣,還因缺氧而臉部發黑,幸好家人緊急將他送到急診室插管搶救,在加護病房治療兩個多禮拜,總算從鬼門關前搶救回來。新生兒染呼吸道融合病毒 兒科醫師也皺眉「新生兒一旦感染到呼吸道融合病毒(RSV),可不只是一般感冒,可能會出大事!」林口長庚第一新生兒加護病房徐任甫主任談到上述病例,神色難掩沈重。他表示,「有些早產寶寶出生後,好不容易才養大,但因為不小心感染RSV,讓原本發育未成熟的呼吸道受到嚴重傷害,導致須住院治療、甚至可能因此喪命。」他感嘆RSV感染率高,病情進展又快,對孩子的威脅防不勝防,呼籲家長千萬不可輕忽。嬰幼兒RSV病情恐急速惡化 長大後增氣喘風險近年來,嬰幼兒RSV群聚感染事件時有所聞,讓家長們膽戰心驚,事實上,RSV是可預防的。徐任甫醫師解釋,感染RSV對大人來說,雖然症狀像一般感冒,但對嬰幼兒而言,卻是一種導致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毒,初期症狀與感冒類似,但隨後病情可能急速惡化,容易演變成細支氣管炎、肺炎,嚴重時恐出現呼吸困難、呼吸衰竭;此外,多項研究指出,幼兒感染RSV可能種下孩子長大後的氣喘病根。要拒成為氣喘兒要先從預防RSV感染做起。徐任甫醫師指出,一般來說,兩歲以下早產兒、患有慢性肺部疾病及先天性心臟病的嬰幼兒都是感染RSV導致重症的風險族群,須格外留意,其中研究顯示,早產寶寶出生六個月內,是感染RSV導致住院的高危險期,因感染RSV而住院的風險,更是足月兒的四倍。特別是在月子中心或托嬰中心照護或家中有兄弟姐妹者,更會提高感染RSV的風險,更需特別小心注意。目前RSV感染並無有效治療藥物,一般多以支持療法來改善症狀,且就跟感冒一樣,RSV感染痊癒後,還是會重複感染。RSV疫苗可預防 醫籲「防毒洗戴動」徐任甫醫師提醒,RSV對嬰幼兒威脅無所不在,值得注意的是,台灣一年四季都是RSV流行季節,使得積極預防顯得尤其重要。目前健保針對一歲以下且出生時懷孕週數未滿31週、或懷孕週數未滿36週合併有慢性肺疾病之早產兒,或一歲內有血液動力學異常的先天性心臟病的嬰幼兒,給付施打呼吸道融合病毒的疫苗;他特別提醒家長,不管嬰幼兒是否符合給付施打呼吸道融合病毒疫苗,日常生活務必記得預防RSV五字訣「防毒洗戴動」,包含要定期打預「防」針、減少二手菸造成對孩子呼吸道的「毒」害、勤「洗」手、「戴」口罩、且盡量少帶孩子到人多的場所活「動」,以減少RSV對嬰幼兒的致命威脅。(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當心!先天性心臟病寶寶慎防RSV

當心!先天性心臟病寶寶慎防RSV#RSV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新手爸媽注意,小寶貝心肺健康同樣重要!先天性心臟病童的心臟本身功能未臻完善,要是一不小心感染呼吸道融合病毒RSV,嚴重者可能導致猝死,不可不防,即使在住院期間,也不能掉以輕心。千分之八機率 先天性心臟病原因多重根據統計,小兒患有先天性心臟病的機率約為千分之八,有些人症狀輕微,可能終其一生都不會發現,但若症狀較嚴重,則會出現發紺,也就是嘴唇發紫的現象,出生時可透過檢測血氧濃度、超音波等方式篩檢心臟功能是否正常。台大兒童醫院王主科教授解釋,造成先天性心臟病的原因,主要可分為環境跟基因這兩大類,基因的緣故,不見得是遺傳,也可能是突變或染色體異常所致,如唐氏症小朋友約有三到四成患有先天性心臟病,若第十三對染色體有三個,罹病機率更是幾乎達百分之百;環境方面,則是母親在懷孕期間得到德國麻疹或服用不當藥物,也會提高寶寶罹病機率。事實上,也有多達半數以上患有先天性心臟病的新生兒,罹病原因不明。呼吸道融合病毒RSV 嚴重感染恐猝死RSV感染在兩歲以下幼兒極為常見,症狀多為呼吸急促、喘鳴、痰多及高燒等等,即使發展成肺炎,通常只需給予支持療法,睡在氧氣帳中幾天後,即可出院。不過,王主科教授提醒,若是患有先天性心臟病的寶寶感染到RSV,事情可就沒這麼簡單了!這些先天性心臟病寶寶心肺較弱,抵抗力也比較差,一旦感染RSV,嚴重度常高於同齡的健康寶寶,併發症可能包括呼吸衰竭、呼吸窘迫,需住院插管治療,約有一半機率會住進加護病房,甚至有致死風險,威脅不容小覷;且寶寶即使痊癒,長大後得到氣喘的機率也會因此提高。台全年RSV流行季!健保疫苗注射降風險台灣不同於其他四季分明的國家,全年都是RSV流行季,更增加感染風險。目前已經有疫苗納入健保給付,患有先天性心臟病的高危險群寶寶,若寶寶合併出現心臟衰竭,需要使用兩種以上抗衰竭藥物來控制症狀、或是有明顯心臟擴大、生長曲線小於3%的發展遲緩問題,上述三項條件符合至少兩項,可每個月接受一次疫苗注射,直到一歲或是接受矯正手術為止,最多可施打六次。不可不慎!戴口罩、勤洗手防感染王主科教授提醒,對於患有先天性心臟病的寶寶來說,滿周歲之前,都是感染RSV的危險期 ,若寶寶因年紀太小,還不到開刀的適當時機,建議爸媽在日常生活中要幫寶寶做好預防感染,除了施打疫苗之外,也要記得戴口罩、勤洗手,避免帶孩子到人多的場合,以降低感染風險 。(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2歲以下幼童注意!醫師籲嚴防RSV

2歲以下幼童注意!醫師籲嚴防RSV#RSV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綜合報導)近來腸病毒拉警報,重症病例增,兒科醫師也提醒,家長與幼教單位勿輕忽另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呼吸道融合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簡稱RSV)。台北馬偕醫院小兒感染科主任紀鑫說,每年3~4月RSV病例明顯增加,主要集中在兩歲以下小小孩。近來因感染RSV而引起細支氣管炎、肺炎的住院病例數是去年11至12月的兩倍,研判與溫度與雨量有關。 紀鑫主任表示,由於此病毒病無治療藥物,僅透過支持療法,關鍵仍在於預防,呼籲家有嬰幼兒務必加強洗手、少帶至人多不通風的公共場所,且近來因RSV住院的小病患,九成是健康的孩子,一成則有潛在疾病,例如有早產兒病史、先天性心臟病、免疫疾病、血液腫瘤等。他指出,健康孩子平均住院五天,有潛在疾病的孩子則住院較久,平均住院十到十四天。 RSV在溫帶國家好發在冬季,台灣四季變化較不明顯,因此一整年都有感染的病例。紀鑫主任說,每年春天和秋天的住院病例較多,分析發現可能與雨量與溫度有關。紀鑫主任指出,RSV是兩歲以下嬰幼兒常見的下呼吸道感染病原。多數人在兩歲以前感染過RSV,年紀越大,感染率越低,嚴重度也越低,大人或健康孩子可能是打噴嚏、喉嚨癢等感冒症狀。但是RSV對早產兒或有心肺疾病的嬰幼兒來說,卻可能會造成咳嗽、呼吸窘迫、甚至威脅生命。而感染過RSV的孩子,未來氣喘的風險也可能會增加。RSV乃透過接觸到病人的飛沫而傳染,紀鑫主任提醒,如同預防腸病毒,家長與保母、幼教單位等照顧者,應加強洗手,避免帶嬰幼兒到人多擁擠、通風不良的公共場所。接觸孩子前務必先洗手。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