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血壓忽高忽低 中醫以調理肝腎來控壓

血壓忽高忽低 中醫以調理肝腎來控壓#高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某銀行高階主管,常常因為總行一個通知下來,就要立刻提出可行方案,導致他突然有一天頭痛快痛死了,只好去醫院掛急診,血壓高達170。急診醫師說檢查沒有甚麼大礙,用藥降壓之後,觀察沒事就回家了。但回家後,有時血壓偏高有時卻低於100,回心臟科調整藥物好幾次依然不穩定,除了頭暈之外,有時還有水腫、性功能障礙的問題。杏儒中醫診所院長蔡易昌中西醫師表示,在我國的十大死因當中,高血壓雖然位居第8,但死亡率卻是上升最明顯的,根據統計,在超過20歲以上成年人當中,每4人就有1人罹患高血壓,但將近500萬高血壓病患中,卻有三分之一患者不自覺,這是非常危險的,有可能隨時會出現中風、心肌梗塞、主動脈剝離…等等重大疾病的風險。收縮130、舒張80以上 即為高血壓高血壓,過去認定的高血壓是140/90,但許多患者在血壓低於這些數值時,也是會出現高血壓併發症。因此,美國心臟協會已經調整了高血壓的最新治療指引,重新定義血壓達130/80毫米汞柱(收縮壓130毫米汞柱、舒張壓80毫米汞柱)以上就是高血壓,正常血壓的定義則維持120/80毫米汞柱以下,希望讓大家對於高血壓可以有更多的警覺性。沒有症狀並非不用治療 恐增加動脈硬化風險根據研究,未經治療的高血壓患者,因動脈硬化帶來的風險,平均壽命可縮短20年。未服藥的高血壓患者發生腦中風的機率是有服藥控制者的21倍、發生腎臟病變的風險是健康者的2倍、發生心臟衰竭的機率是一般人的6倍,另外也比一般人容易發生心肌梗塞、心律不整、眼部病變、腦部病變等。因此高血壓治療的目的,是透過維持血壓正常穩定,預防及降低併發症的發生。中醫對於高血壓的治療,並不是著重在於『用藥降血壓』,而是在於『讓身體自己可以調控血壓』。高血壓在古時候,多稱為「眩暈」、「頭痛」、「中風」,大多屬於肝、脾、腎功能的失調。《素問·至真要大論》:「諸風掉眩皆屬於肝。」《靈樞·海論》:「髓海不足,則腦轉耳鳴」。元《丹溪心法》:「無痰不作眩」明《景岳全書》:「眩運一證,虛者居其八九……」,「當以治虛」。調理肝腎陰陽 為中醫治療高血壓的重點中醫認為高血壓主要是為肝腎陰陽失調,陰虛為本、陽亢為標,所以,透過中醫調理,讓這個陰陽失調的情形重新調整回來,就是中醫治療的重點。像是肝火亢盛、陰虛陽亢、肝腎陰虛、陰陽兩虛、痰濕阻逆、氣虛血瘀…等等,都是臨床上常見的體質分型,依照每個人不同加以不同調理,就可以讓我們身體逐漸找回調控血壓的能力,就能讓血壓更穩定。(文章授權提供/杏儒中醫診所)

看不見的脂肪 比BMI偏高更致命

看不見的脂肪 比BMI偏高更致命#高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身體質量指數(BMI)並非越低越好,靠近中間最佳。很多人認為身體質量指數只要在正常區間,自然是越低越好,既苗條又健康。其實,身體質量指數靠近中間值才是最健康的。衡量人體胖瘦與健康的標準——BMI保持合理體重是防病的根本。每個人都應該學會判斷自己的體重是否合理。用體重除以身高的平方就是你的身體質量指數BMI。BMI= 體重(公斤)/身高(公尺的平方)例如:一位身高182公分,體重74公斤的男士,他的BMI即為22.3(74÷1.822=22.3),屬於健康體位。受生理結構等因素的影響,男性與女性的BMI身體質量指數標準,根據年齡變化也稍有區別。BMI指數靠近中間最佳身體質量指數越向中間值靠攏越好,越向中間值靠攏證明你的健康狀況越理想。如果身體質量指數低於18.5,則是體重過輕。很多女性身體質量指數已經低於18.5還在減肥,同樣有損健康。脂類對於人體來說很重要,因為雌激素就是脂類中的膽固醇合成分泌的。如果太瘦,分泌不出足量的雌激素,就會缺少「女人味」。BMI也容易被誤讀雖然BMI校準了體重與身高的關係,但也容易被誤讀。例如,BMI未區分男女,也未考慮體重組成,更無法判斷超重是否是健碩骨骼或肌肉所致。那些肌肉發達的運動員或健身者,可能被錯誤的判定為超重或肥胖,而正常BMI者脂肪含量也可能偏高。為了彌補BMI的不足,可以用腰圍和腰臀比來確定脂肪堆積的程度。凡腰圍超過102公分(40吋)、腰臀比超過0.95的男性;腰圍超過88公分(35吋)、腰臀比超過0.85的女性,都可以判定為腹部脂肪堆積過多,俗稱「大肚腩」。有資料顯示,男性腰圍大於等於85公分(33.5吋),女性腰圍大於等於80公分(31.5吋)時,糖尿病的患病率分別為腰圍正常者的2至2.5倍。腰圍標準是男性小於85公分,女性小於80公分。看不見的脂肪最致命雖然腰間贅肉和雙下巴是讓人討厭的脂肪,但內臟脂肪才是更需要關注的。據哈佛大學醫學院的研究顯示:腹部的內臟脂肪會填補人體器官間的空隙,但這種脂肪過多,會釋放有害物質,增加人們罹患慢性病的風險。有些人看起來身材勻稱,體重也算正常,但其體脂率偏高,這些人的身體狀態比那些全身肥胖的人還要糟糕。內臟脂肪主要存在於腹腔內,如肝、胰、胃、腸道等器官的周圍和內部,它的明顯表現是腹部肥胖。內臟脂肪對於身體的危害比皮下脂肪要來得更大、更直接,一個人存在過多的內臟脂肪,會增加患糖尿病、心臟病和各種代謝性疾病的風險,因此內臟脂肪也被稱為「危險的脂肪」。胖的位置不同,危害不一樣脂肪堆積位置不同,對健康的影響也不同。腹部:這是最糟糕的情況,腹部脂肪會導致體內產生過多炎性蛋白,流向血液、肝臟、肌肉和大腦,有害健康。肝臟:肝臟周圍若有脂肪堆積,不僅會影響肝臟功能,還會產生胰島素抗阻,增加糖尿病的風險。肺部:研究顯示,由脂肪或其他細胞所產生的小液囊或囊泡,會轉移至肺部和其他器官,傳遞有害物質,引發氣喘或其他疾病。心臟:容易引發高血壓、血脂異常、胰島素抗阻,提高心臟病的發病率,甚至有死亡的風險。腰部:脂肪堆積在腰部,會增加腎臟的負擔,容易產生腰背肌筋膜炎(按:又稱腰肌勞損)、腰脊疼痛等問題。腸道:腸道內的微生物與維持正常的新陳代謝功能有關,若腸道有脂肪堆積,將會擾亂正常的微生物平衡,並導致胰島素抗阻等問題。(本文摘自/小信號防萬病/大是文化)

不是濃度高就有效 食藥署破除美白迷思

不是濃度高就有效 食藥署破除美白迷思#高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所謂一白遮三醜,現代人追求肌膚白皙,方法是五花八門,尤其是化粧品中只要冠上「美白」兩字,就能夠讓消費者怦然心動,掏出錢來購買。食藥署表示,多數消費者對於美白產品觀念並不完全正確,恐導致美白不成,反害皮膚受傷。黑妞不能變白雪公主 民眾勿期待過高食藥署指出,目前衛生福利部共核准13種美白成分,核准使用的美白成分除結構不同,其作用機轉亦不相同,美白化粧品其中的美白成分的主要作用,分為「抑制黑色素形成」或「兼具抑制黑色素形成與促進已產生的黑色素淡化」兩類,現行核准使用的13種美白成分中,除「Ascorbyl Tetraisopalmitate」使用濃度3%為「含藥化粧品」管理外,其餘12種成分均為一般化粧品使用成分,消費者在選購這類化粧品時,可依需求從產品標示之全成分選購適合自己的產品。食藥署指出,民眾選購及使用美白化粧品時,常有「濃度越高越好」、「美白成分加得越多越有效」的迷思,實際上成分濃度愈高或添加越多不同成分,對皮膚的美白效果不一定就愈好;此外,也有部分消費者以為「使用美白產品,黑妞也可以變白雪公主」,食藥署表示,美白成分的主要機轉,是抑制黑色素形成與促進已產生的黑色素淡化,因此,使用美白產品的美白效果,主要是針對色素斑的部分來做改善,而不是改變自己原本的膚色、變得更白皙,所以民眾千萬不要對美白產品有過高的期待。偏方恐致皮膚受傷 遵醫囑+防曬更重要在過去,發現坊間有民眾誤信偏方,以荖花葉敷臉美白,導致皮膚受到破壞,產生網狀黑色白色交織的斑點;也有民眾盲目聽從美容達人建議,以雙氧水自製面膜美白進而灼傷臉部肌膚之事件。食藥署提醒,想要擁有白皙肌膚,仍應循正確管道,並詢問專業皮膚科醫師建議。使用美白化粧品時,應避免使用於發炎部位,若曾有過敏經驗時,應先確認過敏成分,或先做皮膚過敏性測試,確認對產品沒有過敏反應再使用。最重要的是想要擁有白皙肌膚,除了使用美白化粧品外,消費者仍需注重防曬工作,才能讓美白功夫不白費。

顛覆刻板印象!調查:女性學歷越高越想「婚」

顛覆刻板印象!調查:女性學歷越高越想「婚」#高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一般人認為,學歷越高的女性,對於感情抱有高度理性,然而一項調查卻顯示,,學歷越高的女性結婚生子的意願越高,讀過碩士的女性,有超過70%都想結婚、生子,學歷為高中以下的受訪者有5成想結婚,47.83%具生育意願,大為顛覆現今社會的刻板印象!碩博士學位者 逾7成想結婚生子一項網路問卷「台灣女性幸福態度大調查」,包括台灣女性「婚不婚」、「生不生」兩份問卷。結果顯示,學歷越高的女性,想走入家庭的意願越高。未婚女性中有61.04%表示將來想結婚,學歷為高中以下的受訪者有50%想結婚,有結婚意願者的比例隨著學歷而增加,其中碩博士學歷的受訪者有高達73.55%想結婚。已婚而未生育的受訪者中,有63.9%打算生小孩,學歷為高中以下者有47.83%具生育意願,大專為48.28%,皆低於半數,但大學學歷有71.6%、碩博士學歷有72%想生小孩。30~40歲未婚女性 全球第二高愛情小說家H表示,高學歷女性雖然想結婚的比例很高,但結婚是兩個人的事,台灣男性尚未跟上女性觀念改變的腳步,大多數男性仍希望女性在婚姻裡扮演傳統婦女的角色,這與高學歷女性嚮往的婚姻生活有差距,這也說明為何台灣30至40歲未婚女性比例為全球第二高的原因。在「婚不婚」的調查中,73.21%受訪者並未受到家人催婚壓力,64.06%受訪者認為可結可不結、看緣份,顯示多數女性雖有結婚意願,但沒有急迫找對象的壓力。而未婚女性不想結婚的原因之中,超過5成受訪者表示「還想享受單身生活」,綜觀整份調查結果,經濟因素影響也很大,包括「對未來沒有安全感」、「收入太少」、「結婚後金錢運用會受限」等。已婚女性不想生小孩的原因也有類似現象,包括「生小孩後金錢運用會受限」、「需要賺更多的錢才夠養育小孩」。多了親子互動 半數人結婚不後悔至於已婚女性對婚姻與生小孩的想法,在「生不生」問卷調查結果發現,超過一半的人對自己的婚姻狀況都還算滿意,只有四分之一左右的受訪者後悔結婚。而問到「有小孩後對人生的影響」,則甘苦都有,選擇正向者居多,包括了解父母的辛勞、親子相處機會等;負向部分,則認為收入變少、失去自由生活。

溫差大易致血壓高 降壓4部曲免擔心

溫差大易致血壓高 降壓4部曲免擔心#高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霸王寒流過境,天氣驟冷,偶爾短暫回暖又造成早午晚溫差極大,對有心血管疾病、高血壓史的人來說,潛藏著危機。若早上起床覺得頭脹、頭暈、肩頸僵硬緊繃,視力模糊、倦怠感,就代表該注意血壓的變化了!草屯療養院蔣瑜營養師提供降血壓四部曲,幫助民眾有效控制血壓。●第一部/維持理想體重研究證實,肥胖者每減輕10公斤體重,可以降低5~20毫米汞柱收縮壓。最好的減重計畫是在一週中減重0.5~1公斤。只要能減掉4~5公斤,就能對高血壓病人有幫助。●第二部/改變飲食內容傳統的低鹽飲食雖能有效降低血壓,但是年紀越長,味蕾越退化,若再限制老人家鹽分攝取,那就真的是食不知味難以下嚥,反而影響了正常的營養攝取。因此營養師建議建議採用「得舒飲食」,即是採用高鉀、高鎂、高鈣、高膳食纖維、不飽和脂肪酸豐富、飽和脂肪酸節制的飲食,以多種營養素的搭配,全方位的改善健康來達到降血壓的目的。蔣瑜營養師指出,得舒飲食的原則為:蔬菜、水果、奶類、高蛋白食物要比一般人再多些;五穀雜糧儘量選用含麩皮的全穀類;選擇多白肉,少紅肉;每餐吃一碗以上的蔬菜量;吃適量堅果、用好油;此外,得舒飲食所建議的用油量很少,因此高血壓的人或高危險群應選擇烹飪用油少的菜餚,如涼拌、清蒸、水煮、電烤的菜餚,少吃油炸食品,每餐一兩道炒的菜餚即可。 ●第三部/修正生活型態不抽菸、不過度飲酒、不過度攝取咖啡因、預防便秘、充分睡眠與休息,放鬆心情,減少壓力、避免過長運動、避免用過冷或過熱的水洗澡。●第四部/藥物控制若是確實執行以上三部曲後,仍無法將血壓降低至理想範圍,就必須加上藥物控制。營養師也提醒,藥物使用或多或少有其副作用,目前高血壓藥物的發展日新月異,經許多臨床研究證實,這些高血壓用藥,在正確的使用下,能安全的幫助血壓控制,降低心血管併發症的發生率,所以應依醫師處方服用,如果有任何不適,應與醫師討論,千萬不要自行停藥或減藥。

注意!愛抽菸較短命 死亡風險比同齡高2倍

注意!愛抽菸較短命 死亡風險比同齡高2倍#高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菸害為國人頭號健康殺手,十大死因幾乎都與吸菸有關。根據研究顯示,吸菸者的平均壽命,比不吸菸者少了10年,死亡風險是同年齡不吸菸者的2倍。目前國內估計約有400萬名吸菸者,每年都有2萬多人因菸害而死亡。根據研究,吸菸者如果在30歲、40歲、50歲或60歲成功戒菸,預估可延長10年、9年、6年或3年的壽命。 26~50最愛抽 忙工作不會主動戒菸然而,戒菸並不容易,臺南市衛生局林聖哲局長指出,研究顯示,如果單打獨鬥,戒菸成功率僅有3~5%,失敗率更高達90%以上。有意戒菸者若能接受完整的戒菸衛教諮詢與藥物治療,則戒菸成功率可增加10倍。國健署雖然自2012年3月1日即推行二代戒菸服務,擴大了門診戒菸的對象,也減少了戒菸藥品的自負額,但目前國人使用戒菸服務的比例仍屬偏低。 臺南市立安南醫院院長林瑞模指出,目前國人18歲以上的男性吸菸率為29.2%,研究發現,吸菸率最高的是在人生的第二個25年,也就是26到50歲的青壯年,這個族群的吸菸者往往忙著在職場打拼,忽略了自身健康,更不會主動前往醫療院所使用戒菸服務。員工健康是最重要資本 職場門診助戒菸為此,安南醫院與企業合作,辦理臺南市第一場職場門診戒菸服務。家庭醫學科蔡忠紘醫師表示,首先辦理四週的職場戒菸班,透過戒菸醫師與衛教師,讓有意戒菸的員工了解吸菸的危害與戒菸的重要性,並在接下來為期八週的門診戒菸療程中,整個戒菸團隊每兩週主動到職場看診與衛教。療程結束後,18位吸菸員工中,有4個成功戒除多年菸癮,其他人的菸量也都減掉大半。最後,家庭醫學科黃守正醫師強調,近年來已有越來越多企業體認到員工是公司最重要的資產,透過此次戒菸門診的成功案例,讓更多的企業投入職場戒菸的行列,維護民眾的身體健康。

偏鄉C肝比例高!交通不便 治療率僅1成

偏鄉C肝比例高!交通不便 治療率僅1成#高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偏鄉C肝比例高!主因為交通不便、治療率低,曾有一位高雄梓官區的村長,患有C肝,自認為沒有症狀遲遲不肯治療,一直到聽了十幾場醫療團隊的演講後,才決定接受治療,目前已完全治癒,持續追蹤至今,沒有任何復發跡象,現在的他不時主動督促所有居民定期接受篩檢。C肝不治療 恐有肝癌隱憂高雄長庚醫院胃腸肝膽科盧勝男醫師表示,西南部偏鄉地區C肝比率高,主要與早年密醫文化盛行、針筒器械消毒不全或濫用藥物等因素有關。偏鄉C肝治療率只有一成,主要原因除了交通不便、醫療資源不足,許多民眾擔心一旦出外就醫,就可能損失一天的收入而拖延不治療,另一原因是患者不知道自己有C肝疾病。盧勝男醫師指出,肝臟是沈默的器官,初期沒有明顯症狀,容易疏於檢查,等到有症狀時,通常肝細胞已長期被肝炎病毒感染,肝臟纖維化加速,導致肝硬化,甚至肝癌,若有喝酒習慣,惡化的速度則會更快。未能早期發現治療,加上就醫不便,造成偏鄉一直存在高肝癌風險的隱憂。 可近性醫療 提升偏鄉肝病追蹤治療率為提升偏鄉C肝治療率,及早篩檢,及早治療是最關鍵的一環,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肝膽胰內科醫師戴嘉言指出,高醫長期推動可近性醫療,期望解決偏鄉資源缺乏的處境,由醫療團隊前進鄉鎮,進行肝病篩檢及治療。實際執行發現,醫師直接進到當地進行治療的效果,比健檢後提供健檢報告,請患者自行前往治療,或在衛生所篩檢後,幫患者轉診治療更佳。長效型干擾素+口服藥物 治癒率可達9成C肝是可治癒的,盧勝男醫師指出,偏鄉C肝治療以健保給付為主,以長效型干擾素注射搭配口服藥物,持續治療24至48週,平均治癒率可達8~9成以上,甚至治療後半年可完全驗不出病毒量,且一旦治癒,再復發的機率很低。盧醫師提醒,要避免C肝演變為肝癌,C肝帶原者應定期利用肝臟超音波或抽血檢查,早期診斷早期治療。此外,規律生活也很重要,早睡早起、不熬夜,也要避免亂吃來路不明的藥物或喝酒抽菸,以免增加肝臟負擔。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