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災後

降疾病威脅 災後3大防疫準則必看!

降疾病威脅 災後3大防疫準則必看!#災後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尼莎颱風前腳剛走,海棠颱風後腳就跟來,一個周末雙颱接力席捲南台灣使得暴雨成災,疾管署呼籲,颱風過境務必做好清潔打掃避免疫病威脅。多處地區及道路積水,災後務必加強環境整頓,清理家園時務必做好個人防護,並留意飲食衛生,落實下列3大防疫準則,以降低傳染病感染風險:1) 清理勿赤腳及穿拖鞋/由於災後容易產生污水、污泥或災害廢棄物,清理家園時務必穿著雨鞋或防水長靴、配戴防水手套及口罩,避免被生鏽器物刺傷或割傷以防感染傳染病。出現發燒、頭痛、肌肉痛、腹痛、腹瀉、黃疸、倦怠等症狀請儘速就醫,並主動告知受傷原因及傷口污染情形,以利醫師診療。2) 清除病媒蚊孳生源/雨後戶外容易產生積水容器,正是孑孓孳生的溫床,請民眾主動巡視居家環境,清除戶內外孳生源,如輪胎、鐵鋁罐、帆布、寶特瓶、盆栽墊盤等,以避免病媒孳生,減少登革熱病毒傳播。3) 注意飲食及環境衛生/淹水地區的蓄水池如遭受污水侵入,應確實清洗消毒後再蓄水,並將水徹底煮沸後再飲用。泡過水或解凍過久的食物請勿食用。可購買市售含氯漂白水並稀釋100倍,擦拭居家環境,廚具及餐具應煮沸消毒,或以10公升清水加40毫升漂白水稀釋進行消毒。限/停水期間,如轉開水龍頭還有水,請依「濕、搓、沖、捧、擦」的步驟正確洗手。如果無法取得肥皂和清水時,可以使用酒精含量60%至95%的乾洗手液清潔雙手,以降低細菌類致病原感染的風險。 

颱風亂中秋 避免災後傳染病增

颱風亂中秋 避免災後傳染病增#災後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綜合報導)天兔亂中秋,且帶來部分地區淹水災情,疾病管制署呼籲淹水地區民眾務必注意飲食衛生、清理家園時應作好個人防護,並遵循「清除、清潔、消毒」防疫三步驟,落實環境衛生、避免傳染病。傷口觸汙水 容易感染傳染病颱風過後易接觸到汙水、汙泥和災害廢棄物,因此可能感染鉤端螺旋體病、類鼻疽、破傷風等傳染病,疾管署提醒民眾切忌赤足或穿著拖鞋打掃,務必著雨鞋或防水長靴、配戴防水手套和口罩,作好個人防護措施,也要留意避免被生鏽物品,如鐵釘、鐵片刺傷或割傷,清理工作結束後,立即用肥皂和清水洗手,並仔細檢視有無傷口。除此之外,老年人、身體衰弱、免疫功能不佳、皮膚有外傷和慢性病患者,應該避免皮膚直接接觸汙水或淤泥,以免引發細菌感染;若是不慎被生鏽器物割傷或出現發燒、頭痛、肌肉痛、腹痛、腹瀉、黃疸、倦怠或其他身體不適的症狀,請盡速就醫,並主動告知有無汙水淤泥接觸史、創傷原因和傷口汙染情形,以利診療與追蹤。淹水地區 食物、飲水謹慎 環境進行消毒颱風夾帶豪雨可能導致飲用水受汙染,因此若住家的蓄水池淹水,應確實清洗消毒後再蓄水,且飲用水需徹底煮沸或飲用包裝水;泡水之廚具和餐具需消毒後才能使用,泡水和解凍過久的食物,請勿食用,以免危害健康。若要擦拭居家環境、餐具、家具等,可利用含氯漂白水稀釋後進行消毒;且目前正值登革熱流行季,豪雨過後會產生大量積水容器,造成病媒蚊孳生,呼籲民眾主動清除戶內外積水容器,廢棄容器如輪胎、鐵鋁罐、帆布、寶特瓶、盆栽墊盤等,居家環境也要排除積水,如屋頂、陽台、大樓地下室,降低社區病媒蚊密度,減少登革病毒傳播。政民合作 落實環境消毒 清除病媒蚊疾管署也已準備防疫消毒車和消毒藥水,將請各縣市衛生局協助民眾進行家戶環境消毒,同時針對雨後病媒蚊孳生源列管地區進行清查與防治。

災後衛生要做好 慎防傳染性疾病

災後衛生要做好 慎防傳染性疾病#災後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綜合報導)前陣子蘇拉颱風重創花蓮縣秀林鄉和平村的和中及和仁等部落,第一線的醫療持續由各醫院支援進駐,對於風災過後阻絕傳染性疾病發生及家戶衛生消毒的工作也正如火如荼的展開。花蓮縣衛生局局長徐祥明前往和平災區現場,除關心醫療站的執行情形及需求外,並對村民及救難人員進行防疫的宣導,提供家戶衛生消毒物資,同心協力協助高危險地區鄉親重建健康快樂的家園,目前共運送40桶漂白水(每桶4000毫升)及15個大型水桶,消毒水20箱、乾洗手液7大瓶、悍菌遁1000瓶、成人口罩3450個、小孩口罩500個及拋棄手套1000雙,香皂200個,防疫工作人員並挨家挨戶對鄉親詳細解說防疫清除、清潔、消毒的重要性,協助和平、和中及和仁等地區約200戶做好災後居家環境消毒,遠離傳染病的威脅。為防止災後傳染性疾病發生,徐祥明局長再次呼籲災區民眾應飲用瓶裝水,並提醒民眾在料理前、用餐前都要養成洗手的習慣,杜絕病從口入。泡水廚房用具及餐具要煮沸消毒後才能使用,不能煮沸者,民眾可使用市售含氯漂白水40毫升加清水10公升稀釋後(濃度約0.02%),消毒廚房用具及餐具;泡水或因停電而解凍過久的食物就不要再食用,選擇煮熟的食物較安全。徐局長除關心支援的醫護人員健康外,亦提醒醫護及防疫人員多加留意災民腸胃道、呼吸道疾病及心理創傷的問題,衛生局也將持續派駐醫護及防疫人員至災區現場,與受災鄉親共同走過艱難。另外災後的居家環境衛生部份,徐祥明局長強調,夏季正是登革熱流行季節,災後清理家園時,請同時注意清除室內外所有積水容器、垃圾及廢棄物,防止病媒蚊孳生,降低登革熱等蟲媒傳染病發生的風險。民眾可將市售含氯漂白水稀釋100倍(濃度約0.05%),用來擦拭居家環境,廁所可用漂白水或消毒劑,依容器瓶上標示的稀釋方法稀釋後噴灑消毒。對於災後收容所人口密集,衛生局也於出入口提供乾洗手液供住民消毒手部,呼籲請鄉親落實咳嗽禮節及呼吸道衛生,若有發燒、咳嗽等身體不適情形,請立即戴上口罩就醫,預防相互感染呼吸道疾病。

豪災後小心類鼻疽 掃積水預防傳染病

豪災後小心類鼻疽 掃積水預防傳染病#災後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綜合報導)近日豪大雨襲台,造成部份地區淹水災情,疾管局依歷年資料顯示,風災水災過後易發生傳染病,例如類鼻疽、鉤端螺旋體病及經由病媒蚊傳播的登革熱等疾病。往年大型風災後,更曾出現類鼻疽疫情,原因與接觸污水污泥或吸入帶有病原體的塵土有關。而98年莫拉克風災過後,屏東縣萬丹鄉發生鉤端螺旋體病群聚疫情。疾病管制局呼籲受災地區民眾應避免接觸污水及污泥,做好防護措施,如穿著長靴和手套等。依據疾管局歷年疫情監測資料顯示,風災水災過後是傳染病發生的高風險期,而台南市及高雄市亦分別於4月及5月出現本土登革熱疫情。降雨造成的容器積水而導致病媒蚊孳生,呼籲民眾雨後應加強清除住家戶內外積水容器,以防範登革熱的傳播。如有出現發燒、頭痛、全身倦怠、後眼窩痛、肌肉痠痛或關節痠痛等疑似登革熱症狀,亦應主動就醫治療。類鼻疽的症狀表現差異大,從無症狀、肺炎、慢性內臟器官或局部皮下化膿,到嚴重的敗血性休克都可能發生,在糖尿病等慢性病患易導致死亡。急性期常以不明原因敗血症或肺炎為臨床表現,老年人或具有慢性病史者需特別注意,應將類鼻疽列入診斷之考量。鉤端螺旋體病的臨床症狀因個案而異,也可能產生各種症狀,初期症狀類似感冒,未即時給予妥適治療,則有致死的可能。疾管局提醒臨床醫師,如有發現疑似病例應立即通報,減少傳染病散播的風險。

淹水地區做好預防 當心災後傳染病

淹水地區做好預防 當心災後傳染病#災後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近日豪雨造成南部部分地區水患,疾病管制局呼籲淹水地區的民眾務必注意飲食及環境衛生,積水退後清理家園時應作好個人防護,以避免感染傳染病。疾管局與臺南市政府衛生局已緊急調度消毒藥水10,000瓶提供受災民眾災後家戶環境消毒使用。水災期間易接觸到污水、污泥,可能因此感染鉤端螺旋體病及類鼻疽,民眾清理家園時,務必穿著雨鞋或防水長靴、配戴防水手套及口罩,做好個人防護措施,工作完畢或裝備卸除後,應以肥皂及清水洗手。老年人、身體衰弱、免疫功能不佳、慢性病患者(糖尿病、心臟病、高血壓、癌症及酒癮者等)及皮膚有外傷者,應避免皮膚暴露於污水或淤泥。如有出現發燒、頭痛、肌肉痛、腹痛、腹瀉、黃疸、倦怠或其他身體不適的症狀,請儘快就醫。就醫時務必告訴醫師居住地區及污水淤泥暴露史,以利醫師提供妥適的診療服務。豪雨可能導致飲用水受到汙染,若住宅的蓄水池淹水,應確實清洗消毒後再蓄水;飲用水要徹底煮沸或飲用包裝水;泡水之廚房用具及餐具要消毒後才能使用,泡過水或解凍過久的食物也不要食用;並依「清除、清潔、消毒」三步驟,做好環境衛生。災後整理家園時,應澈底清除室內外積水容器、垃圾及廢物,以防止病媒蚊孳生而導致登革熱發生。疾管局也另請臨床醫師這段期間特別注意病患是否可能感染上述傳染病,發現疑似病例應立即通報衛生機關,並給予病患妥適治療。民眾若有災後防疫相關疑問,亦可聯絡各縣市衛生局,或撥打國內免費民眾疫情通報與關懷專線1922洽詢。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