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中毒

國三生喝水比賽「狂灌6公升水」險丟命!醫揭「水中毒」8大症狀

國三生喝水比賽「狂灌6公升水」險丟命!醫揭「水中毒」8大症狀#水中毒

有病沒病多喝水,真的對身體好嗎?小心短時間快速大量喝水,造成「水中毒」!一名15歲國三生日前參加父母公司舉辦的春酒聚餐,餐會中的娛興節目舉辦喝水比賽,男孩狂灌約6,000毫升的茶水,最終獲得6,000元獎金,當天晚上回家後出現頭暈、嘔吐、抽搐症狀,送至急診時已意識模糊。但所幸搶救得宜,轉至加護病房治療後才化險為夷,並未對腦部造成永久性傷害。

沒事多喝水?婦養生「日灌7000cc」竟水腫、全身無力釀「水中毒」

沒事多喝水?婦養生「日灌7000cc」竟水腫、全身無力釀「水中毒」#水中毒

水喝越多越好?錯!水喝過頭也可能喝成水中毒!一名48歲婦人因喜愛養生,聽信水喝越多越健康的迷思,每天喝水超過7,000毫升,頻尿次數高達20次,近日開始覺得臉部、下肢水腫,甚至出現全身無力症狀,因擔心腎臟出問題就醫,醫師要求其記錄排尿日記,發現是因水喝太多造成水中毒,引發低血鈉症。

避免水中毒 先排水再喝水!

避免水中毒 先排水再喝水!#水中毒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水分就跟所謂的「冷卻水」一樣,不論是存在於身體或空氣中,都具有冷卻的作用。體內的水分如果太多,身體為了避免生病,就會想辦法溫暖自己,結果就會把形成寒冷的原因之一──水分,排出體外。睡覺時受寒 會出現腹瀉現象當身體因受寒而感冒時,會打噴嚏或流鼻水。睡覺時如果受寒,則會出現腹瀉現象。身體狀況變差時可能會嘔吐、或是睡覺時出一身汗。這些都是身體正在排除多餘水分,企圖溫暖身體以治療疾病的反應。在西方醫學中有一種名為「梅尼爾氏綜合症」的疾病,會出現暈眩、耳鳴、噁心想吐的症狀,但真正的原因是專司平衡感的內耳淋巴液(水分)過多所引起的疾病。因為水分過多而無法順利調節身體的平衡感,還會產生暈眩跟耳鳴的現象。心跳加快變心悸 恐為水中毒如果罹患這種梅尼爾氏綜合症,身體為了排除水分,就會利用嘔吐的反應來排出胃液。此外,為了提高代謝來消耗體內水分,還會出現心跳加快的現象,也就是所謂的心悸。以上這些症狀,在中醫都稱為「水中毒」。對身體來說,水分是非常重要的物質,但攝取過多的話反而會造成疾病。如果可以大量排尿或流汗,不要囤積在體內就不會出現「中毒」現象。但如果囤積在體內,就一定會透過某種症狀來產生排水的反應。宇宙的原則是先「釋放」。呼吸是不斷重複「吐氣、吸氣」的動作,而水這種物質也是一樣,所以喝水時請記住「先排水,再喝水」的原則。(本文摘自/體溫力革命:守護身體的健康密碼/方舟文化出版)

眼神上吊、狂抽蓄!女童竟因喝水 造成「水中毒」

眼神上吊、狂抽蓄!女童竟因喝水 造成「水中毒」#水中毒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採訪報導)每當寶寶感冒、拉肚子時,家長往往因擔心脫水、水攝取量不足,都會猛灌水,但若是過度補充,恐會引發水中毒!日前,一名1歲7個月的女童,因罹患腸胃炎,狂拉肚子,家長擔心她拉到脫水,所以,額外為她補充大量水分,在短短2天內,就喝了將近3公升的水。使得她突然出現全身抽蓄、眼神上吊快30分鐘,嚇得家長趕緊將她送醫檢查,結果就醫時,已出現低血鈉、低滲透壓的症狀,經詢問後才發現,她是因在短時間內攝取大量的水分,所引起的水中毒,所幸及早就醫治療,目前她恢復良好,且並無留下任何後遺症。昏睡、痙攣要注意 恐是水中毒徵兆三軍總醫院小兒部徐萬夫醫師表示,對於腎臟不成熟的嬰幼兒來說,若在短時間內給予大量水分,造成腎臟無法將水分排出,即可能會造成血液中電解質被稀釋,進而發生低血鈉、低血清滲透壓的情形,且嚴重時,甚至會導致細胞水腫,引發一連串神經學方面的症狀。既然如此,到底該如何知道水分是否補充足夠?一般來說脫水的表現,會有黏膜皮膚乾燥、尿量減少等情況,如果發現尿量跟平時差不多,甚至更多,但嬰幼兒依然沒有精神、昏睡、痙攣時,就可能是發生水中毒了。為避免補充過多水分,醫師建議應以體重來做計算,10公斤以下的嬰幼兒,每公斤應給予100C.C.即可,而10公斤以上者,則是每公斤給予50C.C.。成人的保健觀念 並不適合套用於兒童上最後,徐萬夫醫師提醒民眾,兒童不是成人的縮影,所以,成年人的衛生保健、疾病照護觀念並不適合用於兒童身上,在發生脫水時,水分的補充與電解質平衡都須全面評估,太多太少都不好,因此,當兒童發生任何症狀時,應盡速就醫檢查。

避免攝取高鹽 遠離三高發生率

避免攝取高鹽 遠離三高發生率#水中毒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在台灣20歲以上的民眾就有近4成有任一三高的問題(約730萬人),依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調查發現,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病人未來五年內發生心臟病的機率是非三高民眾的1.9、1.5及1.8倍,罹患中風的機率是非三高民眾的2.8、2.9及2.4倍,由此數據可見避免三高發生是國民健康最重要的事情。生活必需品「鹽」 避免攝取過量遠離三高找上門飲食習慣中,「鹽」是不可或缺的必需品,因此人家常說「多一分太鹹,少一分食之無味」。可是你知道嗎?鹽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鈉,一公克的食鹽中含有400毫克的鈉,而鈉可以從天然食物中獲取,如果一天按照六大類食物平均攝取的話,一天約可吃入500毫克的鈉,因此,鈉的需要量從天然食物中獲取即可,不必特別從食鹽中獲取。當運動或勞動量大、流汗多時,才會缺鈉,而在正常情況下,腎臟可以排出多餘的鈉,但經年累月地吃太鹹,就會讓鈉過量累積,一來破壞身體滲透壓的平衡,造成鉀的流失,二來也使得水分積存在血管裡,導致血壓上升。聰明選購小撇步 小小技巧安心吃基隆市衛生局吳澤誠局長呼籲民眾要吃的健康,請記得購買包裝食品前有2點要注意:1)檢視營養標示之鈉含量。2)選擇低鈉(鹽)食物。除此之外,並要天天五蔬果做好「聰明吃、快樂動、天天量體重」,還有最重要的就是注意千萬不可攝取過多鹽類,才能降低慢性病發生率、有保安康。

想猛喝水促進代謝? 當心「水中毒」

想猛喝水促進代謝? 當心「水中毒」#水中毒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60歲的歐太太患有高血壓,平時固定服用降血壓藥物,血壓維持還算穩定。兩個月前,歐太太參加保健食品說明會,銷售人員說:「妳血壓高,就是因為新陳代謝不好所造成,應該多喝沖泡式保健食品才行,而且每天一定要喝足6000c.c.的水才能有效代謝,2個月後高血壓一定不藥而癒…」,歐太太一聽覺得很有道理,當天就開始飲用保健食品。一星期後,歐太太突然一陣暈眩,昏倒在馬路旁,緊急送醫後發現歐太太血中鈉離子含量過低,有「水中毒」現象,才會昏倒,還好緊急就醫,否則後果不堪設想。體內鈉含量高低 攸關性命鈉是人體內很重要電解質,可維持人體水分平衡,幫助神經肌肉運作。正常情況下,人體會自動調控水及鈉的平衡,使血漿鈉離子濃度維持在135-145 mmol/l範圍內,但若是體內「水太多、鈉太少」,使得鈉離子濃度低於正常範圍,即稱為低血鈉。輕度的低血鈉沒有明顯症狀,中度低血鈉則可能有倦怠、噁心、頭痛、嗜睡等症狀,但血漿鈉離子濃度若快速降至120 mmol/l以下(嚴重低血鈉),則可能發生中樞神經系統的損害,使死亡率增加。藥物也可能影響鈉離子平衡藥害救濟基金會指出,可能引起低血鈉的原因頗多,包括嚴重腸胃道不適、鬱血性心臟病、肝腎功能受損、惡性腫瘤、甲狀腺功能低下及抗利尿激素分泌不當症候群(SIADH)等,都可能使體內鈉離子濃度下降;而某些藥物也可能造成類似影響,例如利尿劑、抗憂鬱劑、抗癲癇藥及抗癌藥等。補充水分要適量以70公斤成人為例,除了日常膳食中所取得水分外,每日建議約飲用2100 c.c的水分(若依30 c.c./kg計算),以維持體液平衡之需求,但仍需視其環境、勞(運)動量、個人健康狀況(如腎功能)作調整。

運動後猛喝水 男大生出現低血鈉險喪命

運動後猛喝水 男大生出現低血鈉險喪命#水中毒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綜合報導)隨著暑假到來,加上四年一度的奧運氛圍感染下,造成台灣近期運動風氣盛行,但炎炎夏日中許多人為了避免運動後水分流失,在運動後便猛喝水,但三軍總醫院腎臟科陳俊吉提醒民眾,運動後不應無限制地喝水,因無限制、短時間大量飲用水分,卻可能超出身體負荷,造成「急性水中毒」,誘發「急性低血鈉」,嚴重情況甚至可能死亡。陳俊吉醫師表示,傳統上,我們都鼓勵運動時及運動後應該「多喝水」,以保健身體,且在酷熱環境下運動,經常是揮汗如雨,如果沒有適度地補充水分,很容易就造成「中暑」,以往我們都建議運動員、軍人或其他戶外活動者,應該盡量且無限制地「多喝水」,以預防或減輕可能發生的「急性熱傷害」。但,最近一、二十年來,卻衍生少數因「多喝水」而造成的「急性水中毒」(運動型低血鈉)的案例。陳俊吉醫師指出,日前一位平日健康的21歲男大生,利用暑假期間,與幾位好友相約單車環島旅行,因趕行程從一大早開始連續騎車十多小時,行程間因天氣炎熱,就大量飲用礦泉水和運動飲料(事後粗估超過十公升),傍晚結束騎乘後,男大生開始出現噁心、頭昏及頭痛等不適,自覺應該是「中暑」了,再加上尿液不多,便繼續飲用礦泉水。隨後症狀不僅沒有改善,噁心、頭痛狀況反而加劇並開始嘔吐,緊急送醫後,發現男大生沒有脫水現象,但卻呈現「低血鈉」(128 mmol/L)情形,幸好及時就醫且適當處理,沒有造成嚴重的併發症。猛灌水造成「水中毒」狀況,陳俊吉醫師說明,「低血鈉」會造成明顯腦水腫,病人會有頭昏、頭痛、噁心、嘔吐等症狀;嚴重的話,會出現躁亂、意識不清、昏迷、癲癇發作及呼吸窘迫等情形,甚至造成死亡。在國外一些長時間的競賽項目,如馬拉松路跑、鐵人三項等,已陸續有運動員因發生「運動型低血鈉」,造成不幸喪生的事件。因此各個運動醫學會都提出相關呼籲及飲水建議,提醒教練及運動員重視及預防此一可能發生的嚴重病症。

水中毒是致命病症!怎造成的?

水中毒是致命病症!怎造成的?#水中毒

阮綜合醫院泌尿科蘇拯誠主任說,水中毒在醫學上的確是個會致命的病症,一下子喝太多的水(純水)造成的。但是正常健康的人,喝大量的水會水中毒嗎?答案是「少之又少,幾乎不會」(被限水的病人除外)。蘇拯誠主任表示,簡單說,水中毒的原因就是人體在大量補充水份後,沒有同時補充鹽分(電解質)。電解質濃度的不平衡,使細胞外的水分子流入細胞內,造成血液鈉離子濃度偏低(低血鈉症),此時細胞會膨脹,嚴重時細胞膜被破壞,細胞溶解。開始的症狀是頭暈、伴隨噁心、嘔吐、頭痛或全身無力、倦怠,之後會造成大腦水腫、癲癇發作、意識不清甚至重度昏迷,數小時內可能致死。蘇拯誠主任指出,水進入人體後最初排掉水的是尿及汗,其中包括含量不等的電解質。你可能想像不到,腎臟功能健全的人每小時可以排尿九佰西西,一天可以高達 15~22公升。很會流汗的人每小時也可能排汗一千西西以上,因此水份的攝取、身體的排泄加上電解質平衡之後,喝水的問題就變成非常複雜。一位住在溫帶的學者,在高熱的澳洲做田野調查,每日在太陽下工作10小時以上。對環境的不熟悉、高溫、流汗,直覺的不斷補水,每日10公升以上。一星期後發現全身無力、頭暈、頭痛,去檢查才知道是「低鈉血症」,補充電解質很快就好了。預防水中毒:1.正常且健康的人體有很好的調節功能去平衡水份及電解質的吸收及排泄,只要不要在短時間內一下子喝大量的水,應該是安全的。2.從事長時間勞動或運動的人,大量排汗後補充水之外,要瞭解同時補充電解質的必要。3.脫水(水分不夠)的例子遠大於水份太多(水中毒),從事戶外活動時不要忘記補水。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