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心聲

同理珍愛你的父母 讓關係更美好

同理珍愛你的父母 讓關係更美好#孩子心聲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成為真正的大人之前,有很多大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有著讓他們感覺不稱職的父母。可能是當時父母正在創業,或陷入職涯最困難的階段;可能是正經歷婚姻或財務危機,而將自己的困擾發洩在孩子身上;又或者是根本沒有時間陪伴孩子,而造成大孩子心中長時間的傷害。Ruby 就是這樣的孩子。她有一段印象深刻的往事是:在小三的時候,因為發燒身體不適,她嘔吐之後自己把地板弄乾淨、把自己梳理乾淨,自己燒了開水後,就等著哥哥姊姊回家弄飯給自己吃;一直等到九點多媽媽回家,跟媽媽說了自己發燒嘔吐後,就去上床睡覺了。令她難受的地方,則在於現階段的母女相處裡,她很容易感知到母親對自己叨念,甚至會很快聽見母親對自己的不認同。任何母親關心的話,對她而言都成了責備,她心裡經常出現這樣的聲音:「妳到底憑什麼管我?」「妳要我好好照顧自己,難道妳覺得我照顧不好自己嗎?難道妳沒看見我都是自己照顧自己嗎?」「妳說我不懂得感恩,究竟是要我感恩什麼?就因為妳是我的媽媽嗎?那妳有參與過我的童年嗎?」我們其實需要回到自己身上,去看見受傷的小孩;因為童年無法再重來,年邁的父母也無法再當你心中渴望的父母,重新回來愛你、滋養你。所以親愛的,最快療癒與和解的方式,來自於你自己。你可以這麼做:一、擁抱內在小孩唯有擁抱自己的內在小孩,安撫與釋放心中所有對父母的情緒,才有辦法以清澈的雙眼看待自己的父母。有太多時候,我們會受到過往的記憶與情緒羈絆,內心裡對家人有很深的埋怨和不滿。因此每當面對家人時,我們都會有難以克制的憤怒油然而生,或是對他們的言語過度敏感,甚至是忍受度過低,這都是因為內心的小孩沒有被好好安撫。你可以寫一封信給十歲的自己,好好與當時生病的自己對話;你很有可能在對話的過程中,想起更多記憶的片段。最重要的事情在於:你不再對自己隱藏內心的感受,你感覺到的孤單、受傷、難過與害怕,都是真實的;你是那個陪伴在十歲自己身旁的大人,去傾聽陪伴他一切的心聲。二、療癒心中的父母當你接納內在小孩,也清理內心積存的情緒時,你會感覺到自己有辦法用中性的眼光去看待父母;你也會發現自己不再去期待或要求父母當你心中的理想典範,他們就是他們自己,就如同你就是你,那個可愛又天真的你一樣。當你可以如實地理解自己,包括自己的感受時,你也就能如實地理解當時的父母,開始給出寬恕,或是擁抱當時的父母。如此一來,在與父母的日常互動中,你就能逐漸給出愛和尊重。你能開始看見那些過往你所認為的叨念和干涉,是他們所認為的愛的付出和給予;當你可以清澈地看見後,就能去決定你是否要接受這樣的關心形式,或是要為了你們的關係開始轉換,讓父母更懂得如何運用令你舒服的方式靠近你,而不是不斷讓你感覺被限制。(本文摘自/不願放手的父母,過度涉入的你/遠流出版)

親子溝通:孩子心聲知多少?

親子溝通:孩子心聲知多少?#孩子心聲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情緒,是每一個地球人都有的正常反應。雖然身為大人的我們從未學習情緒這堂課,多數人也都能理性思考並控制自己的行為,安然度過每個情緒起伏的時刻。然而,對成長中的孩子而言,那正在發育的大腦尚未成熟,當然無法像大人那般迅速控制、消化自己的情緒;尤其,隨著孩子年齡增長,情緒的強度似乎令大人愈來愈難以招架,甚至,孩子的每一次情緒風暴,可能會瞬間摧毀大人的理智線,造成親子衝突。所幸,孩子大腦的可塑性給予我們陪伴他共同學習的絕佳機會,只要在孩子每一次情緒翻騰時,用對方法教導他好好處理情緒,就能讓孩子學會面對突如襲來的情緒風暴。情緒教育是一門重要的課題,需要父母和孩子多花心力理解彼此並隨時覺察練習。現在,請你拿出一張紙和一支筆,試著把腦海裡知道的所有情緒一一寫下來。計時一分鐘,開始!完成後,請你看看自己所寫的答案,假使一個答案得六分,請問你的分數及格嗎?再來,請你數一數自己所寫的「正向」情緒(如快樂、高興等)及「負向」情緒(如生氣、難過)哪一種比較多?以往每一場情緒主題演講,徐老師都會讓台下的老師、家長、保母們玩玩以上的小測驗,通常前面四、五個情緒都能如神助般迅速完成,但後面的情緒往往有點卡住、寫不出來。如果你和徐老師第一次玩這個測驗的結果相同—都是「不及格」,請別傷心,我們一起努力再學習!而徐老師以往在各縣市演講時的調查也發現,多數大人所寫的「負向」情緒明顯多於「正向」情緒。為什麼會這樣呢?我們從小到大從未學習過一門叫做「情緒」的課程,如今成為爸媽的我們,深知孩子的情緒教育不能等,卻不知該從何著手,惶恐不安之餘,更容易被孩子的情緒所牽動。如果你也有同樣的感覺,請和徐老師一起學習從「心」認識「情緒」。十多年前的教養多以行為學派為主軸,當時針對孩子的情緒或行為問題,認為應以忽略或隔離來削弱這些行為。無論是孩子在學校拒絕參加活動,或干擾課程進行,還是在家中用哭鬧方式來吸引大人注意以達到目的,我會建議老師和家長先「忽略」孩子的情緒、「暫停」孩子手邊的活動,並將孩子帶至一旁,等到孩子冷靜之後再進一步引導。當我家的海寶哥滿一歲後,再也不像之前那樣溫順、好轉移情緒。正值自我意識萌發的他,加上遺傳自媽媽的大嗓門—這小子不如意時的暴哭,可真是驚動街坊鄰居(好險那年代沒有一一三家暴專線),甚至還有熱心鄰居偷偷叫海寶的奶奶要常常來「關心」孫子咧!面對這位情緒反應強度超高的孩子,我也只是淡定地對他說:「哭哭沒有用,等你哭完再抱抱。」一旦哭久了,孩子往往忘記自己生氣的原因,而只想要大人抱抱安撫,所以當海寶哭聲變小、慢慢向我靠近時,我才會抱著他,邊用動作安撫,邊說明我所期待的行為。近幾年腦科學的研究帶動著人類對情緒教育的認識。當孩子被情緒綁架(還想玩玩具而拒絕上床睡覺、妹妹破壞了哥哥辛苦蓋好的積木)時,講理說教是完全無法被接收的訊息,因為與情緒相關的右腦正處於混亂,而負責理智邏輯的左腦,尚未成熟也無法平衡混亂的右腦。過去常被大人使用的隔離、忽略情緒等冷靜方法,並不能被孩子的大腦所接收,當爸媽用錯方法,導致溝通無效、孩子拒絕配合,下場往往是孩子更暴躁、大人更徬徨無措或憤怒。較好的處理方式是,在孩子出現情緒的當下,爸媽用肢體動作、眼神表情及語言說出孩子此時的感受、心情,同理孩子的情緒、和孩子的右腦接上線;當孩子逐漸放鬆、軟化下來後,再透過理性的引導、溝通或提供孩子不同選擇,來幫助他們的左右大腦更整合協調。別忘了,孩子的大腦正處在可塑性很高的階段,他們只是還沒學會如何面對並處理自己的情緒。建議爸媽不妨及早開始陪孩子練習。(本文摘自/從心學教養/大好書屋)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