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外震波碎石術

不愛喝水生結石 此碎石術不痛免留疤

不愛喝水生結石 此碎石術不痛免留疤#體外震波碎石術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58歲莊女士,因為不愛喝水加上體質容易得結石,三年來每當腰痛就會至泌尿科接受治療,去年底再次因腰痛赴醫檢查,發現雙側腎臟有各有一顆約3公分結石,先選擇經皮穿腎取石術解決左側結石,術後住院九天配合施打抗生素後才順利出院,但因春節假期即將來臨,想縮短住院治療時間,因此決定改採軟式輸尿管鏡碎石術治療右側結石,術後隔天即下床走路,配合抗生素治療三天後即返家休養,身上無傷口令愛美的她相當欣喜。腎結石常見的3種處理方式患者多位親友有腎結石家族病史,且本身吃東西口味重,體質十分容易長結石。亞洲大學附屬醫院泌尿科主治醫師邱鴻傑表示,腎結石常見的處理方式有三種:一是體外震波碎石術:侵犯性最小,但若結石大於2公分,因健保給付關係,效果則較為受限。第二種為經皮穿腎取石術:創傷性較大、留有傷口、較為疼痛,且腎臟組織癒合後恐有受損風險,適用於治療巨大結石,或當其他腎結石手術失敗時使用。第三種方式為軟式輸尿管鏡碎石術:使用可彎曲的軟式輸尿管鏡,經尿道自然孔道進入,在不破壞腎臟的情況下,搭配高功率雷射進到腎臟將石頭擊碎並取出,不但沒有傷口,且清除結石的效率佳,患者隔天即能下床。邱鴻傑提醒,軟式輸尿管鏡碎石術不適用於輸尿管狹窄,或是嚴重泌尿道感染的患者,而治療泌尿道結石的方式相當多元,建議民眾接受治療前先經醫師評估,才能選擇安全又有效的治療方式。

體外震波碎石術遭濫用?健保局:每病人平均年使用1.36次

體外震波碎石術遭濫用?健保局:每病人平均年使用1.36次#體外震波碎石術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針對體外震波碎石術是否遭濫用?健保局20日表示,對ESWL(體外震波碎石術)之執行向來非常注意,100年醫院共申報執行87,646件ESWL,病人數為64,386人,平均每病人使用次數1.36次,亦即90%以上的病人一年使用在2次以下。對於有個案100年總計被申報ESWL治療36次,健保局指出因目前ESWL之使用均需兩位泌尿科專科醫師共同簽字把關始能執行;經分析,其實其中ESWL為11次,其餘應包含尿道結石其它相關治療之處置醫令項數,並非單指接受ESWL治療,特此澄清說明。另外,經統計97.2%病人均在同一醫院內執行,顯示病人逛醫院作ESWL的現象並不普遍。況且實施次數太過頻繁,對病人的健康愈不利。因此,健保局與醫界協商訂定不予支付指標,同一醫院同一病患當年申報ESWL次數不得超過5次,超出部分不予支付;該項指標於100年總計核減24家醫院、40個病人共1,736,679點。對於實施5次以內者,健保局強調亦會抽樣,針對體外震波碎石術執行的適當性,會由審查醫師加強專業審查。

體外震波碎石術 可有效清除腎結石

體外震波碎石術 可有效清除腎結石#體外震波碎石術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綜合報導)體外震波碎石機自一九八○年,首次在德國成功的應用於治療腎臟結石後,逾三十年時間在臨床上超過百分之八十的尿路結石,都選擇以體外震波碎石術進行治療,相對於外科療法,它算是較安全、非侵入性的一種療法,也是泌尿外科領域中革命性的發明,阮綜合醫院泌尿科主任蘇拯誠表示,泌尿道的結石,包括:腎結石、輸尿管結石,大部份可藉由體外震波碎石術來加以清除,碎石成功率約七~八成,成為治療尿路結石的優先選擇。體外震波碎石術的適用對象,最常見的是:一、小於二公分的腎臟結石者,二、阻塞不嚴重,腎水腫輕微的輸尿管結石。但若結石大於兩公分,或是輸尿管嚴重阻塞,就無法將結石排出,及輸尿管、腎臟出口狹窄,必須先做內視鏡截石術,將大石頭化成小石頭再夾出體外,如仍有殘留結石,再配合體外震波碎石治療,才能成功治療。事實上,運用體外震波碎石機,進行碎石治療,是簡單而安全的,治療過程情形如下:  (1) 震波碎石中心醫護人員會先詳細詢問健康狀況、發病經過、及過往病史,通常在治療前會給予低量鎮靜劑,減輕病人對治療的焦慮。  (2) 治療時病人平躺在治療檯後,以X光作結石定位,醫護人員會適時調整治療檯位置,以便震波能準確打在結石上。  (3) 震波頭上升輕輕的壓在腰部,電腦會再次偵測結石位置,二度確認無誤後,開始震波碎石。  (4) 震波碎石時,能量由震波頭穿越皮膚,打在結石上,此時可以聽到輕微的震波聲音,皮膚或許有輕微震動感覺,治療大約需半小時到一小時。  (5) 進行治療時必須安靜地平躺著,不可移動身體,但仍可隨時與醫護人員交談,醫師會隨時確認碎石進度。  (6) 治療後,休息觀察,體力恢復後順利完成碎石治療,便可回家。醫師會開立藥物處方,幫助復元,回家後多喝水。體外震波碎石術是一種治療尿路結石安全有效方法,治療時間短、副作用低、可門診治療,節省病人的時間,阮綜合醫院體外震波碎石術治療結石已超過20年經驗,治療人次也已超過25,000人次。(資料來源:阮綜合醫院101年4月刊)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