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

勇敢說不!與家人建立健康的財務界線

勇敢說不!與家人建立健康的財務界線#家人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我知道,有些人在你說「不」的時候,就是「聽不懂」。對他來說,你說「不」,代表「也許」;而「也許」,就是模糊的「是」。我也知道,有些人在你說「不」之後,仍步步進逼,甚至孤立你、威脅你、冷淡地對待你,挾持你的意志,讓你軟弱,逼你就範,這個時候,我們該怎麼辦呢?好吧,我得承認,這類人特別棘手,如果你遇上了,就得升級裝備,越級打怪,下面是我得出的經驗,分享給你:指認這類「不聽別人的需要」,「一昧指責別人」、「批評別人不負責任」的人,通稱為「控制者」。控制者分成兩個類型:1.侵犯型控制者、2.操縱型控制者;兩者,都不難辨識。侵犯型控制者:他們就像一台坦克車,硬要從別人的「籬笆」輾過去,無視別人豎起來的界線。他們的特徵,就像S的爸爸,會在S說「不想再付房貸」的時候,破口大罵,暴躁、憤怒;他們會勾起別人的恐懼感。操縱型控制者:他們的操控方式,比較隱晦。比如說,S的媽媽,在S說「不想再付房貸」的時候,不罵人,只是歇斯底里,一直哭,說自己「沒把S教好,讓S變成這種自私的小孩……」(哎,這一幕是不是很常見?)讓S難過得不知道怎麼辦,這個時候,S的媽媽就是「操縱型」的控制者。這類控制者,會否認自己的自我中心,用「誘導」的方式,不是「侵犯」的、「暴力」的方式,讓別人承擔自己的擔子。他們會勾起別人的愧疚感。記住,讓你有「恐懼感」,他就是「侵犯型」;讓你有「愧疚感」,他就是「操縱型」;不管哪一種,都在企圖「控制」你。 攻擊你知道,這兩種類型的控制者,會說出什麼樣的話嗎?下面是各種典型 :下面,是我提供你的恰當回應,這種回應能控制「界線」,又能不傷害對方,內外一致、而且坦承:回應祕技(本文摘自/與家人的財務界線:富媽媽教你釐清家人的金援課題,妥善管理親情的金錢漏洞/采實文化) 

規律就醫及家人支持 遠離春節症候群

規律就醫及家人支持 遠離春節症候群#家人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51歲家庭主婦柯女士,有「思覺失調症」病史,半年前自覺狀況改善,自行停藥且不再返診。最近忙著準備過年的大小事,感到壓力大,以往過年不僅要忙著家裡打掃、準備拜拜供品,還要做年夜飯,長輩會過問家裡狀況,過年家事繁多,造成柯女士緊張焦慮、情緒易怒、睡不好,晚上睡覺時為這些事腦子轉個不停,甚至有幻聽干擾,害怕年節的來臨。經由當地衛生所公衛護理師持續關懷,並勸導及鼓勵柯女士定期回診與醫師討論病情及調整藥物,另教導放鬆技巧及衛教規則服藥重要性。農曆新年將屆,伴隨而來的「春節症候群」徵兆逐漸出現,於年節前後團聚時,人際關係與人情壓力可能暴增,若壓力及負面情緒持續堆積,而超過當事者負荷,如:除夕忙打掃及準備年菜的辛勞、單身被追問何時結婚、剛新婚被問何時生小孩、包紅包的經濟壓力…等,都是年節常見壓力源,容易發生自律神經失調、焦慮、失眠、恐慌或憂鬱…等情形,請多關心親朋好友、獨居長者,適時給予精神支持,協助做好心理建設,必要時提早就醫治療,過個溫馨好年。訪視員適時關懷 以及家人需給予心理上的支持衛生局有社區關懷訪視員,專責服務問題較多元、需更高密度關懷的精神病人,提供的追蹤關懷方式主要是電話訪視及家庭訪視,透過訪視病人及其家屬瞭解精神狀況、病情變化、有無定期回診及按時服藥、建立病人之病識感等狀況,並提供諮詢及衛教家屬有關精神疾病的照護及給予心理上的支持。適時提醒病人規律回診及服藥,希望能降低病人再復發率及再住院率,讓病人能回歸社區,而經過穩定治療的精神病人,可自在地在社區生活。精神疾病就像是高血壓、糖尿病一樣,都是屬於慢性疾病,需要長期透過服藥達到穩定,精神疾病並不會因新年歡樂氣氛而消失或者減弱,精神病人若在過年期間忘記吃藥、自己暫停用藥,或者因家屬忙碌而無法協助精神病人服藥,造成症狀惡化,所以穩定持續服藥是很重要的,若藥物遺失,仍可以到有精神科急診的醫院或就近有看診的精神科診所就診,家屬需協助叮嚀病人規則吃藥,並注意症狀變化,讓疾病能夠持續穩定,就能安心過好年。若發現精神病人有自傷或傷人行為 請通報警消人員衛生局呼籲社區中若發現精神病人因症狀干擾且伴隨有自傷或傷害他人的行為,可聯絡當地警察或消防人員到場評估及緊急護送就醫,家人多一點關心及敏感度可以避免生病的親友病情變化。妥善運用免費心理諮商服務 照顧家人的身心狀態衛生局提供40處免費心理諮商駐點服務,且為了方便服務上班族的市民朋友,亦提供晚間的諮商時段,向專業人員求助或許可以扭轉人生,適時進行心理支持,心中痛苦會因為分享而減輕,藉由心理師陪伴讓受苦的心情獲得撫慰及提供專業諮詢。另外,若市民朋友們有精神疾病照護上的困擾與需求,可就近與轄區衛生所聯繫外或直接與衛生局洽詢

媽媽、阿嬤是行動早療神隊友

媽媽、阿嬤是行動早療神隊友#家人

(優活健康網記者許雅茹/綜合報導)畫出大愛心的七歲「小青蛙」、用「蘑菇扣」拼出家中小狗和狗屋圖案的四歲「多多」、會獨立唸故事書的四歲「寬寬」,接受「行動早療」服務的慢飛天使和陪伴的老師聯手,在母親節前夕為辛苦的媽媽或阿嬤送上窩心小禮、表達感謝。看見孩子在行動早療中逐漸進步「進步超多的!」小青蛙媽媽透過影片訴說女兒小青蛙的改變。小青蛙約莫一歲的時候成為行動早療的服務對象,六年多來從躺著不會動,進步到會翻身、穩坐在椅子上、用屁股坐著移行、上下床墊、扶著桌子站立、聽得懂話、開始「仿說」這是行動早療團隊、孩子、媽媽三方合作,建立良好互信、互動的結果。行動早療組長蕭振民語言治療師指出:「雖然仿說是語言發展的初階表現,畢竟是開口說話了,接下來若聽得懂別人說的、講得出自己想的、答得出別人問的,逐漸就有了溝通的功能。」主要照顧者的媽媽或阿嬤是療育成效的關鍵媽媽和音樂治療師發現小青蛙有很好的節奏感,多方嘗試用音樂來誘發及強化她學習坐跟站的意願及耐力。物理治療師麥文彥表示,小青蛙受限於天生疾患,腿部細弱、肌肉無力,本來沒有預期她這麼快就能夠移位,沒想到現在她已經可以自己扶著桌子站立了,雖然離行走的目標還有一段距離,可是過程中她的努力及媽媽的堅持,看在眼裡著實感動。以「家庭」為中心的服務模式是行早的特色,除了接受早療的孩童,身為主要照顧者的媽媽或阿嬤也是療育成效的關鍵,因此,行早團隊特別依據孩童的特質設計母親節窩心小禮,一起獻給並肩作戰的神隊友。

地震痛失家人卻異常平靜 創傷後症候群作祟

地震痛失家人卻異常平靜 創傷後症候群作祟#家人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年前的南台大地震發生後,也震碎了許多家庭,救援與復原清理工作持續進行,災區不再滿目瘡痍,許多事物都須漸漸回到常軌,而媒體與社會關注也將隨之散去,但災民內心的恐懼可能短時間內將揮之不去,甚至正要開始攀高而已。災後心理創傷:無法集中注意力、失眠大地震結束後,零星的餘震不斷,草屯療養院沈政男醫師表示,經歷過震災恐怖景象的災民,容易因此產生焦慮症狀。擔心再次發生災難,對任何聲響、晃動與地震訊息容易繃緊神經、過度焦慮,也因此靜不下來,無法集中注意力,感到疲憊、肌肉酸痛,甚至失眠等。沈醫師進一步表示,這次震災造成許多家庭破碎,一位受重傷的倖存災民接受手術後醒來,面對家人死去,只有自己獨活的景象,表現得異常平靜,但這並不代表其內心真的這麼堅強。有些人在經歷鉅變,遭受重大災難心理創傷後,會暫時產生麻木的感覺,直到面對現實生活時,才開始錐心之痛,有些甚至延遲至災後數月才開始產生創傷症狀。找尋情緒抒發口 避免衍生憂鬱、自殺風險另外,在重建過程,災民仍不可避免地須一再碰觸及回憶起當時地震的慘狀,會產生厭煩及逃避心理,刻意避免任何可能引發創傷記憶的訊息。沈政男說,適度的逃避是人的自我保護本能,但若是創傷情緒一直得不到紓解,長期下來仍會對心理健康造成影響。沈醫師也呼籲,若創傷症狀持續不退,甚至已經影響日常生活,最好尋求精神醫療的協助,接受心理諮商,緩解心理創傷症狀。縱使當下未有災後創傷症狀產生,也應持續追蹤觀察,留意後續心理反應。面對親人逝去及家園毀滅,須注意是否產生沮喪、憂鬱、自責或愧疚情緒,避免衍生憂鬱症及自殺風險。

產後憂鬱症分三類 家人應多分擔陪伴

產後憂鬱症分三類 家人應多分擔陪伴#家人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產後憂鬱症通常在產後前四週發生;原因迄今未有定論,但一般認為,就生理因素而言,懷孕當中升高的雌激素、黃體素,在產後頓時減低,生產造成的疼痛與肌肉酸痛、照顧寶寶造成的睡眠剝奪等,以及初為母親的壓力、適應新的家庭角色、擔心喪失吸引力等心理因素,都是可能的原因。因為許多母親會說服自己這樣的沮喪是正常的,或者即使知道自己需要協助,卻因擔心被認為是瘋子、被迫與小孩分開,而不敢就醫,以至延誤治療。其實產後憂鬱症需要被治療,而先生或其他家人在協助母親就醫上扮演著重要角色。而基隆市衛生局也指出,產後憂鬱症可依輕重程度分為三類:●輕度產後憂鬱情緒:約5至8成的新手媽媽都會遇到,通常兩週內會自行緩解,臨床表現包括:煩躁、易怒、有時候想哭,但這些症狀不會每天發生,也不會影響到日常生活或照顧寶寶的能力。●產後憂鬱症:有10-20%的發生率,是需要醫療協助的狀況。幾乎每天都有以下問題:情緒低落或易怒、對寶寶有負面的感受、擔心自己傷害寶寶、食慾及睡眠困擾、整日提不起勁、不想與人接觸、覺得自己沒用或充滿罪惡感、甚至有輕生的念頭,但不需要每一項都符合。●產後精神病症:發生率低,卻是產後最嚴重的情緒併發症,會出現妄想或幻覺,及情緒激動失控,可能不斷會有傷害寶寶的想法,以至於最終做出行動,這時需要緊急的醫療介入或住院。

青少年吸菸比率高 朋友家人影響最大

青少年吸菸比率高 朋友家人影響最大#家人

國民健康局辦理100年「青少年學生吸菸行為調查」發現,國中學生和高中職學生在過去30天曾吸菸的比率各為7.3%和14.7%;此外 ,13歲、14歲、15歲、16歲及17歲學生吸菸率分別為5.8%、6.2%、9.2%、12.2%、13.0%及15.7%,但在超過19歲以上的學生吸菸率卻大跳躍為36.1%,顯示隨著學生的年齡或年級越高,吸菸盛行也隨之上升之趨勢,調查也發現,青少年有較多好友有吸菸或父母吸菸者,其目前吸菸率也呈現比較高的現象,顯示家人吸菸對於青少年來說,可能間接被鼓勵吸菸行為,無菸家庭是必須特別重視。(圖片翻攝自健康99網站菸害防制宣導影音-署長篇。)吸菸對於青少年的危害,2010年12月美國衛生部發表的「How Tobacco Smoke Causes Disease, The Biology and Behavioral Basis for Smoking Attributable Disease」報告指出,相較於成年人而言,青少年使用少量的菸品就會成癮,即使每週吸一至二支就可能出現成癮症狀。青少年發育中的腦部對尼古丁相當敏感,吸菸會影響學習,且愈早吸菸者成年後愈容易成為重度吸菸者。另吸菸會使皮膚皺紋,產生黑斑或增加皮膚癌機率;菸焦油的沉積,造成手指及牙齒變黃,全身滿口的菸臭;吸菸也會損害大腦,使思慮變得遲鈍及智商減退,影響課業學習與生活;菸煙的尼古丁、焦油與一氧化碳會降低血液的攜氧能力、增加呼吸道的阻力、阻礙呼吸系統發育及降低體力,也會降低肺功能增長,增加日後罹患氣喘、哮喘、慢性呼吸系統疾病、中耳疾病、急性呼吸系統疾病等呼吸系統及心血管疾病之潛在風險;吸菸造成女性增加自發性流產和子宮外孕的機會,懷孕女性吸菸則有早產以及產下低體重兒的風險,嬰兒吸到二手菸亦有可能增加嬰兒猝死症候群;男性吸菸除了精蟲的活動力受到影響,也會導致性功能障礙。青少年吸菸成癮或家庭之二手菸暴露都使其健康輸在起跑點上,也是終身揮之不去之健康威脅。家庭成員吸菸常為青少年模仿的對象,國民健康局邱淑媞局長特別呼籲:「青少年要享受學習及青春,但絕對不要吸菸,而家庭之吸菸成員應該趕快戒菸,以樹立好榜樣」。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