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創

微創割包皮 5分鐘讓小弟弟出頭

微創割包皮 5分鐘讓小弟弟出頭#微創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一名27歲男性多年來因包皮疼痛,困擾不已,經檢查發現是包皮環狹窄,龜頭勃起後撐開包皮加上房事的摩擦,造成包皮裂傷,反反覆覆的慢性發炎,如此更加重包皮開口纖維化狹窄,以致龜頭從此不見天日。因為患者怕痛,在醫師建議下接受新式包皮槍環切術,手術過程約5分鐘完成,終於讓小弟弟出頭天,術後傷口復原快速且不用拆線。出血少僅輕微疼痛 不需拆線童綜合醫院泌尿科翁瑋駿醫師表示,傳統割包皮手術需花費30分鐘以上時間,病患最怕的是刀口疼痛以及術後傷口難以照護。因為包皮是環狀切除,容易出血,且傷口需要一針一針的縫合,至少超過12針以上,手術耗時也容易疼痛,縫合處常常難以非常平整,術後需多次換藥。現在使用微創包皮槍環切術,吻合器套入包皮後可同步進行切割與吻合,手術時間縮短至5分鐘左右,出血少且僅剩輕微疼痛,縫合處採用如釘書機方式快速地一次性完成,因此非常平整,縫合釘約10天後會自動脫落,無須返院拆線,照護方便。每名患者均使用全新的「包皮槍」,用完即丟,大幅減少感染風險。翁瑋駿醫師提醒,這項手術亦有限制,如包皮與龜頭無法分開者,或者部分罕見嚴重包皮炎,保護罩無法把包皮套住,也不宜進行包皮槍手術。此外,患者若有凝血功能問題,手術前需要醫師特別評估。有這3種情況建議割包皮翁瑋駿醫師指出,成人有下列三個狀況會建議割包皮:1.完全推不開,龜頭無法露出,無法清潔,包皮易藏污納垢。2.部分露出,勃起時龜頭會卡住,造成嵌頓性包莖時,需緊急處理。3.反覆感染發炎者,包皮易變厚及纖維化,包皮容易龜裂,會增加另一伴感染的風險。

長時間彎腰釀腰椎退化 微創術助舒緩

長時間彎腰釀腰椎退化 微創術助舒緩#微創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42歲葉小姐,在科技業擔任作業員,因工作長時間彎腰,在2年前開始出現腰痛,嚴重時下肢痠麻無力,甚至無法走路超過10分鐘,前往醫學中心服藥與復健,卻無法改善不適症狀。後來透過核磁共振檢查,發現葉小姐腰椎退化,腰椎第四、五節至薦椎第一節嚴重狹窄,遂執行「微創內視鏡腰椎減壓手術」,隔天即出院,術後一個月症狀大幅改善,順利返回職場。腰椎退化 嚴重甚至釀大小便失禁脊椎可分為頸椎、腰椎、薦椎三部分,每一節椎骨皆由一塊塊的椎間盤隔開,脊椎後面則有小關節、脊髓神經、韌帶、肌腱等構造。台北慈濟醫院骨科李宜軒醫師指出,人體骨頭在30歲之後會開始退化,若過胖、長時間站立、彎腰、搬重物或曾受傷者的退化情況會更顯著,此外,抽菸也是造成全身關節退化的主因。腰椎的退化會從椎間盤開始,之後大小關節骨刺生成,進而發炎、下背痠痛。若退化到椎骨不穩定、前後晃動,導致「椎間盤突出」、「黃韌帶增厚」、「腰椎滑脫」壓迫到神經,下肢就會出現痠、麻、痛的情況;未即時治療,恐惡化致跛行、脊髓神經病變、雙腳無力、感覺異常,最嚴重甚至大小便失禁。當病患來到診間,醫師會透過神經學檢查其肌力、反射,並以X光、電腦斷層、核磁造影判斷是否有骨刺生成、韌帶硬化、椎管狹窄壓迫神經的異常情形。一般而言,脊椎退化導致的背痛,可透過消炎止痛藥、肌肉鬆弛劑等藥物、注射類固醇或復健一類的保守方式治療。但若執行3至6個月都無效,且影響日常生活、工作或無法行走時,就可以考慮手術。微創內視鏡腰椎減壓手術 傷口小恢復快「腰椎減壓手術」是自背後做一切口,將因增生或滑脫,壓迫到神經的椎間盤、骨刺或韌帶組織切除,以回復椎管空間。李宜軒醫師說明,過去無論是傳統手術的大傷口或顯微手術的小傷口,都必須從皮膚劃開,用電燒的方式逐層剝離肌肉,才得以看到病灶。但肌肉層會因手術長時間拉扯與電燒的影響變成纖維化的疤痕組織,日後易演變成慢性腰痛。而微創內視鏡是現今主流手術,醫師將單孔或雙孔的內視鏡經皮下深入病灶,內視鏡的高清晰視野,能免除撐開肌肉筋膜對組織的破壞,傷口更因應手術器械只有約不到1公分大,有效降低了出血量,保留住完整脊椎結構,住院天數也因此縮短到2-3天。李宜軒醫師提醒民眾,「日常保養」是預防脊椎退化、發炎最重要的事,「除了避免腰椎過度彎曲、負重過重外,結實的核心肌群可協助脊椎維持良好的平衡感、靈活度,因此可加強鍛鍊脊椎兩旁的核心肌群,免於脊椎因不正常受力而受傷、退化。」

脊椎微創手術 救骨鬆者腰椎管狹窄症

脊椎微創手術 救骨鬆者腰椎管狹窄症#微創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因雙下肢麻痛,造成行走困難已多年的70歲林女士,近日甚至已無力行走, 經核磁共振診斷為第4.5腰椎管狹窄症。林女士表示「其實多年前就有醫師建議手術,但擔心脊椎手術傷口過大造成術後肌肉疼痛,以及恐懼手術損傷神經而癱瘓,且有骨質疏鬆症,螺釘鬆動後又要再開刀,所以才忍耐多年。」醫師與病人及家屬討論後,決定採用目前最先進的「皮質骨釘中線微創減壓融合術」,手術切口僅5-6公分,比傳統術式減少1/3,出血量也明顯減少,術後3天即可下床行走,5天後痊癒出院。新式脊椎微創手術 治療骨質疏鬆的腰椎管狹窄症臨床上不少與林女士有一樣心聲而決定隱忍的病患,因此錯過脊椎手術的黃金時機,等到症狀嚴重到無法行走才願意就醫處理。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骨科陳晉瑋醫師表示,「皮質骨釘中線微創減壓融合手術」,是利用X光機透視輔助,可在較小的切口找到最適合的入釘點,進行骨釘固定及神經減壓。與傳統腰椎內固定手術相比,不僅手術操作方便且可改變釘道角度,與皮質骨接觸面積增大,可提供更強而穩的固定力量,減少骨釘鬆動及鄰近脊椎關節的破壞,特別適合骨質疏鬆的脊椎管狹窄症患者,以及曾接受過手術,又需要再次手術翻修的病人。此外,大幅減少肌肉組織的剝離及牽扯,讓病人術後提早下床活動,大大增加病人術後滿意度。陳晉瑋醫師提醒,微創脊椎手術的選擇因人而異,不同程度的退化性脊椎疾病,可選擇不同的微創方式,術前與醫師進行詳細討論,才能得到最滿意的治療效果。 

主動脈瘤如未爆彈 微創手術助拆彈

主動脈瘤如未爆彈 微創手術助拆彈#微創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69歲張男因出現腹部悶痛感、解尿困難等情形,到醫院求診泌尿科,醫師進行腹部超音波檢查後發現患者腹部主動脈脹大形成「腹主動脈瘤」,轉診至心臟外科由李志賢醫師治療。經電腦斷層檢查確認患者腹部內的腹主動脈瘤有直徑9公分(正常的主動脈血管為直徑3公分),動脈瘤隨時有破裂的危險,評估病人可進行微創腹主動脈瘤血管內支架修補手術。童綜合醫院心臟外科李志賢醫師表示,主動脈瘤通常無明顯症狀,大部分是因為接受腹部超音波或電腦斷層掃描時意外發現,猶如身體中有一顆不定時炸彈,因此需儘早手術。主動脈會因為高血壓、血管壁退化或其他心血管疾病導致的動脈粥狀硬化等因素,導致動脈管壁出現變薄或局部膨大而形成具高破裂風險的主動脈瘤,若動脈瘤破裂就會造成大量失血而休克死亡,因此當主動脈瘤直徑大於5公分時就應考慮手術。主動脈瘤大於5公分就應手術 微創手術傷口小恢復快傳統的腹主動脈瘤手術需要全身麻醉,並且在腹部開大切口進入,手術時間歷時6-8小時,術後需住院10-14天;而微創腹主動脈瘤血管內支架修補手術則只需有兩個一公分小切口,手術時間為3-4小時,術後僅需住院5-7天。一站式手術  整合檢查與手術 縮短繁瑣療程目前結合複合式手術室進行微創腹主動脈瘤血管內支架修補手術,只需施打顯影劑後,經血管攝影導引將人工血管支架置入至病變處,隔絕主動脈瘤內的不正常血流,使主動脈瘤萎縮;「一站式手術」減少病人從另一個影像檢查室到手術室的傳送作業時間,不僅降低麻醉及感染的風險,手術時間也只需1-2小時,並且減少顯影劑與輻射量的使用,也縮短了患者住院時間。

雙子宮竟單邊罹癌 3D微創助解危

雙子宮竟單邊罹癌 3D微創助解危#微創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74歲黃奶奶,沒有月經已20多年,但近來常有陰道出血問題,經超音波檢查發現黃奶奶是罕見的子宮畸形「雙角子宮」,其中一個子宮內膜厚度正常,另一個子宮的內膜則明顯變厚達3.4公分,進一步採取子宮鏡檢與內膜搔刮術,確診為「子宮內膜癌」第二期,以「3D 腹腔鏡影像系統」進行微創手術切除子宮、兩側卵巢及骨盆腔淋巴,及術後搭配放射線治療,黃奶奶恢復良好。子宮發育異常 來自胚胎時期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婦癌科主任葛裕民表示,女性子宮在胚胎時期是由兩條細細的管子 (醫學上稱苗勒氏管)發展到中間接合後,發育出子宮腔,最上端不融合形成左右輸卵管,最下端融合形成陰道的上端。如發生苗勒氏管尾部不融合或融合異常就可能導致子宮的異常發育,發生率約為5%,有的人日常並無症狀,有的人則是出現習慣性流產、不孕、性行為異常時,赴醫檢查才發現天生子宮異常。葛裕民指出,子宮內膜癌好發於肥胖、50歲以後停經的女性、多囊性卵巢症候群、乳癌治療等患者,台灣地區罹癌人數逐年上升,發生率約10萬分之14,黃奶奶除了有雙角子宮且單側罹患子宮內膜癌,在臨床上相當罕見,需經驗豐富的婦癌醫療團隊,才能協助患者揪出病灶,並妥善治療。3D 腹腔鏡影像 可清楚呈現器官位置葛裕民說明,微創手術治療子宮內膜癌的安全性已廣泛被證明,由於3D影像清楚呈現骨盆腔器官相關位置,將手術視野放大並立體化,讓醫師在手術時,能精準地切割、止血,縮短手術時間和出血量,使患者恢復較快,並降低併發症的發生,術後再輔以放射線治療,以徹底清除癌細胞。陰道異常出血 應就醫找病因年輕女性在未有性生活之前就能接種子宮頸癌疫苗,而臨床研究也證實了施打疫苗,可降低約7成的子宮頸癌發生率。葛裕民提醒,子宮內膜癌大多會發生異常出血的現象,停經後的婦女若出現此症狀,約有十分之一是子宮內膜癌所致,而尚未停經的女性,造成異常出血的狀況相當多,故建議舉凡出現陰道異常出血的情形,應儘速就醫,即時找出病因。

常痛到「歪腰」 微創脊椎手術有解

常痛到「歪腰」 微創脊椎手術有解#微創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80歲的陳先生患有坐骨神經痛,痛到坐立難安,甚至歪著腰走路。陳先生決定使用新式微創脊椎內視鏡的神經減壓術,來解決長久的痛。透過此治療方法,不破壞脊椎正常功能,單純夾除病灶,傷口小。不但迅速改善症狀,縮短復原時間,也避免不必要的植入物,避免脊椎退化。傳統手術時間長、全身麻醉 風險較高活力得中山脊椎外科醫院骨科醫師魏敏雄表示,陳先生是腰椎右側第3、第4節椎間盤突出,神經孔狹窄,神經壓迫,嚴重坐骨神經痛,走路跛行。雖然腎功能不佳,加上年事已高,但因手術是局部麻醉,避免傳統手術需全身麻醉、手術時間長、傷口大、復原久的高風險。傳統脊椎手術傷口大、對組織破壞大,且將骨刺或椎間盤取出後,為維持脊椎穩定度,因此需打上骨釘及放入人工植入物,術後往往有感染風險較高、周圍軟組織纖維化、脊椎僵硬、活動度變差的問題。微創脊椎手術 神經減壓效果好新式微創脊椎內視鏡手術的神經減壓術是精準新治療方法,透過專為微創脊椎手術設計的內視鏡,藉由神經孔自然開口,以內視鏡單純夾除病灶。由於對神經減壓效果良好,術後馬上感覺不痛,且不會造成脊椎不穩定,不須植入骨釘及人工植入物,相對不會造成脊椎因開刀退化,可延長脊椎的使用年限。魏敏雄醫師表示,就像是要將樹幹裡的蟲子抓出來。傳統手術需要將樹幹劈開、掏空,但是新式微創內視鏡手術只要在樹幹上挖個小洞,就輕易除蟲。解痛的效果立竿見影,讓病患迅速重拾正常生活。

微創手術治白內障 彷彿重返年輕

微創手術治白內障 彷彿重返年輕#微創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一名50歲的西餐廳廚師,近年來感到視力模糊、畏光,切菜、煮菜越來越吃力;就醫檢查才發現,雙眼老花達4、500度,且有白內障,經醫師評估仍有中近距離用眼需求,建議施行白內障手術,並植入「進階版多焦點人工水晶體」,提升術後生活的便利性。術後他感覺視力回到30歲,且眼睛痠澀問題也改善了,又能夠盡情料理美食。進階版多焦點人工水晶體 中近距離看得清楚秀傳醫院副院長林浤裕指出,廚師需要切菜、料理、擺盤,工作時主要的用眼距離大約在一個手臂40至60公分中近距離的長度,考量到病患術後不需要配戴老花眼鏡,建議進行白內障手術移除霧化水晶體後,同時植入使用光動科技的「進階版多焦點人工水晶體」來同時治療白內障及老花眼,這款水晶體最能夠符合他的中近距離視力需求;另外,文書工作、畫家、書法家及司機等職業,需要打電腦、看報表、畫畫、寫書法,甚至在車上使用導航,生活視物在中距離時間較長者,都很適合。視力品質更佳 大幅改善夜間光暈林浤裕副院長表示,使用單焦點人工水晶體,看近物、閱讀需配戴老花眼鏡;若使用傳統多焦點人工水晶體,雖然能看近、看遠,但中近距離的視力,仍看不清楚;而「進階版多焦點黃色人工水晶體」,可看遠、中、近三種距離,視力品質更佳,尤其40至60公分的視力優於傳統多焦點人工水晶體,同時光動科技可增加光能利用率,大幅改善夜間看近物時因為光線不足而比較吃力的情況。使用高階精密人工水晶體 術前需詳細檢查選擇高階功能的人工水晶體,度數誤差應控制在50度以內,而且不是人人適合,因此術前測量必須非常詳細,做客製化的評估。林浤裕副院長指出,白內障影像導引系統是讓手術成果更趨理想的一大利器,影像導影系統會進行完整的檢查與規劃,能將患者角膜結構全方位呈現、角膜弧度數據完整記錄,檢查作業完成後,系統會進行規劃手術方針,同步設定散光軸度,並計算人工水晶體作業程序,提供手術切口位置、水晶體數值與置中性,提供給手術醫師精準的判斷,大幅提升手術後屈光矯正的準確度,對於需要散光矯正的患者尤其重要。微創傷口僅傷0.2公分 術後一周勿碰水林浤裕副院長提醒,雖然目前進行人工水晶體置換手術,以飛秒雷射微創手術為主流,傷口僅0.2公分,但一星期內仍應避免碰水,遵照醫囑按時服藥、回診追蹤,減少發生感染的風險,並且平常應做好眼睛防曬。(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首月減重16公斤! 義大微創術助老婦重生

首月減重16公斤! 義大微創術助老婦重生#微創

(撰文: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現年60歲的王太太(化名),20年前因家族性遺傳造成肥胖,連帶影響身體狀況,在家人的支持下,接受了當年蔚為風行的傳統開腹減重手術。術後雖瘦下十幾公斤,但因無後續追蹤,生活方式也幾乎沒有改變,導致兩、三年後隨即復胖,甚至超越術前體重。幸而以腹腔鏡「胃繞道手術」,術後不到一個月,體重減輕了16公斤。 「胃繞道手術」減重 全團隊提供專業服務 義大國際減重暨糖尿病中心蔡明憲主任表示,減重手術首要應考量患者終身的安全性,而非短期可見之效果。身高156公分體重卻高達92公斤的王太太,當初因肚痛、噁心、黑便等症狀前來就醫,診斷發現竟然就是20年前開腹手術導致發炎、潰瘍,蔡明憲主任當機立斷建議以腹腔鏡「胃繞道手術」進行二次減重,同時切除發炎的病灶,術後不到一個月,體重從92公斤減輕至76公斤,原先併發症也都痊癒。 蔡明憲主任說明,每次減重手術的成功,不僅僅倚靠執刀醫師的技術,從術前評估到術後追蹤,都需各領域之專業醫護人員把關。為此,義大減重中心集結營養師、心理師、體適能師及個管師,按照不同需求提供專業諮詢服務,讓每一位患者從生理到心理都有全方位的照護。 機器人微創手術傷口小、出血少、恢復好 此外,蔡明憲主任近日甫搭配高階能量器械,完成中南部第一例第四代機器人胃切除手術,希冀能透過更好的技術,讓民眾受到最完善的醫療照護。醫師也進一步補充,微創手術的特點即是利用最小傷口,使患者生活品質大幅提升,也讓操刀醫師能更精準執行,進而減少合併症狀及出血量。 術後仍需控制飲食、持續運動 才能維持減重效果 儘管手術成效增加,許多患者至今仍有錯誤觀念,認為術後就此一勞永逸,導致復胖情形一再發生。蔡明憲主任提醒,術後需要長期飲食控制、運動習慣養成,以及家人朋友在心理層面上的支持。醫師最後也呼籲,減重術式日新月異,病友可與專業醫師討論且經過縝密的評估,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方式,才能有效減重、重拾健康!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blog.php?nid=27155readnews.php?id=27155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