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避

情緒差好不安 恐為病態焦慮

情緒差好不安 恐為病態焦慮#逃避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不妨自我檢視一下:焦慮情緒已經影響日常生活了嗎?或總是冒出無中生有的焦慮嗎?簡單來說,如果壓力事件本身並不嚴重,但身心反應卻相當激烈,這就是病態的焦慮。病態焦慮會透過情緒、認知行為表現還有一個簡單的判斷原則:當焦慮已經讓你覺得每天都不舒服、什麼事情都做不好,那就要好好面對了。病態的焦慮,會透過情緒、認知、行為改變與身體症狀來表現,而且會放大負面感受,情緒變得焦躁不安。以下是病態焦慮的症狀:• 情緒症狀/極度的不安、情緒起伏過大、心情總是不平靜。• 認知思想症狀1) 認知症狀/注意力不集中、記性變差。2) 思考模式/災難化思考、以偏概全、自我挫敗、預設不好的後果等。• 行為改變症狀/不斷的逃避、坐立不安、來回踱步停不下來。• 身體症狀1) 不舒服、說不出原因的身體不適;影響個人日常生活。2) 與自律神經失調有關/心悸、胸悶、頭暈、頭痛、腸胃不適等。不舒服但檢查正常 都是病態焦慮在認知思想上,長期處於焦慮會引起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健忘、記性變差等。有的人思考模式會變得偏激,常有災難式思考,也就是人們常說的:「老是往壞的地方想。」遇到一點小事就像天要塌下來,覺得「一切都完蛋了,沒希望了、活不下去了」。行為表現上會不斷逃避、坐立難安,卻又沒辦法展現具體行動去做些什麼,只是一味擔心。身體表現則是常常不舒服,偏偏怎麼檢查都是正常,這些都是病態的焦慮症狀。• 醫師小叮嚀/客觀來看,壓力事件並不嚴重、身體和情緒反應卻相當激烈時,就要提高警覺,千萬不要讓焦慮恣意增生、繼續擴大喔。(本文摘自/放輕鬆,不焦慮/心靈工坊出版)

正視問題不逃避 勇敢面對恐慌症

正視問題不逃避 勇敢面對恐慌症#逃避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綜合報導)小美是一位事業有成的女性,擔任公司經理,時常需要與客戶應酬,她卻非常害怕社交場合,特別是見到新面孔時,就會感到渾身不自在、出汗、心跳加速,類似情形接二連三的發生,讓小美不堪其擾就診精神科,醫師診斷為「恐慌症」。恐慌的發生可能突然無故發作,例如開車、工作、運動,甚至睡覺時,也可能有畏懼的因素,例如密閉空間、空曠無人的地方,會因極端的畏懼而想逃避,當下會覺得血壓升高、出汗或呼吸困難,經醫生檢查卻沒有生理問題。面對恐慌的發生會影響生活品質,因逃避相同或相似的情境,不敢做的事和不敢去的地方愈來愈多,生活愈來愈狹窄;因此,在平常生活中,面對壓力與威脅時,學習自我抒解情緒壓力,當恐慌發生時,試著調整呼吸、轉移注意力、坐下來靠著休息,抑制負面的想法,告訴自己正面訊息:「很快就會沒事」、「很快就會放鬆」或「我沒有危險」,若還是沒辦法放鬆,仍應儘早就診身心科偕同藥物的治療。基隆市衛生局許明倫局長呼籲民眾,面對現今生活壓力與經濟重擔容易使人過度焦慮,甚至演變成精神上的疾病,因此在日常生活裡適度的紓解焦慮、遠離恐慌,是大家共同學習的功課。

恐懼或無助感蔓延 原來是「創傷後壓力症候群」惹禍

恐懼或無助感蔓延 原來是「創傷後壓力症候群」惹禍#逃避

文/高雄凱旋醫院 許琬芝醫師在這個暑假之前,對於單純而活潑的小玲(化名)而言,考上明星高中是小玲唯一的人生目標,其實,對於聰明又認真的小玲,在當時,這是很合理且可以預見的美好夢想。而暑假前的小玲也順利的完成這個夢想,只是,經過了這個暑假,過去的小玲已經不再了…。在同學眼中,是個十足的怪人,開學第一天選座位時,小玲堅持要坐教室最角落自認為最不為人所注意的位置,彆扭的程度令其他同學不敢與之爭搶;當導師開始第一堂講解課程時,在傳遞老師發的行事曆過程時,坐在小玲前方的阿剛不小心碰觸到小玲的手,這是,小玲突然失聲尖叫,一聲一聲淒厲的尖叫,把全班同學以及老師都嚇壞了,經過大約十幾分鐘的尖叫之後,小玲跑離開教室,把自己一個人關在廁所一個小時之後,才帶著木然的表情從廁所坐回座位。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簡稱PTSD),是一個人經歷或是親眼見到重大創傷事件之後所產生的嚴重及持續的反應,重大創傷事件必須是會危及生命或是嚴重損害身體一部分的事件,像是車禍、性侵害、土石流、海嘯、或地震等等,反應在成人會是極度恐懼或是無助感,而在孩童可能會以混亂或是躁動的行為來表現。而同樣的事件對孩童造成的影響比對大人造成的影響還大。在經歷創傷事件之後,會有三大主要症狀,包含再度體驗,過度警覺,和麻木逃避。當孩童經歷創傷事件之後,影響孩童罹患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因子包含性別、先前人格特質、物質使用、先前的兒童期創傷經驗、創傷事件嚴重度、家庭以及社會環境給予的支持度等等。如果您觀察到有朋友或是甚至自己經歷的生命中重大事件之後,有以上某些症狀持續長達一個月以上,並且影響到學習、人際互動、自我照顧等等,趕快尋求醫療與諮商團體給予更多協助以及支持,以儘早治療,為人生開啟另一扇窗。延伸閱讀「三大症狀說明」:http://www.uho.com.tw/sick.asp?aid=9142

創傷後壓力疾患(Post-traumaticstressdisorder)

創傷後壓力疾患(Post-traumaticstressdisorder)#逃避

古媽媽帶著樂樂(化名)來到了門診,醫師看著她,這18歲女孩兒眉頭深鎖,不發一語,古媽媽說,自四年前樂樂去學校的路途上被三個混混拖進暗巷輪暴後,從那天開始,她的女兒就變了,樂樂一段時間裏,談到那次強暴時,好像是在談論發生在某人身上的某件事,跟她毫無相干,其實樂樂是知道的,但是就是沒有任何感覺,後來等到樂樂開始記憶重現,樂樂再也不再和異性來往,保持著安全距離,夜裡常噩夢連連,尖叫著醒來,偶而電視轉到新聞時,樂樂便開始哭泣,然後跑開,情緒開始起了變化,總是容易無故發怒,容易因為一點事情而被驚嚇,但因為這件事情發生在聖誕節那天,每年這一天即將來臨之際,樂樂心中的焦憂和恐懼是大到難以想像的,無法放輕鬆,甚至認為自己是不會再有美好的未來了。樂樂表示,她很害怕,不知道何時從這無止盡的噩夢解脫…,她好希望可以離開人世,來擺脫這一切。醫師想起了前天由孫婆婆帶來的不斷在哭泣的10歲男童大寶(化名),台灣歷年來重大災情之一『八八水災』,造成無數家庭破碎,無論是大人、小孩,甚至是救災人員,都遭逢前所未有的打擊,造成許多人一輩子的噩夢,大寶便是那次災害的犧牲品之一,大寶親眼目睹爸爸被暴漲河水沖走的畫面之後,早就脫離會尿床年紀的大寶,開始無法控制的夜夜尿床,對於愛吃的食物也興致缺缺,總是要孫婆婆哄半天才願意吃幾口,本該活潑可愛的大寶,開始消沉不安,言談是越來越少,對周遭事物缺少了他該有的好奇和興趣,總是處於恐懼的狀態。以上這兩個個案其實就是典型的創傷後壓力疾患(PTSD),在現在這個動盪不安的社會及環境,遇到的意外及災害是越來越多,人們對這個詞開始有了一些認識,但還是一知半解的,其實,並不是每個人遇到壓力事件後都變成PTSD,若可以在創傷發生後,迅速獲得協助,能有穩定的社會支持系統,沒有其他身體會精神相關疾病,是部分的人才會演變成PTSD。究竟什麼才算是PTSD呢?是人們在經歷重大傷害事件,而這類事件通常會造成人普遍的痛苦,如大自然災害、戰鬥、嚴重意外、目睹強烈死亡、強暴或其他犯罪的受害者等,其中以小孩、家庭人口簡單、朋友少的人,以及老人、是最容易發生的族群,而一般人經歷以上事件,會有急性壓力反應,出現焦慮不安、失眠、注意力不集中、作惡夢等症狀,若急性壓力反應未隨時間減緩,持續一個月以上,極有可能演變成為「創傷後壓力疾患」。有些人會在6個月內痊癒,有些則會持續更久的時間。有些案例中,其狀況可能是慢性的,偶而,這個疾病創傷事件後數年之久都不會出現。如上面的所說的八八水災的受害者的大寶,在面臨巨大的災變後,身心嚴重受創,更容易變的感覺麻木、情緒暴躁不安、甚至會有怕黑、尿床、粘著家人、不吃飯等恐懼與內疚的情形發生,而年紀較大的青少年如樂樂這樣的青少年,則容易變得情緒易怒、人際關係不穩定、厭世的邊緣性人格或具暴力傾向、不合群的反社會性人格,甚至日後發展成憂鬱症或躁鬱症的機會增加,所以對於此病症,我們是必須得高度重視的,以下是較為詳細鑑別病症的依據。一、經驗重現對於創傷事件的痛苦影像、認知,反覆在記憶重現,心驚的畫面歷歷在目,且反覆被惡夢糾纏(不自覺「掉回過去」)。.情緒或行為彷彿重演創傷事件反應強烈(包含創傷經驗歷歷在目的感覺、錯覺、幻覺及清醒時解離性瞬間經驗再現)。當處於和創傷事件相似的情境會感到強烈的悲痛或生理反應。二、持續逃避與此創傷事件有關的刺激,或對創傷反映麻木逃避與創傷有關的想法、感覺或話題。逃避激起創傷回憶的活動、地點、人物。無法想起創傷事件的重要部分,對於創傷嚴重部分選擇遺忘,甚至失去記憶。對活動參與趣減少明顯減少。對人有疏離感或與他人疏遠,社交有退縮情形。對未來悲觀(如不期待擁有事業、婚姻、小孩或正常生活)。三、警覺度增加睡眠品質變差。脾氣易怒。注意力欠集中。過度警覺。誇大驚嚇反應。看完了以上的文章,免不得得要告訴各位,若真有那天不幸發生,其實可以藉由以下的方式來治療:藥物治療:臨床上投予抗焦慮劑、抗憂鬱劑等藥物治療,除改善創傷症狀外,對焦慮、憂鬱等合併症亦有療效。心理治療:初期著重傾訴、宣洩經驗,教導個案災難後心理歷程為一正常化之反應形式,以減緩個案對症狀不時干擾之恐慌,增加個案控制感可減緩個案之無助感,增強其社會支持,可遞補災變中的失落,協助個案走出悲情,重新面對未來,並發展新的角色及生命意義。最重要的是接納個案,陪伴及支持,因為對於這些身心靈都受傷的人們,親友的心理支持是最為重要的,故家人的心理建設要做好,不要跟隨著個案一起消沉,陪伴他(她)一起度過人生的難關,創傷事件及災難心理反應是生命中難以承受之重,除了藉由專業人員協助,更需要你們一起跟他(她)逐步跨越生命斷層的遺憾。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