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損傷

脊髓損傷者逾五成在29歲以下,年輕化成新隱憂 !

脊髓損傷者逾五成在29歲以下,年輕化成新隱憂 !#脊髓損傷

根據脊髓損傷社會福利基金會統計,全台約有65,000名廣泛性脊髓損傷者,且每年以1,000多名案例持續增加中,基金會長期於第一線服務傷友,每年服務人數約500至700人,但僅占全台脊損人數不到1%。秉持為傷友打造完整生活重建價值鏈的理念,進行「脊髓損傷暨認知大調查」,期盼提升大眾對於脊髓損傷的認識,以及對傷友的理解認同,進而幫助更多傷友重返社會、重啟人生價值。 根據調查結果發現,脊損傷友逾五成發生年齡在29歲以下,近五成起因於車禍,其中超過四成是受害者且無法預防,加上近年台灣交通事故受傷人數持續攀升,年輕化與脊髓損傷人數攀升成新隱憂。僅四成脊損傷友能回復正常社交;近六成因擔心造成他人麻煩,在遇到困難時未求助他人;傷友人際關係易退化與缺乏社會功能,恐成社會性退縮。高達六成傷友未重返社會、求職不易,加上大眾對脊髓損傷錯誤認知,對傷友環境不友善,脊損傷友儼然成為新社會隱形弱勢族群,重返社會阻力大。脊髓損傷一旦發生將終身遺憾,嚴重衝擊個人、家庭,甚至成為社會沉重負擔,急需大眾關注脊髓損傷議題。  脊髓損傷社會福利基金會董事長林進興表示:「身為脊損傷者,長年從坐輪椅的高度看世界,了解目前社會環境,包含大眾對脊損議題的認知、整體公共通行環境、重返就業等,仍有諸多不了解以及不便。透過這次調查,有看到少數傷友已能拾起自信、正面積極面對未來生活,對社會帶來重大改變和影響。希望能藉由此次推廣,幫助加倍數量的傷友重建生活、重返職場,甚至更冀盼為傷友爭取長遠、完善的權益,使社會整體環境對脊損傷友更友善,能夠更被社會看見與接納」。  為號召更多人挺身支持脊損傷友重返社會,今(12)日基金會宣布「2022挺勇敢WeGoTogether」活動正式起跑,以「一公里的希望」為主題,計畫透過活動網站推廣脊髓損傷認知。只要參與活動上傳挺勇敢主題照片,每張照片都象徵鼓勵每位傷友走出來。記者會邀請多位脊損傷友共同出席,分享動人生命故事,愛心大使王子邱勝翊和宇宙林思宇也受邀齊為傷友發聲,邀全民一起「挺勇敢」!活動最後將於12月10日(六)進行「一公里的希望 公益齊走活動」,希望凝聚社會大眾的愛心,將守護脊損傷友的理念推廣至全台灣,為照護傷友、重返就業挺身而出!  一旦發生將終身遺憾,成為家庭與社會沉重負擔  根據調查結果顯示,逾五成(53.2%)傷友發生脊髓損傷年齡在29歲以下;近五成(49.7%)脊髓損傷起因於車禍,且當中逾四成(47.7%)為他人造成;逾七成(72.1%)傷友受傷前是家中經濟收入來源;多數傷友雖有經濟收入,但主要依賴政府補助(39.1%)或他人援助(25.6%)。脊髓損傷社會福利基金會執行長李和謙表示:「綜合交通部近五年車禍受傷人數成長近23%數據來看,若未能有效解決車禍問題,一旦意外發生、不幸造成脊髓損傷,不僅對個人及家庭帶來嚴重衝擊,也將伴隨更高的社會成本,傷友年輕化儼然成為新隱憂,迫切需要大眾關注脊髓損傷議題」。  長期處於負面精神壓力,人際關係易退化與缺乏社會功能  調查結果顯示,僅四成傷友認同(非常同意24%、同意16.7%)發生脊髓損傷後,在經過生活重建的訓練下,仍能維持正常的交際活動與人際互動;逾六成傷友表示傷後經常產生的情緒為挫折、無力感(67.6%),沮喪、失落 (64.1%),焦慮(58.3%);外出活動遇到困難不會主動尋求協助,主要原因近六成(59.3%)為擔心造成他人麻煩;超過半數傷友擔憂找不到工作,影響未來經濟(56.7%),日常生活中缺少援助(53.5%),旁人對脊損不理解而給予錯誤的同情(48.1%)。執行長李和謙表示:「傷友與社會交往減少,顯現出他們的孤立無援,與外界接觸的頻率、程度減退,恐成社會性退縮」。  錯誤認知、環境不友善、就業困難,重返社會阻力大  此外,有四成民眾認為脊損傷友可完全康復(41.2%),以及六成五民眾當遇到車禍事件時,不知道該如何協助救援而不致造成脊髓損傷二次傷害(65.8%)。三成民眾(31.4%)在面對坐輪椅的脊損傷友求助時,可能具有存疑或防禦的心態(他想做什麼?17.8%,他要推銷什麼嗎?8.2%,直覺閃避或直接拒絕5.4%)。  另外,在搭乘大眾運輸時,脊損傷友認為車站或候車處未設置或未有足夠的無障礙設施(55.4%),認為車輛中未設置或未有足夠的無障礙位置(52.9%),覺得司機或站務員協助知識或經驗不足,未能給予妥善幫助(52.6%);在公共場所,覺得無障礙設施設計不良(66.3%),覺得未設置或未有足夠的無障礙設施(63.5%)和無障礙廁所(61.5%);在居住環境,脊損傷友遇過門檻影響行動(60.9%),門廊與房間廊道寬度影響行動(44.6%)。高達六成(62.2%)傷友目前未重返職場,即使重返職場,多數也曾面臨求職不易(58.5%)、工作環境未設有無障礙設施(56.8%)、低薪(50.8%)等困難。  執行長李和謙表示:「事實上,脊髓損傷為不可逆,有將近95%的脊損傷友終其一生需仰賴輪椅行動,大眾對於脊髓損傷存有錯誤認知,恐因此降低大眾對傷友伸出援手的比例。基金會長年第一線觀察,生活環境障礙與職場的不友善,使傷友在努力回歸社會的過程中備感挫折,實為傷友重建生活、重返社會的一大阻力,生活重建的路途因此更加艱辛漫長,對傷友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  脊髓損傷社福基金會十年致力協助傷友完善生活重建價值鏈  對每一位傷友和傷友家庭而言,漫長生涯重建之路最難撐過,也往往造成一個家庭的崩解。為此,脊髓損傷社會福利基金會自2012年成立以來,致力於辦理傷友需求之身心靈課程及生活重建訓練方案,包含:「脊髓損傷預防宣導講座」、「急難救助補助」、「傷友健康促進服務」、「多元就業技能培訓」、「同儕支持員培訓」等多元服務,協助傷友重返生活軌道,並希望透過四大主軸,完整傷友生活重建價值鏈,從前置宣導「車禍預防、脊損影響」、傷後處置的「醫訪服務、心靈輔導」、重建生活的「重建服務、潛能發展」,一直到幫助傷友回歸社會的「企業合作、推行無礙環境」服務,協助傷友乃至整體社會建立配套措施,幫助傷友重啟人生。  執行長李和謙也提到:「過往基金會在服務脊損傷友,平均每位傷友約需10至20萬的重建服務費用,然而基金會礙於每年經費,僅能服務有限傷友,希望透過『挺勇敢WeGoTogether』系列活動,讓更多人了解脊損議題,目標在2023年能服務超過800位脊損傷友。同時期盼更多企業響應傷友、提供就業機會,此次很感謝『台灣耐落螺絲工業股份有限公司』率先拋磚引玉挹注善款,協助基金會幫助更多傷友」。  脊損不忘助人,成為挺勇敢「同儕訪視員」,助傷友走出谷底  【輪椅歌手柯騰皓】以及【輪椅廚神劉建佑】出席記者會,兩個人都是在最青春的年紀發生車禍造成脊髓損傷,雖曾因此陷入人生低潮,但沒有就此放棄!目前在基金會上班擔任行銷企劃的騰皓,很幸運地有一群關心他的老師及同學,故受傷後仍能在課餘時間培養技能以及與社會對話的能力,並透過自身影像剪輯的專業,紀錄傷友生活需求和脊損知識,幫助更多傷友發聲。  建佑在學時對於烹飪有極大的興趣和優異的表現,因為車禍導致雙腳無法行走,但透過自身的努力堅持和對餐飲的熱忱,加上家人的協助下開始了餐飲事業。如今,兩位生命鬥士在基金會的協助下,更習得訪視傷友、對談的技巧,進而成為同儕支持員。騰皓在基金會任職,建佑也成為基金會生命講師,對於傷後生理及身心狀況巨變、仍在低潮中的其他傷友,給予感同身受的關懷,與協助解決脊髓損傷後面臨的問題,引導他們重建生活、勇敢前進,創建不一樣的人生,也讓自己的人生更有價值!  藝人王子邱勝翊及宇宙林思宇號召全民啟動「一公里的希望」  「2022挺勇敢WeGoTogether」線上支持響應活動即日起正式起跑,邀請藝人王子邱勝翊及宇宙林思宇擔任愛心大使,為脊損傷友發聲「挺勇敢」,現場還與輪椅羽球國手胡光秋一同體驗輪椅競技,感受傷友的艱辛以及堅毅不拔的精神。今年以「一公里的希望」為主題,號召大眾參與線上齊走,透過生成主題相片「捐」出一公里,為鼓勵傷友重返社會累積里程數,挺每一個勇敢的靈魂;另於12月10日上午9:30台北市政府西大門廣場,將舉辦「一公里的希望 公益齊走活動」,「走」出一公里的希望,邀請多位名人、網紅,號召大眾挺身而出守護脊損傷友,象徵為全台脊損傷友重返社會加油! 

脊髓損傷傷友,依然可自我照護

脊髓損傷傷友,依然可自我照護#脊髓損傷

(優活健康網記者 張桂榕/綜合報導)活力得中山脊椎外科醫院,透過專業物理治療師及護理師,不斷推廣復健新觀念及最新的脊椎手術新知,增進傷友及家人長期照護的知能。脊椎內視鏡手術是治療腰椎症狀的新趨勢護理部主任陳孟春說明指出「脊椎內視鏡手術」是以微創切口,椎間盤安全三角區、椎間孔內外、椎間盤纖維環之外,清除突出或脫垂髓核和增生骨質,解除對神經根壓力,消除對神經壓迫造成症狀。其優點包括,手術創傷小、手術出血少、恢復快、療效滿意、瘢痕小、外形美觀、住院天數短及復發易補救等,是腰椎間盤突出症、腰椎管狹窄症及椎間盤源性腰腿痛等症狀的治療新趨勢。腰椎損傷透過復健,依然可以重回職場徐佩萱組長及吳培瑜物理治療師分別表示,脊髓損傷的病例有三分之二位於20~49歲,發病率以 20~29歲為最高。目前脊髓損傷人數每年約新增1,000~1,200名案例。對於脊髓損傷者而言,重返職場代表重回生產力的生活,可減輕家人的心理壓力與經濟負擔。由於依統計脊髓損傷多發生於青壯年,因此讓患者脊髓損傷後術後,應儘早復健、居家日常運動、訓練肌肉力量,可以恢復最大身體功能、獨立生活,甚至近可能重返職場。 透過分享脊髓損傷傷友再重回職場的影片,藉此給予傷友們正能量,鼓勵他們別輕易放棄。同時籲請社會大眾一起加入守護脊椎的行列,保護脊椎的健康很重要!

長者慎防車禍、跌倒 脊髓損傷恐奪命

長者慎防車禍、跌倒 脊髓損傷恐奪命#脊髓損傷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人口老化指數最高的萬華區,常有因意外事故(車禍、跌倒或高處墜落)造成手腳麻、四肢乏力甚至癱瘓而就醫的民眾,這些患者們都有共同的「脊髓損傷」問題。脊髓受傷位置越靠近頭 四肢受影響範圍越廣脊髓包在脊椎骨(脊椎管)裡面,連接著通往身體四肢的周邊神經,大腦的訊息會經由脊髓到周邊神經再到各個器官臟器,以控制身體的運作。一旦受傷的位置越靠近頭(例如高位頸椎),身體四肢受影響的範圍就越廣,嚴重甚至無法呼吸和四肢癱瘓,當場失去生命。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神經外科主治醫師許劭遠表示,各國統計資料顯示,頸椎是最常受傷的位置。造成脊髓損傷的原因包括過度前彎後仰及神經受壓迫(如椎間盤突出、脊椎骨折和脊椎脫位)。有些患者已經有退化性脊椎和脊椎管狹窄(脊髓受擠壓),更容易因為意外事故造成脊髓損傷。脊髓骨刺、血塊 須盡行減壓和固定手術目前並沒有可顯著促進病人恢復的藥物,主要治療以手術和復健為主。文獻證實72小時內手術對病人的神經功能恢復也許有幫助,然而手術也並非適合每一個人,主要針對脊髓受到明顯壓迫(如血塊、骨刺或椎間盤突出)和脊椎結構上不穩定(如骨折、脫位),進行減壓和固定手術。許劭遠醫師說明,針對頸椎已有多節退化(骨刺)和脊椎管狹窄的患者(老年人居多),可考慮從頸前做椎間盤切除、椎體切除、椎籠置入融合術和骨釘骨板固定,或是使用椎弓整形術。手術方式因病情需求而有不同,患者可與醫師應做充分討論後再做最有利的決定。

肩痛求民俗療法 手腳痠、無法行走

肩痛求民俗療法 手腳痠、無法行走#脊髓損傷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60歲的高伯伯長期務農,左邊肩膀總是特別痠痛。曾檢查出頸椎有骨刺,但工作忙碌,沒有好好吃藥、復健。之後聽從鄰居建議尋求民俗療法,竟用力搥打脊椎,治療後手腳痠麻、無法行走,急診診斷為第6頸椎中央脊髓症候群。高伯伯認真吃藥、復健2個月後,總算能自行握筷吃飯。有骨刺受外力撞擊 造成脊髓損傷亞洲大學附屬醫院神經外科主治醫師廖黃逸表示,中央脊髓症候群是最常見的不完全脊髓損傷,通常是因本身有骨刺,造成脊椎狹窄,再受到外力撞擊,或是跌倒時脖子過度伸展,造成脊髓損傷。中央脊髓症候群特點為受傷處位於脊髓中央,而脊髓中央主要控制手的神經,所以通常手部症狀會比腳嚴重。症狀主要為四肢麻木無力,以雙上肢最明顯,還會伴隨雙手刺痛,偶爾影響大小便情況。經治療與復健 50%病患能行走治療方式主要維持足夠的血壓和脊髓血液流量,謹慎使用類固醇。若症狀持續惡化,建議及早進行手術,移除骨刺,才能減少神經壓迫,有助神經復原。通常經過妥善治療和復健後,50%的病人可再度自行行走,但上肢恢復能力較差,手部精細動作需較長時間才能恢復。廖黃逸醫師呼籲,若身體出現異常痠痛,務必與專科醫師諮詢,尋求民俗療法需謹慎,才不會弄巧成拙。中央脊髓症候群症狀治癒率高,只要配合醫囑治療,大多能恢復正常生活。

醫訊/脊髓損傷病友座談會

醫訊/脊髓損傷病友座談會#脊髓損傷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脊髓損傷的原因有先天脊椎發育不全、意外等都是可能造成脊髓損傷原因之一,且這類病人往往需要透過手術、復健治療,甚至長期的照護,根據統計,在台灣地區每年約有超過一千名的脊椎損傷病患。產生脊椎損傷的原因以交通事故或自高處跌落等因素最多,脊髓損傷產生的肢體癱瘓及併發症不止對病患是一大打擊,對家庭及社會也是一大負擔。為促使脊髓損傷病友增進疾病適應,並對治療及復健方法有更深入的認識與瞭解,桃園長庚特邀吳致寬醫師主講『脊髓損傷』及現場諮詢外,也邀請桃園縣脊髓損傷潛能發展中心人員來分享復健的心路歷程,歡迎大家踴躍參加。名稱:脊髓損傷病友座談會時間:3月20日(四)下午1:50~4:00 地點:桃園長庚醫院1樓大廳洽詢:(03)3196200轉3419 桃園長庚社會服務組 林琬瑜小姐

醫訊/脊髓損傷醫療諮詢

醫訊/脊髓損傷醫療諮詢#脊髓損傷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脊髓損傷造成原因有先天脊椎發育不全、發生意外等,病人往往需要透過手術、復健、長期照護。報告顯示,台灣每年約有超過1000名的脊椎病傷患。產生的因素以交通事故或自高處跌落等最多,進而導致肢體癱瘓及併發症,這對病患衝擊頗大,對患者家庭、社會也是一大負擔。為此,基隆長庚紀念醫院情人湖院區將舉辦「脊髓損傷病友座談會」,邀請鄭玉琪衛教師主講「抗痙攣的新療法」;黃齡萱社工主講「新制身心障礙鑑定」;復健科陳仲堯醫師主持「綜合醫療諮詢」。該單位歡迎民眾與病友、家屬踴躍參加,需要預先報名。活動內容日期時間地點以主辦單位最新公告為準,因此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詢主辦單位再做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當天請自備喝水容器。名稱:脊髓損傷病友座談會時間:101年12月22日(六)上午9:20~11:30地點:基隆長庚紀念醫院情人湖院區(基隆基金1路 208 巷 200 號)5樓會議室洽詢:02-24329292分機2028社服組黃齡萱社工員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