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價

不要將自我肯定 放在他人的評價上

不要將自我肯定 放在他人的評價上#評價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我想要感覺自己是有價值的!」和「我想被愛」一樣,「我是有價值的」也是人類本能追求的情感,人都希望這種感受能不被動搖。那做什麼事才能感覺自己有價值呢?「錄取好的大學或企業」、「工作有成果」、「出人頭地」、「年收入提高」、「受到顧客稱讚」......這些當然都會讓你感覺自己是有價值的。然而,自我肯定感如果一○○%取決於工作成果或他人的評價,並不是好事。當然,每個人對於自己的評價多少會受到他人評價的影響,然而,將自我肯定感的基礎放在他人的評價上,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為什麼呢?因為工作成果和他人的評價有時候起伏不定。因此,如果用工作的成果或他人的評價來決定自己的價值,一旦這些全部消失,那一瞬間你的自我肯定感會急遽下降。追隨自己的原則而不是他人的評價,心情就不容易動搖就我的例子而言,業務員時期的業績排名、剛擔任講師時客戶在問卷上打的分數,都會動搖我的自我價值。然而,業績有很大一部分受到公司的客戶分配,也就是說,我的自我肯定感可能會因為公司的決策而產生變化。此外,在研修課程中,因為我是承諾要讓學員有所轉變,因此就算問卷上的評價不佳,我也必須站在學員的立場說些他們不喜歡聽的話。有時候為了公司著想,我同樣必須針對不討喜的主題進行教育。如果我的自我評價和學員的問卷評價連動,我將無法做必要且根本的事。那麼,你該怎麼做才能覺察自我價值,不被他人的評價牽著鼻子走呢?首先,你要覺察,你的存在本身就有價值。韓國作家金約翰(John Kim)說:「你活到了今天。光是這一點,你就值得讚賞。」所謂肯定自我價值,是接受不妥協、也無可取代的自己。試著問自己:「如果我在工作上不受肯定,我就沒價值了嗎?」你的自我價值,早就已經存在,不會受到偶爾變動的成果或他人的評價而有所動搖。其次,你要將自我肯定感的基礎放在自己的行動目標、價值觀、原則、使命等,以自己為軸心、可以自己控制的事情上,而不是放在別人或工作成果等容易變動的事物之上。當你確實做好了自己該做的,這份自信能使你肯定自我的價值,成為你自我評價的主軸。順從自己的原則和使命,自我肯定感就會提升最難受的莫過於當我們怠惰並感到自責時,又受到了他人的指責。此時,我們的自我肯定感將大幅降低。當你過於在乎他人的評價,就算只有一個人討厭你,你對自己的評價也會大幅下降。在這種時候,自己肯定自己的價值,專注在你自己的評價軸上,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本文摘自/打造理想人生的習慣大全:65個習慣開關,讓你輕鬆戒掉壞習慣、無痛養成好習慣/采實文化)

為誰而活?在意評價是在過別人的人生

為誰而活?在意評價是在過別人的人生#評價

(優活健康網記者湯蕎伊/編輯整理)我心目中理想的夢想剛好和目標的特質相反:它不能量化(抽象的、利他的),它不可能真正完成(就像那顆摘不到的星星),而且沒有期程,必須耗盡一生來追求,直到我們告別人世之前都不可能完成,但是活著的每一天的每個時刻,都可以滿懷熱情地朝它前進,而且時時有所進展、有所收穫。整個生命的過程就是追尋星星的過程 也就是人生的意義所在這個意象或比喻,就是我們常說的,人生不是抵達某個特定目標、特定成就才不虛此行,不是的,人生不是非達成什麼不可,整個生命的過程就是追尋星星的過程,也就是人生的意義所在。名氣、金錢、美貌……我們嚮往的事物都無法保證擁有幸福或美滿的人生,我覺得最快樂、最能激發熱情的,就是能夠確認天邊那顆值得我們追尋的、屬於自己的星星。但如何找到屬於自己的夢想?那顆值得一輩子追尋的星星?有個老師曾經用這個問題協助學生找到夢想:「假如你中了樂透超級大獎,有數十億元彩金,你會怎麼用?」學生的答案五花八門,但不出以下幾點,購買自己想要的東西、暢遊世界……。老師說:「假如你已為自己及家人、朋友、關心的人買齊一切想要的東西,世界美景奇觀都看遍了,結果還剩下誇張多的錢時,你會做什麼填滿你的生活?」通常接下來是一片沉默。要有信心能夠找到一份既能賺錢又能滋養靈魂的工作老師接著引導:「假如你喜歡照相,想不想去從事攝影工作?」「你不缺錢,既然願意免費做拍照這件事,讓別人付你錢,不是更爽嗎?」這個老師透過繞圈子的提問,其實想提醒學生,錢固然重要,但我們不必為了賺錢而放棄夢想,也要有信心能夠找到一份既能賺錢又能滋養靈魂的工作。類似的提問也可以直接詢問:「假如你可以完全不在乎賺不賺錢,不必管對家人、對一切人的責任或看法,你會做什麼事?」我們不該為了別人而活心理學家阿德勒(Alfred Adler)曾提醒我們:「假如你不為自己而活,誰要為你的人生而活?」若老是想尋求別人的認同,時時在意別人的評價,你就是在過別人的人生。我們不該為了別人而活,而別人也不是為了滿足我們的期待而活,一方面不必擔負起屬於別人的人生,一方面也不必為了別人的反應而煩心。我們是活在社群中,所以阿德勒很清楚明白地說:「人類的煩惱都是人際關係的煩惱。」他主張人生的課題只能自己解決,因為只有自己可以改變自己,一個人不可能瞭解另一個人,更不可能改變另一個人。我同意阿德勒的論點,也相信只要盡力做自己能做的事,事情就會在該改變的時候發生改變。不必強求,也不必遺憾。(本文摘自/活得興高采烈/時報出版)

缺乏事實的自我讚美 反而讓人更容易憂鬱

缺乏事實的自我讚美 反而讓人更容易憂鬱#評價

根據美國心理學會10月號《Emotion》期刊發表的研究顯示,透過給自己言過其實的讚美來提高自信的人,最終反而會感到沮喪。這項研究針對3個美國團體和1個香港團體進行實驗。在前兩個實驗中,受試的學生被要求將自己的表現與其他同校的人做比較,並給自己打分數;而在第三和第四個實驗中,研究者要求兩組美國團體,讓表現良好的人認為自己表現不好,讓表現不好的人認為自己表現很好,最後讓這些學生全部接受憂鬱症狀的評估。(圖片說明:正確的自我評價才會讓自己快樂喔!)研究結果發現,當人們對自己的表現有正確的評價時,感覺都還不錯。正確的自我評價和回饋有利於正向情緒的產生。這樣的結論挑戰了過去認為要幫助表現不好的人,就要給予自我增強以及正向回饋的觀念。給自己過高評價的學生較容易感到沮喪。當個人的不足被發現後,過度自誇的痛苦就會出現。另外,錯誤的自我評價也會阻礙進步。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董旭英教授表示,所謂的正向心理,並不表示我們要以阿Q的方式來過度正向看待自己,而是能夠適度且正確的自我評價。了解自己是很重要的,不論生活或是工作上,我們都應學習找出自己的長處與優點,來從中自我肯定並建立正確的自我評價。從教育的觀點來看,父母則應試著撇開課業成績,從多元的角度來看待孩子,從不同的角度來發掘孩子的長處,如此更能幫助孩子了解自己並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狀態。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組主任葉雅馨表示,面對常是解決問題的不二法門,適當接受自己有些缺點,也知道自己有某些優點,將有助於建立自信與人際互動,過度的自我吹捧,無疑是給自己戴上虛假面具,加以時日容易造成別人或自己對你期待的失衡,反而是種壓力,所以應該學習面對真實的自己,避免應過度壓力而產生憂鬱情緒。(本文資料來源:董氏基金會)優活推薦:產後憂鬱很痛苦 中醫對症下藥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994中學生在意外表瘋瘦身 23%還有憂鬱傾向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795台灣憂鬱7年增十倍 董氏推運動紓壓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647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