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DS

銀髮族貧血勿輕忽!小心骨髓化生不良症候群

銀髮族貧血勿輕忽!小心骨髓化生不良症候群#MDS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貧血是銀髮族常有的現象,時常被誤認為是身體老化的現象而輕忽,當長期症狀未改善時,就需要到醫院做詳細的檢查。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內科部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蔡瑞鴻指出,導致貧血的原因很多,臨床上常會遇到慢性貧血患者,經過進一步鑑定檢查後,才發現是骨髓化生不良症候群(MDS),蔡醫師更進一步說明,慢性貧血即使不是罹患骨髓化生不良症候群,也可能隱藏其他疾病,千萬不可輕忽。骨髓化生不良症候群是一種骨髓造血性異常疾病,發生原因不明,好發族群以60歲以上的銀髮族居多。時常出現疲勞、虛弱、倦態等症狀類似,容易誤以為只是因為身體老化或是一般性貧血所引起,認為只要補血就好而輕忽。蔡瑞鴻醫師形容骨髓化生不良症候群是機器出問題,而不是原料不夠。因此如果一直盲目地補鐵,反而會讓過多的鐵累積在體內無法排出,造成嚴重的併發症。輸血可緩貧血症狀 MDS患者易鐵過多至併發症蔡瑞鴻醫師指出MDS可說是白血病的前期,如果長期忽略未能即時治療,末期會進展成血癌,預後比年輕型的血癌患者差很多,存活率相當低。在治療上,由於MDS患者的年齡層較高,骨髓移植有風險,除了骨髓移植,目前還有去甲基化的注射藥物,也有助於改善症狀及整體存活率。但不一定適合所有的病人,仍需血液專科醫師評估,才能使用。一般仍建議以保守治療為主,且多半必須靠長期輸血來減緩貧血症狀。長期輸血容易讓鐵質沉積體內,因此通常會定期追蹤患者的血清鐵蛋白濃度(serum ferritin, SF),蔡醫師指出,根據過去的臨床經驗,當確診為MDS患者時就先測血清鐵蛋白,如果含量超過1000ng/mL,就會開始進行排鐵治療。鐵質一旦沉積體內,會衍生的併發症包括對肝臟的破壞、心衰竭、性腺功能不足、甲狀腺功能低下、關節病變等併發症,其中又以心衰竭與心律不整最為致命。年長者若有貧血現象 切勿胡亂補鐵以免傷身在口服排鐵劑未上市前,MDS患者的排鐵治療並不方便,必須住院以注射方式進行,如今已可使用口服藥物進行排鐵治療,不僅便利、醫囑性高、效果也一致。蔡瑞鴻醫師提醒,貧血的原因很多,若年長者有貧血現象、經常感覺疲勞、頭暈、身體虛弱等,一定要到血液科找專科醫師進一步檢查,不要隨便吃鐵劑補鐵,以免吃錯藥補錯身,得不償失!

口服排鐵劑 降低「骨髓化生不良症候群」患者鐵沉積過量併發症風險

口服排鐵劑 降低「骨髓化生不良症候群」患者鐵沉積過量併發症風險#MDS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骨髓化生不良症候群(MDS)好發於60歲以上的銀髮族,常見症狀包含貧血、頭暈、無力、疲倦、感染、出血以及不明原因發燒、體重減輕等現象。由於症狀不易辨別,許多中老年人容易誤以為是老化症狀而延誤就醫!低、中低風險患者 治療方式以定期輸血為主彰化基督教醫院血液腫瘤科張正雄醫師表示,據英國流行病學統計分析,骨髓化生不良症候群(MDS)於工業化嚴重的國家城市,罹病率有愈來愈多之趨勢,在台灣的發生率亦是逐年增高,呼籲國人要提高警覺。此疾病是因患者的骨髓幹細胞無法正常分化,導致造血功能異常,如果沒有及早治療,恐會進一步惡化為急性骨髓性白血病(AML),即俗稱的急性血癌。目前骨髓化生不良症候群(MDS)的治療方式有哪些?張正雄醫師說明,治療的選擇需考量疾病因素、病人年齡與體力狀態。若經醫師鑑別診斷是屬於低、中低風險族群者,整體存活期相對較長,需定期追蹤,部分則需長期接受輸血等支持性療法,以緩解貧血症狀;中高、高危險族群者則需考慮施打特殊治療藥物,甚至造血幹細胞移植,才能減緩疾病進展。長期輸血病患應重視排鐵治療 以降低鐵過量併發症張正雄醫師強調,對於若是需要定期輸血的骨髓化生不良症候群(MDS)患者,應重視「鐵質沉積症」的發生,其衍生常見併發症包括慢性肝病、肝硬化、肝癌、膽結石、糖尿病、性腺功能不足、甲狀腺功能低下、生長遲緩、關節病變、皮膚色素沉澱與心肌病變等,其中以心臟衰竭與心律不整最具致命性。其實不只是骨髓化生不良症候群(MDS)患者,像是重度海洋性貧血或一年輸血超過20袋紅血球濃厚品的其他慢性貧血症患者,都須重視排鐵治療,以避免鐵質沈積造成器官危害。  一天一次口服排鐵劑治療 助提升患者用藥順從性排除體內過多的鐵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品質與延長生命,張正雄醫師表示,過去二十多年來,排鐵治療有很大的突破,從只有一種針劑型的排鐵劑,到現在則有口服排鐵劑可使用,顯見醫療研發科技之進步。目前一天一次的口服排鐵劑是可溶錠,患者可將它溶在100到200毫升的水或果汁中再飲用,治療相對簡便。相對地,一天一次口服排鐵劑讓患者可在家自行服用,卻也因此容易造成許多患者會忘記吃藥,張正雄醫師提醒,排鐵治療成效與用藥順從性息息相關,患者應依照醫囑不間斷用藥,若有治療上的疑惑可立即與醫師討論、諮詢,才是控制疾病維護健康的不二法門。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