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壓力大,肌肉更緊繃 慢性疼痛惡性循環該如何改善?

心理壓力大,肌肉更緊繃 慢性疼痛惡性循環該如何改善?

2010/10/7

行政院衛生署新竹醫院麻醉科龔家騏主任表示,一名約四十歲的男性病人,本身是醫療從業人員,因為長期處於快節奏與高度壓力的工作環境,加上工作姿勢不良,造成左邊肩膀與上背部慢性疼痛,時間長達兩年。每嘗試一種新的療法,都會有局部、暫時的效果;然而三天兩頭需要治療,情況越來越糟。嚴重的時候,必須強迫自己吞下兩三倍的止痛藥與安眠藥。到最後,身心交瘁,只好決定轉換職涯。

但是換了工作後,作息正常了、步調緩慢了、壓力減輕了,疼痛卻依舊。痛到半夜兩三點會痛醒過來,無法再入眠;天冷時,痛到整個肩膀無法抬起、無法自行穿脫衣服。病人再去尋求之前的各種療法,總是只能短暫緩解,而且效果越來越差,人生幾乎陷入絕望。經友人介紹,這名病人到衛生署新竹醫院疼痛科門診掛號,經過麻醉科專科醫師的診治,施行局部注射,逐步解決外圍輔助肌肉的痙攣,徹底解決源頭肌肉的痙攣疼痛,整個人重新活了起來,恍如隔世。

龔家騏主任表示,此類肌肉痙攣疼痛,多源於運動前暖身不足,肌肉突然用力,使用無氧呼吸,造成乳酸堆積與扭傷。肌肉自此長時間處於緊繃狀態,一直消耗能量,卻又得不到血流與養分的供應,乳酸越堆越多,讓肌肉緊繃的範圍繼續擴大。肌肉緊繃時,無法發揮正常功能,一些動作就需要靠外圍其他部位的肌肉來補償;而這些補償的肌肉費力完成動作時,又容易造成新的部位乳酸堆積與扭傷。反覆發炎造成局部的韌帶纖維化,久而久之,肩膀關節活動範圍逐漸受限,甚至引發日後所謂冰凍肩(俗稱五十肩)的形成。

龔家騏主任指出,這名病人本身有醫療背景,也很認真地尋求專業協助,但是所有的療法只是治標,未能治本;病人心理壓力大時,肌肉會更緊繃。病人又因工作需要,反覆施力不當,無法徹底休息,惡性循環持續且加重,終至其他的表層療法效果遞減。

龔家騏主任說,透過詳細的身體檢查與局部注射,循序漸進地打破源頭肌肉的惡性循環,消除肌肉的緊繃與疼痛,會讓病人有如釋重負的感覺。之後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姿勢,做運動前要充分熱身。而原本長期痙攣的肌肉可能因為長久失能而有萎縮的情形,需要配合有氧運動慢慢鍛鍊,才能完全恢復,並避免復發。

龔家騏主任也提醒民眾,局部注射的效果因人而異。少數病人會因為頭暈的副作用而心生畏懼;或因為需要時間逐步處理外圍補償肌肉而不耐,中斷療程,以致未能獲得根本治療成果。局部注射的部位有時很靠近胸腔,有造成氣胸的風險;需要病人充分信任與配合。

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你可能還會想看
加 uho 好友
熱門話題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