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胃炎導致大腸穿孔 男童險致命

腸胃炎導致大腸穿孔 男童險致命

2010/7/15

行政院衛生署新竹醫院小兒科,日前診斷一位腸胃炎併大腸穿孔的五歲男童,照會小兒外科黃元惠醫師緊急手術後,救回一命。

小兒外科黃元惠主任表示,這位五歲男童的祖母發現小孩腹痛、腹瀉及食慾不佳已經兩天,曾到小兒科診所求診,初步診斷是腸胃炎,經過藥物治療之後,病情沒有明顯改善,且出現發燒的症狀,於是轉介到該院小兒科急診做進一步診斷及治療。小兒科急診醫師診察後,發現小孩腹部輕微腫脹,驗血報告顯示白血球及發炎指數均超過正常值,X光檢查看到有部分阻塞和脹大的大腸腸氣,認為腸胃炎情況較為嚴重,收住院治療及檢查。

經過一天的藥物治療,小孩的病情無明顯改善,且腹部腫脹更為厲害,再次腹部X光檢查看到腹內出現游離空氣,懷疑這位男童是急性腸胃炎併發腸胃穿孔,於是照會小兒外科黃元惠醫師,黃醫師診察後認為男童的症狀是腸胃穿孔併發腹膜炎的特徵,有致命的危險,立刻安排緊急手術治療。

手術中發現,男童腹腔內已有二百毫升的膿液,原因是腸胃炎造成大腸穿孔,經手術清除堆積在腹腔內的膿瘍及做人工肛門造廔後,男童第五天即可進食,二週後出院回家,恢復良好。細菌培養結果是一般的腸內菌「大腸桿菌」,並沒有發現其他致病菌。

黃元惠主任表示,會造成兒童腸胃穿孔常見的致病菌是沙門桿菌、赤痢桿菌、彎曲桿菌或阿米巴原蟲等。一般性腸胃炎,造成大腸穿孔的案例並不多,新竹醫院曾經治療過五個案例,發生率低於百分之一。

黃元惠主任指出,夏日兒童腸胃炎常見原因是吃入被細菌污染的食物或飲水,如被雞糞便污染的雞蛋、在室溫下放置過久的奶製品或魚肉類食品、微波爐加熱的食物中心溫度不夠熱、在遊樂場或游泳池接觸到不乾淨的水等,都有可能造成細菌性腸胃炎。另外一類急性腸胃炎是病毒感染,輪狀病毒是引起兒童腹瀉的最常見病原體,除此之外,可引致胃腸炎的病毒還有腺病毒、腸病毒、手足口病毒等。

黃元惠主任提醒家長,平常需保持個人清潔衛生,隨時注意勤洗手;食物及飲水需充分加熱煮沸;全家出遊踏青時,不可生飲山泉水、溫泉水或地下水,才能預防腸胃炎的感染。若不幸發生腸胃炎,因嘔吐及腹瀉喪失太多水份,必需盡快帶小孩到醫院給醫師診治,必要時醫師會用靜脈注輸液以補充的水分,甚至住院治療及檢查是否感染致病菌。

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你可能還會想看
加 uho 好友
熱門話題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