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月狂跑17診!醫改會批健保署推「整合門診」不及格

翁月狂跑17診!醫改會批健保署推「整合門診」不及格

2021/12/23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筱庭/採訪報導)在新冠疫情肆虐下,台灣多重慢性病人因免疫力低,成為首當其衝的高風險群,多次就醫,仍無法改善病況。一名70歲老翁,日前住進醫學中心,因多重病因於短短1個月內看了17科別,透過醫師多次轉介,仍無法改善身體狀況。

醫勞盟理事曾家琳表示,該名老翁除了小兒科、婦產科外,該院所有科別通通跑過一遍,直到醫師介入,透過單一整合門診縮減成2科別,後續改在家庭醫學科及老年醫學門診追蹤及治療,才解決老翁複雜且漫長的就醫過程。

民眾多半聽過卻找不到醫院整合窗口
「台灣不是沒有整合計畫,是已經有很多,像是家庭醫師整合照護計畫、居家醫療照護整合計畫⋯等,但都是跨司署、跨醫院基層及社區等診所,但卻因為計畫設計不周下,缺乏人力及誘因,醫療端只能有心無力,民眾多半也只是聽過卻找不到醫院整合窗口,實際使用過整合門診的人數更是少。」曾家琳說。

醫療改革基金會董事長劉淑瓊指出,台灣每5.5人就有1人有2種以上慢性病,且多重慢性病人的就醫次數是一般人的2倍、花費醫療點數更超過國人的3倍。而在用藥方面,一般病人平均藥品項數3.1項,但多重慢性病人藥品項數卻達7.5項,平均都要吞達近20種藥物品項,「顯見飯前一把藥、飯後一把藥,若未能有效回應多重慢性病人的整合醫療需求,不僅會增加病人安全風險,惡化多重慢性病人醫療照護品質,更會成為民眾與健保的沉重負擔。」

醫改會實際體檢「醫院門診整合照顧計畫」,發現執行率不到5成,照護人數更從2016年55 萬人,直落至2020年20萬人不到,只佔整體多重慢性病人的5%;甚至,總額評核報告也指出,利用過門診整合的病人,不論在門診點數、急診次數或是藥品項數,都沒有顯著改善,顯見政策執行成效不佳。

醫療院所面臨「整合門診」4大困境
「健保署等於繳交了一張完全不及格的成績單。」劉淑瓊認為,醫療院所面臨的困境包括:

1.沒有團隊:為維持整合門診運作,除了核心的醫師,還須穩定且專業的團隊人力來協助評估與管理,但這個計劃卻沒有從團隊人力來設計支付標準,導致整合團隊經常沒有聘足人力或流動率高,影響疾病照護的連續性與病人的信任感。

2.沒有誘因:整合門診開設成本高,又因多重慢性病人往往併發症多、用藥複雜需耐心梳理,個案看診及處置所費時間也較長,依規定卻只能申報前3次的整合診察費,也因收案慢、案量低而有業績壓力被檢討。醫院端往往因顧及執行成效或個案不得重複收案之限制,所以只好「上有政策下有對策」,而改成自行吸收或甚至拒絕收案。

3.沒有配套:因實施門診減量,隔年起健保署不再提供重點照護對象收案名單,這造成原本會依名單挑選需整合的病人的中、小醫院,後續卻因不具充足量能或資訊科技能力,苦無配套下反而無法找出院內的潛在照護對象,收案能力大受影響甚至停止提供相關服務。

4.沒有輔導:因為政府沒有去輔導各層級醫院發展合適的模式,有意推動 整合門診的專科別,往往僅能做到最基礎的資訊整合或一次掛號多科看診模式,而無助於改善病人多科看診、用藥多與醫囑多的擔憂與恐懼, 易造成「空有整合之名,而無整合之實」的困境,進而降低控制病情與治療之成效。

劉淑瓊說,從健保署健保財務收支檢討報告中,提出惡化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老年人口等多重慢性病人的整合性醫療匱乏。而設計不當所造成的「有心無力」與「有名無實」,還可能惡化病人對整合醫療的可近性以及照護的連續性。

健保署應全面檢討整合醫療政策
劉淑瓊呼籲,健保署應積極檢討整合醫療政策,針對收案條件、給付項目、支付標準不合理,以及監測指標不能反映實務需求等問題,提出計畫轉型時程規劃。也應針對有意願推動整合醫療服務的醫療院所,輔導院所發展因地制宜的整合模式與操作方式,同時強化民眾宣導,並提供可簡易查詢符合自身需求的整合門診照護院所名單,讓目前160家的門診整合服務更能讓民眾所知所用。

劉淑瓊指出,衛福部應拿出推動整合醫療的決心,加速提升多重慢性病人的醫療照護品質與病人安全。讓有需求的民眾知道、看到並可以就近使用整合資源,才能有效提升醫院與醫師對複雜照護需求病人的長期關注,與達到提高慢性醫療照護品質及控制醫療成本雙贏的計畫推動目標。

除此之外,醫改會也建議民眾要聰明就醫,破除廟大和尚靈、名醫才好的迷思,若自覺有多重慢性病、多專科、多用藥等複雜就醫困境時,可主動詢問信賴的醫師院內有無提供整合服務。

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你可能還會想看
加 uho 好友
熱門話題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