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親密的農村比都市更易出現殺人犯

驚!親密的農村比都市更易出現殺人犯

2017/11/12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美國無差別殺人事件幾乎都由男性單獨犯案;年輕人居多;不是一個人住,就是與家人同住但關係淡薄而孤獨;成績不差,有的甚至特別優秀;但因為不擅長處理人際關係等事,遭遇挫折;做出犯行時沒有工作或沒有固定的工作,做著非出於自願性的工作。對他們來說,正因為過去曾被讚賞,無法滿足眼前的境遇而感到焦慮。

想要打破規則卻沒有抗衡的力量

然後他們逐漸感到自己會變得這麼悲慘,全是別人害的,湧現了對周遭、對社會全體的恨意及攻擊心。他們為了把自己的人生與這個社會都做個了結,想要自殺。此時如果對他人的同理心低下、嚮往暴力,想要打破規則的心理又沒有抗衡的力量,那麼他們不只會自殺,還可能用無差別殺人等把周遭牽扯進來的方式,為人生畫下休止符。
 
日本接連不斷地出現青少年殺人犯,變成一個很可怕的社會了嗎?應該不是這樣的。那麼,日本越來越和平、越來越安全,感到幸福的青少年越來越多了嗎?很遺憾,也不是這樣。

20歲到25歲最容易犯下殺人案

日本的青少年殺人犯急速地減少中。未成年殺人犯最多的時候是昭和30到40年代,每年大概有300到400人被舉發。現在大約每年100人左右。這種減少的狀況無法只用少子化來說明。一般來說,20歲到25歲是最容易犯下殺人案的年紀,但是最近數十年間,這個年齡層的殺人發生率也持續地減少。這是其他國家沒有的狀況。

為什麼青少年犯下的殺人案件正在減少呢?我們可以想到各式各樣的原因。例如,急速的經濟發展造成家庭中產階級化,過去很多因為貧窮而發生的犯罪,現在幾乎看不到了。而小孩子的人口減少,大人更容易照看孩子,可能也是其中一個原因。

人與人聯結不深可能是減少殺人事件的原因

另外,高學歷傾向可能也是原因。昭和30年代,高中升學率是30%,現在則是97%,幾乎所有孩子都會上高中。高中畢業後,則有60%以上的青少年會繼續念大學或專門學校。

孩子被大人保護的期間拉長,使青少年免受社會中大風大浪的侵襲,這對於青少年殺人案件的減少來說,是好的影響吧。人與人之間沒有了深入的人際關係,也許才是殺人事件減少的原因。因為一開始,就沒有想要殺死對方般深入的聯結。

濃厚的關係也是產生憎恨的來源

很受歡迎的校園連續劇《極道鮮師》,過去所謂的不良少年們在劇中登場。一旦學生遇到困難,老師就會使出全身之力保護學生,有時候也會給學生當頭棒喝,使得他們湧起幹勁,克服激烈的衝突。為了證明同伴的無辜,大家四處奔走;或者為了解救同伴,闖進危險的地方。就在那些時刻,同伴之間產生了友情,一起解決了問題,劇中人物因此成長,繼續向前。

連續劇般的情節並不總是在現實中出現,但是過去的年輕人的確體驗了各種衝突與深厚的友情。雖然經歷十分精采,但是濃厚的關係的確也是產生憎恨的來源。殺人事件頻發的歐美國家,大多集中於強盜殺人那種殺害陌生人的事件。而在日本,雖然殺人事件的整體數目偏少,但是殺害的主要動機都是因人際關係產生的怨恨。

關係變得親近、靠近 就因為怨恨而殺人​

如果一開始只有淡薄的人際關係,應該就不會產生殺意般的恨意。從殺人件數看來,都市比農村多;但是從殺人的發生率來看,農村比都市頻繁。比起孤獨的都市,人際關係親密的農村更容易發生殺人事件。就像秋葉原事件的青年所說─當關係變得親近、靠近,就會因為怨恨而殺人。

青少年的殺人事件減少是一件好事,但如果其中一個理由是因為深厚的人際關係正在消失,可就不是能開心得起來的事情。殺人事件的確減少,但是不能忽略的是殺人內涵的變化──高材生的突發型殺人─也就是沒有動機的殺人。

這些人殺人的原因不是大人們想得到的,不為錢、不為就算產生殺意也不奇怪的原因,沒有深仇大恨。就像秋葉原事件的青年所說:「因為關係太遠而想無差別殺人。」

(本文摘自/誰都可以,就是想殺人/時報出版)

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你可能還會想看
加 uho 好友
熱門話題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