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數青少年運動量不足 恐陷憂鬱情緒

半數青少年運動量不足 恐陷憂鬱情緒

2014/11/20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運動除了能預防肥胖,更能減少憂鬱的產生,但檢視我國學生的運動習慣,發現一半以上運動量都未達建議的標準量。董氏基金會的調查發現,每周運動三次以上的青少年,僅占57.7%,每次運動時間達31~60分鐘者佔

55.2%,顯示學生的運動量,有待進一步提升。

運動可以紓壓 青少年應加緊動起來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組主任葉雅馨表示,國內外已有許多研究說明運動能促進心理健康,董氏基金會在憂鬱防治工作上近年特別加入運動紓壓主題,邀請企業及學校合作,以跑步結合公益的方式讓兒童青少年建立運動紓壓習慣,此計劃明年邁入第五年,至今參與學校已達105所,影響37萬人次,從學校回饋發現,參與樂動校園計畫後,兒童青少年運動量有提升,如原本每周只在體育課跑步四圈的學生,跑步圈數增加至少一周七圈。

不過,許多父母雖了解運動對孩子有益,但叫孩子運動時經常用「威脅、交換條件、比較、激將法」或在不對的時間要孩子運動,反而降低孩子運動意願,產生負面情緒。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精神科醫師詹佳真指出,父母想激發孩子運動動機,可以先和孩子計畫好運動時間,每週固定一個時段,或呼朋引伴,跟著孩子一起運動。

陽岱鋼力推運動好處 常常帶孩子出門運動

參與運動推廣計畫的陽岱鋼也指出,運動是他的職業,也是他的紓壓方式,從小就開始建立的習慣,讓他能將自己的失落、挫敗轉換為拚勁。現在已經當爸爸的他最不想錯過與孩子的相處時間,希望孩子也能和他一樣愛上運動,平日就會帶孩子散步,或玩鬼抓人。剛好家附近有湖,他夏天就和女兒一起划船,冬天則是去滑雪,透過遊戲方式帶孩子建立運動紓壓習慣。

他呼籲家長們,要孩子快樂運動,就不要讓他們覺得運動有壓力,用遊戲帶出運動趣味,感受運動的快樂,才能帶來健康。

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你可能還會想看
加 uho 好友
熱門話題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