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注意力缺陷過動症 應從小開始!

治療注意力缺陷過動症 應從小開始!

2010/7/7(2022/3/15 18:50更新)

家中孩童是否有無法集中注意力、控制不了衝動行為的情況?小心!這是注意力缺陷過動症(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的核心症狀!患有注意力缺陷過動症的孩童與同齡孩童相較之下較為活潑好動且注意力短暫,這些症狀往往在學齡前即可發現,家長應把握黃金治療時機,及早發現及早治療,以免病情惡化甚至延伸至成人階段。注意力缺陷過動症不但會影響孩童的學習表現及人際關係,更可能對未來的職業發展和社會適應產生負面效應。

林口長庚兒童心智科黃雅芬醫師以演出知名電影「黑洞頻率」的好萊塢演員吉姆卡維佐為例,吉姆卡維佐從小就有文字閱讀上的困難及過動症狀,直到大學時期經由醫師診斷才發現自己患有注意力缺陷過動症及閱讀障礙(dyslexia),經過積極治療,現在他已成功改善症狀,克服背誦劇本的困難,並在好萊塢影壇上表現卓越。對此,黃雅芬醫師提出說明,根據台灣本土的研究發現,平均有7%的孩童罹患注意力缺陷過動症,而其中約有30~70%症狀會持續至青少年及成年時期。黃雅芬醫師表示,由於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在近幾年才比較受到各界重視,部分患者直到成人階段才發現自己患有此症。注意力缺陷過動症有一定比例的家族遺傳傾向,日前曾有家長在帶著孩童就診時向醫師提到自己在童年時期也曾有過類似的情形,經過醫師問診才意外得知自己也有注意力缺陷過動症,於是家長就與子女一同接受治療。

黃雅芬醫師提醒,注意力缺陷過動症的孩子在控制衝動及保持專注的能力不如同齡者成熟,其亦可能出現語言表達及自我照顧能力上的落後,因此在孩童正式入學後,家長及老師通常可透過孩童與同儕的互動關係來了解孩童自我控制的能力,像是玩遊戲時是否比較容易爭先恐後、排隊時是否比較容易不耐煩、在課堂上是否常常無法接受必須舉手等老師點名再發言等狀況。除此之外,年紀較大的孩童,甚至容易發生行為偏差的情況,像是作弊、說謊或偷竊等情形也很常見。上述這些都是注意力缺陷過動症患者常見的行為表徵,如果忽略治療,病童在未來可能會因失去自信及學習動機,進而衍生出反抗、焦慮、憂鬱等精神疾病症狀,因此愈早讓孩童接受診斷與治療,就愈能幫助他們認識自己的困難、並早日學習自我管理。

黃雅芬醫師表示,目前治療注意力缺陷過動症是以行為治療搭配藥物治療的成效最佳。在行為治療的規劃上應視孩童的個別狀況做適度調整,家長及老師可藉由擬定有趣的獎懲制度引導孩童保持學習的動機與自信,並適時給與鼓勵,以提升孩童的學習表現。針對年紀稍長的注意力缺陷過動症孩童,師長們可採取思考導向的方式,與孩童檢討已發生的偏差行為,並藉此教導其正確的應變方法及人際互動模式。

在藥物治療方面,傳統的中樞神經興奮劑methylphenidate(利他能、專思達)是直接針對腦中的多巴胺(dopamine)系統進行調控,而較新的非中樞神經興奮劑atomoxetine(思銳)則是先調控腦中的正腎上腺素(norepinephrine),再間接影響多巴胺系統的功能,這兩類藥物都可有效治療注意力缺陷過動症的症狀。Atomoxetine與傳統的中樞神興奮劑相較之下,其優點為對食慾及睡眠副作用較低、藥物的時效性較長,孩童一天只需服藥一次,藥效長達24小時,並能同時降低焦慮現象,家長不必擔心孩童有藥效上的空窗期而影響整體治療的成效。此外atomoxetine不屬於管制藥品,領藥時不需簽署管制藥品同意書,可減輕家長用藥的疑慮,是目前治療注意力缺陷過動症用藥的一個新選擇。

黃雅芬醫師呼籲 「治療注意力缺陷過動症,應從小開始!」若從小未積極接受治療,患者到了成人階段就很有可能會衍生出憂慮、焦慮、反社會人格等其他精神相關問題,甚至導致複雜難治的精神疾病,並衍生更多社會問題。因此治療注意力缺陷過動症應把握黃金治療時機,師長們應從小就規劃適合孩童的完整治療計畫,結合醫療、家庭和學校的共同照護,提供讓孩童專心且溫馨的正向學習環境,引導孩童增加及維持合宜行為,並提升孩童的自我控制感。家長也可藉由醫師及心理師的協助,學習適合注意力缺陷過動症孩童的親職教育方式,與孩童共同學習及面對注意力缺陷過動症。

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你可能還會想看
加 uho 好友
熱門話題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