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小孩是過動兒嗎?家長該注意些什麼?!

你家小孩是過動兒嗎?家長該注意些什麼?!

2010/1/25(2022/3/15 20:1更新)

注意力缺損過動症是好發於兒童的疾病,約有百分之五至百分之十的兒童受到影響,在七歲前就出現症狀。其核心症狀為集中注意力的困難、活動量過大、及衝動。且因症狀影響,在兩種以上的場合(如學校和家中),導致兒童的行為規範、情緒調節、人際互動、學業等功能,受到損害。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兒童青少年精神科邱顯智 主任表示,研究顯示,透過藥物治療、親職諮商、及情緒行為治療之共同協助,是最能有效改善兒童症狀、及減少功能損害的最佳方法,而不是單靠藥物治療、感覺統合治療、或是行為治療等就足夠的。因此需要兒童、家長、老師、治療師及醫師共同努力,擬定整體的教養策略、教育處遇、及醫療計畫。

在藥物治療方面,第一線使用的藥物英文學名為Methylphenidate,中文學名為派醋甲酯。為第三級管制藥品,需醫師處方。可以改善注意力缺損過動症的症狀,有效性可達百分之七十至八十。此成分在國內的藥物商品名,有利他能、及專司達等。

兒童服用此成分的的藥物後,常見的副作用為:胃口減少(25.3% )、口乾(14% )、噁心 (12.8% )、焦慮(8.2% )、上腹痛(5.9% ) 、易怒(5.8% )、多汗(5.1% )、頭痛 ( 5% )、失眠 ( 2.8% )、頭昏 ( 1.9%)、失去胃口(1.7% )等。這些副作用在醫師指示下,依體重調整,由低劑量開始服用,一般不會造成嚴重的問題。但如果副作用嚴重的話,醫師會改使用其他二線的藥物。

因為注意力不專心、過動、或衝動等症狀,並非特定的症狀,在許多狀況下或其他精神疾病中,如壓力過大、適應不良、緊張、焦慮、憂鬱等,都有可能出現類似的症狀。甚至正常的兒童,也有可能出現。因此一定需要由專業的醫師評估,方能確定。

邱顯智強調,如果兒童有下列行為:

  1. 常常在座位上手腳動來動去或身體扭動
  2. 常常坐不住
  3. 常常過度的跑來跑去或爬高爬低
  4. 常常很難靜靜地玩
  5. 常常精力旺盛
  6. 常常話太多
  7. 常常在須輪流的團體活動或遊戲中不能等待
  8. 常常在問題尚未講完就說出答案
  9. 常常干擾或侵犯別人
  10. 常常容易分心
  11. 在學校功課、作業或其他活動中,常常無法注意到細節或容易粗心出錯
  12. 做作業時或遊戲時,常常不能持久專心
  13. 常常聽而不聞
  14. 常常難以遵照指示去完成
  15. 常常難以組織安排工作和活動
  16. 常常逃避或非常討厭需要持續專心的事物,例如家庭作業等
  17. 在學校或家中,常常對作業或活動漏掉一些必要的事情、日常活動中常常健忘

建議家長可以到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各院區精神科門診,透過兒童青少年精神科醫師、臨床心理師、職能治療師、及社會工作師等醫療團隊的評估,來了解兒童所面對的困難,提供家長最佳的醫療計畫。

當家長面對兒童的困難時,請先照顧好自己的需求,因為倦乏的父母絕對沒有好態度與方法,也不容易做好照顧或教養。邱顯智也建議以下有些技巧可以協助你:

  1. 對孩子簡單而直接解釋他們的過動現象,幫助他們了解過動現象是如何影響他們。
  2. 對其他的家庭成員解釋孩子的問題,讓其他孩子或家人了解,為什麼有些時候父母對他們的行為處理不相同。
  3. 視家庭生活的情境,列一些在家適用需遵守的規則,確定孩子了解規則的清單後施行。
  4. 分配給孩子一些簡單生活事務的工作,並獎賞其完成工作的好行為。
  5. 當簡單的事對孩子已很容易時,逐次加上孩子可負擔較困難的生活事物。鼓勵他承擔更多的責任,增加他成功的經驗,有助其自信心。
  6. 讓孩子有其個人須做的清單,亦即家中每個孩子有不同須要做的生活事物清單。
  7. 確定設定的目標對孩子來說是實際而可行的。
  8. 指出孩子的衝動行為,並告訴他們這類行為可能的後果或對周遭的影響。
  9. 幫忙孩子找出他們可以做得很好的活動。
  10. 指導孩子完成工作所需的方法,一次一個方法、或一次一個指令,不要同時給予太多個指令。
  11. 指令說出之後,注意孩子的反應,確定他們聽到了。
  12. 指令用肯定句,不要用問句的方式說。如:「該上床了!」,而不是「上床了,好不好?」。
  13. 鼓勵孩子自己作記錄,核對他們每天完成與未完成的。
  14. 假如孩子沒有動機完成某些工作時,利用偶發事件來增加動機。
  15. 記得過動的孩子需要一些例行的工作、目標、與常規,及一致的生活期望和價值標準。
  16. 對孩子不恰當行為,要冷靜、立即的打斷,不要等到你們生氣了,或覺得挫折時再做。
  17. 當你生氣的時候,避免吼叫或處罰孩子,使用暫停的技巧。
  18. 堅定具體的規則、目標及稱讚,對兒童是很重要的。
  19. 給予孩子一些選擇的機會,並告訴他們不同選擇後的結果。告訴他正確的行為,以及假如他們選擇不作的話可能的結果,和他們必須如何去因應這些結果。
  20. 忽視那些既不危險、又不干擾孩子必須要做好的事之行為。
  21. 對他每一個恰當、正確好的行為稱讚,或者讓孩子知道你們注意到了。
  22. 鼓勵孩子自我評量的態度與行為。
  23. 對規則的態度,盡可能在父母之間、及時間前後上均具一致性。
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你可能還會想看
加 uho 好友
熱門話題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