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羅病毒

諾羅病毒

2016/5/23

(文/郭盈秀 採訪諮詢/彰化基督教兒童醫院兒童感染科主治醫師林昭仁)


近日,陸續出現疑似諾羅病毒群聚感染的相關報導,讓許多父母不得不繃緊神經。尤其嬰幼兒的免疫力、腸胃道功能本來就比較弱,該怎麼做,才能降低諾羅病毒所帶來的傷害?
雖然流感已趨於緩和,但其他的傳染病(如諾羅病毒、黴漿菌、腸病毒、腺病毒等)卻陸續傳出病例,令許多父母緊張不已。彰化基督教兒童醫院兒童感染科主治醫師林昭仁舉例,他最近接觸的患者中,就有不少人是因為諾羅病毒而導致腸胃炎,甚至還曾發生全家人同時就診的狀況,可見諾羅病毒群聚感染的特性。

傳染範圍廣+力道強

林昭仁醫師說明,諾羅病毒不怕冷也不怕熱、對清潔劑有抵抗性,一年四季都可能是流行期;因此,更具有容易傳染(人傳人,從小孩到大人無一倖免)、傳染力強(只要10株病毒株就會傳染)的特性,並且不會因為某人曾經感染過諾羅病毒,下次就不會被傳染或感染後症狀就變得較輕。
一般來說,諾羅病毒會透過食物或飲水、接觸、飛沫等方式而傳播。他舉例,當病毒藉由分泌物或排泄物,附著在某物體上,約可存留24~48小時,若這段時間內有人接觸到物體,又沒有徹底清潔即碰觸口鼻等,就可能受到感染。

有嘔吐病毒之稱

一旦感染到諾羅病毒,將可能引起噁心、嘔吐、肚子痛、腹瀉,部分較嚴重者可能會合併抽搐、倦怠、肌肉痠痛、脫水等,甚至引發大腸激躁症(成人常見)、壞死性腸炎、癲癇(良性居多)、腹膜炎或盲腸炎(後四者嬰幼兒較常見)。
林昭仁醫師表示,若發生在嬰幼兒身上,嘔吐的狀況會特別明顯,因此諾羅病毒有「嘔吐病毒」的戲稱。基本上,諾羅病毒引起的症狀有「自限性」,大部分患者只要休息1~2天,症狀就會趨於緩和、逐漸痊癒。

腹瀉的簡易分辨

很多的病毒或細菌,都可能導致人體產生腹瀉症狀。林昭仁醫師說明,大多數的諾羅病毒造成的腹瀉特性為「不帶血絲的稀水便」,就與輪狀病毒的酸臭水便、沙門氏菌帶血絲的腥臭便等不同,仔細觀察或許可分辨;但建議家長,若寶寶有類似狀況,還是先就診檢查較佳。

診察:問診+觸診

林昭仁醫師表示,一般會藉由觀察臨床症狀及問診,綜合評估一歲內寶寶是否可能感染諾羅病毒:一天內拉肚子次數、糞便形狀及有無血絲、有無噁心嘔吐且一天吐幾次、是否吐到有膽汁或只有吐出食物等。
若是比較大的幼童,除了上述的詢問外,還會輔以觸診,並詢問是否腹痛、疼痛位置等,進一步了解並排除罹患其他腹部併發症(如腸炎)的可能。然而,若病童不停哭鬧、掙扎而難以觸診判斷,醫師會考慮採取X光或超音波等方式檢查,確認是否有其他問題。

掌握就醫3跡象

由於諾羅病毒具自限性,若嬰幼兒在半夜、假日等非門診時間有嘔吐、腹瀉等疑似症狀,只要精神還不錯,可暫時休息一下,等門診時間到了再去掛號;但若沒什麼活力,則應儘快就醫。林昭仁醫師表示,由於嬰兒的病程變化很快,如果6個月以下寶寶有症狀,建議父母直接帶來就診較佳。
原則上,只要嬰幼兒有以下徵狀,就應該儘快就醫,以免病況加重。
1)脫水:尿液量變少、尿液變黃、皮膚乾燥、流不出眼淚等。
2)高燒:38°C以上,可能是因為脫水所引起,並容易導致精神變差。
3)嘔吐:可能合併發燒、脫水、精神差等,嚴重的會連膽汁一起吐出。

症狀治療居多

針對症狀輕微的患者,醫師會開立益生菌,幫助平衡腸道狀態。若患者病況加重,一直嘔吐(體內不斷產生分泌物)、腹瀉(腸胃蠕動速度快),林昭仁醫師表示,此時大多會採取症狀治療,即開立「抗分泌及抗蠕動類的口服藥物」,有助於緩解不適。

※原文刊載於2016年05月號《媽媽寶寶雜誌》。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媽媽寶寶懷孕生活網】
(http://www.mombaby.com.tw/)。
※本文由《媽媽寶寶雜誌》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全方位豐富、完整的懷孕、生產保健資訊報導,並針對 0-6 歲寶寶教養方面,設計各類育兒話題,協助指導新手父母照顧寶寶大小問題,時時接受最新養育資訊。媽媽寶寶雜誌也是一本具有世界水準及國際版本的婦幼專業雜誌。

你可能還會想看
加 uho 好友
熱門話題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