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恐失能?新型抑制劑改善生活品質

肺癌恐失能?新型抑制劑改善生活品質

2020/8/27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肺癌是最容易發生腦轉移的癌症之一,發生率高達30-40%,癌友若輕忽治療,存活期將大幅下降。台北慈濟醫院胸腔內科黃俊耀醫師說,在標靶藥物不普及的時代,因化學治療藥物難以進入大腦,發生腦轉移的肺癌個案普遍預後不佳。

所幸,隨著醫療科技發展,臨床上已有多種標靶藥物可作為療程使用,透過藥物選擇,有效抑制原發性肺癌的同時,也能為癌友控制腦轉移。第二線標靶藥物中,就有第二代新型口服ALK抑制劑問世,針對使用第一代標靶藥物發生抗藥性的患者,不僅可延長無惡化存活期至16.7個月;出現腦轉移的癌友,更有67%的顱內反應率,顱內無惡化存活期也有望達18.4個月。

老翁忘東忘西竟是肺癌腦轉移引起 延誤治療恐失能

黃俊耀醫師說,腦轉移的控制是肺癌治療預後關鍵之一。肺癌患者如果發生腦部轉移而不控制,有很大機會臥病在床,褥瘡發生機率將大幅提高;也因為吞嚥困難,吸入性肺炎風險提升;甚至可能喪失認知與語言能力。不僅癌友生活品質大幅下降,存活期也會受到衝擊。

黃俊耀醫師也分享其臨床個案,有一名70多歲老翁,因生活逐漸失能、忘東忘西,家人原以為老翁發生失智、進而攜其前往神經內科就診。豈料,經影像檢查竟發現腦部與肺部有腫瘤,會診胸腔內科後,確診老翁屬於末期肺癌,且伴隨腦部轉移。因確診時間較晚,確診時,老翁已經臥病在床、幾乎喪失行動與語言能力。


第二代新型口服ALK抑制劑獲健保給付 一代藥物治療失敗可接續使用

黃俊耀醫師鼓勵患者,確診肺癌無需灰心。肺癌治療已進入個人化時期,透過基因檢測找出致病基因後,醫師就可以對症下藥。若最常見的EGFR型別基因檢測結果屬於陰性,建議要接續檢查ALK基因是否為陽性。黃俊耀醫師說,今日ALK肺癌有許多藥物可使用,像個案中的老翁,就是透過第二代新型口服ALK抑制劑治療肺癌。在第二代新型口服ALK抑制劑的治療下,老翁神智日益清醒,肢體、對話能力也慢慢恢復。原本只能躺在床上的老翁,已可跟著家人旅遊,生活品質大幅改善。

黃俊耀醫師進一步指出,若癌友對第二代新型口服ALK抑制劑有反應,其無惡化存活期有望達16.7個月,整體存活期可延長至34.1個月;針對已發生腦轉移的患者,不僅有67%的顱內反應率,顱內無惡化存活期更有18.4個月。針對民眾最在意的治療費用,目前健保已給付第二代新型口服ALK口服抑制劑療程,癌友在第一代ALK抑制劑治療失敗後,就可以轉用第二代新型ALK口服抑制劑。

黃俊耀醫師針對肺癌診斷與治療說明,如果沒有氣喘、過敏等疾病史的民眾莫名咳嗽超過3個月,就有可能有肺癌的風險。鼓勵癌友若出現相關症狀,務必要進行相關檢查。確診後也無需過度恐慌,今日已有相當好的治療,只要配合醫囑積極就醫,就有機會維持良好生活品質、延長存活期。

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你可能還會想看
加 uho 好友
熱門話題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