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熱蚊蟲多 清除積水容器防孳生源

氣候熱蚊蟲多 清除積水容器防孳生源

2012/7/17(2022/3/15 18:36更新)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臺南市政府團隊在上週進行37區的登革熱病媒蚊密度調查,由市府各局處首長在負責督導的區域公開抽籤查核的里別,依查核結果在各區公所豎立旗幟,0級為綠色旗代表「安全」,1、2級為黃色旗代表「注意」,3級以上為紅色旗代表「危險」。藉此讓民眾知道自己居住的社區,受登革熱威脅的指數,以提高警覺性。

現全國入夏登革熱病例數為23例,最近發生病例居住於台南市安南區,因安南區於99年發生的登革熱疫情為第四型病毒,而101年病毒型為第1型,若重覆感染容易成為出血性登革熱,死亡率高達50%。

今年安南區個案發生於安富里及幸福里,衛生局所人員動員在社區中進行孳生源清除,因此二里的人口密集度高且大多為舊社區,所以在民眾住家中發現孳生孑孓的積水容器比率非常高,有些是民眾利用下雨時收集雨水的儲水桶,因未於一週內使用完也未加蓋,便孳生登革熱病媒及孑孓。戶外的積水容器也非常多,例如:廢棄馬桶、馬槽水、菜園置放的大水桶等,都因未加蓋或是未每週刷洗,便孳生登革熱病媒蚊及孑孓。

衛生局呼籲民眾需做好戶內戶外環境的維護,尤其是下雨過後,務必做一次總檢查,將積水容器徹底清除,這樣才可真正根除登革熱病媒蚊的孳生源。民眾一定要有正確觀念,登革熱的病媒蚊,都是從乾淨的水孳生出來,而這些乾淨水的容器,最常擺放的位置都是在民眾的家中,所以雖然住家戶內雖然打掃的非常乾淨,但只要有一些積水容器忽略了,那就會成為登革熱斑蚊最好的繁殖點。

衛生局呼籲市民,登革熱疫情與環境息息相關,為降低疫情擴散風險,請民眾務必主動清除居家環境內外積水容器,不要讓病媒蚊孳生。若有出現發燒、頭痛、全身倦怠、後眼窩痛、肌肉痠痛或關節痠痛等疑似登革熱症狀,應儘速就醫並告知活動史;衛生局並呼籲醫師,特別注意是否有疑似登革熱之病例,一旦懷疑病患可能感染登革熱,

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你可能還會想看
加 uho 好友
熱門話題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