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性疼痛治療

介入性疼痛治療 助中風嬤緩解肩痛

介入性疼痛治療 助中風嬤緩解肩痛#介入性疼痛治療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83歲王奶奶中風多年、罹患失語症,每天愁容滿面,原來是肩膀及手掌疼痛卻無法表達;54歲陳先生半年前中風後,左側肩膀及手掌痛到無法繼續復健,兩人都因肩部疼痛,進一步治療仍無法緩解,出現複雜性疼痛症候群,經醫師評估,接受介入性疼痛治療,疼痛大幅改善。 5成中風患者飽受肩痛困擾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復健部醫師吳書毅表示,約有一半中風患者因肩部肌群無力導致肌腱發炎,飽受肩部疼痛的困擾,其中有近一成患者進一步治療後,仍會出現嚴重肩膀疼痛,伴隨交感神經交互作用產生複雜性疼痛症候群,疼痛將不限於肩膀,手部也會出現疼痛、腫脹、泛紅、溫度異常,若未適當治療,後期恐引發皮膚、肌肉和軟組織萎縮、關節攣縮,或廣泛骨質疏鬆等情況。吳書毅醫師說,王奶奶與陳先生都是中風後的複雜性疼痛症候群患者,經藥物、物理及職能等治療都不見效,為把握中風黃金復健期,經評估分別接受星狀神經節阻斷術、脈衝式高頻熱凝療法治療。疼痛降低復健意願 讓失能更惡化中風後飽受肩部疼痛或複雜性疼痛症候群的患者,常因此降低復健意願,連帶影響生活品質,使復健治療更加困難,也影響功能恢復,使失能情形惡化,吳書毅醫師建議患者除了保守治療,也可以透過評估,接受介入式疼痛治療,治療前與醫師充分討論,以制定個人化的復健方式。介入式疼痛治療中的交感神經阻斷術是常見治療方式,透過局部麻醉藥注射於上肢重要交感神經調節處、頸部星狀神經節,用以緩解頭、顏面、頸部與上肢疼痛,及改善局部血流;後來發展出高頻熱凝療法,分為燒灼式與脈衝式,其中脈衝式高頻熱凝療法是在局部麻醉情況下,透過超音波(或高解析度X光機)導引,以細針通電,針對特定痛覺進行神經調控,阻斷痛覺。

介入性疼痛治療阻斷發炎 改善慢性脊椎疼痛

介入性疼痛治療阻斷發炎 改善慢性脊椎疼痛#介入性疼痛治療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據統計顯示,50歲以上的長者有6成會有超過3個月以上的疼痛問題。前3名好發疼痛的位置有下背痛、關節痛及頭痛。深受疼痛所苦的病人,得長期依賴止痛藥及傳統復健治療,然而有部分病人認為藥物或復健治療效果不佳,甚至因長期服藥產生副作用。奇美醫學中心神經外科洪翊傑醫師說,慢性疼痛除了緩解疼痛之外,積極打破疼痛的惡性循環是重要關鍵。當疼痛刺激進入脊髓後,一部份直達大腦產生疼痛感,一部份藉脊髓反射路徑刺激交感及運動神經,引起血管收縮或肌肉緊張而造成局部缺血,導致代謝物質的堆積以及產生發痛物質,這些有害物質將進一步再刺激疼痛神經,形成所謂疼痛的惡性循環,這即是有些病人無法只依靠藥物治療慢性疼痛的原因之一。止痛效果約可維持半年而「介入性疼痛治療」可說是打破惡性循環、改善慢性疼痛與提升病人生活品質的另一選擇。透過醫師將局部止痛劑、抗發炎或其他藥劑,依解剖相關位置,輔以即時影像導引,標靶式的注射或高頻電刺激於可能引發慢性疼痛的病灶,以阻斷或減緩疼痛及發炎反應,而得以達到疼痛緩解的目的。目前「介入性疼痛治療」止痛效果可維持3個月甚至半年以上。洪翊傑醫師呼籲,有慢性疼痛的病人,千萬不要誤信偏方去花大錢購買不明藥物或沒有衛福部核可的醫療器材,應該要改變心態,積極面對並與專業醫師共同合作遠離疼痛。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