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

趕緊戒了!吃檳榔罹口腔癌機率增89倍

趕緊戒了!吃檳榔罹口腔癌機率增89倍#戒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世界衛生組織(WHO)研究指出,全世界約有1/10的人口嚼食檳榔,衛生福利部最新統計顯示,每年口腔癌有7千名新診斷個案,約3千人死亡。郭綜合醫院耳鼻喉科許恆睿醫師表示,口腔癌可能的危險因子包括嚼食檳榔、抽菸、喝酒。根據相關研究指出,若有抽菸及嚼檳榔習慣,罹患口腔癌機率較一般人增到89倍,若同時有抽菸、喝酒及嚼檳榔3種行為,罹患口腔癌機率為一般人的123倍。檳榔添加眾多致癌物檳榔俗稱「菁仔」,是檳榔樹的果實,主要成分包括多酚化合物、植物鹼、脂肪及粗纖維等,植物鹼中以檳榔素與檳榔次鹼含量最多,這兩種成分會刺激口水的分泌,且具有發汗與加速呼吸及心跳的作用,目前已被國際癌症研究機構認定為第一級的致癌物。另外國人在嚼食時多會加上荖葉或是荖花等,以加強清涼的作用,然而荖葉與荖花含有黃樟素與丁香油酚,也是被認定為第二級的致癌物。再者,額外添加的鹼性石灰(白灰或紅灰),在長期刺激口腔黏膜下,不僅改變了口腔內的酸鹼度環境,產生硝化作用後形成亞硝胺,並且釋出自由基,進而加速口腔病變的產生。檳榔誘發的癌症前期病變中,口腔黏膜下纖維化症,常見於頰黏膜,其中有部分患者的口腔黏膜下纖維化病變,會轉變成口腔癌。口腔黏膜白斑症,常見於頰黏膜、舌、牙齦、口底及唇角。其中亦有一部分患者的白斑症會轉變成口腔癌。口腔癌是發生於口腔內的各種惡性腫瘤它發生的部位包括有唇、頰黏膜、牙齦、舌、口底、顎部。在臨床統計資料中,有多種不同的口腔癌,其中以「鱗狀細胞癌」最為常見,約佔全部口腔癌的百分之九十。好發的部位以頰部黏膜最多,其次為舌側、牙齦。早期它會有局部潰瘍,周圍有硬塊的感覺,並在病灶區進行破壞生長,晚期則會經淋巴組織轉移到頸部淋巴結,最後也可能會轉移到身體其他器官。罹患口腔癌徵兆口腔癌初期不痛不癢,所以要留意口腔癌的信號,早期發現,早期治療,這些信號包括:1.口腔內的潰瘍超過一星期,仍無法癒合,摸起來又硬時要注意,超過兩星期要就醫。2.發現口腔內部有白色或紅色脫屑的斑塊。3.不明原因的口腔內流血且反覆發生。4.口腔附近出現麻木或疼痛的感覺。郭綜合醫院耳鼻喉科許恆睿醫師指出,為提升紅唇族參與篩檢及戒除檳榔意願,鼓勵30歲以上目前吸菸或嚼檳榔(含已戒)之民眾,與18-29歲嚼檳榔(含已戒)之原住民,可每2年一次接受口腔黏膜篩檢。

戒消夜飲料、單車通勤 男成功甩肉30公斤

戒消夜飲料、單車通勤 男成功甩肉30公斤#戒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24歲的研究生沈先生,因為課業壓力大,時常藉由吃東西來紓壓,體重飆到120公斤,年初下定決心參加國健署舉辦的健康體重管理計畫,靠著每天騎30分鐘腳踏車代步,再加上飲食控制、戒掉消夜和含糖飲料,成功在10個月內減重30公斤,腰圍也從120公分縮減到正常範圍內的87公分。全國聯手打「肪」 共甩318輛貨車重國民健康署於今年辦理「104年校園周邊健康飲食輔導示範計畫」,由縣市衛生局於轄區內選擇示範學校共98所國中小,在距離學校500公尺以內,針對超商或傳統雜貨店、早餐店、速食店、飲料店進行健康餐飲輔導,並透過學校將本計畫相關健康飲食資訊轉給家長及學生。參與對象包括年齡6歲至64歲體重過重的民眾,每人減1公斤的目標,今年截至11月30日,全國參與人數已達69萬人,累計減重達1115公噸,重量等於318輛小貨車。而原本體重過重及肥胖(BMI≧24 kg/m2)的參與者,透過此健康減重方式回復正常體位(18.5≦BMI<24 kg/m2)達5萬1000人,5年共有359萬人次參加,累積減重5,599公噸,累積超過25萬人次BMI從過重或肥胖變成正常體位,不只幫民眾找回健康活力,也節省因肥胖造成的醫療支出。一年減30公斤 運動不再喘吁吁前述個案沈先生表示,減重前一餐可以吃下3碗飯,且一定要配一塊超大排骨,開始減重後減少飯量及肉量,並且多吃蔬菜、水果,加上改以腳踏車通勤,雖然剛開始減重時覺得很辛苦,但看到體重緩緩下降,不到一年就甩掉30公斤,運動也不像以前喘得那麼厲害,讓他覺得一切都值得,同時也呼籲減重的朋友,找對方法才能持續健康減重!

Menu